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王昌齡的送別詩,遇上李白的送別詩,誰的水平更高?
王昌齡和李白都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李白曾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王昌齡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明代文人胡應(yīng)麟說:“七言絕,太白、江寧為最?!碧拙褪抢畎祝瓕幖赐醪g,王昌齡被稱為“七絕圣手”,一篇《出塞》被譽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而李白自不必說是大唐盛世詩意的開創(chuàng)者,兩個人不但旗鼓相當(dāng),還是好朋友,當(dāng)這樣的兩個人同時寫七絕,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誰會更高明呢?
開元年間,正游歷川蜀的李白抵達巴陵偶遇王昌齡,李白樂于交友,王昌齡也是好爽的人,二人本就傾慕已久,此時邂逅更是一見如故,于是兩個人很快成了朋友,詩人的友誼發(fā)展就是這么迅速,無須多言。最為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多次遭遇貶謫,一生很不順利,這次也是被貶途中遇到李白。
巴陵一遇,兩位詩人相見恨晚,終日把酒言歡,促膝長談,一切的不如意,一切的煩惱都在酒中、詩中,化為詩意,化為無形。可是在好的相遇總有分別之日,王昌齡與李白到了分別的日子,詩人的分別總離不開要留下一首詩作為紀念,李白大筆一揮寫下一首千古聞名的離別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短短的四句詩感情的分量卻很重,飄揚的楊花,杜鵑鳥的啼叫都含著我對你的不舍之情,雖然自己不能相送,我把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李白將對王昌齡牽掛的心與天上明月完美結(jié)合,這樣寫的高超之處在于李白將人的短暫的情感延伸為明月永恒的光輝,更加體現(xiàn)了他與王昌齡之間深厚的友誼。李白的這首詩十分著名,不但有送別的情深意重,還有滿滿的祝福正能量,沒有催人淚下的依依惜別,卻能給人振奮的力量!看了李白的這首詩,王昌齡很受鼓舞,也回贈了一首。
《巴陵送李十二》
唐·王昌齡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fēng)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這首詩看起來似乎只是景色的描寫,哪里有半點送別之意,如果不是看到了題目了解了背景,單純看這首詩,根本無法和送別李白相結(jié)合,其實它含有深刻的情感內(nèi)容。詩的大意是:巴陵位于洞庭之濱,在此往來的旅客皆乘舟行止。洲上的蘆葦,迎風(fēng)搖曳。近視湘江秋水,是那么清澈。遠看湖波間,涇渭分明。這種遼闊的景色,早有風(fēng)聞,登上江岸,滿眼卻不見山城的秀色,傍暮能感受到的只有水天一體和洲渚孕育的蘆葦。
這首詩最重要的在于“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边@句,洞庭的秋天,何以詩人卻不見秋色呢?這只能說他心頭已被暗淡所籠罩。因嶺南的荒蠻令人惆悵和生畏。其實在詩人心中是熱愛秋光的,也是熱愛洞庭的。只是將要離開,滿滿的不舍,用凄涼的的景象襯托了心中的悲哀。如此一看,王昌齡的這首離別詩寫的可以說是非常巧妙了。
比較兩位大詩人的詩,各具特點,李白的送別詩膾炙人口,曾被選入中學(xué)教材,簡單直白表意明確。而王昌齡的詩相對比較冷門,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很有王昌齡這位邊塞詩人的個人特點,開闊豪邁,意境深遠...
查看詳情>>與“王昌齡的送別詩,遇上李白的送別詩,誰的水平更高?”相關(guān)的文章
王昌齡的一首著名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賞析,詩中摻雜了詩人什么情感?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strong>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742年,當(dāng)時的王昌齡正順道與辛漸一起趕往江寧赴任,詩中提到的辛漸是他的朋友,在赴任的路途中王昌齡會陪他的朋友路過潤州,然后他們會在潤州這個地方分開,以后還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滿滿的離別之情涌上心頭,隨后詩人便寫下了這首充滿思念友情的千古名詩。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第二天清晨兩人在江邊離別時的情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離去的傷心之情。人傷心難過的時候,外面的任何風(fēng)吹草動都會使其感到傷心難過,面對外面灑落在大地上的小雨,也不禁讓詩人有感而發(fā)。清晨,當(dāng)詩人送別朋友之時,感覺自己就像楚山一樣的孤獨寂寞。
當(dāng)你回到洛陽的時候,故鄉(xiāng)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時,請你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永遠像一顆珍藏在玉壺當(dāng)中的冰,依然保持著晶瑩純潔。"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就是全文的核心,"冰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清正廉潔,也暗示了詩人想對朋友表達一種即使你不在我身邊,但是我對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變的情感。詩人冰心的名字也取自于此。
王昌齡是一位偉大的唐朝詩人,雖然他在文學(xué)方面的造詣有目共睹,但是在朝廷上的他卻不盡人意。王昌齡的性情豪放、不拘小節(jié),也因此被朝廷中的一些小人誣告陷害,被貶到嶺南,從嶺南回來后又被分配到江寧,幸好一路上都有辛漸的陪伴。
這首詩也是他被貶后,在江邊送別友人時所寫的,詩中也因此摻雜了詩人多方面的情感,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悲傷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詩人在遭受打擊后的憤怒,以及被貶江寧的孤獨。全詩也是詩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雖然被貶,但是自己依然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
早年的王昌齡家境貧寒,一家人主要靠農(nóng)耕維持最基本的生計,但是他從小便勤奮好學(xué),30歲就進士及第,于是便帶著滿腔的熱血出任秘書省校書郎,后來又相繼改任了很多職位。王昌齡的詩現(xiàn)存達181首,主要的題材就是本文所寫的離別詩,他創(chuàng)作的詩質(zhì)量都很高,千百年來從不缺乏讀者,也是現(xiàn)如今各大詩歌研究者爭相報道的對象。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是唐詩中比較常見的詩歌題材。這首送別詩構(gòu)思新穎、條理清晰,作者依托外面連綿的小雨,襯托出對朋友的離情之情,反而重點的體現(xiàn)了自己冰清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優(yōu)良品德。詩人眼中的友情也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暗示著我們也要用心地對待自己的朋友,用心呵護,才會天長地久。
辛漸即將離去,此時王昌齡的心中總有那么一絲絲的牽掛,不知身處異地的朋友是否也想念著自己,在這悲傷的日子里,祝愿我們的友情愈久愈濃,留守江寧詩詩人一定會像玉壺中的冰那樣純潔、無暇。
與“王昌齡的一首著名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賞析,詩中摻雜了詩人什么情感?”相關(guān)的文章
王昌齡的著名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賞析,從未放棄自己,從未放棄初心
中國人歷來厭倦戰(zhàn)爭、愛好和平,但面對強敵入侵的時候,中國人也從來不膽怯,不怕死。在初唐、盛唐尚武精神和崇尚軍功社會風(fēng)氣的影響下,王昌齡從青年時代就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王昌齡是一名優(yōu)秀的邊塞詩人,他生于唐朝,因擅長寫七絕詩而被稱為“七絕圣手”。
王昌齡他出身貧寒,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不同的角色轉(zhuǎn)化,他當(dāng)過農(nóng)民,種過地,也到過嵩山學(xué)過道,他懷揣著夢想出征邊塞,也高中進士當(dāng)過校書郎,他出生在繁盛的大唐,他有著愛國的夢想和遠大的抱負,他渴望建功立業(yè),自愿前去邊塞保衛(wèi)邊疆。他在大漠度過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日子雖然艱辛,卻鍛煉了他的意志。大漠與風(fēng)沙,戰(zhàn)爭與死亡,造就了歷史上這位偉大的邊塞詩人。
王昌齡的詩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邊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第二類是贈友人系列,這都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相關(guān),戍守邊塞是他最斗志昂揚的時光, 與朋友的友誼也是他一生最看重的情誼。特別是王昌齡的送別詩,不僅表達對朋友的不舍和祝福,也會借助送別表明自己的志向,展現(xiàn)自己始終不變的初心,最有名的當(dāng)屬這首《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strong>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題中的“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辛漸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這首詩就是王昌齡送別朋友時所寫的一首贈別詩。
詩的開篇先寫氣氛,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天地,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斑B”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wěn)連綿,展現(xiàn)了高遠壯闊的境界。朋友即將遠行,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就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
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后兩句臨別叮嚀“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北?,比喻純潔的心。玉壺,指自然無為的心。詩人想要表達思念,不僅僅是對友人的,而是對故鄉(xiāng)親人的集體思念。從清澈無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讓他帶去自己的思念,以表達對洛陽親友的深情。這份赤誠之心,是他在遭遇數(shù)次貶謫和流放之后依舊不忘的初心。這就是王昌齡,也許生活并沒有給他想要的生活,甚至讓他承受了太多的挫折和苦難,但卻從未放棄自己,從未放棄初心。
可惜的是王昌齡,在他五十八歲這年,辭官返鄉(xiāng)途中遭遇了不幸,他被毫州刺史閭丘曉殘忍殺害,幾個月后,河南節(jié)度使的張鎬在平定安史之亂時以貽誤戰(zhàn)機罪,將閭丘曉處斬,行刑前,閭丘曉曾以家中仍有母親需要贍養(yǎng)為由懇求張鎬手下留情,張鎬問他:“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yǎng)?”可憐的王昌齡死的時候,他的母親還在苦苦等他回家。王昌齡的死,讓他的朋友們心痛,雖然他在歲月的洗禮下,早已不是那個斗志昂揚的塞外少年, 但是他卻一生都是那個胸襟開闊“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不忘初心的七絕圣手,初心不忘,這就是王昌齡最好的人生總結(jié)。
與“王昌齡的著名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賞析,從未放棄自己,從未放棄初心”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