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組詞
反饋蟆怎么組詞?一年級(jí)蟆字組詞有那些?
蟆組詞語共44個(gè),其中蟆開頭的詞語6個(gè),蟆結(jié)尾的詞語15個(gè),在中間的詞語23個(gè)。
蟆字組詞: 蟆蟈、 蟆更、 蟆津、 蟆子、 蟆拐、 蟆衣草、 蝦蟆車、 蝦蟆陵、 蝦蟆泉、 蝦蟆鏡、 蝦蟆窯、 蛤蟆鏡、 蝦蟆瘟、 蛤蟆、 蝦蟆、 金蟆、 蚊蟆、 蠐蟆、 癩蛤蟆、 官蝦蟆、 ... 這些蟆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蟆字開頭的組詞
1、蟆蟈:方言。即青蛙。
2、蟆更:“蝦蟆更”的簡稱。
3、蟆津:蟆頤津的簡稱。在今四川省眉山縣東蟆頤山下﹐為玻璃江的津渡。唐僖宗時(shí)﹐宦官田令孜沉左拾遺孟昭圖于此。亦為當(dāng)?shù)厝苏卵缬沃?/p>
4、蟆子:黑色小蚊。夜伏而晝飛﹐嘴有毒﹐咬人成瘡。
5、蟆拐:蟆拐即是青蛙
6、蟆衣草:1.亦作"蟇衣草"。2.車前草的別名。
蟆字中間的組詞
1、蝦蟆車:古代一種播種的車。后用以作戰(zhàn)。
2、蝦蟆陵:(1)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樂地區(qū)
3、蝦蟆泉:1.泉名。在河南省陜縣西門外。
4、蝦蟆鏡:1.亦作"蛤蟆鏡"。2.有色眼鏡的俗稱。
5、蝦蟆窯:1.窯名。明末景德鎮(zhèn)有小街﹐燒瓷小如蝦蟆﹐故名;又以窯在舊昌南鎮(zhèn)﹐亦名小南窯。其器粗﹐質(zhì)薄而堅(jiān)﹐色白帶青﹐盛行于世。
6、蛤蟆鏡:(1)一種式樣似蛤蟆眼的大鏡片眼鏡,特指這種式樣的墨鏡
7、蝦蟆瘟:瘟疫名。一種即痄腮。多發(fā)于小兒﹐有傳染性。以一側(cè)或兩側(cè)腮部腫脹﹑疼痛為特征。常伴有惡寒﹑發(fā)熱。
8、蝦蟆護(hù):1.鳥名。
9、蝦蟆藍(lán):藥草天名精的別名。
10、蛤蟆夯:(1)夯地基用的一種電動(dòng)建筑工具。因其工作時(shí)狀如蛙跳,故名
11、蝦蟆煙:亦作'蛤蟆煙'。煙草的一種。
12、蝦蟆柝:1.蝦蟆更。
13、蝦蟆臺(tái):亦作“蝦蟇臺(tái)”。蝌蚪的別名。見《爾雅翼·釋魚三》及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四·蝌斗》。
14、蝦蟆子:1.見"蝦蟆子"。
15、蝦蟆精:1.傳說月中的蟾蜍。亦泛指成精的蝦蟆。
16、蝦蟆衣:1.見"蝦蟆衣"。
17、蝦蟆禪:1.見"蝦蟆禪"。
18、蝦蟆更:1.擊木柝警夜。以柝聲似蝦蟆叫﹐故稱。2.宋時(shí)宮中稱五更以外的六更。
19、蛤蟆鎖: 鎖體像只準(zhǔn)備起跳的蛤蟆,俗話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比喻彼此之間相差距離較遠(yuǎn)。
20、蝦蟆粘:蝌蚪的別名。
21、蝦蟆頭幡:古代兵器上的飾物。
22、蝦蟆給事:對(duì)明胡汝寧的戲稱。
23、蛤蟆叫天:蛤蟆叫天在“金蟾望月”石的西邊50米處,有幾塊較大而平整的石頭,據(jù)說,當(dāng)年井岡山的好漢王佐在當(dāng)綠林1時(shí)就是以筆架山下的行洲、下莊為大本營,筆架山是他們常來之地。
蟆字結(jié)尾的組詞
1、蛤?。?1)青蛙 (2)蟾蜍,癩蛤蟆
2、蝦蟆:(1)同“蛤蟆”(háma)
3、金蟆:唐代童謠對(duì)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黃巢的稱謂。語本《新唐書.五行志二》﹕"僖宗時(shí)﹐童謡曰﹕'金色蝦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4、蚊?。何妙愋∠x。色黑而小﹐夜伏晝飛﹐嚙人成瘡。
5、蠐?。呵嗤?、蟾蜍的意思。
6、癩蛤蟆:(1)見“蟾蜍”
7、官蝦蟆:晉惠帝秉性愚蒙,曾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侍臣賈胤對(duì)曰:"在官地為官蝦蟆,在私地為私蝦蟆。"令曰:"若官蝦蟆,可給廩。"見《晉書.惠帝紀(jì)》。后用作對(duì)蝦蟆的謔稱。
8、哈士?。?1)即中國林蛙。產(chǎn)于中國東北的一種蛙,體長一般6—7厘米,背部土灰色至暗綠色,散布黃色及紅色斑點(diǎn),鼓膜處有一黑色三角斑,四肢有清晰的橫紋,腹面乳白色,散有紅色斑點(diǎn),趾間有蹼,生活在陰濕之處,干燥體以及雌蛙輸卵管干制品質(zhì)塊,即哈士蟆油,可用作強(qiáng)壯劑,又作“哈什螞”,“哈什瑪”
9、癩頭?。杭窗]蛤蟆。一本作“癩頭蟇”。參見“癩蝦蟆”。
10、雪蝦蟆:我國西北雪山地帶出產(chǎn)的一種形似蝦蟆﹐遍體有金錢紋的生物。中醫(yī)用來入藥。
11、癩蝦?。?.亦作"癩蛤蟆"。2.蟾蜍的通稱。3.比喻丑陋的人。4.特指身患癩疾的人。
12、癩蛤?。?1)見“蟾蜍”
13、金蝦?。航鹕r蟆或金背蝦蟆。舊以為它的出現(xiàn)是一種休咎之征。
14、疥蛤?。后蛤艿耐ǚQ。
15、哈土?。?中國林蛙,雌蛙體長71-90mm,雄蛙較??;頭較扁平,頭長寬相等或略寬;1.中國林蛙,雌蛙體長71-90mm,雄蛙較小;頭較扁平,頭長寬相等或略寬;吻端鈍圓,略突出于下頜,吻棱較明顯;鼻孔位于吻眼之間,鼻間距大于眼間距而與上眼瞼寬;鼓膜顯著,明顯大于眼徑之半,犁骨齒兩短斜行,位于內(nèi)鼻孔內(nèi)側(cè),前肢較短壯,指端圓,指較細(xì)長,指長順序3,1,4,2,第1,3指幾等長;關(guān)節(jié)下瘤,指基下瘤及內(nèi)外掌突均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