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白和杜甫是撐起一個時代的兩位詩人,聞一多先生曾經(jīng)說過: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李白和杜甫的見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jì)念的。李白和杜甫的友誼是千古一遇,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為杜甫寫了什么詩

1、《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fù)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

此詩寫于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天。

744年,李白被“賜金還山”,離開了長安,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游歷,當(dāng)時,杜甫也因料理祖母喪事,奔走于鄭州、梁園(今開封)之間。兩位大詩人終于在梁宋間相會、攜手同游。不久后分手。745年春,李白與杜甫又在魯郡(今山東兗州)重逢,同游齊魯。深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再游江東,兩人在魯郡東石門分手。臨行時,李白寫了這首送別詩。杜甫因排行老二,所以詩題中稱他為杜二甫。

/uploads/image/2020/11/10/u=2133662407,3200982823&fm=15&gp=0.jpg

醉別復(fù)幾日,登臨遍池臺。離痛飲離別已經(jīng)沒有幾天了,我們一起登臨賞遍附近的山池樓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我們不知要什么時候,才能再在石門山前的路上重逢,重新在一起開懷暢飲。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眼前的泗水秋波蕩漾,天邊的海色映亮了遠(yuǎn)山徂徠。

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離別之后,我們就如飛蓬一樣各自飄遠(yuǎn),現(xiàn)在且痛快淋漓地飲盡手中的酒杯吧!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同樣珍視他與杜甫的友誼。

2、《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后,旅居沙丘城(位于山東汶水這畔),因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我來到這里有什么事呢?只是整天無聊地閑居在這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沙丘城邊那些古樹,整日不斷地發(fā)出凄涼的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魯?shù)氐牡莆以趺春纫埠炔蛔?,齊地的歌聲也空有其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我對你的思念,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蕩蕩地隨你向南行。

李白在這首詩中,前六句用很多的筆墨寫他自己的生活,住處的周圍環(huán)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詩的前六句不見一個“思”字,不見一個“君”字,給讀者以山回路轉(zhuǎn)、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詩的結(jié)尾才,李白說出“思君”二字。以此回味前六句,則句句是思念杜甫之情,因為杜甫不在,生活中一切都變得無聊無趣無奈了。

3、《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戲贈杜甫》寫于公元746年李白與杜甫在兗州最后一次相遇時。戲贈,有點開玩笑的意思,惟有友情至深,才能無所顧忌地開玩笑。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在飯顆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頭上戴著竹笠頂著中午的日頭。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變得如此消瘦?恐怕是因為這一段歲月里寫詩寫是太辛苦了吧!

這首詩語氣詼諧幽默,可見二人相知之深。李杜李杜,不僅是因為兩人在詩歌成就上的巨大影響,而且因為他們的友誼是文學(xué)史上最珍貴的一頁。讀了這三首詩,我們知道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并不是杜甫的“單相思”,而是李白與杜甫相知相惜的友情。

杜甫遇到李白多少歲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李白和杜甫是我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他們以其卓越回的詩歌成就樹答起了兩座豐碑,更以情若手足的友誼給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傳頌的佳話。

唐朝開元末年至天寶年間,李白懷著“舉鞭訪前途”的濟(jì)世之夢居于東魯,即兗州,準(zhǔn)備再次進(jìn)京,實現(xiàn)自己治國安民的理想。在那里,他結(jié)識了許多文朋詩友。23年前的夏天,正值人間四月天。確切一點說,就是公元744年的4月。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那是個值得紀(jì)念的時間。那年4月初夏,杜甫與李白邂逅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關(guān)于他們的這次見面,后世聞一多先生是這樣說的: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見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jì)念的。我們再緊逼我們的想象,比如說,晴天里月亮和太陽碰了頭,那么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黃天的祥瑞。

這一年,杜甫33歲,李白44歲。和默默無名的杜甫相比,李白當(dāng)時已經(jīng)名滿天下。只是他的人生頗不如意,生活滿地雞毛。當(dāng)然,這些皆與他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后的宰相夢破滅有著一定關(guān)聯(lián)。

此時,杜閑正在東魯做官。也許,李白和杜甫就在杜閑的官邸遭遇了平生的第一次相逢。在兗州兩人一同泗水泛舟,一同漫步堯祠、甑山……幾乎踏遍了東魯大地。李白雖比杜甫年長十一歲,而且李白此時已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李白絲毫沒有名人的架子,兩人親如兄弟。他們的相遇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稱得上是千古一遇了。

李白為杜甫寫的詩,是兩人友誼的見證,兩人的相遇也是文化的交融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