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杜甫的作品

發(fā)布時間:2020-07-21
1、

杜甫寫給妻子的詩歌《月夜》,杜甫與楊氏的愛情堪稱典范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作為“詩詞圈”里緊隨詩仙之后的璀璨明星,杜甫在語文課本中的“出鏡率”極高。但是,世人都知杜子美,卻對他的夫人楊氏所知甚少。

作為詩圣的夫人,楊氏自非庸脂俗粉。

雖然,史料中關于這個女人的記載很少,不過,能讓杜甫傾心的,想必定是當世罕見的奇女子。杜甫和她的關系情比金堅,堪稱唐朝的“模范夫妻”。當時文人三妻四妾的情況很多,可是,弱水三千杜甫只飲一瓢,這一瓢與眾不同的水,就是奇女子楊氏。

楊氏是當朝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她與杜甫在開元二十九年喜結連理。當時的杜甫即將迎來而立之年,而楊氏還不到二十歲,兩人雖然有些代溝,但是,老夫少妻的情況,在古代比較常見。他們的感情十分融洽,琴瑟和鳴,三十年的婚姻生活中雖有磕磕碰碰,但是,二人始終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自從楊氏嫁給了杜甫以來,杜甫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也許杜甫天生缺乏財運,終其一生都過得窮困潦倒,連溫飽都成了問題。楊氏是大戶人家出生的金枝玉葉,可是,在嫁給杜甫后就告別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兩人不但缺衣少食,連安穩(wěn)都成了一種奢望。饑餓、疾病、生離與擔驚受怕充斥著他們的婚姻生活。

多年以來,楊氏不但要跟著丈夫忍饑挨餓,還要陪著他顛沛流離,時常因杜甫遠走而獨守空閨。就連他們的小兒子,也因疾苦的生活早夭。雖然,杜甫一生困頓,但是,他也不乏一顆想要為家人帶來好生活的進取心。家庭責任感向來與金錢無關,杜甫就是一個家庭責任感極強的男人。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杜甫沒有能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作為楊氏的丈夫,杜甫甚至連首飾都沒有送過妻子一條。杜甫常年為了生計奔波,養(yǎng)兒持家的重擔被壓在楊氏柔弱的肩膀上,這常使杜甫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所以,他才會留下“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的句子,將所有過錯都歸咎于自己能力不足。

楊氏雖是個嬌滴滴的金枝玉葉,但是,她的骨子里卻展現出超越普通女子的剛強。她用柔弱的雙肩挑起持家的責任,用稚嫩的雙手揮舞鋤頭,在田間日出而作,在日落之后,她又會在燈光下為丈夫和兒子縫縫補補。杜甫帶著妻子來到成都后,兩人總算過上了一段好日子。雖然生活依舊樸素,但卻多了許多調劑品。

在成都居住的日子里,楊氏找回了作為世家小姐的感覺。閑來無事,她便會陪著丈夫下棋,兩人也會在湖面上泛舟。琴棋書畫為平淡的日子增色添彩,這是楊氏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杜甫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與達官顯貴們出入風月之所,每天在觥籌交錯中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在這一過程中,杜甫也曾見過比楊氏更美麗的鶯鶯燕燕。

不過,杜甫并未在紙醉金迷的日子里沉淪,他亦對發(fā)妻忠貞不二。文人雅士大多喜好風流,不過,我們卻很難在關于杜甫的史料中發(fā)現風流逸事。杜甫對燈紅酒綠的生活沒有一絲興趣,反倒對熱衷此道的好友進行善意的規(guī)勸。杜甫將全部愛情都給了楊氏,他一生作詩無數,關于愛情的詩句卻無不與楊氏...

查看詳情>>
2、

杜甫的詩歌《江南逢李龜年》賞析,詩中的落花有什么深意?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是老杜的一句感嘆,其中當然有寓意和暗示,老杜這首詩,就一個主題——撫今思昔。只不過借用了李龜年這個人。我們來看一下寫作背景,你就明白了。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兩句是追憶當年自己和李龜年的交往。

李龜年何許人也?開元盛世的人民藝術家,在音樂方面,不論唱歌還是樂器亦或作曲填詞,就沒有李龜年不會的。唐朝有三絕,是李白的歌、裴旻的舞、張旭的草書,要我說啊,還可以加上個李龜年的音樂,稱四絕。

而在盛唐那個浪漫的時代,李龜年這樣的人民藝術家的身份也遠不是后世那些所謂戲子可以比的。他曾創(chuàng)作《渭川曲》感動了唐玄宗,后來長期作為王公貴族的御用藝術家,專門負責皇族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策劃。

詩中說的岐王李隆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弟弟;崔九是誰有兩種說法,一說崔滌,一說崔興宗,不管是誰吧,反正都是朝中大員,而且是頗受玄宗皇帝喜愛那種。

當時的杜甫呢,正處于年少輕狂的時期,他開口詠鳳凰,加上整個唐朝本來對詩文就很看重,所以杜甫很自然地受到了岐王和崔九的賞識,經常去兩位家中談談詩論論文什么的。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杜甫認識了李龜年,彼時一個年少輕狂,因詩文受看中,另一個成名已久,因音樂受到重用,又正是唐朝全勝時期,那是一種怎樣的意氣風發(fā)?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盛世沒盛世多久,安祿山老賊犯了,搞一出安史之亂,從此盛唐不再,國家逐步走向衰敗。杜甫和李龜年自然也告別了王公貴族家的生活,開始漂泊江湖,也正是這樣的境遇,才成就了杜甫后來的詩史。

這不,兩人自從分道揚鑣之后,很多年沒見了,落難逃亡到江南的時候,兩人再度重逢,杜甫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正是江南風景最美的時候,這落花時節(jié)我又與你相逢。

落花:

回憶起當年的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簡直恍如夢境。美好的一切,都是夢,現實是眼前的落花。

你想,曾經的他們,因為各自的才華,受到重用和賞識,曾經的大唐,屹立于世界之巔,這才過去了幾年啊,一切都變了,兩個才子成了江湖獨行客,輝煌的大唐也已經衰敗,怎能不讓人心生飄零孤苦、今不如昔之感?

杜甫這首詩,從盛世入筆,以落花而收,他收的僅僅是眼前飄落的花朵嗎?顯然不是,收的是沉淪的身世、亂離的時勢,這其中包含著杜甫心中那不甘、不忍。他回憶當年,盛世的美好生活才剛剛開頭呢,轉句又著眼現實,沒想到已經結尾了。

就這樣吧,再多說一句都沒有意義。


查看詳情>>
3、

杜甫夢見李白的一首詩歌賞析,詩的結尾詩人在擔心李白什么?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說起詩詞,就不得不說李白和杜甫了,李白和杜甫的詩詞所達到的境界,所達到的高峰,至今都沒有人能超越,可謂千古無人,后無來者。而李白和杜甫的之間的友誼,也是膾炙人口的,他們之間都有互贈詩,杜甫寫的多,李白卻回贈的少。

因為在唐朝那個年代,李白早有詩名的時候,杜甫才剛出道,畢竟李白大杜甫11歲。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一首詩,杜甫夢到李白寫了一首詩,開頭便是一個死字,讓人同情李白的遭遇!全詩有些長,讓人讀出了悲憫,更讀出杜甫對李白的友誼,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全詩文如下:

夢李白二首·其一

唐: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字面上,很多人估計讀不出什么感覺來,因為這首詩中用了幾個典故,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段欣賞一下,會發(fā)現這首詩,寫的當真很好,很深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strong>

起句就起得非常特別,一個死字作開頭,讓人浮想聯翩,因為此詩是寫夢的,夢到李白后,才提筆去寫。李白當時的境遇,的卻讓人生憂,特別是李白被流放,兇多吉少,而且當時杜甫一直都沒有聽到李白什么消息,讓人感到悲痛。

所以開頭就以死來襯托出與李白的生別之情,讓人還沒開始讀,就感覺很傷心,很悲切。而這句的意思,就是說死別總是讓人哭的是泣不成聲的,生離更是令人感到悲傷。這里讓人想起來楊絳的一句語錄:“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笨上肷x,也是讓人很絕望的。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strong>

瘴疬是指瘴氣,舊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這句的意思是說江南山澤是瘴疬流行之處, 為什么沒有聽到被貶謫的人消息呢?

可想杜甫是一直心中掛念著李白,想跟李白聚一聚,喝一喝酒,一起寫詩論道??上Ь褪沁@樣的一個愿望,成了終身的遺憾。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strong>

這句是詩人自己的感嘆,他感到李白好像知道自己思念他過度,所以才跑到杜甫的夢中與他相見,所以讓杜甫感到更加悲傷。

因為杜甫知道李白此時的遭遇,兇多吉少,而后一句,更體現出詩人杜甫對李白的擔心。他想到莫不是李白已經去世了,來夢里與他相見的是李白的魂啊,不然怎么飛過來的?路那么遠,是生是死都很難預料?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strong>

李白生前經常住的地方叫楓林青,而杜甫經常住的地方是關塞黑,也就是秦隴地帶。這句更是杜甫的幻想,他想到李白的魂是星夜從楓葉青那個地方趕來的,而魂返回的地方卻是自己住的關塞黑。

倘若這不是李白的魂,李白又是如何逃脫得了羅網呢?又是如何長了羽翼來見我呢?所以詩人夢到李白,浮想聯翩,都是在擔心李白。

而這句中“魂來楓林青”,就是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

查看詳情>>
4、

杜甫寫給偶像的古詩《蜀相》,年年被入選中學課本,供無數學子誦讀傳唱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眾所周知,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又一空前強大統一的王朝,自唐高祖李淵創(chuàng)世開國以來,歷經二十一代君王(享國289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時期不僅物質富庶繁華,而且文化也是極其繁榮,著名的詩歌更是發(fā)展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成為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杰作,因而被后世譽為“詩史”。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后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后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作為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家庭出身還是非常光鮮亮麗的,他是晉代消滅東吳大將杜預的二十世孫。據《舊唐書·杜甫列傳》記載:“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也就是說杜甫祖上世代為官,其祖父杜審言更是唐高宗年間進士,因此青少年時期的杜甫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受家境門風影響,年僅七歲的杜甫就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可以說家境優(yōu)越的杜甫自幼就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熏陶,這也為他日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社會名流看到他的詩詞歌賦,都夸獎他有班固、揚雄之風。由于年少成名,杜甫對自己的前途也是非常自信,所以他沒有像大多數讀書人那樣去考科舉,而是像李白那樣背著一把劍,游蕩江湖,廣交朋友。青年時期的游歷生涯也讓其留下了許多名篇,其中像《望岳》便是他早期的杰作,結尾那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疑流露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天寶六載(747年),年齡已經到了35歲的杜甫才想到進京城求取功名,然而一件偶然的事件發(fā)生卻奠定了他一生霉運的基調。原來當時唐玄宗突發(fā)奇想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只要你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應征,算是唐朝版的“達人秀”。這本來是件好事,但由于這次主持活動的是奸相李林甫,他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結果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大詩人杜甫亦在海選的名單上。這也讓他第一次見識到了官場的黑暗與復雜。

雖然杜甫詩歌造詣極高被后人尊稱為“詩圣”,但是杜甫的仕途卻非??部溃瑢以嚥坏?,最終為了謀取功名杜甫竟然客居長安十年之久。杜甫困居長安期間,不斷向權貴投詩,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推薦,但收效甚微。40歲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后,他進獻的《三大禮賦》終于受到了唐玄宗的贊許,命其待制集賢院??傻鹊椒峙涔俾殨r,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他又沒有得到官職,還...

查看詳情>>
5、

杜甫的一首催淚古詩《百憂集行》,說盡貧窮父母的心酸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杜甫成都草堂屋頂茅草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淋雨,事后大發(fā)感慨,所寫的一首詩,杜甫不富裕,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杜甫窮到餓死幼子的地步!

幼年的杜甫,家境優(yōu)渥,從小受藝術熏陶,7歲能詩,妥妥的神童一枚,然而,上帝為你打開一扇門,總會把窗戶給你關上,詩詞方面的天才杜甫,在仕途上,卻黯然無光,接連數次參加科考,都榜上無名,無奈之下,想走權貴路子,但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可惜一無所獲。

在杜甫30歲時,帶著滿腔失望回到洛陽,迎娶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為妻,楊氏接連給杜甫生育3個兒子,這使得本就窮苦潦倒的杜甫,更加雪上加霜,無奈之下,755年,杜甫接受朝廷安排,做了個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的小官,杜甫身兼看管兵器的庫管,和看大門的保安二職責。

同年11月,杜甫回家省親,一進院子,便聽到妻兒凄慘的哭聲,原來,自己走后,家中無米下鍋,幼子竟然活活餓死,正當杜甫悲痛欲絕之時,安史之亂爆發(fā),杜甫一家,處境更加凄慘。

無奈之下,杜甫只能帶著妻兒四處逃難,知道公元795年,才在成都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安定下來,這座草堂,便是著名的杜甫草堂。

定居成都后,為了生存,杜甫只能仰人鼻息,做一些幕僚小官,但杜甫性子“褊躁傲誕”,這種人,哪里是混官場的料?因此杜甫時常遭上司冷落,郁郁不得志,家境也沒多少改善。

公元761年的一天,杜甫大兒子餓的實在受不了,竟然不顧禮節(jié),大聲嚷嚷著問杜甫要飯吃,杜甫是感慨萬千,含淚寫下《百憂集行》。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

這首詩,杜甫先回憶年輕時,身體強壯如牛犢,一日上樹上千回,接著筆鋒一轉,回到現實,說自己50歲了,大不如從前,坐多站少,還要強顏歡笑侍奉主人,回到家,家徒四壁,夫妻二人還要為生計發(fā)愁,不懂事的兒子,竟然不顧禮節(jié),大聲嚷嚷著要吃要喝。

這首詩,雖然寫的是杜甫晚年的心酸,但卻道出不少當代社會中年人的處境,上有老父老母需要奉養(yǎng),而身體,又不如年輕時見狀,在外強顏歡笑,回家,與妻子相顧無言,為生計發(fā)愁,如果再有個不懂事的孩子,嚷嚷著要買iphone,買阿迪,那真是人生煎熬啊!


查看詳情>>
6、

杜甫草堂建成的詩歌《堂成》賞析,人事的辛酸隱含在其中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杜甫內心裝著家國,所以他的好多詩都與家仇國恨有關。生活在一個社會動蕩的時代,這位詩人飽受人世間的各種血雨風霜,所以從杜甫的筆下所迸發(fā)出來的詩句,總是有太多別樣的無奈。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杜甫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看似充滿了生活樂趣,其實道盡了人事之辛酸。

堂成

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杜甫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底到來了成都,幾個月后,他的草堂建成了,這首詩就是在當時草堂初建所寫,所以詩的題目為《堂成》。

首聯描寫了草堂的環(huán)境與方位,背向城郭,臨近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之上;從草堂可以看到周邊郁郁蔥蔥的郊野景色。通過這兩句的描寫,我們可以得知草堂的環(huán)境很幽靜,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相信詩人的心也可以得到安慰。

頷聯依舊是對景色的描寫,不過它是草堂本身之景?!皹伭职等铡焙汀盎\竹和煙”八個字勾勒出了草堂的清幽僻靜,這里沒有太陽強光的照射,卻又淡淡的云煙籠罩著翠綠的竹子?!耙鳌焙汀暗巍眱蓚€字又再次體現了此處環(huán)境的靜謐感,作者從聲音的角度來從側面烘托了生活的寧靜。蔥此處能夠很明顯地感知到作者的心情也是比較舒適輕松的,他將自身與草堂融合在一起,享受著這里的一切。

頸聯緊接著通過寫景來表達情感。因為作者自己的心情很愉快,所以他看待周圍的事物也有著同樣的情感在里面,飛翔的鳥兒與筑巢的燕子都有了自己家,這和他的心境很融合。但是喜悅歸喜悅,從一個“暫”字就能讀出其中的幾分憂傷,因為作者只是暫時安居在此處,以后的路依然無法預料。

尾聯有兩層意思,一種是作者寫這首詩與揚雄閉門寫《太玄》而有草玄堂之名的意思完全不同,他并不想在此處寫詩讓草堂成名;一種是揚雄在《解嘲》中標榜自己,說他無意追求富貴與功名,其實他是為了發(fā)泄內心對仕途不順的不滿。而杜甫只是將草堂作為避身之所,也沒有揚雄《解嘲》中的意思,所以說懶得去發(fā)那樣的牢騷了。

杜甫這首詩雖然寫生活的寧靜,但是這種安逸中還是透露著傷感,盡管他在尾句中作了刻意解釋,也只能說喜憂參半。人事的辛酸終究還是隱含在其中,結合作者的經歷,更是不難理解。


查看詳情>>
7、

杜甫一首哭窮的詩歌,意思簡單直白,杜甫在詩中向好友彭州牧訴苦沒錢了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杜甫是唐朝時期我國著名的大詩人,和李白并駕齊驅,有著“詩圣”的美譽,后世之人對他的詩作也推崇備至,認為他的詩作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然而如此聞名天下的杜甫,卻有一首為借錢而創(chuàng)作的詩篇,這里面又是怎樣的一個原因呢?

歷史上真實的杜甫,雖然身負盛名,但他的大半生,卻一直生活在困苦之中,顛沛流離,窮困潦倒?;蛟S因為自身這種窘迫的境況,使得他更為關注現實。因此他的許多詩篇,都以反映人民疾苦,如我們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曾這樣記載:“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還有那句聞名千古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比绻娙藳]有親身經歷,又如何能寫出如此極具切膚之痛的詩句呢?

對于杜甫自己來說,他心系天下,憂思蒼生,然而他也只能自我悲嘆罷了,因為有時杜甫自身都會陷入困境之中。

唐肅宗時期的上元二年,漂泊半生的杜甫,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遭遇了危機,幾乎到了斷炊的地步。萬般無奈之下,他揮筆寫下了一首《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全詩內容如下: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杜詩以“沉郁頓挫”聞名于世,經歷唐朝由盛轉衰后,詩人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煉字煉句鍛造出多首飽含悲憫、風格渾厚的不朽史詩。

這首詩堪稱史上最文藝的借錢詩,詩人老來窘迫,生活拮據,故作詩一首向彭州牧討錢救急?!笆裁磿r候借點錢來救急?”的詞句讀來讓人一樂的同時,也能夠觸動讀者的同情心。

這個高彭州不是別人,正是與岑參并論的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如果對他不太熟悉的話,也應該聽過此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和杜甫相反,雖然其前半生不甚得意,但自“安史之亂”起,卻開始走上了人生巔峰?!杜f唐書》因而嘆道:“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p>

歷史泄露的傳聞里,李白、杜甫和高適曾一度是結伴相游的好伙伴,而且相約一起去尋找神仙食用的“仙草”。杜甫在《贈李白》其一里寫著:“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碑敃r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四月,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游玩到洛陽。其時的李白是名聲昭著的,而杜甫仍默默無聞。聽到李白到來的消息,杜甫肯定會去拜訪、交流、切磋一二的。果然,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本詩簡單明了,意思直白,杜甫在詩中向好友彭州牧訴苦說:我今年已經年過半百了,秋天來了,全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所以您能不能借一點錢給我嗎?不難看出,全詩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卻道出了大詩人杜甫無奈的處境和滿腹的心酸。但即使如此,杜甫依然憂國憂民,創(chuàng)作出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歌,傳唱千古經久不衰。

在自己最窮困潦倒的日子里,能夠讓杜甫想起來的人,大概也只有曾經交心,現在仍然關心著自己的高適,可以對自己給予適當地幫助吧。所以才有了以上那首“求助詩”的誕生,讓我們在千年之后,仍然可以從字句里面看見偉大的“詩圣”杜甫...

查看詳情>>
8、

杜甫的詩歌名句“讀書破萬券,下筆如有神”,隱藏著杜甫最絕望的一段過往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杜甫,是我國唐代最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一生憂國憂民,寫下了很多為國為民的傳世詩篇。宋代的秦觀,在他的《韓愈論》中,將杜甫和孔子放在了一起,稱“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嗚呼,杜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明朝中期的陳獻章,在他的《隨筆》之六中寫道:“子美詩之圣,堯夫更別傳。后來操翰者,二妙少能兼?!睆拇耸沟枚鸥τ辛恕霸娛ァ钡拿枴?br/>

“詩圣”杜甫,一生寫了很多的千古佳作。今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博覽群書,寫起文章來得心應手的時候,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也正是出自杜甫的詩《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然而,我們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杜甫寫下這首千古名作的時候,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他當時面臨的處境,又是什么樣的狀況。

杜甫的家世背景,其實還是不錯的。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杜甫少年時期,過著還算安定富足的生活。天寶六年,杜甫到長安應試,卻因為當時的權相李林甫編導的“野無遺賢”的鬧劇,而困守長安。杜甫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不得不轉向投靠權貴之門,卻毫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

在此期間,韋濟任尚書左丞前后,杜甫曾贈過他兩首詩,希望得到他的提拔。韋濟雖然很賞識杜甫的詩才,卻沒能給以實際的幫助,因此杜甫又寫了這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莫浩蕩,萬里誰能馴?

在這首詩中,杜甫將自己此時的艱難處境,和悲憤失落,甚至于對世事的絕望,都寫得令人心酸不已。杜甫縱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縱然“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縱然“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又能如何?還不是被現實中的“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給打敗了?

“觀國賓”,出自《周易·觀卦·象辭》,“觀國之光尚賓也”。“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也就是說杜甫在少年的時候,就已經是觀賞王都的國賓了。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歘然欲求伸”,就是才華橫溢的杜甫,流芳千古的杜甫,被后人尊崇的杜甫,當時在京城中過的日子??v然滿腹經綸,縱然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縱然有著滿腔的抱負,縱然一心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卻只能跟隨在富貴人家的子弟背后,做一個小小的跟班,隨著人家的馬蹄踐踏起來的飛塵回來,...

查看詳情>>
9、

杜甫的詩歌名作《春望》主題是什么?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唐代大詩人杜甫一生忠君愛國、愛民憂民,他的詩作中充滿了對底層勞動百姓的深切同情,對國家命運的深沉擔憂。

他的詩作《春望》就是他愛國憂民之心的真實寫照。

一、《春望》詩歌的主題之爭

杜詩專家傅庚生先生認為這首詩的主題只是抒發(fā)“恨別”的情感,而不是以往學者認為的愛國憂民的“感時”之作。

他認為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種互文的詩句中,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與所書往往是偏重在后者, 因而得出此詩的主題是“恨別”,“感時”只是陪襯的結論。

然而香港學者周錫韛先生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既不是“感時”,也不是“恨別”,而是寫詩人希望沖破叛軍包圍、投奔肅宗皇帝以報效國家、親人團聚的心愿。

就像這首詩的題目《春望》一樣,周先生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企望并追尋春天的溫暖”。

二、詩歌及創(chuàng)作背景

到底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我們還是來從詩中尋找答案吧。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逃亡四川。次年七月,肅宗于靈武繼位。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 杜甫在長安待了半年多時間 , 至德2年從長安逃出,在鳳翔見到肅宗,任左拾遺。

這首詩就是杜甫被困于長安時所作。

含義豐富的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這首詩以“國破”開頭,既奠定了詩的感情基調,也點明了詩作的時間——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這標志著唐王朝太平盛世的結束,烽火綿延時期的開始。

詩為矛盾語。國家已“破”,山河依舊“在”。這是表層的語義矛盾,卻也表達了一種似非而是的真實——政治意義上的國家被叛軍攻破,而自然的山川河流卻依然矗立奔流。

人力多么渺小,詩人多么無奈!

而春天依然自顧自的來了。長安城里春光彌漫,雜草和灌木肆意生長,大自然充滿生機。望見這一片春光的,是國破家亡后的詩人。

“深”字可作多重理解。它可從表面上來理解,指草木長得茂盛;也可指草木肆意瘋長。草木茂盛和肆意瘋長兩個意象交疊融合,使這句詩給人以春深而無人照管的蒼涼之感。

緣情于景的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花濺淚”、“鳥驚心”是一種“移情”手段。“移情”這種詩歌常用手法,就是詩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創(chuàng)作對象中去,使本無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動。

詩人賦予“花”“鳥”自然之生靈以人性、人情。因為詩人感懷國家時局,看到花上的露珠,仿佛覺得花也在哭泣;因為詩人長恨家人分別,看到鳥兒翻飛,仿佛覺得鳥兒也因分離而心神驚擾。

頷聯在這首詩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詩人看到花不由濺淚,聞聽鳥總是驚心,這是承接上句“城春草木深”而來。

“感時”是感家國殘破之時,“恨別”是恨妻離子散之別,也是恨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之別?!案袝r”、“恨別”二詞,承接“國破”,既痛心于國破,又憂思于家室,使得家國命運在此實現了統一。

用詞精準的頸聯“烽火...

查看詳情>>
10、

杜甫的經典詩歌《旅夜書懷》,詩人把自己比作飄零天地間的沙鷗表達了什么?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古詩
杜甫的詩歌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他在成都建的草堂被八月的大風掀了房頂,一家人住在雨腳如麻的茅屋里,挨凍受餓,那日子確實不好受。

后來更為悲慘的是,他因為與同僚意見不合等原因,辭去節(jié)度使參謀職務,自稱老病退出了嚴武幕府。接著賴以生存的好朋友嚴武去世,所以他在成都就沒有了繼續(xù)下去的可能。

于是杜甫就變賣了家產,在友人的幫助下置辦了一條小船,離開成都,準備沿長江東下,到湖北湖南一帶去謀生。當船經過嘉州,到達渝州、忠州一帶的時候,杜甫想到自己的處境,觸景生情,于是寫下了《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前四句是“旅夜”的景色?!凹毑菸L岸,危檣獨夜舟。”是江邊近景。一段細草茸茸的江岸,微風吹拂著,一只桅桿聳立在夜色茫茫中。一個“獨”字道盡窮途潦倒。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細草,春天的小草,這里是指從船上所能見到的江岸上的小草,不一定指春天。因為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應該最早是在春夏之交離開成都。

危檣,指小船上高高的桅桿。船行到此,應該是夜晚了。又因為像他這樣全家坐船行走于長江的人,確實是不太多,故說是獨夜舟。這和漁船是有區(qū)別的。

詩的一開頭交代背景,小草微風,危檣孤舟,主要是借景抒情,表達自己顛沛流離、孤苦無依的寂寞。況且后面要往哪里去,結果怎么樣,還未可知。

三四句承接上文,轉而遠望,展示長江夜晚非常雄壯的景色?!靶谴蛊揭伴?,月涌大江流?!卑渡?,兩岸都是廣闊的平野,這時天幕低垂,群星閃爍,平原的邊際,已經見不到蒼茫云樹,而只見貼近地面的星光。這里一個“垂”字用得好,只有“星垂”才只“野闊”。而江中,月影在翻騰,夜幕下的江水波濤洶涌。這兩句不僅氣勢雄壯,形象鮮明,而且描物細致。十字中有星垂、野闊,月涌、江流,串連起來組成一幅夜江圖景,動靜互見。

和首聯相比,這里境界突然擴大,氣勢雄渾,是寫夜晚江天景色的絕妙佳句,這句和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起,歷來被后人評析和傳誦。

針對這種開闊地帶的描寫,有人說此詩應該是寫于768年或更晚的770年,杜甫離開夔州到達湖北江陵的江漢平原一帶,或者是到達湖南的平野。這種句子和忠州的峽谷地貌是不合的。

后四句是“書懷”的內容?!懊M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备艣r了自己畢生遭遇,抑郁潦倒。雖然杜甫用畢生精力寫下眾多不朽的詩篇,但依然只是個詩人,暮年漂泊,回首平生,不禁感嘆,聲名只靠文章得來,年老病衰也應該退休了。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名,指名聲、名氣。文章著,因為文章而顯著、顯赫。休,罷退、休止。名聲怎么能夠因為文章來流傳,官職確實是老病纏身而被罷免的。

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已為人所熟知,他曾經和李白、賀知章、高適等大詩人一起寫詩或漫游。他也曾經向唐玄宗獻過三大禮賦,做過唐玄宗時期的左拾遺,后來因為上疏救房琯被罷免。

這里是杜甫的憤激和自嘲之詞。杜甫本...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