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赤組詞>

赤組詞,赤字組詞,赤組詞語一年級(jí)

組詞

輕松自動(dòng)在線組詞

赤組詞

反饋

    赤怎么組詞?一年級(jí)赤字組詞有那些?

    赤組詞語共200個(gè),其中赤開頭的詞語100個(gè),赤結(jié)尾的詞語57個(gè),在中間的詞語43個(gè)。

    赤字組詞: 赤誠、 赤區(qū)、 赤髀、 赤德、 赤紅、 赤社、 赤膊、 貴赤衛(wèi)、 寶赤刀、 探赤丸、 赫赤赤、 騎赤鯉、 丸赤白、 必赤赤、 保赤、 單赤、 醬赤、 畿赤、 洞赤、 李赤、 赭赤、 ... 這些赤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赤字開頭的組詞

1、赤誠:(1)真摯坦誠

2、赤區(qū):指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shí)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革命根據(jù)地。

3、赤髀:以赤色涂染股部。相傳為古代南方蠻夷族的一種習(xí)俗。

4、赤德:指漢朝的氣運(yùn)。讖緯家謂漢以火德王,故稱。

5、赤紅:1.紅色。 2.通紅。 3.足球中贏盤的意思。

6、赤社:1.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赤色象南方,因以赤社分賜南方諸侯,使歸而立社建國。《史記.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湯廟立子胥為廣陵王。曰:'于戲,小子胥,受茲赤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南土,世為漢藩輔。'"后用作出任南方封疆大吏之典。

7、赤膊:(1)同“赤背”

8、赤口:1.謂讒毀者之口。 2.舊指一種惡神,主斗訟之事。 3.舊時(shí)陰陽家所定禁忌日之一,謂其日主有斗訟之事。

9、赤舃: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10、赤羅:1.亦作"赤羅"。2.檖的別稱,即山梨樹。

11、赤鴉:指太陽。

12、赤都:1.對十月革命后俄國首都的稱呼。

13、赤人:1.古代傳說中的水神。2.指新娘。舊俗新婚之夜,新娘須穿紅衣紅褲,戴紅頭巾,故稱。

14、赤忱:(1)十分坦誠 (2)真心誠意

15、赤統(tǒng):漢代儒者創(chuàng)為三統(tǒng)說,謂周朝以子月(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歲首,以赤色為上色,稱赤統(tǒng)。

16、赤款:忠誠懇摯的心意。

17、赤舌:1.火一樣的舌頭。比喻讒毀者之口。

18、赤菽:即赤小豆。

19、赤芾: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

20、赤化:共產(chǎn)黨以紅旗為標(biāo)志,解放前稱無產(chǎn)階級(jí)革命或受共產(chǎn)黨的影響為“赤化”。

21、赤蘎:即赤驥。

22、赤脛:1.皮膚呈赤色的小腿。2.裸露著小腿。

23、赤子:(1)剛生的嬰兒 (2)人民

24、赤炎:紅色火焰。

25、赤蜃:指虹。

26、赤九: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27、赤龍:1.借指漢高祖劉邦。傳說以為神仙所乘。 2.赤色的龍。古代讖緯家附會(huì)為以火德王者(如炎帝神農(nóng)氏﹑帝堯﹑漢劉邦)的祥瑞。 3.赤色的龍。 4.古代馬苑名. 5.比喻太陽。 6.泛指皇帝。 7.古代船名。

28、赤紱:即赤芾。 即赤綬。

29、赤令:指京師所治縣的縣令。

30、赤腳:(1)光著腳

31、赤縣:“赤縣神州”的省稱。唐、宋、元各代京都所治的縣。

32、赤祥: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災(zāi)變的征兆。

33、赤城:1.指帝王宮城,因城墻紅色,故稱。2.山名。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在浙江省天臺(tái)縣北,為天臺(tái)山南門?!段倪x.孫綽》:"赤城霞舉而建標(biāo)。"李善注:"支遁《天臺(tái)山銘序》曰:'往天臺(tái),當(dāng)由赤城山為道徑。'孔靈符《會(huì)稽記》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狀似云霞。'"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撥五岳掩赤城。"王琦注:"《太平廣記》:'章安縣西有赤城山,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余丈。'《海録碎事》:'顧野王《輿地志》云:赤城山有赤石羅列,長里余,遙望似赤城。'"清朱彝尊《羅浮屈五過訪》詩:"況今天地多戰(zhàn)爭,赤城華頂風(fēng)煙驚。"3.(2)在四川省灌縣西南。又名青城山。宋陸游《將之榮州取道青城》詩:"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川一.山川險(xiǎn)要》:"﹝青城山﹞一名赤城山,杜光庭記:'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蜀山之望也。'"4.傳說中的仙境。

34、赤彘:舊題漢郭憲《洞冥記》卷一:"漢武帝未誕之時(shí),景帝夢一赤彘,從云中直下,入崇蘭閣,帝覺而坐于閣上,果見赤氣如煙霧,來蔽戶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崇闌閣為猗蘭殿。"后用為帝王誕育之兆。

35、赤壁:(1)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遺址,位于湖北省蒲圻縣西北

36、赤悃:1.赤誠。

37、赤雁:1.亦作"赤雁"。2.赤色之雁,古代以為瑞鳥。

38、赤宅:1.臉的別稱。

39、赤劉:古代讖緯家謂漢朝以火德王,漢帝姓劉,火色赤,因以'赤劉'指漢朝。

40、赤岬:1.見"赤甲"。

41、赤鴈:1.亦作"赤雁"。2.赤色之雁,古代以為瑞鳥。

42、赤忠:赤膽忠心。

43、赤箭:天麻的別名。

44、赤綆:猶赤繩。

45、赤鬝:禿發(fā)的頭瘡。

46、赤?。?.赤色帷帳。2.古代帝王特派的使節(jié)乘赤帷車,后以"赤帷"表示委以重命。

47、赤蟹:蟹的品種之一。

48、赤罽:紅色毛氈。

49、赤霄:1.傳說中的古劍名。劉邦佩劍。 2.指帝王所居的京城。 3.極高的天空。

50、赤駁:1.亦作"赤駁"。2.紅色斑駁。

51、赤心:(1)赤誠的心;丹心 (2)指物品、植物、果實(shí)內(nèi)部為紅色

52、赤佬:1.舊時(shí)對軍人的賤稱。 2.上海方言。對鬼、無賴的稱呼,通常用來罵人。

53、赤側(cè):1.亦作"赤仄"。2.古代一種外邊為赤銅的錢幣,漢武帝時(shí)始鑄。3.泛指錢幣。

54、赤犮:拔除,除去。

55、赤藤:又名紅藤。產(chǎn)南方山中,皮赤色,古代用以作杖。煮汁服之,可驅(qū)蟲利便。

56、赤潮:又稱紅潮。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發(fā)性繁殖引起水色異常和水質(zhì)惡化的現(xiàn)象。常發(fā)生于近海海域、江河,湖泊中有時(shí)也可以看到類似現(xiàn)象。

57、赤兔:亦作'赤菟'。駿馬名。 泛指良馬。 古代視為瑞征的紅毛兔。

58、赤冀:古代傳說中臼的發(fā)明者。

59、赤節(jié):赤色的符節(jié)。 草名。萆薢的別稱。

60、赤葛:何首烏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61、赤歷:1.亦作"赤歷"。2.宋至清初,上級(jí)財(cái)政機(jī)關(guān)稽核各州縣官府錢糧的冊籍。

62、赤頿:1.亦作"赤頿"。2.指有道僧人。

63、赤郭:1.古代傳說中食鬼之神。

64、赤茀:1.赤芾。

65、赤寸:尺寸。指微少的數(shù)量。赤,通"尺"。

66、赤柰:1.果名。一種赤色的柰。也稱丹柰﹑朱柰,俗稱花紅,似蘋果而小。

67、赤鯉:赤色鯉魚。傳說中仙人所騎。

68、赤氣:紅色的云氣。古代以二至 夏至﹑冬至 ﹑二分 春分﹑秋分 之日觀云色,謂赤色者主兵荒。 紅色的云氣。傳說謂帝王的祥瑞。舊史稗說中每載帝王降生或所處之地有赤氣出現(xiàn)。 炎暑之氣。

69、赤寰:赤,赤縣神州;寰,寰宇。謂普天之下。

70、赤方:1.指南方。2.紅方塊。

71、赤熟:北齊時(shí)民間私鑄錢名。

72、赤裂:指土地因干旱而開裂。

73、赤卒:1.亦稱"赤弁丈人"。亦稱"赤衣使者"。2.赤色的小蜻蜓。

74、赤驥:傳說中的駿馬名,為周穆王八駿之一。 泛指駿馬。 赤鯉的異稱。

75、赤坂:亦作'赤坂'。 西域地名。以酷熱著稱。 地名。在陜西省洋縣東龍亭山。

76、赤蛇:赤色的蛇。古代以為祥瑞之物。

77、赤祲:五行家謂赤色妖氣。語出《左傳.昭公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也,喪氛也。"杜預(yù)注:"祲,妖氛也。"

78、赤牽:北齊時(shí)民間私鑄錢名。

79、赤后:1.指南方。古以南方配火,其色赤;后即后土,土地。

80、赤韨:1.赤芾。2.赤紱。

81、赤露:(1)使…赤裸、裸露或無遮掩

82、赤水:1.遵義市代管縣級(jí)市。 2.《山海經(jīng)》中的地名。 3.隋朝縣名。 4.長江川江段支流。

83、赤銅:1.指純銅。也稱紅銅﹑紫銅。2.古代傳說謂昆吾之山所出的銅,其色如火,質(zhì)極堅(jiān),以鑄刀劍,鋒利無比。

84、赤須:傳說中的神仙名。

85、赤瘕:眼病。

86、赤身:(1)不穿衣服,裸露身子 (2)指毫無牽掛

87、赤鼻:古謂齄鼻,俗稱酒渣鼻﹑酒糟鼻。癥狀為鼻準(zhǔn)發(fā)紅,久則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膚變厚,鼻頭增大,表面高低不平,狀如贅疣。

88、赤油:1.指用紅油涂過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裝飾器仗或車輿等,以示尊貴。

89、赤書:1.道教經(jīng)書。2.借指仙籍。3.紅字。

90、赤貧:(1)窮得一無所有,極其貧窮

91、赤黨:舊時(shí)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稱呼。

92、赤羆:傳說中的瑞獸。

93、赤狐:1.狐的一種,全身呈赤褐色或黃褐色,皮毛很珍貴。產(chǎn)于我國東北﹑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等地。也叫紅狐,火狐。

94、赤組:即赤綬。

95、赤誅:誅殺。

96、赤盞:復(fù)姓。金有赤盞暉。見《金史》本傳。

97、赤栜:1.植物名。

98、赤燒:指晩霞,夕照。因紅似火燒,故稱。

99、赤蘿:1.亦作"赤羅"。2.檖的別稱,即山梨樹。

100、赤亭:1.古地名。唐時(shí)曾在西州(轄境當(dāng)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盆地一帶)置安西都護(hù)府。赤亭即在西州蒲昌(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北,唐政府于此設(shè)戍,名赤亭守捉,為赴安西必經(jīng)之路。2.古地名。在今浙江富春江邊。



赤字中間的組詞

1、貴赤衛(wèi):1.元代的宿衛(wèi)禁軍之一。

2、寶赤刀:古寶刀名。

3、探赤丸:謂古時(shí)游俠輩受賕殺武吏。泛指殺人報(bào)仇。

4、赫赤赤:謂赤紅如火。

5、騎赤鯉:典出漢劉向《列仙傳.琴高》:"琴高者,趙人也。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shù),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余年。后辭入涿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赍待于水傍﹐設(shè)祠。'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且有萬人觀之,留一月余,復(fù)入水去。"后因以"騎赤鯉"為詠仙術(shù)的典故。

6、丸赤白:漢代長安少年謀殺官吏時(shí),以三色彈丸抓鬮,得紅丸者殺武吏,得黑丸者殺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殺時(shí)主喪事。事見《漢書.酷吏傳.尹賞》。后為暗殺官吏的典實(shí)。

7、必赤赤:亦作"必阇赤"。

8、打赤膊:(1)〈方〉光膀子

9、打赤腳:(1)〈方〉沒穿鞋襪

10、小赤佬: 和用法與其他方言中的“小鬼”類似。1“小赤佬”一詞一般用作口語,貶義詞。2。

11、按赤臺(tái): 成吉思汗同母次弟合赤溫之子。

12、天赤道:延伸地球赤道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

13、大赤坑: 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大均鄉(xiāng)東南部,發(fā)源于澄照鄉(xiāng)漈頭與大漈鄉(xiāng)交界處(爐西嶺南側(cè))。

14、月赤族: 每個(gè)月的工資不但用完用光,而且還要通過透支來滿足當(dāng)月的消費(fèi)的那些人。

15、髼頭赤腳:頭發(fā)散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

16、笯赤建國:古代西域國名。穆斯林地理文獻(xiàn)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為'新城'。約在今蘇聯(lián)中亞塔什干地區(qū)的汗阿巴德。

17、潢池赤子:謂造反的百姓。語本《漢書?循吏傳?龔遂》。

18、財(cái)政赤字:年度財(cái)政支出大于財(cái)政收入的差額,會(huì)計(jì)上通常用紅字表示,所以叫財(cái)政赤字。也叫預(yù)算赤字。

19、光赤凈桿:光桿。沒有家屬的人。

20、鏖兵赤壁:三國時(shí)代的赤壁之戰(zhàn)。比喻艱苦作戰(zhàn),獲取勝利。見“赤壁鏖兵”條。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幼習(xí)兵書苦用功,鏖兵赤壁顯威風(fēng),曹劉豈是無雄將,只俺周郎名振大江東?!?/p>

21、赤赤哈哈:中國清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滿族。姓愛新覺羅。

22、探馬赤軍:元初成吉思汗攻金時(shí)以蒙古所屬色目諸部族組成的軍隊(duì)。

23、長星赤口:1.指不吉利的日子。

24、緑文赤字: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符瑞。謂江河所出圖箓皆為綠色,或用朱書刻于石碑上,故云。

25、赫赫赤赤:象聲詞。元雜劇中多用作男女秘密約會(huì)的暗號(hào)。

26、精赤條條:(1)全身赤裸

27、火燒赤壁:指東漢末年,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chǔ)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qiáng)的著名戰(zhàn)役。

28、預(yù)算赤字:財(cái)政赤字是指年度財(cái)政支出大于財(cái)政收入的差額,會(huì)計(jì)上通常用紅字表示,所以叫財(cái)政赤字。也叫預(yù)算赤字。

29、四渡赤水: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shí)期,中央紅軍長征中,在貴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jìn)行的運(yùn)動(dòng)戰(zhàn)戰(zhàn)役。

30、丹赤漆黑:丹赤漆黑,漢語詞語,讀音是dānchìqīhēi,意思是紅的就是紅的,黑的就是黑的,出自《孔子家語·六本》。

31、波羅赤鳥:→“波羅赤”是該鳥化石的產(chǎn)地名。

32、四度赤水: 紅軍長征中的戰(zhàn)役。

33、遐邇赤子: 水滸傳宋公明全伙受招安:遐邇赤子咸知朕心

34、蒴藋赤子: 蒴藋,灌木狀草本,高達(dá)3米。

35、白泥赤?。?封緘物。

36、周郎赤壁:周郎赤壁,又稱武赤壁。為古赤壁之戰(zhàn)所在地,周郎,即三國時(shí)期赤壁之戰(zhàn)中孫、劉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吳國水軍都督周瑜。

37、馬中赤兔: 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馬的意思。

38、披瀝赤忱:指表露非常真誠的心意。

39、綠文赤字: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符瑞。謂江河所出圖箓皆為綠色,或用朱書刻于石碑上,故云。

40、心如赤子:指具有嬰兒一樣的純潔無瑕的心

41、小赤蘚屬:植物體多矮小,稀粗壯,黃綠色、棕綠色或褐紅色,直立,一般成叢生長,稀散生。

42、海外赤子:那些人在海外,但仍然心系祖國并充滿愛國、報(bào)國之心的青年人。

43、一片赤心:一片赤誠的心。作主語、賓語;指忠誠之心



赤字結(jié)尾的組詞

1、保赤:養(yǎng)育﹑保護(hù)幼兒。語本《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傳:"愛養(yǎng)人如安孩兒赤子,不失其欲。"

2、單赤:孤苦無依的平民。

3、醬赤:赭紅色。

4、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縣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合稱"畿赤"。宋因之。

5、洞赤:通紅。

6、李赤:唐柳宗元撰《李赤傳》,謂有江湖浪人名李赤夸其詩類李白,故自號(hào)李赤。傳說赤為廁鬼所迷,以入廁為升堂,后墜入廁中而死。后用為心性迷惑之典。

7、赭赤:紅褐色。

8、陳赤:1.陳腐而變紅。

9、六赤:骰子。

10、血赤:猶赤誠。

11、鼻赤:猶鼻皶。

12、黎赤:黎民赤子。黑色和赤色。

13、衷赤:赤誠的心。

14、貴赤:1.元代的宿衛(wèi)禁軍之一。

15、孩赤:初生嬰兒。

16、赫赤:深紅;火紅。

17、挾赤:挾尺。

18、兀赤:1.亦作"兀赤"。2.蒙古語的音譯。馬夫;管理驛馬的人。

19、推赤:猶言推心置腹。

20、丹赤:赤誠的心。

21、蒼赤:指百姓。

22、忠赤:忠心赤膽。

23、光赤:(1)身體裸露

24、然赤:燒得通紅。

25、通赤:猶通紅。

26、撲赤:象聲詞。多形容笑聲。

27、大赤:赤色旗。

28、澀赤:干澀發(fā)紅。

29、霞赤:如霞之赤。

30、黝赤:青黑帶赤之色。

31、正赤:大紅。

32、火赤:1.火紅的顏色。2.蒙古語"札魯火赤"之省語。即宗正府,掌皇族事務(wù)。3.指宗正府官員。

33、站赤:蒙古語的音譯。元代驛站。

34、足赤:(1)無雜質(zhì)的、純凈的金

35、飛赤:指朝霞。

36、只赤:見“只尺”。

37、精赤:(1)赤裸的樣子

38、溲赤:指小便短赤。

39、必阇赤:蒙古語音譯。元代官名,掌管文書等事。亦譯作"必徹徹"﹑"必赤赤"。

40、阿可赤:象聲詞。

41、貴由赤:蒙古語。賽跑。

42、賽典赤:1.源于阿拉伯語sayiid。義為"大首領(lǐng)"﹑"王者"。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無子,僅一女法蒂瑪嫁與阿里,從他們之子忽辛(Husain)傳下來的后人,被尊為sayiid,表示是伊斯蘭教的"圣裔"。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之名即含此稱。

43、長慶赤:涂飾墻壁的一種赤色顏料。

44、探馬赤:見“探馬赤軍”。

45、兀剌赤:1.亦作"兀赤"。2.蒙古語的音譯。馬夫;管理驛馬的人。

46、保兒赤:蒙古語。廚子。

47、赫赤赤:謂赤紅如火。

48、烏剌赤:元時(shí)稱驛站牧馬者。也稱"兀剌赤"。

49、魚尾赤:即魚尾紅。

50、必赤赤:亦作"必阇赤"。

51、發(fā)電赤:良馬名。

52、云都赤:蒙古語音譯。意為帶刀的人,元代用以名皇帝的侍衛(wèi)官。

53、火里赤: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弓手;帶弓箭的人。

54、龍?bào)J赤:見“龍?bào)J將軍”。

55、博爾赤: 蒙古語。原意為司膳、廚師。

56、古剌赤: 古代面點(diǎn)之一。

57、眼胎赤: 病證名。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筆劃7
  • 繁體
  • 五筆FOU
  • 五行

基本釋義

〈形〉(會(huì)意。甲骨文,從大(人)從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紅紅的。一說“大火”為赤。本義:火的顏色,即紅色)同本義赤,南方色也?!墩f文》赤者,火色也?!稌ず榉丁の逍袀鳌菲渖?。——《素問·風(fēng)論》。注:“赤者,心色也?!背嗟??!稌ゎ櫭?。鄭注:“武王誅紂時(shí)刀赤為飾?!鄙嘟泛谩!洱R民要術(shù)·種椒》困于赤紱?!兑住だж浴?。鄭注:“朱深曰赤?!比丈?,正赤如丹?!ω尽兜翘┥接洝?。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寶刀);赤衣(紅色衣服);赤丸(紅色彈丸);赤日(紅日;烈日);赤石(紅色的石頭);赤泥(呈紅色的泥土)忠誠;真純推赤心于天下?!铣骸で疬t《與陳伯之書》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誠的心意);赤情(真誠的心意)裸露當(dāng)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唐·韓愈《山石詩》又如:赤剝(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無掩飾);赤腳大羅仙(傳說中得道的李君);赤條精光(全身赤裸)空;盡;一無所有晉國大旱,赤地三年。——《韓非子·十過》當(dāng)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K軾《送范純粹守慶州》又如:赤淋淋(赤條條,一絲不掛);赤白白(一無所有);赤灑灑(形容無牽無掛)〈名〉古以赤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如:赤帝(神話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漢高祖劉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讖緯家謂漢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漢朝。如:赤德(指漢朝的氣運(yùn))“赤子”的簡稱。指嬰兒。如:赤襁(指嬰孩);赤子蒼頭(泛指老人小孩。蒼頭:原指老仆,此指老人)指鮮血。如:赤津津(鮮血滲流的樣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氣)共產(chǎn)黨這里現(xiàn)亦大討其赤,中大學(xué)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斞浮稌拧ぶ吕铎V野》〈動(dòng)〉除掉,誅滅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齋志異·小翠》又如:赤族(誅滅全族);赤誅(誅殺) [查看更多]

http://vip9tm30.com/zuci/赤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