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辛棄疾晚年寫的這首詞,看一次笑一次,詩詞之搞笑非他莫屬了。
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腸。
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lǐng),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稼軒先生的詞,傳唱度最高的想必就是那句著名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而我今天要說的確是親戚及的另外一首詞,一首十分有趣的詞,詩詞之搞笑非他莫屬了!
卜算子·齒落
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
辛稼軒掉了牙,不是笑掉的,而是年紀大了,自然脫落。
朱顏不再,兩鬢成霜,人生到了暮年,理想還未實現(xiàn),他若感慨一句“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或是落幾行濁淚,發(fā)幾聲太息,我們都能理解,畢竟英雄末路是最令人悲愴的。
可他呢?好像沒一點兒的傷感,反而自嘲起來,還饒有興致地填了這首幽默得近乎打油詩的詞。
用語俚俗,直白干脆,有趣有味,這完全是打油詩的特色。
但打油詩幾乎都是不講格律的,而辛棄疾作為填詞高手,必定要嚴格遵守格律。
言歸正傳,來說說這首詞。
“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這兩句先提出一個生活哲理:那些看起來很剛強、堅硬的東西,反而容易受到挫折和摧傷,而那些柔弱的卻很難被折斷。
為什么這么說呢?
他不是掉牙了嗎,所以便拿牙齒與舌頭來論證這個道理。
“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意思很明顯:看我,柔軟的舌頭依然很健全,而堅硬的牙齒卻無端脫落。
其實,辛棄疾這種說法是有所本的。西漢史學(xué)家劉向,寫有一篇散文《說苑·敬慎》,里面有這樣一段對話:
常摐(chuāng),傳說為老子的老師。一天,他生病了,老子便前去探望。
老子問老師,有沒有教誨要告訴弟子。
常摐便問了幾個問題,關(guān)鍵的一個問題就是 為何“舌存齒亡”。
老子回答說:舌頭在,是因為他柔弱;牙齒沒了,是因為他剛硬。
常摐對這個回答很滿意,說了句:你已經(jīng)把天下的事說明白了,我也沒啥可傳授的了。
后來,《道德經(jīng)》中便有這樣的觀點: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
對應(yīng)到辛棄疾身上,他無疑是個剛強者,但在那個社會,剛強者處處碰壁,只能“處下”,而那些善于逢迎阿諛的柔弱者,卻混得風(fēng)生水起,始終“處上”。
辛棄疾用這個典故,大概是對這種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吐槽。
下闋繼續(xù)寫“齒落”,言語更加通俗幽默,真是看一次笑一次。
“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看來他不止掉了一顆,兩邊的牙缺了,中間的也豁了。想想這情景,也怪好笑的。
不準笑!再笑他就要反擊了——“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p>
“狗竇”就是“狗洞”,兩句話的意思是:你們別再笑話我的豁牙了,我是給你們開個門,讓你們鉆呢?
言外之意是啥,這就要大家自行體會了。
詞評大家陳廷焯在陳氏《白雨齋詞話》說:“辛稼軒,詞中之龍也。”人們常說道德文章,其實對詞的評價也是這樣,詞品即人品。
東坡喜詠周公瑾,因欣賞他那“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之風(fēng);稼軒必稱孫仲謀,因追慕他那“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的王霸之氣。有此胸襟氣魄,才堪當(dāng)“詞中之龍”。
葉嘉瑩先生說:“辛棄疾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他是用生命來書寫他的作品,用生活來實踐他的作品。”一生奮斗向上,一生懷揣夢想。
為臣子、為人父、為英雄、為詞人,無論辛棄疾有著多少的身份標簽,都可以從他的詞中找尋到這種標簽的力量,而這力量足以點亮我們或多或少有些迷茫的人生。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