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山行古詩原文及翻譯加賞析
《山行》是杜牧的一首山水田園詩,描繪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欣賞和對塵世的厭倦,包含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本篇導語將圍繞《山行》的原文及翻譯展開討論,從中感悟詩人的情感與境界,以及詩歌的美學價值。通過對這首詩的解讀,我們可以領(lǐng)略杜牧那撫今追昔的心態(tài),感受到他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塵世之苦的抱怨。讓我們一同進入這首動人的詩歌世界,領(lǐng)略杜牧的山行之旅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山行古詩原文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古詩翻譯
深秋時節(jié),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亦可譯為直到夜幕降臨),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美,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注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深秋季節(jié)的山。
3、石徑:石子的小路。
4、斜:此字讀xiá,為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為在云霧繚繞的的深處;“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6、坐:因為。
7、霜葉:楓樹的葉子經(jīng)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
8、遠上:登上遠處的。
9、山:高山。
10、車:轎子。
11、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12、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陽落下的傍晚。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查看詳情>>與“山行古詩原文及翻譯加賞析”相關(guān)的文章
山居秋暝古詩翻譯和賞析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創(chuàng)造了水墨山水畫派,他的詩也如同他的畫一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寥寥數(shù)語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畫面,下面就有好工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其代表作之一《山居秋暝》,一起來看吧!
山居秋暝古詩翻譯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賞析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tài),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體現(xiàn)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chuàng)作特點。
原文
山居秋暝
山居 或指《山居秋暝》
王維 〔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釋
1.暝:日落時分,天色將晚。
2.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3.新:剛剛。
4.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笑語喧嘩。
5.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滌衣物。
6.隨意:任憑。
7.春芳:春天的花草。
8.歇:消散,消失。
9.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10.留:居。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嬖?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更多王維古詩拓展
一、使至塞上
王維 〔唐代〕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唐代〕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唐代〕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查看詳情>>石灰吟古詩原文和翻譯
于謙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清官,便服一套、瘦馬一匹地在官場馳騁,可惜生不逢時,明朝宦官當?shù)馈⑽奈湎喽?,一生受人排擠打擊,最后含冤而死,令人嘆惋,下面好工具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于謙的這首《石灰吟》,從中可見其的清廉正氣。
石灰吟古詩原文
石灰吟
于謙 〔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翻譯
石灰石只有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注釋
1.千、萬:虛詞,形容很多。
2.錘:錘打。
3.鑿:開鑿。
4.若:好像、好似。
5.等閑:平常,輕松。
6.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7.人間:人世間。
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則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tǒng)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作者簡介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杭州府錢塘縣人,明朝永樂年進士、名臣。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五年(1430年),官至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官至兵部尚書。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復辟,于謙被誣陷下獄而冤死。
《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同岳飛、張蒼水并稱“西湖三杰”。
于謙著有古典詩詞集《于忠肅集》流傳于世。
拓展閱讀
于謙一生都在家里恭恭敬敬地供奉文天祥的遺像和牌位,就像供奉自己于家的祖先一樣,甚至比供奉自家的祖先還要虔誠。據(jù)傳于謙出生前的那個晚上,他的父親于仁做一個夢,夢見一個緋袍金幞的神對他說:我感動于你們于家對我的供奉,也感動于你們于家一門忠義,所以我文天祥打算轉(zhuǎn)世投胎,來做你們于家的子嗣。
于仁聽了這話,大吃一驚,趕快口稱遜謝,說不敢當。但夢中那位金神說完轉(zhuǎn)眼就不見了。于仁醒來不久,于謙就出生了。而于仁之所以給孩子起名叫“謙”,就是“以志夢中遜謝之意”。就是說對于文丞相的盛意,他心里還一直惴惴受之不安。
查看詳情>>與“石灰吟古詩原文和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塞下曲古詩原文及翻譯
《塞下曲》是漢樂府的舊題,內(nèi)容多寫邊塞征戰(zhàn),好工具小編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詩中寫到了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閱讀吧!
塞下曲古詩原文
塞下曲
盧綸 〔唐代〕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翻譯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驚叫著高飛而起,暴露了單于的軍隊想要趁夜色潛逃的陰謀。
將軍率領(lǐng)輕騎兵一路追殺,顧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滿弓和刀。
注釋
1.月黑:沒有月光。
2.單于:匈奴的首領(lǐng)。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
3.遁:逃走。
4.將:率領(lǐng)。
5.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6.逐:追趕。
7.滿:沾滿。
賞析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zhàn)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
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坝麑⑤p騎逐”,將軍發(fā)現(xiàn)敵軍潛逃,要率領(lǐng)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fā)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fā),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zhàn)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qū)區(qū)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盧綸的人生和仕途都極為不順時。早年間他多次應舉不第,后經(jīng)元載、王縉等舉薦才某的管職。朱泚之亂過后,咸寧王渾瑊出鎮(zhèn)河中,提拔盧綸為元帥府判官。這是盧綸邊塞生活的開始,在軍營中,盧綸看到的都是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接觸到的都是粗獷豪邁的將士,故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邊塞詩。
這是一首描寫守關(guān)將士夜追逃兵的詩,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敵軍首領(lǐng)帶領(lǐng)著殘兵敗將,趁著風高月黑的夜晚慌亂潰逃。唐軍輕騎列隊而出,準備乘勝追擊。雖然天寒地凍,但將士們卻不懼嚴寒,個個斗志昂揚,信心十足,氣概豪邁。
作者簡介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經(jīng)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后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jiān)察御史。出為陜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
查看詳情>>與“塞下曲古詩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秋思古詩原文及翻譯
有一首散曲,短短二十八個字,卻被人稱為“秋思之祖”。那就是元代文人馬致遠赫赫有名的《天凈沙·秋思》,下面是好工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凈沙·秋思》相關(guān)的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秋思古詩原文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元代〕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翻譯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天涯。
注釋
1.枯藤:枯萎的枝蔓。
2.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瑁喊怼?/p>
3.人家:農(nóng)家。
4.古道:已經(jīng)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或年代久遠的驛道。
5.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
6.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7.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8.天涯: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
賞析
《天凈沙·秋思》 描繪出了一幅秋郊黃昏圖, 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表現(xiàn)了一個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人的惆悵之情。
曲的第一句中的三種景物, 以 “昏鴉” 為中心; 第二句三 個詞, 以 “人家” 為中心; 第三句中的三種景物, 以 “瘦馬” 為重點。
離家在外、 到 了天邊的斷腸人, 看到烏鴉到了天黑的時候還能回到樹上去休息, 而小橋流水旁的一 戶或幾戶人家更加勾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小曲情景交融, 特別是最末一句把曲子的主題很清楚地表達出來, 仿佛畫龍點睛, 頓時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直抵人的靈魂深處。 另外, 九個名詞性詞組構(gòu)成三個句子, 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妙不可言。
創(chuàng)作背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0~約1324),中國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號東籬。大都 ( 今北京 )人。
曾任江浙行省官吏,仕途不得志,后歸隱山林。
著有雜劇15種,今存《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江州司馬青衫淚》、《 西華山陳摶高臥 》、《 呂洞賓三醉岳陽樓》、《馬丹陽三度任風子》、《半夜雷轟薦福碑》以及與人合寫的《邯鄲道省悟黃粱夢》等 7 種。
代表作《漢宮秋》取材于漢代王昭君和親故事,但情節(jié)有較大改動,以漢元帝和王昭君的愛情為主線,同時揭露了漢朝君臣的昏庸和無能,塑造了王昭君這一愛國者的形象。這一形象成為后來戲曲中漢明妃的定型。
馬致遠的散曲今存 120多首,成就為元人之冠。作品內(nèi)容主要有嘆世、詠景、戀情3類。聲調(diào)和諧優(yōu)美、語言清新豪爽,善于捕捉形象來熔鑄詩的意境,提高了曲的格調(diào),對散曲的發(fā)展與提高作出了貢獻 。其[雙調(diào)夜行船]套曲 、[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等歷來被人推為元代散曲中的極品。今人任中敏輯有散曲集《東籬樂府》。
查看詳情>>與“秋思古詩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墨梅古詩原文和翻譯
古代文人很多都能詩善畫,會自己給自己的畫作題詩,不僅畫能賞心悅目,詩還寓意深遠,下面好工具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元代文人王冕的一首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既有翻譯也有賞析,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墨梅古詩原文
墨梅
王冕 〔元代〕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翻譯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帶著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注釋
1.墨梅:用墨筆勾勒出來的梅花。
2.吾家:我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認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硯池: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4.池頭:池邊。頭:邊上。
5.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四種,如,清墨、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跡點化成的。
6.痕:痕跡。
7.清氣:梅花的清香之氣。
8.滿乾坤:彌漫在天地間。滿:彌漫。乾坤:天地間。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作者簡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nóng),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
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
有《竹齋集》3卷,續(xù)集2卷。
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攻畫梅。所畫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對后世影響較大。存世畫跡有《南枝春早圖》《墨梅圖》《三君子圖》等。能治印,創(chuàng)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明史》有傳。
拓展閱讀
自幼好學,白天放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返,忘其牛,間壁秦老怒撻之,已而復然。母愿聽其所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后從會稽學者韓性學習,終成通儒。但屢應試不第,遂將舉業(yè)文章付之一炬。行事異于常人,時戴高帽,身披綠蓑衣,足穿木齒屐,手提木制劍,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蝌T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作府吏,冕宣稱:“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東吳,入淮楚,歷覽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書卿泰不華欲薦以官職,力辭不就,南回故鄉(xiāng)。隱居會稽九里山,種梅千枝,筑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以賣畫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軒”,放于鑒湖之阿,聽其所止。又廣栽梅竹,彈琴賦詩,飲酒長嘯。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聞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諮議參軍,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以兵請冕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擴室為白云寺。旋卒于蘭亭天章寺。
查看詳情>>與“墨梅古詩原文和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長歌行古詩帶拼音及翻譯
勸年輕人珍惜時間、好好努力的名言警句不勝枚舉,但是最耳熟能詳?shù)哪^于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那么下面就有好工具小編為大家?guī)磉@句詩的出處,以及相關(guān)的知識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長歌行古詩帶拼音
長歌行
漢樂府 〔兩漢〕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 hé shí fù xī guī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翻譯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
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注釋
1.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2.朝露:清晨的露水。
3.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4.布:布施,給予。
5.德澤:恩惠。
6.秋節(jié):秋季。
7.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8.華:同“花”。
9.百川:大河流。
10.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11.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12.徒:白白地。
賞析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由眼前春天美景聯(lián)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該詩出言警策,催人奮起,是一首難能可貴的佳作。
這首詩憑借外物來說明道理。開頭兩句既寫出了園中葵菜的茂盛,又暗示著青年時期的精力旺盛與朝氣蓬勃?!瓣柎翰嫉聺桑f物生光輝”是說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俺?智锕?jié)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xiàn)出入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焜黃華葉衰”指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豈不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嗎?“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則暗示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接下來由對宇宙的探尋轉(zhuǎn)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fā)人深省的結(jié)論,結(jié)束全詩。
這首詩前四句通過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歸海說明美好時光短暫而易逝,且一去不復返,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勸誡人們珍惜時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嘆息。
名著簡介
漢樂府,是指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gòu)。樂府初設于秦,是當時少府下轄中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gòu)。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樂府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
查看詳情>>與“長歌行古詩帶拼音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詩原文及翻譯
春天美好有生機勃勃,值得被歌頌,但是很多贊美春天的文字都顯得套路,缺乏新意,今天不妨隨好工具小編一起走進這首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來從不一樣的角度感受江南仲春景色,體會蘇軾眼中春天的美。
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詩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翻譯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注釋
1.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
2.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
3.蘆芽:蘆葦?shù)挠籽浚墒秤谩?/p>
4.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chǎn)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nèi)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chǎn)卵。
5.上:指逆江而上。
賞析
此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晚景》上的。這首題畫詩既保留了畫面的形象美,又發(fā)揮了詩的長處。
詩人先從身邊寫起,竹葉和桃花紅綠相映,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江邊轉(zhuǎn)到江中,“鴨先知”側(cè)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點出早春時節(jié)。
然后,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顯示出春天的活力。詩人進而聯(lián)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jié),引人更廣闊的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創(chuàng)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題畫詩,是蘇軾1085年(元豐八年)于汴京所作。
惠崇是北宋名僧,他能詩善畫,特別是畫鵝、雁、鷺鷥、小景尤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蘇軾的題畫詩也有兩首,這首是題鴨戲圖的詩。
惠崇為宋初“九詩僧”之一,跟蘇軾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蘇軾是只見其畫,未見其人,蘇軾根據(jù)畫意,妙筆生花,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
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
查看詳情>>與“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詩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江雪的古詩原文及翻譯
在我們?nèi)粘S谜Z當中,常會用數(shù)詞來表示程度,比如“千萬小心”、“一點也不”等等,這個方法用在古詩當中也是同樣的效果,給人以清晰的沖擊感,那么好工具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江雪》這一用數(shù)字表現(xiàn)畫面的經(jīng)典之作,敬請閱讀。
江雪的古詩原文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翻譯
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jīng)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注釋
1.絕:無,沒有。
2.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3.人蹤:人的腳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
6.獨:獨自。
賞析
《江雪》這首詩表達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以及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心中孤單寂寥的心境。作者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tǒng)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shù)特色。
創(chuàng)作背景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于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lián)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他在任所名為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quán)而受地方官員監(jiān)視的“罪犯”。官署里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里安身。
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于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作者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唐代河東郡(今山西運城永濟)人,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侍中,封濟陰公。
世人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是我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
與劉禹錫并稱“劉柳”。
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二。
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其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xiāng)懷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為世人稱道者,是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適之作。
查看詳情>>與“江雪的古詩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
十五夜望月古詩原文和翻譯
馬上就要迎來我們的中秋佳節(jié),這是一個全家團圓一起賞月的好日子,但是又有多少離家的人賞的還是那輪月,身旁卻不是心中人,接下來就隨著好工具小編一起走進王建的這首七絕《十五夜望月》,感受詩人在中秋之夜的心境吧!
十五夜望月古詩原文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翻譯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注釋
1.十五夜:指農(nóng)歷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2.杜郎中:即杜元穎。
3.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4.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樣子。
5.鴉:鴉雀。
6.冷露:秋天的露水。
7.盡:都。
8.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
9.落:在,到。
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懷人之作。
前兩句寫出了庭中月色的空寂,意象層層相扣,后兩句點明詩人意圖,明明是自己的秋思,詩人用“不知”兩字將秋思擴大化,深沉而委婉。
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情深意長,想象豐富,將離情別緒表現(xiàn)得真摯動人。
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jié)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委婉動人。
作者簡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更多王建古詩拓展
一、新嫁娘詞
王建 〔唐代〕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二、短歌行
王建 〔唐代〕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三、寄蜀中薛濤校書
王建 〔唐代〕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
查看詳情>>與“十五夜望月古詩原文和翻譯”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