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組詞
反饋冠怎么組詞?一年級(jí)冠字組詞有那些?
冠組詞語共221個(gè),其中冠開頭的詞語81個(gè),冠結(jié)尾的詞語100個(gè),在中間的詞語40個(gè)。
冠字組詞: 冠冕、 冠笄、 冠軍、 冠代、 冠辭、 冠族、 冠帶、 衣冠冢、 定冠詞、 戴冠郎、 黃冠體、 南冠客、 女冠子、 未冠題、 弱冠、 樹冠、 猴冠、 桂冠、 林冠、 貌冠、 籜冠、 ... 這些冠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xué)生,點(diǎn)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冠字開頭的組詞
1、冠冕:(1)古代皇冠或官員的帽子 (2)比喻受人擁戴或出人頭地
2、冠笄:1.固定冠的簪子?!端问贰ざY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鳳冠,各置于槃,蒙以帕?!?2.指古代男女成年時(shí)分別舉行的冠禮、笄禮?!抖Y記·樂記》:“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编嵭ⅲ骸澳卸?,女許嫁而笄,成人之禮。” 3.指成年男女。清陳康祺《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八:“戴名世大逆,法至寸磔,族皆棄市,未及冠笄者,發(fā)邊。” 4.梳頭戴帽,指僧尼還俗。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后主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禮佛自懺?!?/p>
3、冠軍:(1)泛指第一名的稱號(hào)
4、冠代:蓋過當(dāng)代,無人比得過。
5、冠辭:古代行冠禮時(shí)的祝詞。
6、冠族:顯貴的豪門世族。
7、冠帶:1.帽子與腰帶?!抖Y記·內(nèi)則》:“冠帶垢,和灰請漱?!彼嗡抉R光《晚食菊羹》詩:“歸來褫冠帶,杖履行東園?!泵鞒瘤L《雙珠記·棄官尋父》:“今日解了冠帶,扮做常人。輕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殘游記》第三回:“只畫了一箇人,仿佛列子御風(fēng)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fēng)吹起?!?2.戴帽子束腰帶?!稇?zhàn)國策·楚策一》:“秦王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比龂翰懿佟掇丁吩姡骸般搴锒趲В《\彊?!碧祈n愈《送石處士序》:“﹝先生﹞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于門內(nèi)?!薄都t樓夢》第六二回:“寳玉清晨起來,梳洗已畢,便冠帶了?!?3.指裝束,打扮?!肚貋懔鶉皆挕肪碇校骸俺図n員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殺虎壯士。”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俄n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宋洪邁《容齋四筆·饒州風(fēng)俗》:“宋受天命,然后七閩、二浙與江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睏钣袢纭缎梁ジ锩戎洝返谖逭乱缎紳M清皇室罪狀檄》:“山河依舊,先人之廬墓可親;冠帶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fù)?!?5.謂使習(xí)禮儀?!杜f唐書·玄宗紀(jì)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謂冠帶百蠻,車書萬里。”明張居正《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冠帶月支,旅應(yīng)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輸象齒之珍?!?6.比喻封爵,官職?!稇?zhàn)國策·魏策四》:“且夫魏一萬乘之國,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為秦之強(qiáng)足以為與也?!薄睹魇贰ぬ齐袀鳌罚骸坝錾鈴?fù)冠帶,卒。” 7.指官吏、士紳。《文選·張衡<西京賦>》:“冠帶交錯(cuò),方轅接軫?!毖C注:“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涉務(wù)》:“晉朝南渡,優(yōu)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干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jī)要?!彼稳~適《北村記》:“相為市者,皆魚蝦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泵鲝埢脱浴都姥悠酵跷摹罚骸爸性趲В瑠A道壺漿。” 8.指男子。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初集·雙縊廟》:“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襲裙釵之飾。”
8、冠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稱二十歲為冠歲。
9、冠帔:古代婦女之服飾。冠,帽子。帔,披肩。 泛指道士的服裝。 借指道士。
10、冠禮: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發(fā)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成年時(shí)才由長輩為其梳發(fā),戴上新帽。此一紀(jì)念儀式即稱為「冠禮」。
11、冠序:在書前加序言。
12、冠詞:若干語言中與名詞連用的一種虛詞。在數(shù)、性、格三方面必須跟相接的名詞一致。分為定、不定二種。
13、冠群:高出眾人。
14、冠蓋:(名)官員穿戴的服飾和乘坐的車輛,借指官吏:~如云(形容集會(huì)的官員很多)。
15、冠子:(1)鳥頭部紅色的肉質(zhì)突起,顏色鮮艷
16、冠豸:1.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2.指擔(dān)任御史之類的官吏。
17、冠紳:1.比喻仕宦。2.戴帽束帶。
18、冠纓:帽帶。結(jié)于頷下,使帽固定于頭上。 指帽。 指仕宦。
19、冠裾:猶衣冠。
20、冠裳:1.指官吏的全套禮服。2.指穿著官服。3.指官宦士紳。4.指官職。5.指文明﹑禮儀制度。
21、冠緌:古代公侯禮帽的帽穗緌,帽帶的下垂部分。
22、冠婚:亦作'冠昏'。 指冠禮與婚禮,《禮記》各有專篇記述。亦指其篇名。 謂行加冠﹑結(jié)婚禮。
23、冠紱:比喻仕宦。
24、冠軍:(1)泛指第一名的稱號(hào)
25、冠綬:泛指官吏的服飾制度。冠,禮帽;綬,印綬。
26、冠鳧:傳說由石首魚變成的野鴨。
27、冠石:1.以三石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認(rèn)為是將有天子興于民間的一種祥瑞。2.山名。今名聰山,在山東省費(fèi)縣西北。
28、冠縵:帽帶。
29、冠絻:冠冕。
30、冠簪:1.使冠固定于發(fā)髻上的簪子。2.比喻仕宦。
31、冠具:行冠禮的用具。
32、冠醮:古代行冠禮的一種儀節(jié)。行冠禮時(shí),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賓位酌一次酒,謂之"冠醮";每三加而總向賓位敬一次醴(甜酒),謂之"冠醴"。
33、冠佩:1.亦作"冠佩"。2.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飾。3.指官吏。4.婦女用的帽子與佩飾。
34、冠珥:1.即日珥。為突出在太陽邊緣外面的發(fā)光氣團(tuán)。日全食時(shí),用肉眼可以看見,其色火紅。2.指首飾與耳飾。
35、冠絕:遠(yuǎn)遠(yuǎn)超過。
36、冠昏:亦作'冠昏'。 指冠禮與婚禮,《禮記》各有專篇記述。亦指其篇名。 謂行加冠﹑結(jié)婚禮。
37、冠部:1.指吏部。古代中央官制設(shè)六部,以吏部為首。故稱。 2.鉆石上一部分的表示方法,從臺(tái)面-冠部-腰部-亭部;來表示一粒鉆石的所有部分
38、冠軼:超過。
39、冠櫛:梳發(fā)戴帽。
40、冠醴:古代行冠禮的一種儀節(jié)。行冠禮時(shí),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賓位酌一次酒,謂之"冠醴";每三加而總向賓位敬一次醴(甜酒),謂之"冠醴"。
41、冠冒:蓋過,居首位。
42、冠劍:古代官員戴冠佩劍,因以"冠劍"指官職或官吏。
43、冠飾:(1)古典建筑中一種頂部線腳
44、冠士:已行冠禮的成年之士。
45、冠雞:戴公雞形狀的帽,表示好勇。
46、冠蟬:蟬花的別名。蟬頭有角如花冠狀,故稱??扇胨?。
47、冠服:帽子和衣服。 指官吏。
48、冠倫:蓋過同輩。
49、冠霞:頭戴霞冠。意謂成仙。
50、冠履:1.亦作"冠屨"。2.帽與鞋。頭戴帽,腳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
51、冠組:比喻仕宦。
52、冠帽:即帽子。
53、冠首:首位。 加在前頭。
54、冠德:1.謂道德最高。2.推崇道德。
55、冠弁:1.天子田獵時(shí)的裝束。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2.古代禮帽的總稱。3.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以指成年。4.指官員。
56、冠玉:1.裝飾帽子的美玉。 2.形容男子的美貌。 3.指美男子。
57、冠場:蓋過一同考試的人。
58、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禮義的人。
59、冠胄:官宦子孫。
60、冠篇:謂寫序言。
61、冠年:指男子二十歲。
62、冠世:謂超人出眾,天下一流。
63、冠事:指冠禮。
64、冠座:蓋過在座的人。
65、冠掛:謂帽子被東西鉤去。
66、冠巾:1.冠和巾。 2.指官職。 3.僧人還俗或出仕。 4.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
67、冠時(shí):蓋過時(shí)人,為當(dāng)代第一。
68、冠雀:即鸛雀。
69、冠屨:見“冠履”。
70、冠古:蓋過前人或前代。
71、冠名:在某種事物前面加上自己名號(hào)的權(quán)利
72、冠羣:超出眾人。
73、冠荊:指用荊條編制的帽子。
74、冠者:中國漢族男子的成年禮,嘉禮的一種。
75、冠心病:(1)見“冠狀動(dòng)脈病”
76、冠蓋場:猶官場。
77、冠蓋里:古地名。
78、冠名權(quán):指體育比賽或其他活動(dòng)把名字賣給想做廣告的企業(yè)或廠家,出資贊助的后者可以利用比賽或其他活動(dòng)宣傳、介紹自己的權(quán)利。
79、冠軍賽:一年一度的體育運(yùn)動(dòng)比賽又要開始了,你報(bào)名了三項(xiàng)運(yùn)動(dòng),分別是滑板,自行車和卡丁車,去爭奪冠軍吧!。
80、冠狀溝: 陰莖頸的俗稱,是男性陰莖龜頭下緣的一圈溝狀構(gòu)造。
81、冠弁服: 弁服之一,帝王田獵習(xí)兵事之服。
冠字中間的組詞
1、衣冠冢:(1)沒有尸骨,只埋著死者的衣冠的墳?zāi)?/p>
2、定冠詞:(1)放在名詞之前的虛詞,用來特別說明名詞所指的是某一類人或事物(非漢語語法)
3、戴冠郎:雞的別稱。
4、黃冠體:曲藝的一種。即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說道教故事。
5、南冠客:1.借指囚犯。2.指南方人。
6、女冠子:女道士。詞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為詞牌。內(nèi)容多詠女道士。有小令、雙調(diào)、長調(diào)等。參閱《詞譜》卷四。曲牌名。南北曲許多宮調(diào)都有同名曲牌。以屬南曲黃鐘宮,南呂宮,北曲黃鐘宮者較常見。
7、未冠題:舊時(shí)科舉考試給未冠者專出的試題,比較容易解答。
8、鳳冠粟:傳說中的一種粟子。
9、衣冠客:指做官者。
10、衣冠墓:即衣冠冢。柳亞子有《碧云寺謁孫先生衣冠墓》詩。參見"衣冠冢"。
11、三冠王:一般情況是一只球隊(duì)同一個(gè)賽季獲得本國頂級(jí)聯(lián)賽冠軍、國內(nèi)最高水平杯賽冠軍和本大洲最高級(jí)別洲級(jí)聯(lián)賽冠軍,為真正意義上的三冠王。延伸開來的廣義,指同一個(gè)賽季獲得三項(xiàng)聯(lián)賽或杯賽冠軍的球隊(duì)。
12、雞冠石: 雄黃。
13、超今冠古:冠:超出眾人。超越古今。
14、褎然冠首:1.見"褎然舉首"。
15、白冠厘纓: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
16、笠冠蓑袂: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漁家裝束。
17、白冠牦纓:亦作"白冠厘纓"。
18、頂冠束帶:謂為官。
19、怒冠三掛:《新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yán)武床,瞪視曰:'嚴(yán)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dú)殺彝。"后用為詠杜甫的典實(shí)。
20、蟬冠豸繡:古代御史大夫的冠服。蟬冠﹐貂蟬冠;豸繡﹐繡著獬豸的補(bǔ)服。
21、衣冠南渡:1.西晉末,晉元帝渡江,建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中原士族相隨南逃,史稱"衣冠南渡"。唐劉知幾《史通.邑里》:"異哉,晉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陽蕩覆,衣冠南渡,江左僑立州縣,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亂"后,中原士庶避亂南奔之事。2.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遷之事。
22、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識(shí)出眾的人。
23、魫角冠子:古時(shí)以魚枕骨為飾的冠。
24、大冠子夏:指漢代杜鄴。
25、卿子冠軍:秦末楚懷王臣宋義的尊號(hào)。
26、衣冠盛事:指仕宦之家為人稱羨的美事。
27、全能冠軍:田徑、體操、武術(shù)等全能比賽第一名的稱號(hào)。
28、衣冠禮樂:指各種等級(jí)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guī)范。指封建社會(huì)中各種典章禮儀。
29、衣冠濟(jì)楚:(1)服裝整齊漂亮
30、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nCoV)感染導(dǎo)致的肺部炎癥
31、蟬聯(lián)冠軍: 連續(xù)不斷獲得冠軍。
32、道冠古今: 人的主張古今來說都是最好。這句話是在孔廟的西邊的一個(gè)牌坊上有出現(xiàn),與其對應(yīng)的是“德侔天地”。這里是形容孔子,說他的貢獻(xiàn)如同一奪一樣大,他的主張古今來說都是最好的。
33、嬌身冠養(yǎng):“艷照門”發(fā)生后流行于網(wǎng)絡(luò)論壇,以近似音的修辭法,替換下了原詞中的“生”和“慣”,將“艷照門”中的兩位主角阿嬌、陳冠希嵌入其中。
34、無冕冠軍:田徑、體操、武術(shù)等全能比賽第一名的稱號(hào)。
35、衣冠整齊: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齊漂亮。
36、妃冠服制: 妃冠。
37、鳳冠霞披: 鳳冠霞帔指舊時(shí)富家女子出嫁時(shí)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
38、笠冠簑袂: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漁家裝束。
39、忠靜冠服: 忠靜冠:即古玄冠,冠匡如制,以烏紗冒之,兩山俱列于后,冠頂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壓以金線,邊以金緣之。四品以下去金,邊以淺色絲線緣之。
40、唯冠至極: 意為唯利是圖,冠冕堂皇到了極點(diǎn)!形容本來就目的不純良,卻唱得很好聽,為了什么高尚的目標(biāo)!
冠字結(jié)尾的組詞
1、弱冠:(1)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jì)
2、樹冠:(1)喬木樹干的上部及其枝葉
3、猴冠:語本《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焙笠员扔鞑幌喾Q的官職。
4、桂冠:(1)把月桂樹的枝條或花圈作為一種勝利或杰出的象征,后來習(xí)俗以桂冠為光榮的稱號(hào)
5、林冠:(1)森林中樹木的上部枝葉相互連接成一大片
6、貌冠:冠名。
7、籜冠:竹皮冠。用竹筍皮制成的帽子。
8、纕冠:喪冠。
9、及冠:指男子年滿二十。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名。
10、榮冠:猶桂冠。
11、毳冠:1.毛皮帽子。
12、奪冠:(1)奪取冠軍;奪得第一名
13、觟冠:古代執(zhí)法官戴的冠。觟,同"獬"。
14、沖冠:謂頭發(fā)上指把帽子沖起。形容極為憤怒。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15、道冠:道士戴的帽子。
16、巍冠:高冠。
17、免冠:(1)不戴帽子
18、贊冠:1.謂在古代男子舉行冠禮時(shí),為之贊唱司儀。
19、寶冠:1.飾以寶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眾所戴者。2.指花朵。
20、練冠:1.厚繒或粗布之冠。古禮親喪一周年祭禮時(shí)著練冠。
21、皇冠:(1)由君主戴的象征至高權(quán)力的帽子,一般由貴重金屬制作,鑲有寶石
22、典冠:掌管國君之冠的近侍。
23、鹖冠:1.用鹖羽(一種類似雉雞的鳥的羽毛)作裝飾的冠。 2.隱士之冠。
24、鳀冠:用鲇魚皮制成的冠。
25、峨冠:高冠。
26、白冠:1.白色帽子。喪服。
27、戎冠:武職的官帽。
28、素冠:1.白色的帽子。古代遭兇喪事時(shí)所戴。2.《詩.檜風(fēng).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毛傳:"庶,幸也;素冠,練冠也。"又《序》:"《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毛傳:"喪禮,子為父,父卒,為母,皆三年,時(shí)人恩薄禮廢,不能行也。"后因以"素冠"為對不能克盡孝道者的譏刺語。
29、雞冠:雄雞頭上的肉冠。草本植物名。一年生,花狀如雞首之肉冠。
30、根冠:根冠:位于根的頂端,由許多排列不規(guī)則的薄壁細(xì)胞組成,套在分生區(qū)的外方,所以稱為根冠,它的作用是保護(hù)下面幼嫩的分生區(qū)。
31、彈冠: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4.指為官。
32、梁冠:有橫脊的禮冠。
33、獬冠:即獬豸冠。
34、標(biāo)冠:首位。
35、髫冠:青少年。
36、齒冠:(1)牙齒露出齒齦的部分
37、勝冠:古代男子成年可以加冠﹐因用以指成年。
38、鸃冠:1.亦作"?冠"。2.冠名。飾鵕鸃羽。秦漢之初以為侍中冠。
39、鮭冠:古代楚冠名。
40、溺冠:意思是凌辱儒生。
41、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們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會(huì)地位。
42、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謂成年。
43、鷸冠:以鷸羽為飾的冠。古時(shí)亦為知天文者之冠。
44、簪冠:插簪于冠。古謂做官。
45、布冠:白布制的冠。
46、尚冠:里名。
47、掛冠:(1)辭官
48、昏冠:婚禮和冠禮。
49、鐵冠:1.古代御史所戴的法冠。以鐵為柱卷﹐故名。2.借指御史。
50、鳳冠:(1)古代皇帝后妃的帽子,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亦指婦女出嫁時(shí)的禮帽
51、玄冠:古代朝服冠名,黑色。
52、衣冠:(1)衣服和禮帽 (2)服飾 (3)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53、巾冠:1.巾和冠,古代成人所服。亦指戴巾冠?!夺屆屖罪棥?"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2.古成年人始戴巾冠,故亦指長大成人。
54、冕冠: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之禮帽。
55、升冠:脫帽。
56、楮冠:以楮樹皮所制之冠。多為貧士﹑隱士所用。
57、華冠:用樺木皮所做的冠。 或謂'華冠'亦名'建華冠',即鷸冠。
58、婚冠:婚禮和冠禮。 指婚冠的年齡,喻年少。
59、童冠:1.指青少年。語出《論語.先進(jìn)》:"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60、國冠:國中最高的官位。
61、羽冠:(1)鳥類頭上長的羽毛
62、朝冠:君臣上朝時(shí)所戴之冠。
63、成冠:成年。
64、法冠:古代冠名。本為楚王冠,從秦漢起,御史﹑使節(jié)和執(zhí)法官皆戴此冠。
65、角冠:1.道冠。2.宋代時(shí)行的一種白角制的女冠。
66、挺冠:杰出超群。
67、未冠:古禮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滿二十歲為“未冠”。沒戴帽子。
68、翠冠:翠玉所飾之冠。為古代貴族婦女所服用。 鳥頭上高聳的翠毛。
69、繁冠:即大冠。漢代武官所戴之冠。
70、楚冠:《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高誘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楚冠'即指此冠,后御使﹑使節(jié)及執(zhí)法者皆戴之。
71、王冠:(1)象征國王身分、權(quán)力的帽子
72、隃冠:傳說中的奇獸名。
73、纓冠:'纓冠'形容急迫或急切救助他人。 仕宦的代稱。
74、畫冠:傳說上古有象刑,即以異常的衣著象征五刑表示懲誡。犯人穿著特殊標(biāo)志的衣冠代替刑罰,稱為'畫冠'。
75、黃冠:(1)黃色的冠帽,多為道士戴用 (2)用以指代道人
76、喪冠:服喪時(shí)所戴的一種帽子。
77、圜冠:1.儒者戴的圓形帽子。也叫鷸冠。
78、沐冠:見“沐猴而冠”。
79、瓢冠:1.瓜瓢形的僧帽。
80、珠冠:珠飾的帽子。
81、蟬冠:漢代侍從官所戴的冠。上有蟬飾﹐并插貂尾﹐故亦稱貂蟬冠。后泛指高官。
82、清冠:謂居于第一。
83、小冠:古代高度廣度皆遜于一般的冠。稱閑時(shí)所服的便帽??h令的別稱。
84、卓冠:超越。 高超卓絕。
85、椶冠:棕制的帽子。《明史·隱逸傳·楊恒》:“﹝恒﹞閲十年退居白鹿山,戴椶冠,披羊裘,帶經(jīng)耕煙雨間,嘯歌自樂,因自號(hào)白鹿生。”
86、三冠:夏﹑商﹑周三代之冠。指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
87、魫冠:古時(shí)以魚枕骨為飾的冠。
88、鮮冠:鮮麗的帽子。
89、日冠:日暈的一種。出現(xiàn)在太陽上方,形如冠。
90、豸冠:即獬豸冠。 借指糾察﹑執(zhí)法的官員。
91、雨冠:1.雨天戴的帽子。
92、摽冠:1.第一﹐最好的。
93、入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之禮,表示已成人。"入冠"謂已滿二十歲。
94、星冠:道士的帽子。
95、卻冠:魚皮做的帽。
96、肉冠:(1)鳥類頭頂長的肉質(zhì)的凸起,形狀似冠
97、始冠:謂二十歲。
98、縞冠:1.白色生絹制的帽子。用于祥祭。2.白色生絹制的帽子。用于兇事。
99、縓冠:淺紅色的帽子。
100、齋冠: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