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

景頗族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1、

景頗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景頗族的傳統(tǒng)文化介紹

56個民族
傳統(tǒng)文化
景頗族

1.工藝

在景頗族的藝術中,編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編織工具十分簡單,但卻能編織出300多種絢麗美觀的圖案。繪畫大多與原始宗教相結合,多系單線回紋圖案和單線直紋圖案。雕刻有簡單的圓雕和竹木刻。

2.舞蹈

景頗族的舞蹈多為集體舞,形式多為環(huán)舞、巡回舞、曲折行進,內容反映生產(chǎn)、生活、戰(zhàn)爭、祭祀等活動,主要分為歡慶性、祭祀性和娛樂性三種,包括“縱歌”、“布滾歌”、“龍洞歌”、“整歌”、“金再再”、“向姆赫”等。其中,縱歌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jié)奏鮮明,表現(xiàn)了群舞的高度水平。使用的樂器主要有木鼓、象腳鼓、芒鑼、竹制管樂器“比客”、“吐良”、“勒絨”等。

3.飲食

景頗族主食以大米為主,竹筒飯、雞肉稀飯是景頗人喜愛的特色主食。菜肴以辣著稱,品種除園地中種植的瓜、豆、芋頭、青白菜之外,從山林中采集的野菜、野果也是餐桌上的家常菜。烹飪方式包括舂、燒、烤、煮、蒸、拌、揉等幾種類型,其中,舂菜是景頗族菜肴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味道鮮美獨特,景頗人常說:“舂筒不響,吃飯不香”。

4.音樂

景頗族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各支系民歌種類繁多,主要有“月魯”(舂米調)、“志”(山歌)、“齋瓦”(歷史歌)、“腦石幼嗯先”(催眠曲)、“木占”(風俗歌)、“恩準”(情歌)等。景頗族民歌歌唱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有對民族歷史的敘述,古代傳說故事,也有對現(xiàn)實生活的贊美和節(jié)日豐收的歡慶,還有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音樂形態(tài)豐富多彩,除單聲部民歌外,還有多聲部民歌。

5.服飾

景頗族服飾風格獨特。男子服飾以黑、白為主色,老年男子服飾各支系相同,均著黑色對襟短衣和黑色寬管長褲,戴黑色包頭。中、青年男子服飾,景頗支系與其他支系間存在細微差別,上身內穿白色立領襯衣、外套黑色圓領外衣,下身穿黑色長褲,頭戴紅藍色相間的方格棉紗布圓筒形頭巾。其他幾個支系的中、青年男子,均著白色襯衣,黑色長褲,戴飾有各色絨球纓穗的白色包頭。無論哪個支系的男子出行,均隨身背挎筒帕(即背包)和長刀。婦女的服飾分便裝和盛裝。若著便裝,上身為黑色或各色對襟或右襟緊身短衣,下身為凈色或織有景頗族特色圖案的棉布長筒裙。盛裝是節(jié)慶或婚嫁時的著裝,上為黑色短襟無領窄袖衫,胸、肩和背部飾有銀泡、銀牌和銀穗,下為用紅黑黃綠等各色毛線織出美麗圖案的毛質筒裙,腰間系紅色腰帶,頭飾為羊毛織成的紅底提花包頭,小腿包裹與筒裙質地色澤相同的裹腿,佩戴數(shù)串紅色項珠及耳飾、手鐲。

查看詳情>>
2、

景頗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景頗族的風俗習慣介紹

56個民族
景頗族
風俗習慣

1.節(jié)日

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目腦縱歌節(jié)、能仙節(jié)、新米節(jié)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節(jié)日為目腦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祭祀天神“木代”的傳統(tǒng)祭典活動?!澳敬笔蔷邦H族超自然信仰中最大的天神,代表著財富和幸福,能夠給人予保佑,是只有山官家才擁有祭祀權力的神。祭祀“木代”的目腦是山官顯示威望和權勢的象征,舉行次數(shù)越多、規(guī)模越大,山官在百姓中的威望就愈高。過去,目腦主要為祭祀、慶祝豐收、慶祝戰(zhàn)爭或拉事的勝利而舉行。舉行目腦時,山官統(tǒng)轄之下的村寨須籌集豬、牛等祭品進行供奉,犧牲和耗費十分巨大,因此祭祀“木代”的目腦并不普遍,一個山官轄區(qū)一般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才舉行一次。目腦以大型的群眾性歌舞活動形式呈現(xiàn),內含祈求木代及其他諸神保佑轄區(qū)居民五谷豐登、人畜平安的意蘊。因此,山官舉行目腦之際,百姓均踴躍參與。

2.婚戀

景頗族青年男女戀愛、社交自由。過去,村寨中設有專供青年男女進行社交的“公房”,青年男女到公房約會稱為“趕脫總”。新中國成立前,絕大多數(shù)婚姻由父母包辦,實行買賣婚姻,盛行轉房和妻死續(xù)娶妻妹的習俗,采取討媳婦、訂媳婦、偷媳婦和搶媳婦4種方式締結婚姻。過去,景頗族實行婚后一段時間內的“不落夫家”或“望門居”。新婚之后,新娘即返回娘家,新郎不斷地背酒前往丈人家拜訪,白天幫助岳父家干活,晚上與新娘同居,直至新娘懷孕,才攜回新郎家中?;楹?,姑爺除了在重要儀式時去丈人家拜望送禮外,還必須到丈人家進行3次殺牛獻祭,之后其妻才能夠最終脫離丈人種世系群體,而歸屬于姑爺種世系群體。

3.喪葬

景頗族的喪葬習俗獨特。兇死行火葬,幼殤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視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槍致死、上吊、投河自殺以及難產(chǎn)死亡均視為兇死。兇死者,尸體不能進寨。善死者亡,家人立即朝天鳴槍報喪,親朋村鄰聞訊帶著禮物前來奔喪、幫忙。尸體在家停放數(shù)天,入棺前洗尸、更衣,收殮入棺時在尸下墊棉毯(男用)或筒裙(女用)。過去,棺材用粗大的樹身挖空而成。年輕人死沒有特別的儀式,有子孫的老年人死,村鄰及奔喪人夜晚在死者家通宵達旦跳祭祀舞蹈“布滾戈”(載瓦語,景頗語稱“崩洞”),舞蹈須連跳數(shù)夜,直至下葬后第二天結束。埋葬的地點須選擇地勢高、背依山頂面向斜坡、迎面有山峰為理想的墳地。墳址以拋擲雞蛋的方式選擇,雞蛋破碎處為死者中意的吉址。喪葬儀式分埋葬和送魂兩部分,過去,送魂儀式與葬禮儀式一般分開舉行,在葬禮后一年之內完成即可?,F(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家的送魂儀式與葬禮同時進行。

4.禮節(jié)

景頗族熱情好客,客人進家,無論認識與否,主人都會招待食宿。景頗族喜歡喝燒酒和自制的水酒。景頗人喝酒十分注重禮節(jié),主人遞上酒筒,客人要用雙手托住酒筒的底部,不能只用一只手抓住酒筒的上部。飲酒時,不能抬著酒筒喝,只能用酒筒蓋盛酒喝。出門時筒帕里常常背著一個竹制的小酒筒,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過來就喝,而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里一點再喝。大家共飲一杯酒時,每個人...

查看詳情>>
3、

景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景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簡介

56個民族
傳統(tǒng)節(jié)日
景頗族

景頗族節(jié)日一:目腦節(jié)

“目腦縱歌”,景頗語意為“大伙跳舞”。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于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內擇雙日舉行,節(jié)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腦作為一種大型的群眾性歌舞活動,其由來已久,歷史上,每逢豐年,出征、凱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動,均要跳“目腦”。

景頗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經(jīng)過幾次大的遷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澳胯А笔蔷邦H族在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等習俗的文化現(xiàn)象。豎立在目瑙廣場上的“詩棟”(標牌)分陰陽(雌雄),當中所繪制的是反映景頗族的遷徙路線和其他生產(chǎn)、生活的圖案。舉行大的“目瑙”慶典時都要先祭奠“木代”(太陽神),原因之一,“目瑙”舞來自太陽宮;之二,傳說景頗族的祖先曾娶太陽女為妻,景頗人是太陽的子孫,“木代”與景頗族有淵源關系。因此,景頗族貴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岸_”(祭司)要進行“目瑙齋瓦”,用特定的形式和祭詞敘述天地的形成,萬物的誕生,景頗人的淵源變遷史等,內容無所不包。這些活動,千百年來起著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作用。

景頗族的“目瑙縱歌”原來是一種融宗教和文化習俗為一體的傳統(tǒng)慶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演化為各種不同類別的“目瑙”。大致有以下幾種:

1、“歲目瑙”,家庭財源茂盛,人丁興旺時舉行;

2、“布當目瑙”,征戰(zhàn)取得勝利時舉行;

3、“貢冉目瑙”,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門戶時舉行;

4、“騰肯目瑙”,新建房屋住所落成時舉行;

5、“空然目瑙”貴族家娶親辦婚禮時舉行;

6、“達如目瑙”,出征時舉行;

7、“昔目瑙”,有名望的長者去世送葬時舉行;

8、“柱目瑙”,祭奠“木代”神時舉行……不同類別的“目瑙”都有特定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整個過程都是由“瑙雙”(領舞)隊和“瑙巴”(表演)隊組成的舞隊來表現(xiàn)和完成的。

關于“目腦”起源有三種傳說。

第一,人類是向鳥兒學會了目腦舞,而鳥兒的目腦舞又是從太陽神那里學來的。

第二,古時景頗族居住在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地方,人們過著幸福安樂的日子,然而有一天來了一個飲血吃人的魔王,他專靠吃小孩為生,還常常施展魔法,呼風喚雨,淹沒田雨。人們從此陷入了深重的苦難。這時,一個名叫雷盼的景頗男子帶領眾人奮起反抗,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終于殺死了魔王,為民除了害。人們欣喜若狂,縱情歌舞歡慶勝利。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祖先降魔除邪的勝利,每年都要舉行歌舞活動,并把這種歌舞活動稱之為“目腦”。

第三,景頗人的創(chuàng)世人寧貫瓦的父母對寧貫瓦說:“我倆死后,你要舉行喪禮目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成大地,你也就能變成人,繁衍人類。”于是,寧貫瓦接受父母的旨意去太陽國學跳目腦。在太陽國里,大家公推美麗的孔雀為目腦舞的領舞人,孔雀不負眾望,帶領大家翩翩起舞,并悉心教會每個習舞者。寧貫瓦學成后,在人間也組織了目腦舞會,他劃定喜瑪拉雅山腳為舞場(相傳即景頗族的發(fā)祥地),把目腦舞的線...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