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言組詞>

言組詞,言字組詞,言組詞語一年級,言組詞2個字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言的組詞

反饋

言字開頭的組詞

  • 1、言語:[yányǔ]:(名)說的話:他的這番~很能打動人。[yányu]:說;說話:你走的時候~一聲兒。問你話呢,你怎么不~?
  • 2、言約:言語之約﹐口頭的約定。
  • 3、言官:(1)諫官
  • 4、言禽:1.會模仿人說話的鳥。指鸚鵡之類。
  • 5、言綸:1.指詔書。
  • 6、言鯖:意思是說話有味。
  • 7、言誥:1.據(jù)君王言辭寫成的文告。
  • 8、言諷:1.用委婉的語言示告。
  • 9、言樞:1.言語的樞機。
  • 10、言情:(1)以男女愛情為主題的
  • 11、言念:想念。言﹐助詞。
  • 12、言晤:1.晤面交談。
  • 13、言筌:言語的跡象。
  • 14、言誓:1.盟誓。2.哲言。指古圣賢教誨。誓﹐通"哲"
  • 15、言宴:言談?wù)f笑﹐談笑歡樂。
  • 16、言破:1.說穿。
  • 17、言愿:1.謂言辭謹厚。
  • 18、言綍:1.指詔書。
  • 19、言筆:1.口頭之辭與書面之辭。
  • 20、言明:1.講明。
  • 21、言揚:舉薦。
  • 22、言競:1.爭論。
  • 23、言亂:1.言語錯亂﹔說胡話。
  • 24、言詮:謂以言語解說。 引申指語言的跡象。
  • 25、言諫:1.進言規(guī)勸。
  • 26、言論:(1)關(guān)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務(wù)的議論
  • 27、言詞:說話或?qū)懳恼聲r所用的詞句。 指言論。
  • 28、言傳:用言語表達或傳授。 說話。 方言。捎話。
  • 29、言德:1.用語言來闡揚德教。
  • 30、言策:1.言論與謀略。
  • 31、言教:(1)教訓;說教
  • 32、言職:1.言官的職務(wù)。
  • 33、言告:1.上位者告諭下位者。《易經(jīng)?姤卦?象曰》 :“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2.文體名。古代用來告誡他人的文字,後成為君王諭令臣下的專用文體 :“康誥”、“洛誥”、“酒誥”。
  • 34、言制:1.指語音語調(diào)。言﹐通"音"。
  • 35、言蘭:1.謂談得很融洽﹐情投意合。語出《易.系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36、言致:1.言語的情趣。
  • 37、言展:1.猶申述。
  • 38、言議:1.議論﹔言論。
  • 39、言功:1.謂陳述功績。
  • 40、言巧:1.說話的技巧。指口才。2.言語巧妙。
  • 41、言狀:1.所述情狀。2.用語言來形容或描繪。
  • 42、言次:1.言談之間。
  • 43、言心:1.傾吐心意。2.言語和思想。
  • 44、言空:1.空言﹐空泛之言。
  • 45、言宣:語言顯露。 表達﹐表白。
  • 46、言問:1.訊問。
  • 47、言肆:1.謂說話的聲音失常。
  • 48、言言:指歡言。 高大貌﹔茂盛貌。 用言語表達。 句句。
  • 49、言象:1.指在言詞上留下的跡象。
  • 50、言納:1.見"言訥"。
  • 51、言稱:1.猶言說。
  • 52、言聲:1.作聲﹔吭聲。
  • 53、言廢:1.說的話不被采納。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 54、言重:(1)話說得過重
  • 55、言者:指諫官。
  • 56、言笑:(1)說笑
  • 57、言旨:語意。
  • 58、言鳥:1.能模仿人語的鳥。
  • 59、言斥:1.指責。
  • 60、言下:1.說話的時候。2.一言之下﹔頓時。
  • 61、言氣:1.言辭聲氣。2.說話生氣。指爭吵。
  • 62、言音:1.說話的聲音。2.指鳴聲。
  • 63、言辭:(1)說話所用的詞句 (2)話語
  • 64、言文:1.謂解釋法律文字。2.言語和文字。3.專指書面語言。
  • 65、言泉:1.如泉水般涌出的話語。
  • 66、言喘:1.猶吭聲﹐吭氣。
  • 67、言事:1.古代專指向君王進諫或議論政事。2.今亦指向政府進言或議論國家大事。3.訴說或陳述事情。4.謂記言與記事。5.指公文。
  • 68、言瑞:1.守信之言。語出《左傳.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
  • 69、言面:1.晤談﹐見面交談。2.猶辭色。
  • 70、言講:1.說﹔談?wù)摗?/li>
  • 71、言默:1.議論和沉默。
  • 72、言絲:1.指詔書。語出《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 73、言對:1.晤面交談﹔應(yīng)對。2.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
  • 74、言信:說到必做到的信用。
  • 75、言容:1.說話時的神情。2.言語與容貌。
  • 76、言地:1.言官的職位。
  • 77、言行:(1)一個人的語言和行動
  • 78、言金:1.《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后以"言金"指言辭貴重如金。
  • 79、言觀:1.看。言﹐助詞。
  • 80、言絕:說罷,說完。
  • 81、言話:1.說話﹔談話。
  • 82、言服:1.謂以言服人。
  • 83、言色:1.言語和臉色。
  • 84、言說:談?wù)摡r說話。 指宣講佛教的故事和理論。 言辭﹔言論。
  • 85、言燕:言談和宴飲。
  • 86、言路:(1)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2)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 87、言道:(1)說;說道
  • 88、言責:(1)指君主時代臣下對君主進諫的責任 (2)指對自己的言論所負的責任
  • 89、言旋:1.回還。言﹐語首助詞。
  • 90、言調(diào):1.言辭合適。
  • 91、言吐:1.言談。
  • 92、言爽:1.說話不守信用。
  • 93、言句:1.言語。2.字句。
  • 94、言語:(1)說出來的話;說出來的一個詞
  • 95、言表:指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
  • 96、言定:(1)說定;說好
  • 97、言意:1.言語和意旨。2.說明意思。
  • 98、言端:1.指始發(fā)之言。
  • 99、言噱:1.猶談笑。
  • 100、言詠:1.言談吟詠。

言字中間的組詞

  • 1、文言文:(1)用文言寫的文章
  • 2、納言士:新莽時所置尚書屬官。
  • 3、八言詩:每句八字的古體詩。
  • 4、能言鳥:即鸚鵡?;蛞詾榧辞丶?。
  • 5、七言詩:(1)每句七個字的舊體詩,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
  • 6、二言詩:指兩字一韻的詩。
  • 7、發(fā)言權(quán):說話或發(fā)表意見的權(quán)利。
  • 8、能言鴨:1.唐陸龜蒙故事。比喻文人囊中雖無所有﹐但其才智足以驚人。
  • 9、能言家:指好為議論者。
  • 10、潑言語:猶下流話。
  • 11、玄言詩:指魏晉時一些清談家用老莊言詞寫成的詩。
  • 12、敢言之:古時下屬對上言事時的套語。
  • 13、換言之:(1)調(diào)換一句話說
  • 14、六言詩:每句六字的古體詩。相傳始于西漢·谷永,一說東方朔已有“六言”詩。皆不傳。今所見以漢末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至唐六言詩有古體、律體之分。六言詩體以格調(diào)蒼勁、渾樸為佳,但不甚流行。參閱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六言詩》、清·趙翼《陔余叢考?六言詩》。
  • 15、萬言書:封建官吏呈送給帝王的長篇奏章。泛指長篇的書面意見。
  • 16、一言詩:古詩中的一字句。
  • 17、忘言交:1.不須憑借語言而心意相通的知交。
  • 18、五言城:謂五言佳作。
  • 19、多言癖:(1)反常的健談
  • 20、雜言詩:1.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于樂府。每句字數(shù)不等﹐長短句間雜﹐無一定標準﹐用韻也較自由。后人多有仿作。
  • 21、三言詩:舊詩體的一種。以三字為句,故名。
  • 22、發(fā)言人:代表某一政權(quán)機關(guān)或組織發(fā)表意見的人:外交部~。
  • 23、閑言語:1.亦作"閑言語"。2.空話;謊話。
  • 24、五言律:見“五言律詩”。
  • 25、七言律:見“七言律詩”。
  • 26、真言宗:日本密宗的通稱。因重視念誦真言﹐故名。公元814年﹐日僧空海來唐學法﹐密宗傳入日本﹐成立了真言宗。
  • 27、七言體:即七言詩。
  • 28、五言古:見“五言古詩”。
  • 29、五言詩:(1)包括五言古詩,五言律詩與五言絕句,特點為每句五個字
  • 30、五言絕:見“五言絕句”。
  • 31、三言式: 一種新興的提煉詞語的方式。
  • 32、語言學:(1)對文學的研究,包括或可能包括語法、評論、文學史、語言史、文學體系及任何與文學有關(guān)或與使用于文學的語言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 33、不言傳: 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
  • 34、質(zhì)言之: 直截了當?shù)卣f。
  • 35、代言人:(1)為一定的個人或社會集團、社會組織的利益說話的人
  • 36、諸言體: 諸言體又叫諸意體、諸語體。
  • 37、語言美:語言美,亦稱“言語美”。
  • 38、四言詩:(1)每句四個字的古體詩,漢代以前通行
  • 39、申言者: 如泉涌出。
  • 40、寓言文: 是帶有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
  • 41、羣言堂:1.亦作“群言堂”。
  • 42、群言堂:(1)能發(fā)揚民主作風,讓人講話,傾聽群眾意見的場所
  • 43、五言絶:詩體之一。始于南朝齊梁,至唐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韻,可押平韻或仄韻。
  • 44、秕言謬說:錯誤的言論。
  • 45、多言或中:說的很多,偶而才說到關(guān)鍵處。形容學者忽略了多學少說的重要,故而說話中甚少切中主旨。
  • 46、劖言訕語:亦作'劖言劖語'。 刻薄嘲諷玩笑之言。
  • 47、讜言直聲: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48、疾言厲色:(1)言語急迫,形色嚴厲發(fā)愁
  • 49、劖言劖語:亦作'劖言劖語'。 刻薄嘲諷玩笑之言。
  • 50、不言不語: 不說話;不聲張。
  • 51、人微言輕:(1)指人的地位低,言論主張不被人重視
  • 52、風言俏語:打情罵俏的話語。
  • 53、微言大義:(1)含蓄微妙的言語,精深切要的義理
  • 54、不言而信: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55、讜言嘉論:公正、正直而有說服力的言論。
  • 56、記丑言辯:1.謂所記怪異﹐所言辯給。
  • 57、五言古詩:詩體之一。形成于東漢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數(shù)不拘。用韻較靈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韻,可用平聲或仄聲韻,一韻到底也可換韻。不講求對仗﹑平仄等格律。
  • 58、悖言亂辭:胡言亂語。
  • 59、矯言偽行:指言論、行為虛偽不實。
  • 60、沖言沖語:1.亦作"沖言沖語"。2.沖撞﹑冒犯人的話。
  • 61、綿言細語:綿:柔軟。綿言:柔和的語言。細語:低細的語句。指說話時聲音柔和細微,使人容易接受。
  • 62、七言律詩:詩體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對仗及用韻,都有一定格律。
  • 63、五言律詩:詩體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雙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可轉(zhuǎn)韻。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
  • 64、能言善辯:(1)具有雄辯的口才和修辭技巧
  • 65、閎言高論:1.見"閎言崇議"。
  • 66、不可言宣: 猶不可言傳。指只能心領(lǐng)神會,無法用言語來傳達或傳授。
  • 67、風聞言事:謂古時御史等任監(jiān)察職務(wù)的官員可以根據(jù)傳聞進諫或彈劾官吏。 泛指據(jù)傳聞向上檢舉官吏。
  • 68、千言萬語:(1)指要說的事很多
  • 69、欲言又止: 亦作“欲言而止”。想說而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 70、謎言謎語:不明不白的話。
  • 71、三言二拍: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
  • 72、選言證明:運用選言直言推理所作的證明。間接證明的一種。以論題為一個選言支,構(gòu)造一個窮盡該問題一切可能的選言判斷,并斷定除該選言支外,其他選言支都是假的,從而斷定論題是真的。如為了證明電燈突然熄滅是因為燈泡壞了,可以構(gòu)造選言判斷如下:“電燈突然熄滅,或者是因為停電,或者是因為保險絲燒斷,或者是因為線路發(fā)生故障,或者是因為燈泡壞了?!比缓蟾鶕?jù)事實斷定前三個選言支為假,從而斷定論題是真的。
  • 73、五言絕句:詩體之一。始于南朝·齊·梁,至唐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韻,可押平韻或仄韻。
  • 74、不可言喻:(1)無法用語言來說明,只可意會
  • 75、酒言酒語:謂酒后胡言亂語。
  • 76、元語言學:(1)純理語言學。語言學的一個語支,論述語言與其他取決于文化的行為的關(guān)系
  • 77、惡言詈辭:中傷辱罵的言辭。
  • 78、劇言苦句:調(diào)笑挖苦的語句。
  • 79、十言之教:傳說為伏羲所作的十個字的教言。
  • 80、遣言措意:1.同"遣辭措意"。
  • 81、言言語語:1.謂啰里啰嗦﹐說個不停。2.猶言說三道四。
  • 82、四言八句:指舊時婚禮,新人交拜后,并坐床沿,婦女以金錢彩果散擲時所講的吉利套語。四字一句,共八句。
  • 83、五言四句:即五言絕句。指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詩體。不同于唐以后格律嚴密的五言絕句。
  • 84、迷言迷語:猶言胡言亂語。
  • 85、選言判斷:斷定事物情況有幾種可能的復合判斷。組成選言判斷的各個判斷,叫選言支。一個選言判斷至少有兩個選言支。選言支之間,可以是相容的關(guān)系,也可以是不相容的關(guān)系。前者用“或者…或者…”、“可能…也可能…”等做邏輯聯(lián)結(jié)詞,至少要有一個選言支是真的,該選言判斷才是真的。后者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做邏輯聯(lián)結(jié)詞,只有在一個選言支真的情況下,該選言判斷才是真的。
  • 86、放言遣辭: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qū)懳恼隆?/li>
  • 87、身微言輕:微:卑微。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 88、舉止言談: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 89、煩言碎辭:形容文詞雜亂、瑣碎。
  • 90、犯言直諫: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直立相勸。
  • 91、五言金城:南唐劉洞長于五言詩,自號"五言金城"。
  • 92、五言試帖:科舉考試中所作的五言詩。
  • 93、直言無諱: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 94、三言之道:三句為政之道。
  • 95、假言判斷:斷定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guān)系的復合判斷。用“如果……那么……”、“只有……才……”等做邏輯聯(lián)結(jié)詞,如“如果具有共產(chǎn)主義理想,那么就不怕任何艱難困苦”。規(guī)定條件的判斷,即“如果”后面的判斷,叫“前件”;以前件為條件的判斷,即“那么”后面的判斷,叫“后件”。條件有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充分又必要條件三種,相應(yīng)地,假言判斷也就有三種。假言判斷的真假,并不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前件和后件之間是否有條件關(guān)系。
  • 96、五言長律:見“五言排律”。
  • 97、梔言蠟貌:指偽飾的面貌與言辭。
  • 98、坐言起行:(1)原意是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后來引伸為說的和做的相符合
  • 99、無可言狀:(1)不可以用言語表達
  • 100、五言排律:詩體之一。為五言律詩的鋪排延長。南朝宋時已出現(xiàn),盛行于唐,元代始確立此詩體名稱。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兩聯(lián)外,中間各聯(lián)都要求對仗。亦稱"五言長律"。

言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箴言:(1)規(guī)勸的話 (2)《圣經(jīng)·舊約》中的一卷書
  • 2、謊言:(1)假話,欺騙之言,沒有根據(jù)的話
  • 3、旁言:他人的話。
  • 4、寓言:1.?有所隱含的語言。 2.?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zhì),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 5、楚言:1.指操楚語。2.借指操楚語的人。
  • 6、諫言:規(guī)勸別人的話語。
  • 7、贅言:(1)說不必要的話
  • 8、貌言:1.虛偽文飾的話,假話。2.猶言表面上說。
  • 9、絓言:1.猶掛齒。談到;提及。
  • 10、弁言:(1)前言;引言。因冠于篇卷的前面,故稱弁言
  • 11、妄言:謬說。指謊言,假話。胡說;隨便說說。佛教十惡之一。指詛咒,漫罵。
  • 12、卮言:亦作“巵言”。自然隨意之言。一說為支離破碎之言。后亦作為對自己作品的謙詞。語出《莊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背尚⑹瑁骸皫仯破饕?。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無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係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故謂之巵言耳?!焙笕艘喑S脼閷ψ约褐鞯闹t詞,如《藝苑卮言》、《經(jīng)學卮言》。
  • 13、丑言:惡語,難聽的話。
  • 14、讖言:巫師或方士等以讖術(shù)制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
  • 15、構(gòu)言:謂進讒言誣陷。
  • 16、導言:1.? 2.?導引雙方意見的話。 3.?書或論文等的為主題、主要部分提供預備性說明或評論的有特色的部分,也叫“引言”
  • 17、薄言:1.急急忙忙。 2.淺薄的話。多用作謙詞。
  • 18、長言:意思是引長聲音吟唱;漢代注家譬況字音用語。 漢代注家譬況字音用語。與'短言'相對。
  • 19、格言:(1)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字句
  • 20、窕言:1.指虛假不實之言。
  • 21、麤言:粗惡的話;粗俗的話。
  • 22、恩言:1.指帝王加恩的諭旨。
  • 23、諾言:(1)應(yīng)允別人的話;承諾
  • 24、安言:謂言談從容不迫;言辭迂緩。
  • 25、偶言:謂相聚議論。
  • 26、詶言:答言﹔酬答。
  • 27、導言:(1) (2)
  • 28、諱言:(1)因有所顧忌而隱諱不說
  • 29、昌言:(1)正當?shù)难栽~,好話 (2)正直的、無所忌憚的話
  • 30、巷言:1.猶巷議。
  • 31、暴言:1.猶揭露。2.淺露的言語。
  • 32、辭言:1.言辭。
  • 33、讜言:正直之言﹐直言。
  • 34、窾言:空言﹐不實之言。
  • 35、村言:1.粗俗的話。
  • 36、傳言:(1)通過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實的消息、新聞 (2)傳話
  • 37、套言:1.客套話。
  • 38、傖言:粗俗的言辭。
  • 39、盛言:極力申說。
  • 40、便言:(1)巧于言辭,能說會道
  • 41、奓言:1.夸大之言。
  • 42、誓言:1.誓師時所說的話。2.泛指宣誓﹑發(fā)誓時說的話。3.相互約定的話。4.約誓﹔以言相約。
  • 43、失言:(1)不該對某人說卻對他說了 (2)無意中說出不該說的話
  • 44、答言:(1)搭話;搭腔
  • 45、鶴言:謂鶴壽長而能知往事。
  • 46、豤言:懇切地說。豤,通"懇"。
  • 47、避言:1.謂避世人議論。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
  • 48、儳言:1.謂別人說話未完便插話,打亂別人的話題。2.饒舌。
  • 49、芻言:淺陋的言論;卑賤者的言論。多用為自謙之詞。
  • 50、超言:1.曠達的言辭。
  • 51、淳言:淳樸的言辭。
  • 52、厝言:進言。
  • 53、斥言:1.謂直言指責過失。2.明言;指名而言。
  • 54、納言:1.尚書等近臣所用幘巾。 2.官名。
  • 55、斷言:(1)十分肯定地說 (2);也指十分肯定地說出的話
  • 56、辨言:1.巧偽之言﹐美麗動聽而奸詐虛偽的言詞。辨﹐通"辯"。2.申辯﹐說辯解的話。辨﹐通"辯"。
  • 57、稱言:1.講話;敘說。
  • 58、成言:訂約,成議。形成完整的論斷。
  • 59、達言:1.超脫豁達的言談。
  • 60、好言:善言;好話。
  • 61、脞言:猶脞說。
  • 62、名言:(1)很出名的說法,著名的話
  • 63、寸言:猶寥寥數(shù)語。
  • 64、發(fā)言:(1)發(fā)表的意見
  • 65、倍言:背棄諾言。倍,通"背"。
  • 66、單言:1.全部說完。單,通"殫"。2.一個字。3.猶片言。
  • 67、讕言:(1)誣妄不實、無根據(jù)的話
  • 68、謠言:(1) (2)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 (3)沒有公認的傳說 (4)民間流傳的評議時政的歌謠,諺語
  • 69、語言:(1)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guān)系,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zhì)特征
  • 70、敖言:傲慢的話。
  • 71、冰言:媒人的話。
  • 72、詞言:文辭。
  • 73、譖言:毀謗的言語。
  • 74、贅言:(1)說不必要的話
  • 75、誠言:裝出一副誠意樣子的話語。 約定的話。 真誠的話。
  • 76、謊言:(1)假話,欺騙之言,沒有根據(jù)的話
  • 77、本言:1.原來說。2.猶言這些言論。
  • 78、不言:1.不說。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3.不料。
  • 79、竄言:1.參與議論。
  • 80、蜚言:流言。多指誹謗。
  • 81、郛言:不切實際的大話。
  • 82、亢言:高談闊論。
  • 83、奸言:1.奸邪之言。
  • 84、白言:1.報告;稟告。
  • 85、屏言:辨言,巧言。屏,通"辨"。
  • 86、側(cè)言:邪巧之言。
  • 87、察言:審察言論。
  • 88、塵言:世俗的言論。
  • 89、瞽言:沒有根據(jù)或不合情理的話(多用作謙辭)。
  • 90、九言:九句格言。指春秋時鄭國·子大叔告誡趙簡子的九句話。用以敬稱別人的教誨。指一句九字的詩體。
  • 91、能言:1.長于辯論;有獨到的見解。2.議論而有見解者。
  • 92、諞言:巧言。表面上好聽而實際上虛偽的話。
  • 93、鄙言:1.俚俗的言詞。2.謙稱自己的言辭。
  • 94、鼎言:〈書〉有分量的言論。
  • 95、留言:(1)離去時寫下的書面語言
  • 96、襃言:1.褒獎的言詞。
  • 97、辟言:1.合乎法度的言論。2.邪僻的言論﹔謬論。
  • 98、侈言:夸大不實的言辭。 指夸大其詞不切實際地說。 引申謂大言,夸口。 猶詳述。 猶大講。
  • 99、搭言:(1)答話
  • 100、巽言:語本《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后因以'巽言'謂恭順委婉的言詞。
組詞大全為您提供言組詞,言的組詞,言字怎么組詞,言字能組哪些詞語,找到用言字組詞的組詞,其中言字在開頭的組詞有100個,言字在中間的組詞有100個,言字在結(jié)尾的組詞有100個。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筆劃7
  • 繁體
  • 五筆YYYY
  • 五行

基本釋義

〈動〉(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把浴笔菑埧谏焐嘀v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guān)。本義:說,說話)同本義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說文》志以發(fā)言?!蹲髠鳌は骞吣辍分疽远ㄑ?。——《左傳·昭公九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言,心聲也?!斗ㄑ浴柹瘛费裕谥??!赌咏?jīng)》言者所以在意?!肚f子·外物》具言所聞?!獣x·陶淵明《桃花源記》趨機而言。——《后漢書·列女傳》言于李???!巍に抉R光《資治通鑒·唐紀》言訖不見?!鳌の红洞箬F椎傳》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巍ね醢彩队伟U山記》又如:言絕(言罷;說完);言言(直言);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出來);言戲(說話輕浮不莊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詞,所言各異);言笑自若(談笑自得的樣子);言之無文(說話沒有文采條理);言方行圓(即言行不一);言信(說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說話不守信用);言不顧行(言行不一);言歡(說笑)議論,談?wù)撢w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又如:言路(諫官的職務(wù));言事(在君主時代,臣民與天子、國君議論政事);言文(談?wù)撐霓o);言默(議論和沉默);言狀(所述情狀)記載雁蕩山…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巍ど蚶ā秹粝P談》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巍ぬK軾《石鐘山記》又如:言行錄(錄記敘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書)問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豎何能?”——《史記》。王引之述聞:“言王,問王也。”又如:言問(訊問)告知;告訴其順之,然后言其喪筭?!抖Y記》。鄭玄注:“言,語也?!庇秩纾貉灾S(用委婉的語言示告)陳述;敘述臣愿悉言聽聞,唯大王裁其罪?!俄n非子》又如:言功(陳述功績)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xiàn)象的發(fā)端詞,相當于“就是說”或“意思是”《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毖燥柡跞柿x也。——《孟子》說明言其利害(說明合從的好處和不合從的害處。其,指示代詞,代合從,它的)?!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贰疵翟?,言語,口語。又特指怨言、謗言父母之言?!对姟む嶏L·將仲子》又諸兄之言??谥砸玻茢∮谑呛跖d?!秶Z·周語上》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啤ぐ拙右住杜眯小沸蛲跞缙溲?。——晉·干寶《搜神記》未嘗有言?!鳌⒒顿u柑者言》思其言。是何言?!濉ち簡⒊蹲T嗣同傳》又如:言能踐行(說到做到);言語高低(指說話沒分寸,沖撞別人);言差語錯(言語沖撞或口舌之爭);言言善果(多說勸人行善的話,必有好處);言同勒石(喻指說的話深刻而珍貴,如同刻石);言詞(用語言表達的詞匯或詞句);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出來);言不愿行(言語和行為不相符合);言語妙天下(言語精妙,天下沒有人比得上);言聽謀決(說的話聽從照辦);言廢(說的話不被采納);言簡義豐(語言簡練,含意豐富);言與心違(言語與心意相違背);言智(言語的才智);言無倫次(言語雜亂無章)言論;見解;意見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詩·小雅·雨無止》言無二貴,法無兩適,故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俄n非子》又如:言揚行舉(根據(jù)德行和聲名來選擇人才);言金(珍貴的言論);言之成理(言論能自成系統(tǒng)而有文理);言中無物(言論空洞而無實際內(nèi)容)言辭;辭令;辭章無乃非盟載之言,以闕君德;而執(zhí)事不利焉?!蹲髠鳌酚秩纾貉酝?言辭本身以外的意思);言使(使者。使者主要在傳達言辭,故稱言使);言泉(言辭滔滔不絕,如泉水般涌出。比喻口辯敏捷,言語通暢);言多必失(言辭過多,必定發(fā)生差錯)政令;號令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秶Z·周語》。韋昭注:“言,號令也。”又如:言語(命令;指示);言文(法律條文);言文刻深(法律條文嚴峻刻薄);言出法隨(命令一下達,就依法考核、賞罰)誓言;盟辭;約言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冻o》史載筆,士載言。——《禮記》。鄭玄注:“言,謂會同盟要之辭。”又如:言約(口頭言語為約定);言瑞(信言)建議;主意;計策我言為服,勿以為笑?!对姟ご笱拧酚秩纾貉载?進言的職責)學說;主張“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薄睹献印费哉Z或文章中的字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啤ぐ拙右住杜眯小沸蛴秩纾何逖栽?七言詩口語或文章中的句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墩撜Z》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史記》又如:一言為定;片言九鼎著作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漢·賈誼《過秦論》又如:言對(文體的一種)姓〈助〉無義,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語氣助詞靜言思之?!对姟ぺL·柏舟》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左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