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陶淵明著名的代表作《桃花源記》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對什么的向往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但讀來甚美,還反映了東晉的社會現象,在一個污濁的世界里,陶淵明為大家創(chuàng)造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自給自足的理想境界,如“世界大同說”一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這種思想提前了一點,與后來的“世界大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桃花源記(節(jié)選)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通過對桃花源地方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本文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陶淵明作詩,擅長白描,文體省凈,語出自然。他筆下的散文《桃花源記》,也具有這樣的藝術風格。全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像小說一樣描述溪行捕魚、桃源仙境和重尋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xù)的詞語生動揭示出了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計路程遠近,又暗示其所行已遠?!昂龇辍迸c“甚異”相照應,既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桃花林的絕美?!胺疾蒗r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yōu)美。
第二段先以數語描述發(fā)現仙境的經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此地定非尋常去處。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有了些柳暗花明的韻致。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以及怡然自樂的生活。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第三段先寫漁人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了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guī)往不果,都既明寫仙境難尋,又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就不再問津了。
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樣的桃源仙境的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他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陶淵明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總而言之,陶淵明的創(chuàng)作在當時背景下,完全反映了人們渴望和平與安定,過上一種有秩序生活的向往,正因為生活艱難,秩序缺失,所以這些東西才顯得彌足珍貴。陶淵明自己本人也是個農民,生活曾經一度窮困,深知農民的不易與艱難,他的桃花源記實際上是代表底層普通百姓的一種發(fā)聲。
與“陶淵明著名的代表作《桃花源記》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對什么的向往”相關的文章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地方原型竟然是北方?
在中國文學史上,東晉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可謂是千古不朽的名文?!短一ㄔ从洝分v述了一個武陵捕魚人,一次偶然迷路,卻發(fā)現了一個世外桃源的故事。文章中描繪的世外桃源處在桃花林中,與世無爭,人人安居樂業(yè),一派和美,仿佛是被歷史遺忘的仙境。這樣的世外桃源成為了眾多類型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題材,一直被世人傳唱。
那么,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二十世紀最著名也最重要的大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經過研究,發(fā)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桃花源記>旁證》,提出了一個大膽又有趣的猜想,那就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并非幻想,而是有著真實的歷史原型和背景的。
陳老認為,《桃花源記》所描繪的“桃花源”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民塢堡生活的真實寫照。所謂的“塢”,相當于中世紀歐洲的城堡,面積較小、自成一體、自給自足,可在不斷的戰(zhàn)亂中得以保全。塢和城原本都是軍事堡壘,但城發(fā)展起來后更重商業(yè)交通,故而處于交通中心,城市面積也較大。而塢堡是在戰(zhàn)亂中逐漸出現的,其基本功能就是躲避、防御戰(zhàn)亂和寇盜,故而塢堡的特點是體小人少、自給自足。
在五胡亂華,政權林立、交戰(zhàn)不息,政治秩序徹底崩潰的時代,原本發(fā)達的北方地區(qū)城市荒蕪,人口稀少。幸存下來的人以宗族和鄉(xiāng)黨為單位,聚居于田野山林之中,戰(zhàn)亂時據堡自守,無戰(zhàn)時則務農自給,這就是《桃花源記》反映的社會歷史原型。
陳寅恪先生在文章中推測,“桃花源”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民塢堡生活的真實寫照。真實的桃花源并不在南方的武陵,而應該在北方的弘農或上洛一代。桃花源中人民所躲避的秦朝,不是漢朝之前的秦朝,而是十六國之一、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權。文章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則是作者的文字游戲。
陳寅恪先生認為,處于南方的陶淵明《桃花源記》之所以能還原北方人民的真實生活,有賴于真實的見聞。東晉義熙十三年春夏之間,東晉大將劉裕率軍北伐、西進,入關滅后秦。而戴祚(字延之)從軍出征,著有《西征記》兩卷。陶淵明本來就和這次征伐中的一些將領有交情,還有詩詞唱和流傳至今。他從這些將領口中直接或間接得知相關情況完全可能。
在戴祚的著作中有大量描寫中原地區(qū)塢壁的內容,尤其是有關于桃林和桃源的記載。將其與《桃花源記》相比較,在地理、事跡和時間上都是符合的。尤其是文章中說“落英繽紛”,正好對上了戴祚等人入山的時間,那就是四月份。山地高寒,節(jié)候較晚,四月正是落英繽紛的時節(jié)。
總而言之,陳寅恪先生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推測,那就是《桃花源記》紀實的部分,是以陶淵明聽說的東晉北伐將領在北方的真實見聞為依據的。而其中寓言的部分,則寄托了陶淵明個人的美好理想。
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地方原型竟然是北方?”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