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愛國詞人的杰出代表,他用詞向世人展示了不甘忍受民族壓迫的愛國情操。他的詞被譽為“詞中之龍”,他更是一個偉大的將領,他是辛棄疾。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zhèn)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報國功業(yè)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一生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一直以年輕殺賊為目標,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辛棄疾與勵志抗金收復失地的宗澤老將軍相提并論。

辛棄疾的這首詞豪放中又帶點悲哀,對國家、對民族的守望,對故土的思念,對物是人非的惆悵,都體現(xiàn)在詩詞中。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寫于公元1175年。當時的辛棄疾35歲,正處于年富力強的時候。當時辛棄疾在邊關領兵主導抗金工作。在他的內心深處,也一直懷著收復北方失地故土的渴望,而這種情感在他的這首詩詞當中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

這首宋詞的一開篇是詞人所看到的滾滾流水。郁孤臺在今天的江西贛州,郁孤臺下的流水就是著名的清江,辛棄疾以清江水起興,抒發(fā)了當時的南宋人民對于北方失地的眷戀之情。一句中間多少行人淚寫出了多少人對于故土的眷戀,寫出了對于當時戰(zhàn)爭中燒殺搶掠的控訴,寫出了多少對于軟弱的南宋政權的不滿。

詞人想到這里,就在郁孤臺上向北望去。但是他所看到的西北不見長安,只能看到無數(shù)的青山連綿。不過在這里的長安并非指的是唐朝時的都城西安,而是指的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早已早就已經滅亡,但是身處南宋的詞人。依然心懷著收復故土的渴望。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上У氖牵洷彼蔚亩汲欠被ㄋ棋\,如今早就已經淪為他國之土。

下片一開始其實是對于上片后兩句的進一步解讀,也凸顯出了辛棄疾內心的豪邁。境界自然而然也得到進一步擴大。雖然北望長安有無數(shù)的青山阻隔,但縱然青山連綿,依然擋不住清江水的一去東流。就算是北宋汴京在他人之手,但是只要南宋王朝下定決心,只要全體軍民齊心協(xié)力,收復故土并不是沒有可能。

這當然是詞人對于他現(xiàn)在做從事事業(yè)的美好想象,也是他對于自己所從事事業(yè)自信的展現(xiàn)。正當他遐想之時,聽到了山間鷓鴣聲聲。這鳥叫聲一下子又把他拉回到了現(xiàn)實。是啊,雖然我有著無窮無盡的力量,有著高遠的志向,但是軟弱的南宋政權并不會真心實意的想要收復故土啊。

這是當時的辛棄疾面臨的最大悲哀,而且這種悲哀一直延續(xù)到南宋政權的滅亡。

整體來看,辛棄疾在這首精彩的愛國主義宋詞當中表達出了對于國家的高尚情感,但是其中的悲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一是對于故土、對于故人的悲傷之情;其二則是對于當前軟弱南宋王朝的失望。在這兩層讓他感覺到非常失落事件的影響下,也對應了他寫出在這首宋詞當中的“江晚正愁余”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