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組詞
反饋牙怎么組詞?一年級牙字組詞有那些?
牙組詞語共300個,其中牙開頭的詞語100個,牙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100個。
牙字組詞: 牙齒、 牙床、 牙輪、 牙齦、 牙香、 牙帳、 牙士、 打牙祭、 狼牙修、 狼牙錘、 象牙塔、 磨牙癥、 伯牙弦、 跐牙兒、 藍牙、 恒牙、 拔牙、 月牙、 吽牙、 爪牙、 鏤牙、 ... 這些牙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牙字開頭的組詞
1、牙齒:(1)齒的通稱
2、牙床:(1)圍繞牙頸及覆蓋上下頜牙槽的組織;齒齦的通稱 (2)有象牙雕刻裝飾的床,也泛指制作精美的床
3、牙輪:(1)齒輪
4、牙齦:(1)又名齒齦,指牙床周圍組織,分上齦、下齦
5、牙香:用多種香料研末制成的香。即香角。沉香之別名。藥用可降氣溫中,暖腎納氣。燃燒時有強烈香味。
6、牙帳:將帥所居的營帳。前建牙旗,故名。
7、牙士:即牙兵。
8、牙衛(wèi):護衛(wèi)。
9、牙縫:(1)上排或下排牙齒中相鄰牙齒之間的縫隙 (2)上下排牙齒間的縫隙
10、牙璋:古代的一種兵符。 借指將帥。
11、牙頰:牙齒和頰輔。亦指嘴巴。
12、牙車:下腭骨。即下牙床。
13、牙膏:(1)刷牙時用的膏狀物,用甘油、牙粉、白膠粉、水、糖精,淀粉等制成,裝在金屬或塑料的軟管里
14、牙喏:衙門吏卒謁見長官時的唱喏。
15、牙門:1.主帥或主將帳前樹牙旗以為軍門。 2.指武將。 3.用作將軍名號。 4.官署。 5.泛指辦事的機關。
16、牙痛:(1)牙或其附近組織的疼痛
17、牙子:(1)口∶物體周圍雕花的裝飾或突出的部分 (2)舊時為買賣雙方撮合從中取得傭金的人
18、牙刷:(1)使牙清潔的刷子
19、牙狗:雄狗。
20、牙旆:牙旗。
21、牙職:牙前將校級武職。
22、牙列:(1)個人的牙齒數(shù)目、種類及排列;統(tǒng)指牙齒
23、牙獸:傳說中的獸名。即騶虞。亦名騶牙。指像。
24、牙簽:1.?飯后用以剔牙的細尖木簽。 2.?用象牙制成的圖書標簽。 3.?借指書籍畫卷。
25、牙磣:(1)食物中夾雜著砂子,嚼起來牙齒不舒服 (2)比喻言語粗鄙不堪入耳
26、牙笙:古樂器名。以象牙代管,故稱。
27、牙距:猶爪牙。喻矯健有力的筆勢。
28、牙慧:(1)指別人說過的話
29、牙爪:指動物的牙齒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齒和指甲。比喻勇士或武將。猶羽翼。差役;仆從。
30、牙筯:象牙筷子。
31、牙質(zhì):(1)類似于骨的一種含鈣物質(zhì),但比骨更堅硬更致密,它構(gòu)成牙的主要部分,由牙乳頭表面的成牙本質(zhì)細胞所產(chǎn)生。牙本質(zhì)由含有許多平行小管的基質(zhì)組成,這些小管開口于髓腔,在生活狀態(tài)時,容納著牙髓細胞的突起
32、牙牀:(1)圍繞牙頸及覆蓋上下頜牙槽的組織;齒齦的通稱 (2)有象牙雕刻裝飾的床,也泛指制作精美的床
33、牙豬:清《談征?名部下?牙豬》:“牙豬,牙即豭之轉(zhuǎn)音也。”公豬。
34、牙不:見“牙不約兒赤”。蒙語音譯詞。走。參見:[[啞2不]]
35、牙牌:(1)象牙或骨角制的記事簽牌
36、牙口:(1)指牲口的年齡 (2)指老年人牙齒的咀嚼能力
37、牙麞:亦作“牙獐”。獐的別名。似鹿而小,無角,雄性犬齒長而外突,故名。
38、牙媼:即牙婆。
39、牙梳:象牙梳子。
40、牙笏: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為大臣朝見皇帝時所執(zhí)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齋醮時也使用。
41、牙疳:中醫(yī)病名。又名“爛牙疳”、“走馬疳”。牙齦潰瘍出血。
42、牙闔:衙署。
43、牙蘗:1.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為始端;端緒。2.萌生;產(chǎn)生。
44、牙署:1.衙門;官署。2.遼代官名?!哆|史.百官志一》有文班牙署,為文班司屬官。
45、牙籌:象牙或骨、角制的計數(shù)算籌。象牙或骨、角制的計數(shù)酒籌。象牙或骨、角制的計數(shù)博籌。象牙或骨、角制的計數(shù)更籌。
46、牙帖:舊時捐稅之一種。牙商或牙行納稅后取得牙帖,方準營業(yè)。
47、牙鼓:衙門前設置的鼓。供開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48、牙孽:妖孽;邪惡。 指小人。 猶媒孽;陷害。 猶牙蘗。
49、牙粉:(1)刷牙時用的粉狀物,主要用碳酸鈣、肥皂粉、香料、殺菌劑等制成
50、牙簟:剖象牙為細薄長條編織而成的墊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
51、牙機:器械的啟動機關。
52、牙綮:牙,外緣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關節(jié)處。
53、牙根:牙槽窩中錐形骨組織。指臼齒。
54、牙保:立契的中介人和保人。
55、牙撥:弦樂器的撥弦用具。多用象牙或骨、角制成,故名。
56、牙?。?.即佛牙。2.用象牙制的印章。3.齒痕。
57、牙輪:(1)齒輪
58、牙嫂:即牙婆。
59、牙捶:唐代官名。職位在節(jié)度推官之下。亦作“牙椎”、“牙槌”、“牙搥”。對醫(yī)、卜、星、算等術(shù)士的稱呼。
60、牙搥:唐代官名。職位在節(jié)度推官之下。亦作“牙椎”、“牙槌”、“牙搥”。對醫(yī)、卜、星、算等術(shù)士的稱呼。
61、牙人:舊時居于買賣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
62、牙婆:(1)舊時以介紹人口買賣為業(yè)而從中取利的婦女
63、牙瘤:(1)起源于牙并含有牙組織(如釉質(zhì)、牙質(zhì)、牙骨所)的一種腫瘤
64、牙軸:象牙或骨角制成的書、畫卷軸。
65、牙齒:(1)齒的通稱
66、牙槎:亦作“牙楂”。丫叉。樹木分枝處。瘦削貌。
67、牙生:即伯牙。
68、牙石:(1)牙垢
69、牙兒:伢兒,小孩子。牙,通“伢”。
70、牙幢:即牙旗。
71、牙纛:猶牙旗。纛,大旗。指將帥。
72、牙花:(1)〈方〉 (2)牙垢 (3)齒齦。也叫“牙花子”
73、牙磁:釉質(zhì)。牙齒表面起保護作用的乳白色透明堅硬層。
74、牙刀:飾以象牙的儀仗用刀。
75、牙欸:形容猛酷。
76、牙推:唐代官名。職位在節(jié)度推官之下。亦作“牙椎”、“牙槌”、“牙搥”。對醫(yī)、卜、星、算等術(shù)士的稱呼。
77、牙師:雕刻象牙制品的匠人。
78、牙竿:牙旗的旗竿。
79、牙契:由牙人經(jīng)手的契約。指牙契稅。
80、牙紀:即牙行。
81、牙稅:牙契稅。向牙商征收的捐稅。
82、牙曠:1.伯牙和師曠的并稱。二人皆春秋時著名音樂高手。2.泛指精通音樂的人。
83、牙蒜:象牙或獸骨制的簾鉤,形似蒜條,故名。
84、牙牙:(1)象聲詞,嬰兒學說話時的聲音
85、牙簡:簡牘的美稱。指法令文書。
86、牙儈:(1)見“牙子”
87、牙符:獎給有功將領的符信。
88、牙官:副武官。亦泛指下屬小官。
89、牙戶:即牙行。
90、牙柜:攤柜。借指商販。
91、牙板:1.亦作"牙版"。2.象牙或木制的拍板。歌時擊之為節(jié)拍。
92、牙兵:衛(wèi)兵;親兵。
93、牙商:牙人的統(tǒng)稱。
94、牙吏:衙門小吏。
95、牙角:牙齒和角。猶鋒芒。喻端緒。喻黨羽。
96、牙弦:1.傳說春秋時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二人遂為至交。見《列子.湯問》。后因以"牙弦"稱精美之琴,寓有相知之意。弦,亦作"弦"。2.借指琴聲。喻絕唱﹐杰作。
97、牙槌:見“牙推”。
98、牙得:謂榫卯吻合。
99、牙戲:譏誚。
100、牙雕:(1)在象牙上雕刻形象、花紋的藝術(shù),也指用象牙雕刻成的工藝品
牙字中間的組詞
1、打牙祭:(1)吃久未曾吃的豐盛的飯菜
2、狼牙修:亦作“狼牙須”。亦作“狼牙修”。古國名。故地在今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北大年及附近一帶。
3、狼牙錘:古兵器名。形如狼牙棒,較短。
4、象牙塔:原為法國十九世紀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批評同時代消極浪漫主義詩人維尼的話。后用以比喻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文藝家的小天地。
5、磨牙癥:睡眠中或平時不自覺地磨動牙齒的現(xiàn)象。兒童中約有1/3人有磨牙癥,隨年齡增長而漸減少。其發(fā)生與下列因素有關:(1)精神因素,如過度興奮、情緒緊張、疲勞等,使大腦皮質(zhì)功能失調(diào)所致;(2)腸寄生蟲病和胃腸??;(3)口腔疾病,如顳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等。長期磨牙的人可刺激咀嚼肌和關節(jié),引起病理性改變,并磨耗牙齒。
6、伯牙弦:1.相傳伯牙操琴,琴聲高妙,唯鐘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難覓,伯牙遂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弦"用為痛悼知音惜其難遇之典。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7、跐牙兒:1.掀唇露齒。2.引申為說閑話。
8、沒牙箝:沒有牙的鉗子。比喻沒有管束能力的人。
9、沒牙啃:方言。比喻沒有辦法對付。
10、小牙子:1.舊時牙行中的伙計。
11、銅牙弩:用銅制機栝發(fā)箭的弓。
12、嚼牙齦:猶嚼舌。搬弄是非;胡扯。
13、馬牙硝:1.亦作"馬牙消"。2.樸硝的一種。
14、馬牙褶:明代內(nèi)侍袍服形制之一。褶裥順打,褶上不穿細紋。
15、剔牙杖:1.剔除牙垢的細棍。
16、魚牙行:指販賣魚的人。
17、伯牙琴:1.相傳伯牙操琴,琴聲高妙,唯鐘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難覓,伯牙遂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為痛悼知音惜其難遇之典。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18、挑牙蟲:舊時以剔除牙蟲治病為名的騙術(shù)。
19、狼牙山: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屬太行山脈,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
20、龍牙蕉:香蕉的別名。
21、龍牙草:見“龍芽草”。
22、豆牙菜:豆芽。一般指黃豆芽和綠豆芽。
23、龍牙軸:刻有龍形的象牙軸頭。
24、人牙子:(1)人販子
25、膠牙餳:用麥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齒﹐故名。舊俗常用作送灶時的供品。
26、碧牙簽:唐開元時以碧色牙骨作簽,為子庫書的標記。
27、碧牙西:亦作"碧鴉犀"。
28、金牙門:1.古代洛陽城門名。
29、狼牙拍:古代守城武器。
30、犯牙兒:斗嘴,爭論。
31、借牙緋:唐宋時規(guī)定官員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許服緋,稱為'借牙緋'。緋,大紅色。
32、刻牙鬼:1.方言。猶吝嗇鬼,小氣鬼。
33、狼牙棒:古兵器名。用堅重之木為棒,長四五尺,上端長圓如棗,遍嵌鐵釘,形如狼牙。
34、月牙泉:泉名。
35、爪牙吏:1.指作為羽翼的屬吏。
36、牙牙伍:方言。差,不好。
37、剔牙松:樹名。括子松的俗稱。
38、人牙兒:猶人影兒。
39、豬牙子:小豬。
40、咬牙關:形容痛恨、憤怒或發(fā)狠心。
41、黃牙土:含有黃金的土。
42、拾牙慧:拾:撿取。牙慧:指別人說過的話。比喻抄襲、套用別人的語言和文字,當作自己的話。
43、銅牙利:1.弓上的銅制機栝。
44、嚼牙巴:猶嚼舌。搬弄是非;胡扯。
45、狼牙箭:古兵器名。其箭鏃形似狼牙而銳利,故名。
46、房牙子:舊時以說合房產(chǎn)買賣或租賃為職業(yè)的人。
47、象牙牌:南宋初,置節(jié)度使以下金字牙符,亦稱象牙牌,以賜立戰(zhàn)功的將帥。
48、閑牙磕:1.同"閑磕牙"。
49、爪牙官:禁衛(wèi)軍將官。
50、馬牙消:見“馬牙硝”。
51、馬牙菜:即馬齒莧。
52、狼牙須:古代東南亞的印度化國家之一,其領土包括今馬來半島東岸北大年以東和東北地區(qū),約位于東經(jīng)101°18’,北緯6°48’,及今馬來西亞的吉打州。狼牙修建國年代約于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
53、私牙子:1.舊時私下為買賣雙方撮合從中取得傭金的人。
54、抵牙兒:托腮。出神貌。
55、咬牙餳:即膠牙餳。一種用麥芽或谷芽熬制而成,黏性很強的糖。古人常于元日食之。
56、打牙牌:流行北京一帶民間的曲調(diào)名。
57、馬牙香:香料的一種。
58、麞牙稻:形似麞牙的稻米。
59、鼠牙筆:一種形狀似筆的尖頭刻刀。
60、狼牙棍:即狼牙棒。
61、尾牙宴: 指商家希望來年生意興隆,準備好酒好菜給土地公“打牙祭”,祈求得到保佑。
62、月牙兒: 新月或農(nóng)歷月初形狀像鉤的月亮。
63、匈牙利:匈牙利建立的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國家。1918年11月匈牙利共和國成立后,資產(chǎn)階級政府因面臨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而無力執(zhí)政。1919年3月21日由匈牙利共產(chǎn)黨和社會民主黨執(zhí)政,成立蘇維埃共和國。蘇維埃政府采取措施,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紅軍。5月?lián)敉藚f(xié)約國支持的外國入侵軍隊。6月制定社會主義的憲法。后因國內(nèi)外敵人相勾結(jié),發(fā)動叛亂,8月蘇維埃共和國告終。
64、狼牙脩:古代東南亞的印度化國家之一,其領土包括今馬來半島東岸北大年以東和東北地區(qū),約位于東經(jīng)101°18',北緯6°48',及今馬來西亞的吉打州。狼牙修建國年代約于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
65、伯牙絃:1.相傳伯牙操琴,琴聲高妙,唯鐘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難覓,伯牙遂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絃"用為痛悼知音惜其難遇之典。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66、象牙床:象牙床也即牙床,指有象牙雕刻裝飾的床,或者做工精美的能掛羅帳的高檔床,并且是剛結(jié)婚的新人或小姐、闊太太少奶奶所用。
67、暴牙龍: “超自然生物”,同時“sauros”意思是“蜥蜴”。
68、馬牙槎: 磚墻留槎處的一種砌筑方法。
69、皮牙孜:(1)洋蔥
70、羅牙弦: 又名羅牙弦自從平安時代出現(xiàn)了武士這個階層之后1,騎射與弓術(shù)逐漸成為了武士們的武藝重點。
71、龍牙兵: FATE系列中經(jīng)常被召喚的低級魔物,通常以數(shù)量為優(yōu)勢聽從召喚者的指令行動,召喚需要龍牙。
72、象牙雕刻:象牙雕刻,北京市、廣東省廣州市傳統(tǒng)美術(sh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73、榼牙料嘴:斗嘴,爭吵。
74、八字牙梳:用象牙或玳瑁制作的八字形梳子。
75、打牙逗嘴:猶言打牙配嘴。
76、雌牙裂嘴:1.張嘴露牙。形容痛苦的樣子。2.形容嘻笑耍鬧的樣子。
77、跐牙裂嘴:掀唇露齒張大嘴巴的樣子。
78、齒牙余惠:謂幫人說好話。
79、雌牙露嘴:1.張嘴露牙。形容痛苦的樣子。2.形容嘻笑耍鬧的樣子。
80、豁牙鋸齒:喻器物邊口殘破缺損,形同鋸齒。
81、雌牙扮齒:謂耍嘴皮子調(diào)笑。
82、馬路牙子:亦作'馬路崖子'。方言。指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 方言。指街頭流浪兒。
83、齒牙為猾:謂讒言造成災禍。
84、傞牙倈嘴:猶言齜牙咧嘴。
85、犬牙相制:謂地界接連如犬牙交錯,借以互相牽制。泛指互相制約、牽制。
86、互市牙郎:亦省稱“互市郎”。亦省稱“互郎”。
87、嘻里牙蛇:方言。謂鬧著玩的。
88、嗑牙嘹嘴:亦作'嗑牙嘹嘴'。 斗嘴;耍嘴皮子。
89、雌牙扭嘴:1.張嘴露牙。形容痛苦的樣子。2.形容嘻笑耍鬧的樣子。
90、齒牙為禍:謂讒言造成災禍。
91、交交牙牙:錯雜貌。
92、金字牙符:1.宋代給有戰(zhàn)功將帥的書有金字的牙質(zhì)符信。
93、磕打牙兒:1.方言。戲弄;開玩笑。
94、能牙利齒:謂能說會道﹐善于辭令。
95、咨牙倈嘴:1.亦作"咨牙倈嘴"。2.齜牙咧嘴。形容生氣﹑痛苦的樣子或作怪模樣。
96、敲牙料嘴:猶嗑牙料嘴。斗嘴,耍嘴皮子。料,通"撩"。
97、訕牙閑嗑:謂閑得無聊﹐磨牙斗嘴以為笑樂。
98、佛牙舍利:亦作"佛牙"。
99、咨牙露嘴:1.亦作"咨牙倈嘴"。2.齜牙咧嘴。形容生氣﹑痛苦的樣子或作怪模樣。
100、六牙白象:見“六牙”。
牙字結(jié)尾的組詞
1、藍牙: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shù)。
2、恒牙:(名)人和哺乳動物的乳牙脫落后長出的牙齒。恒牙脫落后不再長出牙齒。
3、拔牙:把牙齒拔掉。
4、月牙:(1)口∶新月;農(nóng)歷月初形狀像鉤的月亮
5、吽牙:兩犬相爭。
6、爪牙:(1)動物的尖爪和利牙 (2)黨羽,幫兇
7、鏤牙:雕鏤的象牙。
8、柁牙:指舵板。
9、掐牙:指衣服花邊夾縫內(nèi)鑲?cè)氲木勥吘€﹑窄條錦。
10、豺牙:豺狼的牙齒。多以形容惡人的兇相。
11、行牙:舊時指同業(yè)工人每隔若干時日設筵相聚。
12、齙牙:突露在嘴唇外的牙齒。亦指人牙齒突露于唇外。
13、渚牙:1.亦作"渚芽"。2.洲上初生的草芽。
14、龍牙:1.一根粗枝上有許多橫出枝條者。2.荔枝的一種。3.見"龍芽"。
15、南牙:即南衙。指宰相。
16、呲牙:開口。表示有話要說、有意見。
17、豁牙:1.指人的牙齒殘缺。 2.器物邊口的殘破處。
18、鋸牙:像鋸齒一般的銳牙。 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19、駔牙:牙儈;市儈。
20、假牙:(1)人造的牙齒替代物,可用于代替自然牙齒中的一個、數(shù)個以至全部;尤指不是永久固定在嘴里的人造牙
21、門牙:1.建于軍門前的牙旗。借指營門。 2.門齒的通稱。
22、蟲牙:(1)“齲齒”
23、重牙:車輪的雙重外周。二輪相重,取其安穩(wěn)。
24、槽牙:(1)臼齒的俗稱,又稱“磨牙”
25、軍牙:軍前大旗。
26、毒牙:(1)毒蛇的一個長而中空或者帶溝的經(jīng)常伸出的牙
27、倨牙:曲牙。
28、車牙:車輪的外周。亦用以指代車。
29、齰牙:睡著時磨牙作響。
30、查牙:錯出不齊貌。
31、伯牙:古代傳說人物。春秋時民間琴師。善奏《高山流水》?!盾髯印駥W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句。據(jù)《呂氏春秋》記載,伯牙演奏的音樂形象,均為鐘子期所理解。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后世傳為“知音”佳話。
32、樹牙:建立牙旗。
33、齻牙:智牙。牙床末端最后長出的兩對臼齒。舊稱真牙。
34、撩牙:即獠牙。外露的長牙。撩﹐同"獠"。
35、奶牙:亦作'妳牙'。 乳齒。
36、銀牙:銀礦苗。
37、蚤牙:1.爪牙。蚤﹐通"爪"。2.喻勇武。
38、居牙:鋸牙。指猛獸鋒利的牙齒。
39、狼牙:1.草名。入藥,有毒。 2.比喻箭頭。 3.狼的牙齒。亦指狼牙狀的東西。 4.比喻險境。
40、竹牙:1.亦作"竹芽"。2.筍的別稱。
41、蛀牙:齲齒的俗稱。
42、膠牙:1.指(食物)堅硬難嚼。
43、鉏牙:形容物體像鋸齒那樣的不平正。
44、換牙:(1)乳齒脫落,恒齒生出。一般人從六歲到八歲開始換牙,十二歲到十四歲時全部換完
45、禡牙:古時出兵行祭旗禮。
46、祃牙:古時出兵行祭旗禮。
47、云牙:云絲﹔云朵。
48、槐牙:巢菜。草本植物。嫩莖和葉可作蔬菜,種子可食。
49、踞牙:形如鋸齒之牙。踞,通"鋸"。
50、倒牙:指吃東西咀嚼時牙齒感到不舒服。
51、官牙:舊時經(jīng)官府指派的牙商。
52、夔牙:舜時樂官夔與春秋時精于琴藝者伯牙的并稱。借指精通音樂的人。
53、獠牙:兇惡可怕的長牙。
54、摩牙:1.磨其牙使之銳利。2.指以口舌相爭。3.露出銳利的牙齒。狀兇狠。
55、五牙:古戰(zhàn)艦名。道教語。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初生之氣。
56、齒牙:牙齒。 口頭。 稱譽,說好話。
57、盤牙:交相連結(jié)。一說如犬牙相交。
58、犬牙:1.?犬齒,狗牙。 2.?磚石磚體中每磚凸出一角的束帶層。
59、聱牙:(1)文句別扭,讀不上口
60、嚼牙:猶嚼舌。搬弄是非;胡扯。
61、劘牙:磨牙。
62、敲牙:形容受冷后上下牙抖動相碰。
63、嗑牙:多嘴;閑談;斗嘴。
64、槎牙:亦作'槎枒'。亦作'槎岈'。 樹木枝杈歧出貌。 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于云﹑山﹑碑﹑石等。 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于人與動物。 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于形容語句不整飭。 指錯雜不齊的山石樹木等物。
65、沖牙: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種。 狀如沖牙的齒輪。
66、課牙:嗑牙﹐斗嘴嚼舌。課﹐用同"嗑"。
67、沾牙:謂吃喝東西。
68、韜牙:藏匿齒牙。謂不顯露兇相。
69、翠牙:1.亦作"翠牙"。2.植物初生的綠芽。
70、恆牙:(1)哺乳動物的第二套牙齒,在乳牙之后出現(xiàn),典型的恆牙一直存留到老年。人類的恆牙共32顆,上下頜各有4顆切齒、2顆犬齒、10顆前臼齒和臼齒
71、排牙:謂牙前將士排列節(jié)度使庭前候參。
72、挑牙:牙簽。
73、姜牙:即姜子牙。太公望呂尚的別名。
74、咬牙:(1)咬緊牙根 (2)熟睡時下上下牙齒相磨發(fā)聲,是消化不良的一種現(xiàn)象 (3)指說話尖刻或用言語頂撞人
75、板牙:(1)〈方〉門齒 (2)一個中間空的由一塊或幾塊相互間距離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切刀組成的切割工具,用于制造外螺紋(如螺栓上的螺紋) (3)〈方〉臼齒
76、谷牙:1.谷的萌芽。
77、奇牙:美齒。
78、叉牙:參差,歧出不齊。
79、差牙:差互,差錯。
80、大牙:1.指旗竿上飾以象牙的大旗。多為主帥標識旗﹐亦為儀仗用旗。2.槽牙。3.門牙。
81、石牙:齒狀之石。
82、發(fā)牙:撥動牙機。
83、虎牙:(1)口:向外凸出的犬牙
84、叔牙:春秋時齊國的鮑叔牙。因他善于知人,舉賢讓能,曾推薦管仲佐齊桓公成霸業(yè),后因以代稱能知人薦賢的人。
85、裂牙:(1)一個多核的營養(yǎng)子,它分節(jié)而成裂殖子
86、三牙:指三歲的牲口。 猶三丫。
87、出牙:(1)首次生長出牙齒
88、萌牙:(1)比喻新生的事物
89、童牙:謂幼小。
90、淄牙:方言。對別人嘲諷自己的斥責語。
91、貙牙:比喻勇武賢能的輔佐者。
92、乳牙:又稱乳齒。人和多數(shù)哺乳動物幼年期所生的牙齒。
93、霜牙:潔白的牙齒。
94、真牙:即齻牙??谇恢凶詈竺娴木数X。亦名智齒。俗稱盡根牙。
95、駐牙:將帥或方面大員駐扎﹑統(tǒng)轄某地。牙,牙旗。
96、崇牙:1.懸掛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2.旌旗的齒狀邊飾。
97、打牙:1.說閑話。2.斗口齒。
98、公牙:1.亦作"公牙"。2.封建時代的衙門。
99、隨牙:1.見"隨衙"。
100、補牙:(1)把齲壞的組織去凈、制成一定洞形,再以金屬或其他材料把牙齒的缺損部分填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