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1.舞蹈

瑤族舞蹈多與宗教祭祀有關,其中最著名的是長鼓舞和銅鼓舞。長鼓舞主要流行于盤瑤支系的瑤族地區(qū)。1996年廣西金秀坳瑤到日本演出長鼓舞,大獲好評。

2.音樂

瑤族音樂曲調(diào)有20余種,富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如布努瑤的《酒歌》,歌詞粗獷、高亢、渾厚,短小而精悍有力,令人精神振奮。坳瑤的《大聲歌》,是一種集體祭祀的歌曲,曲調(diào)莊嚴、沉重,由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大合唱時,其勢排山倒海。樂器除有漢區(qū)傳入的嗩吶、鑼、鈸、鼓外,還有獨具民族風格的長鼓,據(jù)傳這種腰鼓早在宋代就已流行于瑤族地區(qū)。

3.紡織

早在漢代,就有瑤族先民“織績木皮,染以草實”的記載。到宋代,瑤族人民已以用藍靛和黃蠟,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細致的花紋,稱為“瑤斑布”。這種精巧技術,曾在國內(nèi)享有盛譽??椑C的花紋圖案主要有挑花、織花和繡花三種。明清之際,有“用五色絨,雜繡花卉”的記載,它是瑤族比較精美的手工藝品。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更好地保存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進行民族風情旅游開發(fā),有些地方政府撥出專門資金,讓年輕人向老人學習包括傳統(tǒng)的織染刺繡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手工藝技術。瑤族的編織工藝,主要有竹筐、竹簍、竹籮、竹帽、藤箱、藤夾等。

4.服飾

瑤族男女,喜蓄長發(fā)。古籍中就有瑤人男女蓄發(fā),盤結(jié)頭頂,名為“椎髻”的記載。據(jù)漢文史籍所述,早在《后漢書》中就有瑤族的先人“好五色衣服”的記載。以后的史籍也載有瑤族人民“椎發(fā)跣足,衣斑斕布”。有相當一部分過山瑤婦女,過去則剃盡發(fā)蒂,戴上黃臘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蓋。婦女的頭部裝飾十分講究,異彩多姿,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用精美鮮艷刺繡而成的“帕銃”遮蓋。有相當一部分過山瑤婦女,過去則剃盡發(fā)蒂,戴上黃臘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蓋。婦女的頭部裝飾十分講究,異彩多姿,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用精美鮮艷刺繡而成的“帕銃”遮蓋。

5.飲食

瑤族以玉米、稻米為主食。嶺南四季溫暖,適宜蔬菜生長,園圃冬夏常青,人們終年都可以吃到鮮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蘿卜、辣椒、茄子等;瓜豆類有南瓜、黃瓜、冬瓜、豆角、黃豆、飯豆等;肉類主要有豬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等;油類有豬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桂北地區(qū)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菜”,即以油炒泡開的茶葉后煎成濃湯,再加食鹽調(diào)味,然后用以沖泡炒米花及炒黃豆等物,具有特殊的風味,有的以此代替午餐。吃“肉山”是廣西金秀瑤族為小孩做“三朝”時招待客人的特有吃法。肉山一般由九層菜肴組成,底層由竹筍、香菇、青菜、豬腸、豬肉等組成;第二、四層是瘦肉、豬肝、豬肚等,每塊都大如巴掌;第三、五層是肥肉片;最上層則用一塊重約兩斤的肥肉覆頂。整座“肉山”重達20多斤,裝在一個大簸箕里,客人圍“肉山”而坐,各取所需。大部分瑤族有忌食狗肉的習慣,即使煮食,也必須在屋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