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邑組詞>

邑組詞,邑字組詞,邑組詞語一年級(jí)

組詞

輕松自動(dòng)在線組詞

邑組詞

反饋

    邑怎么組詞?一年級(jí)邑字組詞有那些?

    邑組詞語共185個(gè),其中邑開頭的詞語81個(gè),邑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gè),在中間的詞語4個(gè)。

    邑字組詞: 邑主、 邑斗、 邑庭、 邑族、 邑姻、 邑制、 邑紳、 井邑田、 都邑簿、 香邑溪谷、 蒲邑三善、 采邑、 食邑、 城邑、 豐邑、 鶴邑、 畿邑、 賜邑、 ... 這些邑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邑字開頭的組詞

1、邑主:縣邑的長官。

2、邑斗:1.謂與本邑人私斗。商鞅之法,邑斗有刑。

3、邑庭:縣府的公堂。

4、邑族:1.封地和宗族。

5、邑姻:1.同邑中的姻親。

6、邑制:1.古代邑里居民的組織制度。

7、邑紳:地方上的紳士。

8、邑民:1.州縣的百姓。

9、邑墓:鄉(xiāng)邑的陵園。

10、邑借:1.古代辰韓國官職名。

11、邑官:邑丞。

12、邑郛:猶城郭。

13、邑庠:科舉時(shí)代稱縣學(xué)為「邑庠」。

14、邑然:1.不樂貌。

15、邑糾:1.鄉(xiāng)官。

16、邑厲:1.舊時(shí)謂縣邑設(shè)壇祭祀本境內(nèi)無人祭祀的鬼神。

17、邑賞:封地和賞賜。

18、邑丞:縣丞。 管理公主事務(wù)的官吏。

19、邑頌:1.邑里的歌謠。指民歌。

20、邑宇:邑中的屋宇。

21、邑廳:地方的辦公場(chǎng)所。

22、邑業(yè):1.指商業(yè)。

23、邑嘆:1.憂悒嗟嘆。

24、邑鄰:1.鄰里。

25、邑駭:恐懼不安。

26、邑士:1.本縣士人。

27、邑號(hào):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號(hào)。

28、邑囚:1.地方上的犯人。

29、邑廛:1.亦作"邑"。2.市廛,集鎮(zhèn)。

30、邑菀:1.郁郁不樂貌。

31、邑志:1.縣志,地方志。

32、邑入:1.封邑所收的租稅。

33、邑乘:1.縣志;地方志。

34、邑尉:1.縣尉。職掌一縣治安,位在縣令之下。

35、邑城:縣城。

36、邑野:都邑郊野。

37、邑屋:1.古代行政區(qū)域單位。2.引申指鄉(xiāng)里。3.邑里的房舍;村舍。4.陵邑的房舍。指祠堂。5.引申為國家神器,政權(quán)。

38、邑郭:城郭;都城。

39、邑子:同邑的人;同鄉(xiāng)。

40、邑閭:1.里巷的門。2.指里巷。

41、邑司:唐代管理公主事務(wù)的機(jī)構(gòu)或供職于這一機(jī)構(gòu)的官吏。

42、邑由:復(fù)姓。楚大夫養(yǎng)由基之后,避仇改邑由氏。晉有邑由養(yǎng)真。見□賈執(zhí)《英賢傳》﹑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

43、邑僚:縣府中的同僚。

44、邑金:封邑的租賦稅金。

45、邑令:縣令。

46、邑憐:不快和惋惜。

47、邑采:1.采邑。

48、邑邑:憂郁不樂貌。 微弱貌。 謙抑貌。

49、邑吏:1.地方官府的小吏。

50、邑戶:1.封邑和戶口。2.封地上的田戶。

51、邑落:1.村落,聚落。2.部落。

52、邑門:1.城門;郡邑之門。

53、邑里:1.鄉(xiāng)里。2.指鄉(xiāng)里的人民。3.鄉(xiāng)貫;籍貫。

54、邑長:邑里之長。

55、邑客:1.居住在城鎮(zhèn)里的人。

56、邑租:封地的租賦。

57、邑黨:鄉(xiāng)黨。

58、邑君:地方官。 縣君,古代女子的封號(hào)。 用為對(duì)婦女的尊稱。

59、邑商:地方上的商人。

60、邑犬:1.邑里中的狗。2.比喻讒毀賢能﹑不辨是非的盲從者。

61、邑老:邑里的老人。

62、邑國:1.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

63、邑收:1.封地的收成。

64、邑粟:采邑的賦粟。

65、邑闬:里門。

66、邑廟:1.指城隍廟。

67、邑豪:部族酋豪。

68、邑居:里邑住宅。亦謂聚邑而居。

69、邑聚:1.村落;村寨。2.邑人相集聚。

70、邑土:封地。

71、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

72、邑社:陵邑的社廟。

73、邑都:都城,都市。

74、邑膰:1.邑,采邑;膰,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

75、邑侯:1.縣令。

76、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77、邑誦:1.邑頌。

78、邑悚:1.恐懼不安。

79、邑人:(1)同邑的人

80、邑閈:里門。

81、邑中黔:《左傳.襄公十七年》:"宋皇國父為太宰,為平公筑臺(tái),妨于農(nóng)收。子罕請(qǐng)俟農(nóng)功之畢,公弗許。筑者謳曰:'澤門之晰,實(shí)興我役。邑中之黔,實(shí)慰我心。'"杜預(yù)注:"子罕黑色而居邑中。"宋賢大夫司城子罕膚色黑,家住邑之中,時(shí)人呼為"邑中之黔"。后因以"邑中黔"為恤民循吏的典故。



邑字中間的組詞

1、井邑田:即井田。

2、都邑簿:1.古代以記載帝京宮闕﹑陵廟﹑街廛﹑郭邑規(guī)模制度為主的典籍。

3、香邑溪谷:溪谷xīgǔ∶被溪流侵蝕的狹陡的凹谷 ∶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或低洼地帶谿谷xīgǔ山與山之間低陷的地方

4、蒲邑三善:蒲邑:蒲縣,在河南長垣。



邑字結(jié)尾的組詞

1、采邑:(1)封建領(lǐng)主所據(jù)有的莊園,通常有圍墻,包括領(lǐng)主住所(如城堡)及周圍佃農(nóng)村舍 (2)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

2、食邑:1.靠封邑租稅生活。 2.指古代君主賜予臣下作為世祿的封地。 3.唐宋時(shí)亦作為一種賜予宗室和高級(jí)官員的榮譽(yù)性加銜。

3、城邑:(1)城市

4、豐邑:1.美好富厚的城邑。2.周文王所作邑,以為都。3.漢高祖故鄉(xiāng)。4.借指漢高祖。5.指新豐。在驪山附近。

5、鶴邑:即鶴市。

6、畿邑:京城管轄的縣。

7、賜邑:天子或諸侯賜給的食邑。

8、阿邑:阿諛逢迎。

9、都邑:1.城市。 2.指京城,京都。

10、井邑:城鎮(zhèn);鄉(xiāng)村。語本《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yàn)榫?,四井為邑?#039; 市井。 故里。

11、菜邑:即采邑。菜,通"采"。

12、故邑:原來的封邑。 故鄉(xiāng)所在的都邑。

13、驪邑:古地名。在今陜西省臨潼縣。

14、麃邑:秦邑名。

15、郡邑:府縣。

16、爵邑:1.爵位和封邑。2.特指封邑。

17、郁邑:郁悒。

18、旁邑:鄰近的城邑。

19、富邑:富饒之縣。

20、皇邑:1.帝都;京城。

21、居邑:1.囤積于城邑之中。2.泛指人口聚居之地。

22、陬邑:邊遠(yuǎn)鄉(xiāng)邑。

23、內(nèi)邑:諸侯國境內(nèi)的城邑。

24、邦邑:1.指封地。2.指政區(qū);地區(qū)。

25、忿邑:憤恨憂郁。

26、郛邑:外城。

27、菸邑:枯萎。

28、野邑:謂民間修建的廟宇。

29、拜邑:1.拜授邑宰。

30、憤邑:1.亦作"憤悒"。2.憤恨憂郁。

31、官邑:古代帝王賜給臣下的領(lǐng)地或采邑。

32、陋邑:僻小的州縣。

33、駢邑:1.古地名。在今山東省臨胊縣。2.指相鄰的邑縣。

34、賞邑:封賞的城邑。

35、堂邑:春秋·楚地,本名棠。復(fù)姓。

36、稅邑:1.猶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37、枌邑:1.指漢高祖故里。2.南朝宋袁淑為御史中丞時(shí),嘗從劉裕拜漢高祖^。后亦泛指故里。

38、祿邑:猶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給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賦稅的權(quán)力。

39、山邑:1.猶山地,山區(qū)。2.山區(qū)城邑。

40、田邑:1.諸侯大夫的封地采邑。2.田野與都邑。

41、敝邑:(1)對(duì)本國的謙稱

42、郭邑:1.陵邑。2.城邑。

43、戶邑:戶口與縣邑。漢代開始以戶口或縣邑為封建單位。

44、村邑:村鎮(zhèn)。引申指故里。

45、鄙邑:1.邊城。

46、國邑:1.國都。2.城邑。3.漢代諸侯的封地。

47、弊邑:1.偏僻的小城鎮(zhèn)。2.古代對(duì)自己的國家以及出生或出守之地的謙稱。

48、甸邑:京師附近的縣邑。 治理縣邑。

49、嘆邑:1.亦作"嘆邑"。2.感嘆悲傷。

50、殘邑:指民生凋敝的地區(qū)。

51、湯邑:見“湯沐邑”。

52、悁邑:1.亦作"悁邑"。2.憂郁。

53、郊邑:1.郊野。2.道教語。喻人的五臟六腑。

54、赤邑:古代指京都所治的縣。

55、鼎邑:指洛陽。

56、黎邑:指殷代諸侯國黎國。

57、守邑:為守衛(wèi)﹑照料而設(shè)的居住點(diǎn)。

58、園邑:漢代為守護(hù)陵園所置的縣邑。

59、轄邑:隸屬的城鎮(zhèn)。

60、虛邑:1.空虛之邑。2.名義上的封邑。封君在這些封地上沒有征收賦稅的經(jīng)濟(jì)權(quán)。

61、縣邑:縣城。

62、鄉(xiāng)邑:上古指鄉(xiāng)遂的城邑。猶鄉(xiāng)里。 秦漢以后多指縣以下的小鎮(zhèn)。 家鄉(xiāng),故里。 同鄉(xiāng)。

63、邊邑:猶邊城。泛指邊境地區(qū)。

64、塞邑:形勢(shì)險(xiǎn)要的邊境城邑。

65、私邑:1.猶封邑。私人的領(lǐng)地。

66、下邑:(1)下縣。古代縣分三等: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六萬石以下為中縣,三萬石以下為下縣

67、裔邑:邊地。

68、劇邑:政務(wù)繁劇的郡縣。

69、作邑:謂建筑都城。做縣令。

70、楚邑:指古楚國的疆域。

71、邑邑:憂郁不樂貌。 微弱貌。 謙抑貌。

72、家邑:古時(shí)大夫的采地。

73、林邑:南海古國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說137年)建國。中國史籍初稱之為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稱環(huán)王。公元九世紀(jì)后期改稱占城。自五代以后,中國正史和《諸蕃志》﹑《島夷志略》﹑《瀛涯勝覽》等書均有記述。十七世紀(jì)末亡于廣南阮氏。

74、遷邑:指遷出的封邑。

75、通邑:交通便利的城市。

76、宗邑:宗廟所在的城邑。

77、余邑:指足供祭祀以外的其馀的封邑。

78、奉邑:以收取賦稅作為俸祿的封地。奉﹐通"俸"。

79、天邑:謂帝王之都。指京都。

80、辭邑:1.辭去封邑。借指辭官退休。

81、試邑:謂任縣令﹐治理地方。

82、朝邑:京城;都市。

83、宮邑:指國都。

84、同邑:同縣

85、嗚邑:1.亦作"嗚邑"。亦作"嗚悒"。2.因悲哀﹑憤懣而抑郁氣塞。3.形容聲音低沉凄切。

86、西邑:夏代都城安邑的別稱。 位居西面的都邑。

87、騎邑:駐扎騎兵的城邑。

88、封邑:古時(shí)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lǐng)地或食邑。指領(lǐng)地、食邑。

89、輔邑:州府所轄的郊縣。

90、岐邑:古邑名。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境。周古公亶父所建。

91、遺邑:1.前代遺留下來的城邑。

92、于邑:亦作'于悒'。 憂郁煩悶。 猶嗚咽。

93、陵邑:漢代為守護(hù)帝王陵園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山丘和城邑。

94、大邑:1.殷周時(shí)尊稱上國之詞。也用以自稱。 2.古稱王畿、侯國、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稱“大邑”。 3.大的都邑或都會(huì)。

95、立邑:建立采邑。

96、陰邑:謂陰間都邑。

97、京邑:(1)京城

98、啟邑:指郡國封號(hào)。

99、巖邑:險(xiǎn)要的城邑。

100、憂邑:1.亦作"憂悒"。2.愁悶抑郁。



  • 拼音
  • 注音ㄧˋ,
  • 筆劃7
  • 繁體
  • 五筆KCB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gè)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guān)。本義:國)古代稱侯國為邑邑,國也?!墩f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敝祢E聲通訓(xùn)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本葆韪S诒忠刂琊??!蹲髠鳌べ夜哪辍酚秩纾罕忠?對(duì)本國的謙稱)國都,京城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注:邑,國都也商邑翼翼。——《詩·商頌·殷武》(翼翼:整齊的樣子)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guī)乎殷盤?!獫h·張衡《東京賦》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啤せ哿铡兑磺薪?jīng)音義》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蹲髠鳌???追f達(dá)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泛指一般城鎮(zhèn)。大曰都,小曰邑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宋·蘇洵《六國論》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巍ね醢彩秱儆馈芬匦〔蛔闳??!濉埻⒂瘛睹魇贰窋z篆旁邑?!濉ど坶L蘅《青門剩稿》邑有成名。——《聊齋志異·促織》俾入邑庠。又如:邑人(鄉(xiāng)邑中的人);邑子(同鄉(xiāng),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xiāng)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舊時(shí)縣的別稱秦有天下,裂都會(huì)而為之郡邑?!啤ち谠斗饨ㄕ摗饭式裰孛?,最獨(dú)畏旱而旱輒連年?!巍ね醢彩渡隙艑W(xué)士言開河書》又如:邑乘(縣志;地方志);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邑萬家?!稇?zhàn)國策·燕策》然廣不得爵邑?!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酚秩纾阂厝?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居民聚居的地方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 [查看更多]

http://vip9tm30.com/zuci/邑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