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組詞
反饋徵怎么組詞?一年級徵字組詞有那些?
徵組詞語共117個,其中徵開頭的詞語62個,徵結(jié)尾的詞語41個,在中間的詞語14個。
徵字組詞: 徵象、 徵實、 徵士、 徵候、 徵文、 徵債、 徵辭、 文徵明、 象徵派、 陸徵祥、 旁徵博引、 選舞徵歌、 橫徵苛役、 無徵不信、 病徵、 特徵、 清徵、 象徵、 流徵、 鼓徵、 納徵、 ... 這些徵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徵字開頭的組詞
1、徵象:(1)征候
2、徵實:(1)指田賦征收實物
3、徵士:出征的士兵。
4、徵候:(1)發(fā)生某種情況的跡象
5、徵文:(1)公開征集詩文稿件 (2)以成文為依據(jù)
6、徵債:收債?!段簳め尷现尽罚骸搬鐐?,一準(zhǔn)舊格?!碧贫纬墒健队详栯s俎·寺塔記上》:“韓干,藍(lán)田人,少時常為貰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貰酒漫游,干常徵債於王家?!?/p>
7、徵辭:1.證驗其言辭;責(zé)問?!蹲髠鳌る[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倍蓬A(yù)注:“言語相恨,當(dāng)明徵其辭以審曲直。”清俞正燮《癸巳類稿·臺灣府屬渡口考》:“荷蘭大驚,徵辭於成功?!?.引證古人言辭。唐韓愈《送??靶颉罚骸坝旨s通大義,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jīng)者,又誦數(shù)十萬言。”
8、徵言:驗證言辭。
9、徵亡:招致敗亡。
10、徵數(shù):表示數(shù)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契者,結(jié)也。上古純質(zhì),結(jié)繩執(zhí)契。今羌胡徵數(shù),負(fù)販記緡,其遺風(fēng)歟!”
11、徵喻:引證比喻。
12、徵索:索取;征派勒索。
13、徵乞:求取。
14、徵婚:公開征求配偶。
15、徵痛:謂受懲罰,遭痛苦。征,通"懲"。
16、徵賁:意思是征召諸侯聘問。
17、徵發(fā):謂征集調(diào)遣人力或物資。《史記·平準(zhǔn)書》:“法既益嚴(yán),吏多廢免。兵革數(shù)動,民多買復(fù)及五大夫,徵發(fā)之士益鮮。”晉干寶《搜神記》卷五:“今年國家有大事,出三將軍,分布徵發(fā)。”宋陳師道《后山叢談》卷三:“自五代來,契丹歲壓境,及中國徵發(fā),即引去?!鼻搴际莉E《質(zhì)疑·諸史》:“觀《周禮·大司徒》比閭族黨之法,以及車馬甲兵力役追胥,種種徵發(fā),皆出於井田?!卑徒稹堕L生塔》:“就從這天起征發(fā)的命令下來了,成千成百的‘賤民’絡(luò)繹不絕地象囚犯一般從山中、從海邊給押到京城里來。”
18、徵命:1.征召﹑命令。2.指征召的命令。
19、徵祥:征兆。亦特指祥兆。
20、徵集:(1)尋求收集 (2)國家依法調(diào)集
21、徵信:考核證實;取信,憑信。
22、徵請:謂朝廷以禮聘請出仕。清吳敏樹《與楊性農(nóng)書》:“今之世,朝庭設(shè)科舉以待士,士或伏處巖穴,養(yǎng)高名以待徵請。雖近於古,究之於義,則未然也?!?/p>
23、徵起:征召起用。
24、徵儥:招買。謂招徠顧客?!吨芏Y.地官.司市》:"以量度成賈而征儥,以質(zhì)劑結(jié)信而止訟。"鄭玄注:"征,召也。儥,買也。物有定價,則買者來也。"賈公彥疏:"儥買之物賈定,則召買者來。故云征儥也。"一說賣貨不相欺。見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周禮》"司市"。
25、徵貴:1.謂尋找可賣高價處出售。《史記·貨殖列傳》:“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司馬貞索隱:“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預(yù)示物價將高漲。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申屠蟠》:“物貴極徵賤,賤極徵貴,凡事皆然。至于極重,而不可復(fù)加,則其勢必反趨于輕?!?/p>
26、徵考:考求征信。
27、徵授:征召授官。
28、徵逐:(1)指朋友頻繁交往、相互宴請
29、徵問:征召詢問?!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罚骸敖窕茨贤鯇O建,材能高,淮南王王后荼、荼子太子遷常疾害建。建父不害無罪,擅數(shù)捕繫,欲殺之。今建在,可徵問,具知淮南陰事?!?/p>
30、徵拔:征召選拔。
31、徵稿:(1)征集稿件
32、徵募:(1)征招;召募
33、徵拜:征召授官。
34、徵使:征召的使者。
35、徵書:1.古代記載災(zāi)異征兆的緯書。《后漢書·千乘貞王伉傳》:“初,迎立靈帝,道路流言悝恨不得立,欲鈔徵書?!?.指征召或征調(diào)的文書。《后漢書·郎顗傳》:“聞徵書到,夜縣印綬於縣廷而遁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汝父昔罷豫章,徵書朝發(fā)夕至?!碧瓢拙右住恫吡秩ぷh井田阡陌》:“於是生業(yè)相固,食力相濟(jì),其出財征也不待徵書而已平矣?!泵鲃⒒端屠钭痈鹆辍吩姡骸耙仓拐哚鐣保獏捿p舟出郭頻。”
36、徵怪:1.亦作"征怪"。2.怪異的征兆。
37、徵收:(1)政府依法向人民或下屬收取
38、徵選:征召選拔。三國吳韋昭《博奕論》:“技非六藝,用非經(jīng)國,立身者不階其術(shù),徵選者不由其道?!碧瞥羴缙凇端捅R管記仙客北伐》詩:“廟堂盛徵選,戎幕生光輝。”
39、徵斂:亦作“徵歛”。猶征收。《周禮·地官·里宰》:“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斂其財賦?!碧圃Y(jié)《舂陵行》:“供給豈不憂,徵斂又可悲?!泵鲃⒒端蛣e燈和尚還鄉(xiāng)序》:“追呼徭役之可憐,誅求徵歛之無厭。皆足以累其身,愁其心?!眳⒁姟搬缡铡?。||見“徵斂”。
40、徵歌:謂征招歌伎。
41、徵賦:征收?!俄n非子·顯學(xué)》:“徵賦錢粟以實倉庫、且以救饑饉備軍旅也,而以上為貪。”
42、徵車:古代征召賢達(dá)使用的車子。清方文《送劉孔安北上》詩:“大云起幽壑,徵車來何遲!”清顧景星《<楝亭詩鈔>序》:“不佞徵車來長安,晤子清如臨風(fēng)玉樹。”
43、徵須:求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歸心》:“世有魂神,示現(xiàn)夢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飲食,徵須福佑,亦為不少矣?!?/p>
44、徵招:征召,征聘。
45、徵理:召見審問。
46、徵租:征收租稅。
47、徵賤:1.謂尋找物價低賤處購貨?!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叭烁魅纹淠?,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2.預(yù)示物價將低落。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申屠蟠》:“物貴極徵賤,賤極徵貴,凡事皆然。至于極重,而不可復(fù)加,則其勢必反趨于輕?!?/p>
48、徵聘:(1)招聘;用公告的方式聘請
49、徵咎:災(zāi)禍的征兆。
50、徵?。赫魇账魅?征求取得。
51、徵剝:征收剝削。唐韓愈《順宗實錄一》:“比年旱歉,先圣憂人,特詔逋科悉皆蠲免。而實敢肆誣罔,復(fù)令徵剝?!?/p>
52、徵跡:跡象。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而《卜辭》中則確有多父多母之征跡?!?/p>
53、徵創(chuàng):猶懲戒。徵,通“懲”。黃藥眠《五月歌》:“他們起來徵創(chuàng)了昏憒的官僚,演成了壯美的暴動?!?/p>
54、徵訊:召問?!秶Z·晉語八》:“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徵訊也?!表f昭注:“徵,召也。訊,問也?!?/p>
55、徵酒:謂行令飲酒。
56、徵兆:(1)事先顯露出來的跡象;征候
57、徵應(yīng):猶證驗,應(yīng)驗?!稘h書·敘傳上》:“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三曰神武有徵應(yīng)?!碧苿⑩稁X表錄異》卷上:“溫媼者……鄉(xiāng)里咸謂之龍母,敬而事之,或詢以災(zāi)福,亦言多徵應(yīng)?!泵骼钯棥妒肪V評要·后秦記·二世皇帝》:“呂后望氣,老嫗哭蛇,英雄欺人耳。然徵應(yīng)之事,理自應(yīng)有,莫作奇怪看?!泵魅~盛《水東日記·文字等語讖宜避》:“文字著述,官制稱謂,器物名號,以至歌謡讖語,戲謔之言,多有徵應(yīng),亦皆有當(dāng)諱避者?!?/p>
58、徵庸:謂被征召任用。
59、徵驗:1.證據(jù);事實根據(jù)。漢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今上所考視,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外內(nèi)相應(yīng),豈茍而已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鐘會《檄蜀》,徵驗甚明;桓公《檄胡》,觀釁尤切?!?.應(yīng)驗;證實。宋徐鉉《稽神錄·建州狂僧》:“建州有僧,不知其名,常如狂人,其所言動,多有徵驗。”清張惠言《丁小疋<鄭氏易注后定>序》:“余往嘗疑鄭君箋《詩》,以婚期盡仲夏以前,於經(jīng)無所徵驗?!秉S人《<清文匯>序》:“一代無文,則一代學(xué)術(shù)思想,非附見於削青者,皆將晦翳澌熄而無可徵驗,茲可恫焉?!?/p>
60、徵辟:謂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稱征,三公以下召之稱辟。
61、徵藏史:上古主管典籍之官?!肚f子.天道》:"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陸德明釋文:"司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猶今之秘書官,職典墳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
62、徵信録: zhengxinlu徵信録(征信錄):有關(guān)經(jīng)手公益款項收支情況的報告書。第十五回:“究竟他收了款,就登在報上,年年還有徵信録,未必可以作弊?!薄端~紅似二月花》二:“大家別性急。聽說趙守翁正在趕辦十多年來第一回的征信錄呢!”
徵字中間的組詞
1、文徵明:人名。(西元1470~1560)?初名璧,以字行,別字征仲,號衡山,明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
2、象徵派:以象征主義為創(chuàng)作方法的文藝流派。
3、陸徵祥:陸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江蘇省松江府上??h(今上海市)人。
4、旁徵博引:(1)為了表示論證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5、選舞徵歌:征招歌伎。
6、橫徵苛役: (橫今讀héng)謂濫收捐稅,徭役嚴(yán)酷。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四節(jié):“夫以始皇、二世之橫徵苛役,淫刑以逞,以漢高較之,仁暴自相天壤。”
7、無徵不信: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抖Y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编嵭ⅲ骸搬?,或為證?!泵骼钯棥稄?fù)宋太守書》:“且無徵不信久矣,茍不取陳語以相證,恐聽者益駭愕。故凡論説,必?fù)?jù)經(jīng)引傳,亦不得已耳。”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所謂夏禮、殷禮都已文獻(xiàn)無征,‘無征不信’,故他重視的是‘郁郁乎文哉’的周禮。”
8、選妓徵歌:指放蕩的生活方式。語本唐李白《宮中行樂詞》之二:“選妓隨雕輦,徵歌出洞房?!泵黢T夢龍《楚江情·歌筵買駿》:“選妓徵歌惟買醉,只愁回首歲華虛。”參見“選色徵歌”。
9、三徵七辟:謂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
10、燕夢徵蘭:《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儵。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榷墓娭?,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鹿?,名之曰蘭?!焙笠浴把鄩翎缣m”為婦人懷孕生男之典。唐元稹《王承宗母吳氏封齊國太夫人制誥》:“﹝吳氏﹞魯文在手,燕夢徵蘭,道以匡夫,仁而訓(xùn)子……宜受進(jìn)封之恩,用表貫霜之節(jié)??煞恺R國太夫人。”
11、遣將徵兵: 見“遣兵調(diào)將”。
12、魏徵諷諫:魏徵唐初重臣。
13、酒食徵逐:謂酒肉朋友互相邀請吃喝玩樂。語本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14、咀徵含商:謂講求音律,反復(fù)吟詠。
徵字結(jié)尾的組詞
1、病徵:(1)疾病在外面顯示出來的征象
2、特徵:(1)一事物異于他事物的特點 (2)作為一事物異于他事物的特點的
3、清徵:省察;審察。清澄的徵音。征,五音之一。
4、象徵:(1)不可見的某種物(如一種概念或一種風(fēng)俗)的可以看見的標(biāo)記
5、流徵:音調(diào)名。
6、鼓徵:謂擊鼓召眾。
7、納徵:即納幣。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儀禮·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鄭玄注:“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辟Z公彥疏:“納此,則昏禮成,故云徵也?!薄稌x書·禮志下》:“江左以來,太子婚,納徵用玉璧一,獸皮二,未詳何所準(zhǔn)況。”《南史·裴松之傳》:“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玉璧虎皮?!眳⒁姟凹{幣”。
8、宮徵: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漢劉向《說苑·善說》:“雍門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三國魏嵇康《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碧贫拍痢陡袘言姟罚骸凹睙嵬肿?,唱和如宮徵?!鼻遐w翼《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泛指樂曲。宋秦觀《點絳唇》詞:“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清洪昇《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泛指聲調(diào)。南朝齊陸厥《與沉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碧品啃g《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
9、少徵:運氣學(xué)說術(shù)語,是指不及之火運。
10、就徵:1.接受朝廷﹑官府征召。
11、壽徵:長壽的征兆?!对姟旐灐らs宮》“俾爾昌而熾,卑爾壽而富,黃髮臺背,壽胥與試”漢鄭玄箋:“黃髮、臺背,皆壽徵也。胥,相也。壽而相與試,謂講氣力不衰倦。”
12、變徵:(1)傳統(tǒng)音樂術(shù)語。古七聲音階(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的一個音級。以此為主調(diào)的歌曲,凄愴悲涼
13、靈徵:祥瑞的征兆。
14、攤徵:攤派征收。唐陸贄《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之一:“舊重之處,流亡益多……有流亡,則已重者攤徵轉(zhuǎn)重?!彼卫铗s《徐襄州碑》:“至於補累攤徵,有加無減?!?/p>
15、表徵:1.揭示,表明。2.顯露于外的征象。
16、美徵:吉兆。
17、義徵:謂自愿應(yīng)征。唐初與府兵制兼行的募兵的一種,其身份高于一般募兵?!杜f唐書·職官志三》:“其義徵者別為行伍,不入募人之營?!薄杜f唐書·劉仁軌傳》:“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徵。”
18、急徵:1.緊急征召。2.急詔赴獄。
19、暴徵:(橫今讀héng)濫征捐稅,強行搜刮民財。
20、催徵:催促征收田賦租稅。
21、浮徵:超額征收。
22、遐徵:1.遠(yuǎn)行;遠(yuǎn)游。2.遠(yuǎn)道出征或長途行軍。
23、休徵:吉祥的征兆。
24、抽徵:征收。
25、延徵:招請。
26、激徵:1.指激揚高亢的樂音。征,五聲音階之一。2.雅曲名。
27、詔徵:皇帝下令征召。《后漢書·丁鴻傳》:“永平十年詔徵,鴻至即召見?!碧祈n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又欲面言事,上書求詔徵?!?/p>
28、嚼徵:謂調(diào)弄音律。
29、派徵:攤派征收。
30、考徵:考求。
31、六徵:1.亦作"六證"。2.考察﹑識別人臣的六個方面。征﹐驗證。
32、吉徵:幸運的征召。 吉祥的征兆。
33、夢徵:猶夢兆。
34、八徵:1.謂為識別人才進(jìn)行的八種考查。2.謂生活中所接觸的八個方面。
35、應(yīng)徵:1.接受征召。 2.泛指響應(yīng)某種征求。如:應(yīng)征稿件。
36、太徵:運氣學(xué)術(shù)語。
37、庶徵:各種征候。
38、蔡徵:陳朝官員。官至吏部尚書。
39、調(diào)徵:謂收取稅賦。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賜金幣謝表》:“跨兩省一京之地,當(dāng)諸夷數(shù)道之衝,機務(wù)浩繁,調(diào)徵闊遠(yuǎn)?!?/p>
40、險徵:危險的征兆?!稘h書·賈誼傳》:“見細(xì)德之險徵兮,遙增擊而去之?!鳖亷煿抛ⅲ骸把砸娍良?xì)之人,險阨之證,故重?fù)羝溆鸲呷?。?/p>
41、副性徵:人和動物發(fā)育到一定階段表現(xiàn)出來的與性別有關(guān)的特征。如男子長胡須、喉結(jié)突出、聲調(diào)低;女子乳房發(fā)育、聲調(diào)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