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送魏大從軍原文和翻譯(帶注釋)
《送魏大從軍》是由陳子昂所創(chuàng)作的,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fēng),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fā)了作者的慷慨壯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端臀捍髲能姟返淖g文及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送魏大從軍》原文
唐代: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送魏大從軍》譯文
匈奴還沒有被滅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絳一樣從軍保衛(wèi)邊疆。
在三河道與友人分別,心里有些悵惘;盼望魏大像趙充國那樣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
雁門山橫亙在代州北面,飛狐塞遠(yuǎn)遠(yuǎn)連接云中郡。
不要讓燕然山上只留下漢將的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
《送魏大從軍》注釋
魏大:陳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
“匈奴”一句:前句使用了漢代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的典故。猶,還。
“魏絳”句:魏絳(jiàng),春秋晉國大夫,他主張晉國與鄰近少數(shù)民族聯(lián)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來戎狄親附,魏絳也因消除邊患而受金石之賞。復(fù),又。從戎,投軍。戎(róng),兵器,武器。
悵(chàng)別:充滿惆悵地離別。三河道:古稱河?xùn)|、河內(nèi)、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qū)。
六郡雄:原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這里專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稘h書》中記載其為“六郡良家子”。
雁山:即雁門山。在今山西代縣。橫代北:橫亙在代州之北。
狐塞(sài):飛狐塞的省稱。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跨蔚縣界。塞,邊界上的險要之處。云中:云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
燕(yān)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杭愛山。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領(lǐng)兵出塞,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記漢威德。見《后漢書·竇憲傳》。
“勿使”兩句:用竇憲典故?!逗鬂h書·竇憲傳》中記載,竇憲為車騎將軍,大破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紀(jì)功而還。惟,只。
《送魏大從軍》賞析
作為唐代革新運動的啟蒙者,陳子昂一直強調(diào)漢魏風(fēng)骨。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fēng),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fā)了作者的慷慨壯志,很能代表陳子昂的文學(xué)主張。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讀來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zhèn)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fā)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dāng)時進(jìn)犯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集團(tuán)。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zhàn)爭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絳一樣殺敵建功,保衛(wèi)邊疆,同時也從側(cè)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妒酚洝へ浿沉袀鳌氛f:“夫三河在...
查看詳情>>與“送魏大從軍原文和翻譯(帶注釋)”相關(guān)的文章
陳子昂著名的送別詩《送魏大從軍》,這首詩不見兒女情長,沒有悲切
人生之路漫長,知己之間卻又聚少離多。送別的時候總是愁緒滿懷,離別之后更是感到寂寞難耐。你輕輕地?fù)]手,一騎絕塵;我慢慢地回味,兩行熱淚。你像天空中的雄鷹,越飛越遠(yuǎn);我似你拋出的纜繩,友情一直牢記心中。唐代一位詩人寫了一首送別詩,心中就充滿了這樣的感受。
送魏大從軍
唐代: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提到初唐的詩人,怎么也繞不開的才子就是陳子昂。他少年時就輕財好施,慷慨任俠,不僅精通武藝,而且24歲就中了進(jìn)士。在同輩的眼里,他是佼佼者;在對手的心中,卻是必須除去的肉中刺。被貶之后,陳子昂孤獨苦悶,“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的才情感動讀者,他的感慨卻穿透歷史,千年之后,依然撲面而至。
此詩作于武則天當(dāng)政年間,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期間所作。陳子昂的詩歌蒼健有力、寓意深遠(yuǎn),可是他的才華卻遭人嫉恨,若不是他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人會了解這位杰出的才子。他也曾希望脫穎而出,大展宏圖。雖然”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nèi)待時飛“,但詩人終究還是只留下一聲長嘆。
這首送別詩不見兒女情長,也沒有凄苦悲切,詩人言辭激越,鼓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的慷慨壯志?!靶倥q未滅,魏絳復(fù)從戎”,前兩句讀罷令人震撼,仿佛能感受到詩人無比激動的心情。詩人以漢代唐,“匈奴”指入侵的敵人,“魏絳”是春秋時晉國的名將,這里指作者的朋友魏大,很顯然詩人是鼓勵朋友能像他那樣留名青史。
接下來兩句表達(dá)出作者的一些悵惘之情,“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彼此就要分別于繁華的長安,心里總不免有些感慨。但為國效力,責(zé)無旁貸,執(zhí)手相約沙場建功?!叭拥馈痹谶@里指代送別地點長安,“六郡雄”指漢武帝時的名將趙充國,這兩句對仗工整,氣勢恢宏,令人動容。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想象魏大將要從軍地點的場景。雁山橫亙、狐塞高聳,組成了一個保衛(wèi)長安皇都與內(nèi)地的天然屏障。作者在這里采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并反復(fù)推敲地使用了“橫”與“接”兩個字,意味著魏大此行任務(wù)的重大和光榮,也表達(dá)了自己對他的殷切期望。
結(jié)尾處陳子昂更是希望友人能不負(fù)期望,早奏凱歌還。“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此處依然用典。東漢車騎將軍竇憲曾經(jīng)立下卓越的戰(zhàn)功,他率軍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并登上燕然山,刻石紀(jì)功而還。詩人痛惜自己不能親自在沙場建功,便對魏大寄予了無限期待之情。
陳子昂送朋友從軍,這首詩慷慨激昂,氣壯山河,讀完久久不能平靜。陳子昂作為初唐的一位豪杰,曾經(jīng)“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希望能盡自己微薄之力為國家效力,但又不遇明主,壯志難酬,終于感嘆“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躊躕?!痹娙瞬荒転閲喤_,長使英雄淚占襟,也讓千年之后的讀者唏噓不已。
與“陳子昂著名的送別詩《送魏大從軍》,這首詩不見兒女情長,沒有悲切”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