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書湖陰先生壁

發(fā)布時間:2020-07-03
1、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原文(加注釋)

書湖陰先生壁
書湖陰先生壁原文
原文加注釋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都是題壁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原文

其一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其二

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

黃鳥數(shù)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譯文

其一譯文

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nóng)田,將綠苗緊緊環(huán)繞;兩座青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其二譯文

桑樹枝葉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風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過墻頭。

黃鳥數(shù)聲啼叫驚起了午間的殘夢,恍恍惚惚,我還以為身在舊居半山園中。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注釋

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蘇南京)紫金山時的鄰居。

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

無苔:沒有青苔。

成畦(qí):成壟成行。

畦:經(jīng)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護田:這里指護衛(wèi)環(huán)繞著園田。

排闥(tà):開門。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

楝花:苦楝花,常見于北方地區(qū),花淡紫色,有芳香。

斂:收斂。

垣(yuán):矮墻。

黃鳥:黃鶯。

午夢:午睡時的夢。

半山園:王安石退隱江寧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東郊。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賞析

這兩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這一首詩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nèi)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

第一首前兩句寫楊家庭院之景,上句寫庭院的潔凈,下句寫庭院的秀美。后兩句寫楊家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本詩描寫湖陰先生庭院和環(huán)境之美,也贊揚了湖陰先生愛勤勞、愛潔凈、愛花木和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本詩的特點是熔寫景寫人于一爐。全詩寫景,前兩句是庭院之景,干凈無苔是由于主人的“長掃”,“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寫景又寫人。

后面句寫自然環(huán)境之美,水“將綠繞”,山“送青來”,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現(xiàn)了主人愛好山水的情趣。描寫景物亦以表現(xiàn)人,寫景見人,人于景中,表現(xiàn)了客觀景物的美,又寫出了人的美,頗有一箭雙雕的感覺。

其次運用映襯和擬人手法。如果說庭院的美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美,那么環(huán)境的美是天然施設(shè)的美。兩者互相映襯,組成了一幅內(nèi)與外、人造與天然美結(jié)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別是后面一聯(lián),把山水擬人化,青山為主人送來秀麗的風光,居然闖門而入,把主人對自然景物的愛和自然景物對主人的愛融和一起,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主人愛美的情趣,因而成了傳誦的名句。

“一水”“兩山”被轉(zhuǎn)化為富于生命感情的親切的形象,而為千古傳誦。但后二句所以廣泛傳誦,主要還在于這樣兩點:一、擬人和描寫渾然一體,交融無間。“一水護田”加以“繞”字,正見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環(huán)繞著綠油油的農(nóng)田,這不恰像一位母親雙手護著小孩的情景嗎?著一“護”字,“繞”的神情明確顯示。至于“送...

查看詳情>>
2、

書湖陰先生壁原文及翻譯(帶創(chuàng)作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原文
書湖陰先生壁帶創(chuàng)作背景
原文及翻譯

《書湖陰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收錄在《王臨川集》。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書湖陰先生壁原文及翻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其一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其二

桑條索漠棟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

黃鳥數(shù)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注釋

⑴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蘇南京)時的鄰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無苔:沒有青苔。

⑶成畦(qí):成壟成行。畦:經(jīng)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⑷護田:這里指護衛(wèi)環(huán)繞著園田。

⑸排闥(tà):開門。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

譯文

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nóng)田,并且環(huán)繞著農(nóng)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春天來了,桑樹枝葉繁茂,柳絮也十分繁盛,漫天飛舞。清風吹送柳花余香,悄悄地送過墻頭。黃鶯幾聲清脆的啼叫,驚醒了我的午覺。一夢醒來,我恍恍惚惚還覺得自己好像仍然在舊日所住的半山園中

創(chuàng)作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楊德逢,別號湖陰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時的鄰居和經(jīng)常往來的朋友。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后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賞析

這兩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這一首詩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nèi)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

首二句贊美楊家庭院的清幽?!懊╅堋贝竿ピ??!办o”即凈。怎樣寫凈呢?詩人摒絕一切平泛的描繪,而僅用“無苔”二字,舉重若輕,真可謂別具只眼。何以見得?江南地濕,又時值初夏多雨季節(jié),這對青苔的生長比之其他時令都更為有利。況且,青苔性喜陰暗,總是生長在僻靜之處,較之其他雜草更難于掃除。而今庭院之內(nèi),連青苔也沒有,不正表明無處不凈、無時不凈嗎?在這里,平淡無奇的.形象由于恰當?shù)挠米謪s具有了異常豐富的表現(xiàn)力。“花木”是庭院內(nèi)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為品種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種。這樣,“成畦”二字就并非僅僅交代花圃的整齊,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豐美,既整齊又不單調(diào)。

這清幽環(huán)境令人陶醉,所以當詩人的目光從院內(nèi)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時,他的思致才會那樣悠遠、飄逸,才會孕育出下面一聯(lián)的警句,門前的景物是一條河流,一片農(nóng)田,兩座青山,在詩人眼里,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詩人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huán)繞著蔥綠的農(nóng)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白o”字,“繞”字顯得那么有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

“一水”“兩山”...

查看詳情>>
3、

書湖陰先生壁原文(附翻譯)

書湖陰先生壁
書湖陰先生壁原文
原文附翻譯

《書湖陰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收錄在《王臨川集》。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書湖陰先生壁原文及翻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茅檐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譯文

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

花草樹木成行滿畦,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一條小河護衛(wèi)著農(nóng)田,把綠色的田地環(huán)繞,

兩座青山推開門,送來青翠的山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p>

注釋

①書:書寫,題詩。

②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時的鄰居。也是作者元豐年間(1078-1086)閑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一位鄰里好友。本題共兩首,這里選錄第一首。

③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

④無苔:沒有青苔。

⑤成畦(qí):成壟成行。畦:經(jīng)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⑥護田:這里指護衛(wèi)、環(huán)繞著園田。據(jù)《漢書·西域傳序》記載,漢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領(lǐng)護。

⑦將:攜帶。綠:指水色。

⑧排闥(tà):開門。闥:小門。《史記·樊酈滕灌列傳》:“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羣臣。羣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睆埵毓?jié)正義:“闥,宮中小門?!?/p>

⑨送青來:送來綠色。

這是作者題寫在湖陰先生居室墻壁上的一首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是作者的朋友。

查看詳情>>
4

王安石的詩《書湖陰先生壁》被選進課本,卻對其中一句有歧義?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的詩

古人在創(chuàng)造詩詞時,就猶如我們現(xiàn)代記事,有時候當成文章,正兒八經(jīng)地去寫,但有時候,靈感突至,也會信手涂鴉,時不時情到深處,還會給朋友留個小紙條等聊表當時心境。

因而,古詩之中,除了一些大量用典的作品外,還會有一些隨意而作的詩作,有一些也因為其唯美的意境而世代流傳下來。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首詩便是這樣一首特別之作。

這首詩就是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很著名的一首詩,這首詩的特別別之處在于,和平常的詩不同,它是題在墻壁之上的詩作,據(jù)說是王安石在拜訪好友楊德逢時所做。

這首詩被選入了部編版六年級下冊教材之中,但是后來有人對其中的一句卻產(chǎn)生了和課本教學不同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

書湖陰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雖是破舊的茅草屋,常常去打掃,一樣潔凈的沒有一點點青苔的痕跡。門前花木茂盛、樹木成行,這都是庭院的主人親自動手栽種的。

庭院的外面,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緊緊環(huán)繞著農(nóng)田,迎面的兩座青山,似乎在為人們送來綠意。

因此,也不難理解題目的含義?!皶凇奔词菍懺凇系囊馑?,類似詞中題目在我們以前接觸的古詩中也較為常見,比如“題西林壁”。

此詩初步讀來,倍感清新悅目,透過字里行間,仿佛看到了那環(huán)繞在山水之間的一戶農(nóng)家,透過此番靜謐之景,又仿佛看到了一位不沾染世俗的世外道人,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第一句之中,“長掃”中的“長”可以理解為通假字,通“?!?,“靜”又同“凈”,因為主任的經(jīng)常打掃,而讓庭院之中纖塵不染,清新潔凈,給人無比的舒適之感,雖未見主人,卻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一個酷愛整潔、潔身自好的人。

但是,雖然在課本學習中,老師經(jīng)常會給學生作上述解釋,看似也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如果聯(lián)系實際生活深入來看,便有人發(fā)現(xiàn)其不合理之處了。

有學者認為,此句中的“茅檐”代指“庭院”,本身是有點勉強而為之的。但是若是,茅檐之意,“掃”如果是“打掃”之意,掃茅檐顯然是不合理的。杜甫詩中有言“卷我屋上三重茅”,茅檐尚能被風吹起,又如何去打掃?

而倘若“茅檐”可以代指“庭院”,可是掃也不該是清掃“苔”。據(jù)科普,“苔”是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綠色濕滑植物,亦是掃不去的。

那么,既然有如此多是不合理之處,又該怎么去解釋呢?

“掃”除了本意,還有一個很少用到的解釋,為“描畫”,而此處的“掃”便為此意。若跳出“打掃”的常用意,此句便可以理解為沒有青苔的屋檐,就像是大筆揮舞的一幅巨作。

做這樣解釋的學者認為,這樣的解釋少了很多麻煩,也有更深的意蘊在里面,可以體現(xiàn)出房子主人的詩意和文氣。

而在詩是后面幾句,則繼續(xù)著力體現(xiàn)此房子所處在的環(huán)境,門前是主人親自栽種的花木,是人為之景,體現(xiàn)主人的勤勞和悠然自得,后兩句為自然之景,“綠水護田”“兩座青山”,讓此處意境更加美好,讓人向往。

有時候,我們早學習詩詞的時候,多數(shù)是為了興趣,因而只求片面地了解大意便可,在教學中也一樣,為了給學生更直觀...

查看詳情>>
5、

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古詩很多人只知道第一首,相比第一首來說,第二首更側(cè)重于抒情

書湖陰先生壁古詩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這是王安石的千古名篇《書湖陰先生壁》的第一首詩。這首詩歷來為人所稱道,也入選了中小學語文課本和各類詩詞文選,因此為人所熟知。這首詩的最后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更是備受贊譽,王安石本人也對這兩句詩很滿意。那么這兩句詩好在哪里呢?

詩的對仗這些就不必說了,這兩句詩中用了兩個漢代的典故,一個是“護田”,一個是“排闥”?!白o田”出自《漢書 西域傳序》,漢代在敦煌以西駐兵戍邊,并置使者校尉進行管理。“排闥”出自《漢書 樊噲傳》,漢高祖曾經(jīng)稱病,不理朝政,并命令群臣不經(jīng)許可,不得擅入宮禁。但是樊噲為了勸說高祖,竟無所畏懼,推門而入,最終說服高祖上殿聽政。王安石用這兩個典故,來摹寫山居風景的秀麗。一汪溪水將田地環(huán)繞,好像在護衛(wèi)一樣;而兩座山直闖進門,送來了青翠的山色。

當然,也有的人認為王安石并不一定有這個意思,他們認為這樣作詩未免太過拘窘。不過王安石作詩向來都是很嚴謹?shù)?,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他就修改了好多遍。除了典故,將山居優(yōu)美風景描繪出來,更是因為王安石將典故和風景巧妙的結(jié)合在一起,即使讀者并不了解其中的典故,也能感受到這一幅美麗的山居圖。

王安石的這組《書湖陰先生壁》一共有兩首,因為第一首寫得太好,以致于第二首常常被忽略。既然它們作為一組詩,那還是值得我們?nèi)パ凶x的。

桑條索漠柳花繁,風斂馀香暗度垣。

黃鳥數(shù)聲殘午夢,尚疑身在半山園。

湖陰先生,名楊德逢,是王安石退居江寧時的鄰居。王安石寫給他不少詩,這組詩就是王安石題在湖陰先生家墻壁上的。據(jù)說楊德逢的人品極好,王安石很是欣賞他,這組詩表達的就是王安石對他的贊美之情。

讀這整組詩,我們腦海中自然就浮現(xiàn)了一幅生動美好的風景圖。幽靜整潔的茅舍,花木成蔭,溪水潺潺,環(huán)繞著生機盎然的田園和房舍,青翠的山巒,奔騰起伏,似乎要進門來與人話語。在這樣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王安石和楊德逢面山而坐,把酒言歡,飄然醉臥。楊柳依依,楝(lian)花盛開,風兒將花的香味帶過墻垣。鳥的啼叫聲驚醒了夢中人,醒來的詩人,朦朧之中,竟不知身在何處:是在友人的茅舍中,還是在自家的半山園中呢?

單單讀第一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好的寫景詩,但卻難看出詩中具體的時間、人物等等。只有兩首詩一起讀,才能讓我們更詳細、也更完整了解詩中之意?!吧l索漠柳花繁”,這是初春的景色,告訴了我們時節(jié)。因為“花木成畦”,因此才有“馀香暗度垣”。黃鳥鳴叫,襯托出山間的幽靜。王安石和湖陰先生的友好關(guān)系,也都在最后“午夢”中,兩人相知相交,才會面山而坐,把酒敘話,最后醉眠。醒來后的王安石,尚在朦朧之中,一時竟忘記自己身在何處。相比第一首來說,第二首更側(cè)重于抒情,抒發(fā)夢醒后的感受。

歷來文學家們都更鐘情于第一首,而忽略了第二首,就連王安石自己都非常滿意第一首的“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