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造句

更新時間:2024-08-27 18:14:58

復制
好工具造句欄目為您提供2024年的尚書的造句相關(guān)內(nèi)容,本欄目原創(chuàng)編輯和精選收集了256條尚書的造句一二年級例句供您參考,同時也為您推薦了尚書的解釋(永遠地;無例外地)、近反義詞和組詞。

尚書造句

  • 1、冬十月甲午,貶尚書左丞薛邕為連山尉,坐贓也。
  • 2、《尚書》定位是“詩言志”,而孔子則斷言“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觀群怨”,載道、濟世、傳家。
  • 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nèi)不愧心。出自:唐·韓愈《與孟尚書書》仰:抬頭。俯:低頭。對天、對人、對己都無愧。
  • 4、本報訊日前,明代著名三尚書之一的惠州人葉夢熊墓在惠州西湖邊被重新尋出,惠州市有關(guān)部門在制定西湖規(guī)劃中,已有了修復葉夢熊墓的具體規(guī)劃。
  • 5、南京尚書范濟世、張樸,總督、尚書黃運泰、郭尚友、李從心,巡撫、尚書李精白等。
  • 6、不過今年寶鋆卻是格外的忙碌,戶部尚書沈桂芬去職,滿尚書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務(wù)上頭,一來能力有限,二來也要兼辦內(nèi)務(wù)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總攬全局。
  • 7、漢武帝時,從孔子故宅屋壁中又發(fā)現(xiàn)了用古籀文書寫的古文《尚書》十六篇,此十六篇晉永嘉之亂后亡佚。
  • 8、當時,陳泰作為尚書,也去參加這次謁陵。
  • 9、玉徽王朝惠帝廣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承恩伯費無極,上勸進表,朝野震動。
  • 10、遵彥即命德林制《讓尚書令表》,援筆立成,不加治點。
  • 11、郭宗熙曾出任溥儀滿洲國尚書府第一任大臣。
  • 12、唐朝戶籍的編制時間遵循“每一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的規(guī)定。
  • 13、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是在黑丑皇后賈南風當權(quán)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書令。
  • 14、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率軍,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禮葬”,在東華門外設(shè)廠公祭,后移入佛寺。
  • 15、《尚書》中第一次記載了“天圓地方”的概念。
  • 16、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
  • 17、前前后后折騰了五六天,這天中午,才報說離城只有二十里地了,黃尚當時正和崇禎、吏部尚書王永光、禮部尚書李標打麻將,對幾個臭手窩了一度子火。
  • 18、青土湖原名潴野澤、百亭海,潴野澤在《尚書·禹貢》、《水經(jīng)注》里都有過記載,稱“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 19、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 20、乾隆年間,尚書和紳和侍郎紀曉嵐在花園飲酒。
  • 21、丁亥,遣戶部尚書陸象先往汝、許等州存撫賑給。
  • 22、尚書徐宣,體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確然難動,有社稷之節(jié)。
  • 23、首輔呂不群領(lǐng)銜的呂黨,大將軍兵部尚書陸思法為首的陸黨,吏部尚書李元之為首的李黨,門下省侍中張臣為代表的士族黨,涇渭分明。
  • 24、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后,唐儉拜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被特賜免死罪一次。
  • 25、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使君房為尚書令,勝五鹿充宗遠甚。
  • 26、仆于尚書,人地本懸,至于婚宦,不至殊絕。
  • 27、隨后同意方從哲的催請,將何宗彥、米國柞等四人升為禮部尚書兼內(nèi)閣大學士,起用卸官歸田的舊輔臣葉向高。
  • 28、鐘繇不負厚望,刻苦用功,長大后被潁川太守陰修舉薦為孝廉,做了尚書郎,在宮中任過廷尉及黃門侍郎,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從官。
  • 29、皇宮向南,有兩座大門,但正殿同德殿前的大門一直關(guān)閉著,只開西邊的大門,然后再從西面的興運門入院,門左側(cè)便是宮內(nèi)府,尚書府也在這里。
  • 30、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時任刑部侍郎,主張建立新式監(jiān)獄,并與時任法部尚書的戴鴻慈就監(jiān)獄改良、建設(shè)新式監(jiān)獄進行了多次討論。
  • 31、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軍主,對方卻是尚書仆射、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手握兩萬虎賁,身后還站著權(quán)傾天下的柱國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太原王爾朱榮。
  • 32、經(jīng)義先教《論語》、《孝經(jīng)》,后教《尚書》、《左傳》、《公羊》等課目。
  • 33、倭奴狂逞,掠占屬國,窺犯內(nèi)地,皆前兵部尚書石星諂賊釀患,欺君誤國,……著錦衣衛(wèi)拿去法司,從重議罪來說。
  • 34、盧植字子干,涿郡涿縣人,博識有志,任過太守、尚書等職。 【好工具hao86.com】
  • 35、朱由校不禁心中感慨,雖然遼沈之敗的這個黑窩讓崔景榮背有點冤,畢竟他從宣大總督升為兵部尚書沒多久。
  • 36、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 37、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
  • 38、通檢尚書眾曹東昏時諸諍訟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時施行者,精加訊辯,依事議奏。
  • 39、禮部尚書郎丘等人“啟請派官會同測驗”,實際上就是讓欽天監(jiān)和湯若望雙方打擂臺。
  • 40、十月,借工部尚書充賀正使,與館伴賓射,一發(fā)破的,眾驚異之。
  • 41、云氣入,黃,為喜;黃而赤,尚書出鎮(zhèn);黑,尚書有坐罪者。
  • 42、陳尚書走上前來,命人將千金帶出,為二人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意為“五子登科”。
  • 43、宏先又遣偽尚書盧陽烏、華州刺史韋靈智攻赭陽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 44、韓定辭,深州人。為鎮(zhèn)州觀察判官、檢校尚書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詩一首。
  • 45、雖說后來父因子貴,其三兒子周希圣官至戶部尚書,他也被朝廷依例誥封了一個刑部右侍郎,但只是一個榮譽稱號罷了。
  • 46、縱然田海旺冥頑不靈,可惜他性子太過軟弱,雖是前任刑部尚書之子,但威望反倒不及國旭,只要國旭肯聽我號令,田海旺不足為患。
  • 47、笙篁妙諦,鐘磬清音,禮部尚書孔思手捧詔書登上祭天壇,跪讀詔告曰天之興楚,地之尊王。
  • 48、《晉書·周傳》中記載了當時任尚書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的故事。
  • 49、蘇氏生有二子一女,其子永瑢過繼給允禧為孫,善詩文、丹青;其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孝賢皇后之弟傅恒的公子、尚書福隆安為妻。
  • 50、庚子,特進張說復為尚書左丞相,同州刺史陸象先為太子少保。
  • 51、我已經(jīng)把這事查清楚了,寶大祥托的人是南京兵部尚書王瓊,王瓊陛下還記得吧?
  • 52、紀綱當初因瓜蔓抄事件清查有功升為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要知道六部的尚書也只是正二品,再往上的品級非功臣宿將而不可得。
  • 53、再下一代,王以銜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狀元,官至尚書,其弟王以铻中了當年會元。
  • 54、頃之,為吏部尚書,衣冠屬望,未及選舉,仍疾,改除散騎常侍、左驍騎將軍,未拜,卒,時年四十五。
  • 55、萊山區(qū)萊山鄉(xiāng)車家疃村有個人,和尚書府沾點親戚。
  • 56、三公尚書二人,掌天下歲盡集課;吏曹掌選舉、齋祠;二千石曹掌水、火、盜賊、詞訟、罪法;客曹掌羌、胡朝會,法駕出,護駕;民曹掌繕治、功作、鹽池、苑囿。
  • 57、地里位置極佳,離著皇宮也就是十五六里,前邊是鬧市區(qū),后邊是翠華山,可以說是鬧中取靜,不過嚴尚書定下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不劃價,不誠心者不接待。
  • 58、宏又遣偽南部尚書托跋等向司州,分兵出兗、青界,十萬眾圍朐山,戍主玄元度嬰城固守。
  • 59、刑部尚書衛(wèi)文升乃是大隋開國元勛之一,驍勇善戰(zhàn),多謀善斷,昔日隋文帝楊堅對其十分賞識,譽為大隋王朝之“紫騮馬”。
  • 60、南宋孝宗時,有個尚書郎鹿何,他反對延遲退休的做法更為尖銳剛過不惑之年就提前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掛了一塊匾,書“見一”兩字于其上。
  • 61、三品緋衣孔雀,五品青袍白鷴,怕是詹事府中人,也跟著太子上殿,立于殿右;禮部尚書、美須尚書何宗彥帶著本部諸人,立于殿左。
  • 62、而此前錢謙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禮部尚書時,如是曾戎服控馬,與錢并肩前往。
  • 63、“江漢朝宗”出自《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意即江漢匯流,朝宗歸海,猶如各路諸侯去朝見天子一樣。
  • 64、李肇曾任尚書左司郎中、翰林學士,唐憲宗元和中為中書舍人。
  • 65、來到平城后,很快成了朝中尚書韓萬德的門師,也是一位愛攀高枝兒的僧人。
  • 66、遵義之名始于唐貞觀十六年,取義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 67、起初姜維任右監(jiān)軍、輔漢將軍,統(tǒng)率諸軍,進封平襄侯,后來隨著蔣琬、董允的去世,姜維資歷逐漸攀升,與費祎同錄尚書事。
  • 68、沒過多久,蔣琬又升了官,任大將軍,兼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 69、還有一個根據(jù)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lǐng)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于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
  • 70、這一時期,他的學術(shù)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其代表作有《殷虛卜辭綜述》、《中國銅器綜錄》、《西周銅器斷代》、《漢簡綴述》、《尚書通論》等。
  • 71、時傅嘏為尚書仆射,常獻策謀,終于大破叛軍。
  • 72、他擔任侍御史的時候,有一個尚書省的左司郎中王本立,很得高宗的喜歡,恃寵弄權(quán),朝廷上下莫不畏懼,狄仁杰憤而上表,請求高宗將其交付法司治罪。
  • 73、熊?作為兵部左侍郎,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剛正不阿,而且平時為人低調(diào),和兵部尚書劉大夏的關(guān)系亦是非常好。
  • 74、《尚書》中就有“酣歌恒舞,茍于貨色”的記載。
  • 75、“溫室”是漢代尚書省所在的辦公場所,這話的意思是,連溫室那邊種什么樹孔光回家都不談。
  • 76、到清時,大學士贊理機務(wù),表率百僚,但兼殿內(nèi)及六部尚書銜。
  • 77、且尚書郎的官職雖然靠近中樞,但級別并不大。
  • 78、子儀堅辭尚書令,代宗國葬李光弼。
  • 79、直到西太后下令由朝廷理藩院尚書麟書、刑部侍郎薛允升為欽差大臣,專到江寧復查此案,終于得以平反此案,將誣陷平民的緝捕官員處刑。
  • 80、唐朝沒有四書五經(jīng),有九經(jīng),《禮記》與《左傳》為大經(jīng),《詩》、《周禮》、《禮儀》為中經(jīng),《易》、《尚書》、《公羊傳》、《?梁傳》為小經(jīng)。
  • 81、古籍《尚書·堯典》記,“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 82、蘇某之字,東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書面前班門弄斧?
  • 83、王尚書當然指的是王在晉,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繪成了一個十足的窩囊廢,完全就是用來襯托孫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輝形象的綠葉。
  • 84、所以當他晚年患病之時,變起倉猝,禍生肘腋,身膺天下大元帥、守尚書今兼侍中的次子秦王李從榮,妄圖奪取帝位,率兵攻打?qū)m門,列陳于天津橋。
  • 85、有一位官階二品的工部尚書,不惜花重金買回一條馬尾裙,倍加寶愛。
  • 86、此外,有一次,寒門出身的尚書郎劉寔去石崇家,中間上廁所,看到有深紅色花紋帳幕,墊褥很是華麗,兩個奴婢手持香囊。
  • 87、那么就以尚書省的名義給青州刺史雋不疑發(fā)一個飭令,讓他將手中惡材官和騎士全部調(diào)動起來,隨時應(yīng)對可能發(fā)生的狀況。
  • 88、霍維華跟吳淳夫一樣的心情,愁腸百結(jié),憂容滿面,慨嘆問吳尚書,我們該怎么辦?我們要是不順從九千歲,他還會施行更惡毒的手段來。
  • 89、并引《后漢書·祭祀志》的記載,皇家譜牒藏于石室金匱中,尚書和太常進行查驗交接,題簽印封謂之“表書署函”,這種活動就是“檢”字的本意。
  • 90、在盧尚書的府上住了將近一個月了,夏河一開始時刻戒備,提防盧尚書口中所說的先天敵人,可是敵人久候不至,夏河也漸漸放松了,專心修煉太上滅道經(jīng)。
  • 91、有個在京師做尚書的同鄉(xiāng)向皇帝推薦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會,于是孟嘗做了大半輩子的自耕農(nóng)。
  • 92、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書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職差遣的沖擊,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漸下降了。
  • 93、同時精選“一錢太守、二不尚書、三湯巡撫、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撫寧本地廉吏翟鵬、張巨兩位務(wù)實為民的故事,對歷史上的清官廉吏進行宣傳。
  • 94、晉人陸納,曾任吳興太守,累遷尚書令,有“恪勤貞固,始終勿渝”的口碑,是一個以儉德著稱的人。
  • 95、早在我國西周時期的經(jīng)典著作《尚書》就提出“罪疑惟輕,功疑為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的主張。
  • 96、該院將“一錢太守”、“二不尚書”等清官故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鐫刻在“清官墻”上,讓干警們不忘職責操守。
  • 97、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jīng)典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匯集一起刊刻,合稱四書。再加上先秦的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jīng)。
  • 98、二年九月,禮部員外郎陳旸上所撰《樂書》二百卷,命禮部尚書何執(zhí)中看詳,以謂旸欲考定音律,以正中聲,愿送講議司,令知音律者參驗行之。
  • 99、不久又賞賜解縉等人“金綺衣”,待遇與尚書相當,對他們說為皇帝代言,關(guān)系國家機密,而且早晚隨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書之下。
  • 100、一次,郵傳部尚書空缺,奕劻示意眾人,此缺當售銀三十萬兩。

詞語拼音:

尚書shàng shū

詞語解釋:

Shàngshū

(1)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吧小奔础吧稀?,《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時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jīng)》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nèi)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1) 中國古代官名。執(zhí)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quán),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后各朝均有設(shè)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后漢書·張衡傳》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2)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兵部尚書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