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組詞
反饋堤怎么組詞?一年級堤字組詞有那些?
堤組詞語共85個,其中堤開頭的詞語28個,堤結(jié)尾的詞語51個,在中間的詞語6個。
堤字組詞: 堤壩、 堤堰、 堤塘、 堤圍、 堤川、 堤封、 堤堤、 隋堤柳、 不堤防、 大堤曲、 無堤之輿、 決堤而出、 東長堤村、 河堤、 隋堤、 大堤、 筑堤、 戧堤、 被堤、 連堤、 ... 這些堤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堤字開頭的組詞
1、堤壩:(名)堤和壩的總稱。泛指攔水和防水的建筑物。
2、堤堰:堤壩。參見:隄堰
3、堤塘:堤岸。
4、堤圍:(1)圍在邊緣的堤
5、堤川:1.堤防河川。
6、堤封:都凡;通共。詳"提封"。
7、堤堤:鳥群飛貌。
8、堤梁:堤防與橋梁。
9、堤塞:筑堤阻塞 水流 。
10、堤繇:1.古代修筑堤壩的徭役。
11、堤閼:1.堤壩上壅水的閘板。
12、堤備:1.防備。
13、堤捍:堤岸。
14、堤防:(1)堤
15、堤障:堤壩。
16、堤垸:(1)類似堤壩、用來防水的建筑物
17、堤遏:1.堤防﹐堤岸。
18、堤工:堤防工程。 修筑堤壩的工人。
19、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壩。
20、堤夫:1.修筑或管理堤壩的民夫。
21、堤塍:1.堤壩和田界。
22、堤火:1.防火。
23、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24、堤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25、堤水:1.古代傳說中的水名。
26、堤坡:(1)堤兩側(cè)的傾斜成坡部分
27、堤岸:(1)堤和壩,泛指防水、擋水的建筑物
28、堤?。?1)用泥土筑成的較矮的堤。也叫“堤埂子”
堤字中間的組詞
1、隋堤柳:隋煬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所植的柳樹。唐羅隱有《隋堤柳》詩。
2、不堤防:猶言不料。
3、大堤曲:樂府西曲歌名。與《雍州曲》皆出《襄陽樂》。梁簡文帝《雍州曲》有以《大堤》為題的﹐為唐《大堤曲》﹑《大堤行》所本。
4、無堤之輿:1.謂天子富貴無限。
5、決堤而出:由于洪水太大,或者其他原因,江水沖出江。
6、東長堤村: 東長堤村位于河北安平縣劉吉口鄉(xiāng)北部,以農(nóng)業(yè)為主。
堤字結(jié)尾的組詞
1、河堤:(1)沿河道兩岸用土或石壘成似墻的構(gòu)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2、隋堤:隋煬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楊柳﹐后人謂之隋堤。
3、大堤: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陽縣。2.樂府曲名。
4、筑堤:(1)修筑或加固河堤或海堤
5、戧堤:(1)搶救滲漏或加強堤壩時,于堤坡外面加幫的堤。其頂?shù)陀谡添敚斆娼小皯昱_”
6、被堤:草盛貌。
7、連堤:亦作“連隄”。長堤。遍堤。
8、堤堤:鳥群飛貌。
9、防堤:提防﹐防范。
10、江堤:亦作“江隄”。
11、陼堤:如堵如堤。形容固定不移。一說為踟躇。
12、海堤:(1)防海水入侵的堤
13、無堤:猶無限。
14、隨堤:1.即隋堤。
15、雪堤:(1)雪的小丘或雪坡
16、木堤:木岸。
17、楚堤:指漢水堤岸。
18、御堤:禁苑中的堤。
19、石堤:亦作“石隄”。石筑的堤防。
20、遙堤:筑在縷堤以外,距河岸較遠處用以防范特大洪水的堤。
21、月堤:亦作“月隄”。呈半月形的堤防。在險要或單薄的堤段,于堤內(nèi)或堤外加筑形如半月之堤,以備萬一。指月光下的堤防。隄,一本作“堤”。
22、蘇堤:1.亦稱"蘇堤"。亦稱"蘇堤"。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間,蘇軾知杭州時,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廟,分西湖為內(nèi)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六橋煙柳"之稱。3.在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舊稱豐湖)中。宋紹圣年間,蘇軾知惠州時,買豐湖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惠州.蘇堤》。
23、金堤:亦作“金隄”。堅固的堤堰。后作為堤堰的美稱。堤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堤名。指今四川灌縣都江堰一帶岷江的江堤。
24、圩堤:(1)在低洼地區(qū)修筑的堤壩,用于防止洪水淹襲
25、鸞堤:借指京官。
26、銅堤:指修筑得很堅固的江河堤防。上可行人。
27、簽堤:1.用竹樁加固的防水堤。
28、障堤:1.堤防﹐堤壩。
29、柳堤:1.亦作"柳堤"。2.植有柳樹的堤岸。
30、沙堤:唐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筑的沙面大路。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31、云堤:(1)觀測到的在遠處具有明顯界線的云塊,它覆蓋了相當(dāng)大一部分地平天空,但范圍不超過頭頂
32、子堤:在堤頂上臨時加筑的小堤,用來防止洪水漫溢決口。也叫子埝。
33、后堤:(1)全口托牙之后延部分,能使托牙與組織之間完全封閉
34、糟堤:1.積糟成堤。極言酒之多,沉湎之深。
35、斷堤:1.倒塌的堤岸。
36、魏堤:指魏王堤。
37、路堤:(1)比原地面高出許多的堤岸式路面
38、決堤:水漫過堤頂后逐步帶走了筑堤的泥土,然后堤身變薄變軟,擋不住上游的水,堤垮了。
39、潛堤:(1)堤頂位于靜止水面下的防水堤
40、突堤:防波堤為阻斷波浪的沖擊力、圍護港池、維持水面平穩(wěn)以保護港口免受壞天氣影響、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業(yè)而修建的水中建筑物。
41、湖堤:沿湖岸修建的擋水堤。
42、縷堤:臨河處所筑的小堤。因連綿不斷,形如絲縷,故名"縷堤"??|堤堤身低薄,僅可防御尋常洪水,在特大洪水時不免漫溢。
43、白沙堤:(1)指西湖的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
44、魏王堤:唐時名勝之一。洛水流入洛陽城內(nèi),過皇城端門,經(jīng)尚善﹑旌善兩坊之北,南溢為池,貞觀中賜魏王泰,故名魏王池,有堤與洛水相隔,名魏王堤。
45、白公堤:堤名。即白沙堤。相傳為唐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筑。 堤名。故址在江蘇省蘇州市虎丘下。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所筑。參閱《清嘉慶一統(tǒng)志.蘇州府.堤堰》。
46、坡公堤:宋·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在西湖筑的長堤,人稱坡公堤。今稱蘇堤。
47、救生堤:擋水防患,保護生產(chǎn)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堤壩。
48、蘇公堤:1.亦稱"蘇堤"。亦稱"蘇堤"。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間,蘇軾知杭州時,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廟,分西湖為內(nèi)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六橋煙柳"之稱。3.在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舊稱豐湖)中。宋紹圣年間,蘇軾知惠州時,買豐湖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惠州.蘇公堤》。
49、白銅堤:古代襄陽境內(nèi)漢水堤名。
50、防波堤:海港﹑大湖泊或水庫中為了防止波浪沖擊停泊的船只等而修建的建筑物。亦比喻捍衛(wèi)和平防止侵略的屏障。
51、防護堤:(1)為防止水流泛濫成災(zāi)而修筑的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