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組詞>符組詞>

符組詞,符字組詞,符組詞語一年級

組詞

輕松自動在線組詞

符組詞

反饋

    符怎么組詞?一年級符字組詞有那些?

    符組詞語共219個,其中符開頭的詞語100個,符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19個。

    符字組詞: 符號、 符合、 符箓、 符牒、 符瑞、 符節(jié)、 符檄、 字符串、 承符吏、 銅符吏、 桃符板、 婚符號、 標(biāo)點(diǎn)符號、 乾符坤珍、 字符、 郡符、 桃符、 音符、 相符、 傳符、 龍符、 ... 這些符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符字開頭的組詞

1、符號:(1)印記;標(biāo)號 (2)用于區(qū)分某種特征的標(biāo)識

2、符合:(1)與存在的式樣、形式或標(biāo)準(zhǔn)一致 (2)在本性、特性或作用上為一樣或一致 (3)在意見、意志或行動上一致

3、符箓:亦作“符錄”。道教所傳秘密文書符和箓的統(tǒng)稱。道士巫師所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相傳可以役鬼神,辟病邪。

4、符牒:1.符移關(guān)牒等公文的統(tǒng)稱。2.官符和度牒。官府給予僧道的證明文件。

5、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

6、符節(jié):1.古代符信之一種。 2.發(fā)兵符和使者所持節(jié)的統(tǒng)稱。 3.單指使者所持之節(jié)。 4.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長官或?qū)J埂?/p>

7、符檄:官符移檄等文書的統(tǒng)稱。

8、符契:1.猶符節(jié)。 2.符券契約一類文書的統(tǒng)稱。 3.符合。

9、符卪:1.古代符信之一種。 2.發(fā)兵符和使者所持節(jié)的統(tǒng)稱。 3.單指使者所持之節(jié)。 4.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長官或?qū)J埂?/p>

10、符經(jīng):仙家的經(jīng)典。

11、符文:敕命文書;公文。 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12、符牌:古代朝廷發(fā)驛遣使時由執(zhí)勤官員佩帶以為信物的金屬牌子。

13、符扈:桔梗的別名。

14、符袋:掛在小孩頸上的布制袋形護(hù)身符。

15、符臺:明制﹐中央官署設(shè)有尚寶司﹐掌管寶璽﹑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別稱符臺。

16、符目:指符敕等公文的題簽。

17、符傳: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guān)。2.指兵符。

18、符籍:符伍與名籍。

19、符樁:懸掛符箓咒旛的樁子。

20、符棨:符契。

21、符策:1.亦作"符冊"。2.符契簡策。

22、符曜:符瑞的光彩。

23、符璽:印信。

24、符拔:獸名。

25、符繻:分裂繻帛而成的符傳。古代出入關(guān)卡時作為憑證。

26、符師:指畫符念咒的術(shù)士﹑巫師。

27、符讖:1.亦作"符讖"。2.符圖讖緯的統(tǒng)稱。泛指各種預(yù)言未來的神秘文書。

28、符貺:天賜的瑞兆。

29、符信:符節(jié)印章等信物的統(tǒng)稱。 憑據(jù)。

30、符征:符瑞;符兆。

31、符甲:猶孚甲。種子的表皮。符﹐通"孚"。

32、符厭:指道士巫師符咒厭勝的法術(shù)。

33、符書:1.符箓。2.指記載符箓的書籍。3.官符文書。

34、符兆:征兆。

35、符虎:即銅虎符。漢制﹐朝廷授予郡守銅虎符﹑竹使符﹐后因以指州郡長官的職權(quán)。

36、符協(xié):符合;相同。

37、符祝:(1)道教在紙符上寫以咒語,用于作法

38、符寶:1.亦作"符寶"。2.即附寶。相傳為黃帝的生母。

39、符守:謂受符為郡守。

40、符架:符咒禁架的合稱。皆方士禁咒之術(shù)。

41、符鎮(zhèn):猶符厭。

42、符?。?.符節(jié)印信等憑證物的統(tǒng)稱。

43、符會:符合。

44、符命:上天預(yù)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文體名稱。內(nèi)容為述說瑞應(yīng)以頌帝王功德。

45、符禳:謂以符咒禳解。

46、符記:1.符號;標(biāo)記。

47、符水:1.巫師道士以符箓焚化于水中﹐或直接向水畫符誦咒﹐迷信者以為可以辟邪治病。

48、符篆:1.加有官府印信的文書。 2.符篆通常表現(xiàn)為符號、圖形,指記錄于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書寫于黃色紙、帛上。符篆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dá)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zhèn)魔,治病除災(zāi)。 3.道家指以篆文書寫的符咒。

49、符識:猶符記。

50、符竹:1.《漢書.文帝紀(jì)》:"﹝二年﹞九月﹐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dāng)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職權(quán)。

51、符運(yùn):猶符命。

52、符譣:1.驗證。

53、符券:符信;票券。

54、符同:1.符合;相同。2.附和;贊同。

55、符伍:古制﹐居民五家﹐共同簽具一份連保連坐契約以相檢束﹐稱為符伍。

56、符號:(1)印記;標(biāo)號 (2)用于區(qū)分某種特征的標(biāo)識

57、符官:道教指守護(hù)符箓的神官。

58、符樣:上級官府下達(dá)的文件。

59、符驗:亦作“符騐”。憑據(jù);證件。應(yīng)驗;符合。

60、符醮:指畫符打醮。道士祈福禳災(zāi)的祭祀活動。

61、符咒:(1)道教在紙符上寫以咒語,用于作法

62、符婁:夫馀和挹婁的并稱。皆古代東方國名。

63、符告:唐制﹐定期通過考試銓選官員﹐凡達(dá)到標(biāo)準(zhǔn)的﹐朝廷給符并加蓋"尚書吏部告身之印"于其上﹐謂之"告身"﹐又稱符告。

64、符祥:符兆。

65、符教:書面的教令;批示。

66、符實:方言。猶踏實。

67、符使:即符官。

68、符緯:符圖讖緯之類典籍的統(tǒng)稱。

69、符應(yīng):上天顯示的與人事相應(yīng)的征兆。

70、符表:1.外表。2.顯露的征兆。

71、符別:即傅別。古代的一種債券。分別為二﹐雙方各持其一以為憑證。

72、符移:1.符教移檄等官府征調(diào)敕命文書的統(tǒng)稱。2.謂行文書于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

73、符葆:1.亦作"符寶"。2.即附寶。相傳為黃帝的生母。

74、符呪:1.見"符咒"。

75、符勅:1.亦作"符勅"。2.敕命文書。3.指符箓。

76、符効:1.亦作"符効"。2.指表示吉兇的征兆。3.效驗。

77、符理:符節(jié)的紋理。

78、符禁:符咒與禁架。

79、符歷:1.記錄符命的歷書。

80、符效:1.亦作"符効"。2.指表示吉兇的征兆。3.效驗。

81、符任:漢制﹐朝廷頒予郡守銅虎符﹑竹使符﹐因以"符任"指州郡長官職務(wù)。

82、符術(shù):指道士巫師以符咒役使鬼神的法術(shù)。

83、符録:亦作“符錄”。道教所傳秘密文書符和箓的統(tǒng)稱。道士巫師所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相傳可以役鬼神,辟病邪。

84、符敕:1.亦作"符勅"。2.敕命文書。3.指符箓。

85、符曹:古代官署中主管印信的處所。

86、符采:1.亦作"符彩"。2.美玉的文理色彩。3.比喻人的外表儀容。4.指文藝才華。

87、符吏:即符官。

88、符要:1.謂以符檄文書為約。

89、符蔰:桔梗的別名。

90、符圖:符箓和圖讖的合稱。

91、符冊:1.亦作"符冊"。2.符契簡策。

92、符賞:指軍令文書中所規(guī)定的獎賞數(shù)目。

93、符彩:1.亦作"符彩"。2.美玉的文理色彩。3.比喻人的外表儀容。4.指文藝才華。

94、符授:謂官員罷任時將公物移交后任。

95、符帖:簡帖。

96、符旨:1.猶詔旨。

97、符法:1.猶符術(shù)。

98、符劾:克制鬼神的符咒。

99、符騐:憑據(jù);證件。

100、符尾:連在符干一端的旗狀標(biāo)記



符字中間的組詞

1、字符串:由數(shù)字、字母、下劃線組成的一串字符。

2、承符吏:唐代州府戶曹的小吏。掌文書往返﹑民刑案件的通知諸事。

3、銅符吏:指郡縣長官或相應(yīng)的官職。

4、桃符板:見“桃符”。見“桃符”。

5、婚符號: 婚禮和冠禮,也指婚符號的年齡,喻年少。

6、標(biāo)點(diǎn)符號:(1)用于標(biāo)點(diǎn)的各種標(biāo)準(zhǔn)的符號

7、乾符坤珍:天地的符瑞。

8、木刻符契:刻在木板上的記事符號。

9、標(biāo)點(diǎn)符號:(1)用于標(biāo)點(diǎn)的各種標(biāo)準(zhǔn)的符號

10、表音符號:(1)表現(xiàn)某一語言的讀音的一整套符號

11、七符六詔:謂多次發(fā)布命令。符,兵符。詔,詔書。

12、護(hù)身符子:(1)一種小巧的裝飾品(如珠寶、玉石或紀(jì)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號;據(jù)說,戴上這個護(hù)身寶貝可以防止災(zāi)禍(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幫助佩戴者(如贏得愛情或戰(zhàn)爭)

13、隔音符號:(1)漢語拼音方案所規(guī)定的符號(’),必要時放在a,o,e前頭,使音節(jié)的界限清楚,不致混淆。如:皮襖pí’ǎo,西安xī’ān

14、夢符散曲:《夢符散曲》是元代喬吉所編撰的一部散曲集。

15、相符提示: 相符提示意指與信用證中的條款及條件、本慣例中所適用的規(guī)定及國際標(biāo)準(zhǔn)銀行實物相一致的提示。

16、計算符號:是計算數(shù)學(xué)時所用的符號,計算符號有加號、減號、乘號、除號。

17、標(biāo)記符號:1分類號碼是代表各級類目的標(biāo)記,是分類表中類目的代碼,故又稱標(biāo)記符號。

18、干符坤珍:天地的符瑞。

19、注音符號: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用來標(biāo)注漢字字音的音標(biāo),采用筆劃簡單的漢字,有的加以修改,共有二十四個聲母,十六個韻母。



符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字符:1.?一般以相連或相鄰的筆畫在空間排列成的圖形形式來表示數(shù)據(jù)的基本標(biāo)記,如字母或數(shù)字。 2.?相鄰位的一個小集合,用以表示一段作為一個單元編址或處理數(shù)據(jù),經(jīng)常對應(yīng)一數(shù)字或字母。

2、郡符:1.郡太守的符璽。亦借指郡太守。

3、桃符:(1)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qū)懼T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貼春聯(lián) (2)借代春聯(lián)

4、音符:(1)樂譜中以其形狀表示相對的持續(xù)時值(音長),并以其在譜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的記號

5、相符:(1)相合;彼此一致

6、傳符:通行的符信。

7、龍符:1.即龍節(jié)。借指地方長官。2.指道教符箓。

8、陰符:1.古兵書名。2.泛指兵書。

9、釵符:端午節(jié)避邪的一種頭飾。

10、官符:1.舊時陰陽家所謂兇神之一。 2.官府下行的文書。

11、邊符:舊時指朝廷頒發(fā)給邊地軍政官員的符節(jié)。

12、吉符:吉祥的符瑞。

13、召符:猶調(diào)令。古代上級征調(diào)下級的憑證。符,符節(jié)﹑符信。

14、畫符:(1)道士用咒語畫成箓 (2)比喻字潦草

15、飛符:1.謂祭起符箓。2.指符箓。3.急速傳送的兵符。

16、高符:猶言好命運(yùn)。

17、剖符:猶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諸侯、功臣時,以竹符為信證,剖分為二,君臣各執(zhí)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為分封、授官之稱。

18、邦符:國家的符瑞。

19、軌符:1.古代國家發(fā)行的一種借券。

20、麟符:亦作'麐符'。 古代朝廷頒發(fā)的麟形符節(jié)。

21、路符:一種通行憑證。

22、門符:1.即門聯(lián)。

23、地符:1.大地的符瑞。2.宋代為征收田賦而頒發(fā)的土地的憑證。

24、潛符:暗中相符。

25、哲符:吉祥之兆。

26、敕符:古時朝廷用以傳達(dá)命令﹑調(diào)兵遣將的憑證。以竹木或金玉為之,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存其一,用時相合以為證信。

27、火符:即火牌。

28、降符:上天賜予符命。

29、軍符:兵符。古時調(diào)遣軍隊的符節(jié)憑證。

30、合符:符信相合;合驗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為符,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執(zhí)其一,合之為證。 相符合。 指符信。

31、白符:1.白石脂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五色石脂》。

32、景符:測量日影的一種儀器。

33、讖符:1.即讖箓。

34、寶符: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節(jié)。《史記.趙世家》:"簡子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恤還,曰:'已得符矣。'簡子曰:'奏之。'毋恤曰:'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簡子于是知毋恤果賢,乃廢太子伯魯,而以母恤為太子。"后遂以"寶符"為稱美趙之地勢或趙氏子孫的典實。2.寶璽和符命。3.上天所賜的符命。4.古時避邪驅(qū)鬼的符箓。

35、乾符:舊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36、絳符:道教用以召神驅(qū)鬼的紅色符箓。

37、丹符:帝王的符信。

38、靈符:(1)有神力的符箓(迷信)

39、握符:謂即帝位。符,指帝王受命于天的符命。語本漢班固《東都賦》:"圣皇乃握干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

40、艾符:1.古俗,端午日懸艾蒿于門戶,并黏貼符箓以祛邪惡。

41、赤符:1."赤伏符"的簡稱。2.漢朝的符命。漢為火德,火色赤,故稱。3.舊指驅(qū)邪的符箓,因用朱砂書寫,故稱。4.赤石脂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一.五色石脂》。

42、前符:猶言成法。

43、調(diào)符:用以分別字音聲調(diào)的符號。

44、分符:猶剖符。謂帝王封官授爵,分與符節(jié)的一半作為信物。

45、珪符:封官爵的信符。

46、黃符:詔敕。符箓多黃色,故稱。

47、節(jié)符:1.節(jié)與符。古代帝王授予使者的信物。2.節(jié)符須雙方驗合﹐因喻結(jié)合密切。

48、蠲符:免除賦役的憑證。

49、默符:暗相符合。

50、表符:猶表率。

51、冥符:1.默契,暗合。2.謂神授的符命。

52、線符:1.亦作"線符"。2.舊俗端午日以五彩線篆符置戶牖帳屏之間,以辟邪崇,其符稱"線符"。

53、不符:(動)不相符合:賬目~|名實~。

54、戶符:1.發(fā)給民戶的證券。

55、簡符:官府敕命征調(diào)文書。

56、玄符:天符,符命。謂上天顯示的瑞征。

57、換符:謂調(diào)任或任滿離去。

58、武符:即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quán)和調(diào)發(fā)軍隊的信物。

59、龜符:《黃帝出軍決》:“﹝黃帝﹞伐蚩尤……到盛水之側(cè),立壇祭以太牢,有元龜銜符從水中出置壇中而去。指天賜人君的祥端征兆。龜形的符節(jié)。

60、虎符:(1)古代軍中印信。銅質(zhì)虎形,左、右兩半,朝廷存右半,統(tǒng)帥持左半,作調(diào)動軍隊時用

61、木符:舊時迷信謂樹木呈現(xiàn)祥瑞的征兆。

62、日符:謂夢日入懷的瑞應(yīng)。

63、探符:1.據(jù)《后漢書.劉盆子傳》:赤眉軍樊崇等欲立帝,求得軍中景王的近屬后代盆子﹑茂及孝。乃書木片為符曰"上將軍",又以兩空木片置笥中,盆子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盆子得符,遂立為帝。后因以"探符"為選立皇帝的典故。2.泛指抽簽。

64、元符:大的祥瑞。

65、禎符:祥瑞;吉兆。

66、刻符:秦書八體之一??逃诜?jié)上的文字。

67、機(jī)符:事物變化的跡象、征兆。

68、懸符:1.遙相符合。

69、珍符:珍奇的符瑞。

70、嘔符:1.猶撫愛。嘔,通"煦"。

71、青符:1.道教徒用青藤紙畫的符箓。

72、雙符:1.即魚袋。唐代授予品官的一種符契。左﹑右各一﹐左者進(jìn)內(nèi)﹐右者隨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73、伍符:1.古代軍中各伍互保的符信。2.泛指軍隊中的簿冊。3.指軍隊。

74、移符:1.轉(zhuǎn)達(dá)符命。古時朝廷有事﹐遣使持符下達(dá)命令。

75、災(zāi)符:1.災(zāi)變的征兆。

76、旨符:傳達(dá)命令的憑證。

77、六符:謂三臺六星的符驗?!稘h書.東方朔傳》:"愿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不可不省。"顏師古注:"孟康曰:'泰階﹐三臺也。每臺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應(yīng)劭曰:'《黃帝泰階六符經(jīng)》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后用為稱頌朝廷或輔臣之詞。

78、獸符:虎符。因避諱而改。

79、允符:符合。

80、公符:官方的憑證。

81、使符: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

82、書符:畫符。

83、臺符:《漢書.東方朔傳》"愿陳《泰階六符》"唐顏師古注:"孟康曰:'泰階,三臺也。每臺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應(yīng)劭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下階為士庶人。'"因以"臺符"喻指宰相之職權(quán)如中階,有承上啟下之功用。

84、文符:1.猶文書。

85、璽符:猶印信。天子所用。

86、右符:符信的右半。古代調(diào)動軍隊或任免州郡長官等時使用。雙方各執(zhí)其一,左右合符,以為憑信。以竹﹑木﹑銅等制作。魚形符的右半亦稱"右魚"。

87、護(hù)符:護(hù)身符。

88、聲符:1.即聲旁。

89、朱符:用朱墨寫的符箓。

90、一符:一道符箓。全相符合。

91、應(yīng)符:應(yīng)驗符命。

92、昌符:表示昌盛吉祥的符瑞。

93、鈐符:1.兵書﹐兵法。

94、韜符:古代兵書《六韜》、《陰符經(jīng)》(一說《陰符經(jīng)》為道書)的并稱。泛指兵書。

95、玉符:玉制的信物。特指玉質(zhì)的魚形佩飾。

96、左符:符契的左半。漢制,太守出任執(zhí)左符,至州郡合右符為驗。

97、鴻符:極大的祥瑞。

98、九符:指符箓。

99、天符:1.天的符命。2.謂天廷的詔命。

100、金符:猶符命。古代謂天賜與人君的符瑞﹐以為受命之憑證。 古代帝王授予臣屬的信物﹐包括銅虎符﹑金魚符﹑金符牌等。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筆劃11
  • 繁體
  • 五筆TWFU
  • 五行

基本釋義

〈名〉(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guān)。本義:古代朝廷傳達(dá)命令或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zhí)一半,以驗真假)符信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墩f文》。按,有銅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門關(guān)用符節(jié)。——《周禮·掌節(jié)》。注:“如今官中諸官詔符也。”若合符節(jié)。——《孟子》封皇帝璽符節(jié)。——《漢書·高帝紀(jì)》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又如: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寶郎(古官名。即“符璽郎”,掌管皇帝八寶及國家的符節(jié));符契(符券契約一類文書的統(tǒng)稱);符傳(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guān))征兆守爾天符?!洞鹳e戲》。注:“相命也?!币燥L(fēng)符應(yīng)合于天地?!妒酚洝だ钗浼o(jì)》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稘h書·劉輔傳》又如:符兆(征兆);符應(yīng)(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應(yīng));符表(顯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符箓,舊時道士用來驅(qū)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書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薦僧道的,總不見效?!都t樓夢》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殼(道家的符錄。亦比喻《金剛經(jīng)》);符書(符箓)蓋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種。如:符書(官府文書);符敕(敕命文書)謂向下屬發(fā)出命令或通知。如:符文(敕命文書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題簽);符帖(簡帖)票證;單據(jù)。如:符驗(憑據(jù);證件)一種預(yù)言未來的神秘文書。如:符命(上天預(yù)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運(yùn)(猶符命);符歷(記錄符命的歷書)契約。如:符兒(借契;字據(jù))符號。如:音符;休止符通“莩”。莩甲。草木種子外皮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妒酚洝ぢ蓵沸铡磩印捣?相同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史記·貨殖列傳·序》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協(xié)(符合;相同);符會(符合);符應(yīng)(符合);符驗(證驗,符合應(yīng)驗) [查看更多]

http://vip9tm30.com/zuci/符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