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的意思
耳濡目染
(1) 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haO86.com而然受到影響
⒈ 亦作“耳濡目及”、“耳濡目擊”。
引語本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擩耳染,不學以能?!?br />宋朱熹《己丑與汪尚書書》:“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br />明宋濂《題湯處士墓銘后》:“此固天佑善人,理當報施者如是,抑亦家庭之間耳濡目染之所致也?!?br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文於藝樹牧畜諸端,耳濡目染,洞悉奧窔?!?br />魯迅《書信集·致母親》:“這大約因為常與大人在一起,沒有小朋友之故,耳濡目染,知道的事就多起來。”
茅盾《子夜》十:“現(xiàn)在風氣太壞,年青人耳濡目染--況且都那么大的兒子,也管不住他的腳?!?br />明吳承恩《開府介川毛公德政頌》:“凡此諸條,耳濡目及,默化陰孚,匪言可悉?!?br />明李東陽《劉公神道碑銘》:“古者重世臣將家,蓋其韜略技藝,耳濡目擊,有不習而能者?!?/span>
聽熟了,看慣了,因而深受影響。如:「在良好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久了,自然也變好了。」也作「目染耳濡」、「目擩耳染」、「日漸月染」、「日濡月染」、「耳染目濡」。
【解釋】濡:音如;沾濕;染:沾染。耳朵經(jīng)常聽到;眼睛經(jīng)??吹剑徊恢挥X地受到影響。
【出處】唐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示例】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耳濡目染,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郭沫若《少年時代 我的童年》)
【近義詞】耳聞目睹、耳熟能詳、目染耳濡、見聞習染
【反義詞】充耳不聞、置若罔聞
【語法】耳濡目染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字義分解
(1)(名)人和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朵。
(2)(名)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
(3)(形)位置在兩旁的:~房。
(4)文言助詞;罷了:技止此~。
1. ?沾濕,潤澤:濡筆。濡濕。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處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2. ?停留,遲滯:濡滯。
3. ?含忍:濡忍。
(1)(名)眼睛:有~共睹|歷歷在~。
(2)(動)〈書〉看:~為奇跡。
(3)(名)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細~|綱舉~張。
(4)(名)目錄:書~|藥~|劇~。
(5)(名)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中有雁形目、雞形目等。目以下為科。
(1)(動)用染料著色:印~|~布。
(2)(動)感染;沾染:傳~|~病|一塵不~。
最近文章
http://vip9tm30.com/ciyu_view_9a8e7643ac9a8e7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