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字中間的組詞
- 1、履屐間:比喻小事。
屐字結(jié)尾的組詞
- 1、裙屐:亦作'裠屐'。 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貴游子弟的衣著。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時髦裝束。 借指衣著時髦的富家子弟。
- 2、步屐:腳步。閑行;散步。
- 3、高屐:高底木屐。
- 4、車屐:即伏兔。古代車上部件。
- 5、丁屐:底部帶有釘齒用以防滑的木鞋。
- 6、飛屐:猶飛步。疾走。
- 7、縠屐:猶絲履。
- 8、阮屐:晉阮孚﹐性好屐﹐嘗自蠟屐﹐并慨嘆說﹕"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見《晉書.阮孚傳》。后以"阮屐"泛指木屐。
- 9、認(rèn)屐:1.辨認(rèn)鞋子。典出《宋書.隱逸傳.劉凝之》﹕"有人嘗認(rèn)其所著屐。笑曰﹕'仆著之已敗﹐令家中覓新者備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還之﹐不肯復(fù)取。"
- 10、皮屐:一種皮飾的木頭鞋。
- 11、桑屐:桑木做的木屐。
- 12、蠟屐:1.以蠟涂木屐。 2.涂蠟的木屐。
- 13、木屐:(1)亦稱“呱噠板兒”。木底鞋
- 14、筍屐:用筍殼編結(jié)為面的木屐。
- 15、游屐:出游時穿的木屐。亦代指游蹤。
- 16、連屐:1.猶同行。
- 17、謝屐:1.見"謝公屐"。
- 18、雨屐:1.雨天所著的木屐。
- 19、野屐:古人出游所穿的木底鞋。
- 20、攜屐:攜帶登山屐。表示即將登山。
- 21、駐屐:停步;歇腳。
- 22、躡屐:拖著木屐;穿著木屐。
- 23、山屐:登山用的木屐。語出《南史?謝靈運傳》:“﹝謝靈運﹞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后齒。”
- 24、折屐:《晉書?謝安傳》:“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攘T,還內(nèi),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焙笠浴罢坼臁毙稳菘裣病?/li>
- 25、帬屐:比喻注重衣飾的年輕人。
- 26、履屐:鞋。借指腳。見“履屐間”。
- 27、一屐:一只鞋子。傳說菩提達(dá)磨死后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葬熊耳山,后三年宋云使西域回,遇師于蔥嶺,見手?jǐn)y只履。
- 28、謝公屐:一種前后齒可裝卸的木屐。
- 29、高齒屐:高齒木屐。
- 30、登山屐: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游山時常穿的一種有齒的木屐?!赌鲜罚x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
- 31、靈運屐:1.《宋書.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因稱這種特制的木屐為"靈運屐"。
- 32、謝安屐:1.謝安所著木屐。語本《晉書.謝安傳》﹕"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nèi)﹐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后亦借指木屐。
- 33、游山屐:即謝公屐。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喜游山陟嶺,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后齒。見《宋書.謝靈運傳》。
- 34、猩猩屐: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猩猩者好酒與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誘之。猩猩始見,必大罵曰:‘誘我也!’乃絕走遠(yuǎn)去,久而復(fù)來,稍稍相勸,俄頃俱醉,因遂獲之。”后以“猩猩屐”比喻羈絆人的事物。
- 35、云煙屐:登山屐。
- 36、阮家屐:晉阮孚﹐性好屐﹐嘗自蠟屐﹐并慨嘆說﹕"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見《晉書.阮孚傳》。后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 37、沙棠屐:一種木屐。以沙棠木做底。底下一般有齒,便于踐泥、踏雪及登山。
- 38、山林屐:指登山穿的木屐。
- 39、東山屐:晉謝安在金陵城東筑別墅,常著屐來此游憩。謝玄等破苻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閱書既竟,了無喜色,棋如故。既罷,還內(nèi),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事見《晉書.謝安傳》。后因以"東山屐"為典。
- 40、幾兩屐: 幾兩屐:即“阮家屐”。泛指木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