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組詞
反饋事怎么組詞?一年級事字組詞有那些?
事組詞語共300個,其中事開頭的詞語100個,事結尾的詞語100個,在中間的詞語100個。
事字組詞: 事件、 事后、 事跡、 事情、 事業(yè)、 事宜、 事故、 奏事官、 給事中、 百事通、 敘事詩、 和事佬、 決事比、 萬事通、 從事、 故事、 軍事、 閑事、 許事、 诇事、 軼事、 ... 這些事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事字開頭的組詞
1、事件:(1)有一定社會意義或影響的大事情 (2)泛指一般的大事情;具體事務 (3)禽、畜的可以吃的內臟
2、事后:事情出現(xiàn)之后。也指事情處理、完結之后。
3、事跡:(1)過去做過的較重要的事情
4、事情:(1)人類生活中的一切活動和現(xiàn)象 (2)事實 (3)泛指婚喪大事
5、事業(yè):(1)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guī)模和系統(tǒng)的對社會發(fā)展有影響的經?;顒?(2)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單位 (3)個人的成就
6、事宜:(1)關于事情的安排、布置 (2)事情的道理
7、事故:(1)原泛指事情,現(xiàn)在指意外的損失或災禍 (2)原因 (3)借口
8、事實:(1)事情的真實情況
9、事物:(1)指客觀的一切物體和現(xiàn)象
10、事寔:(1)事情的真實情況
11、事樞:猶職權,權柄。
12、事頭:1.猶事情,事體。2.情由;事由。
13、事由:(1)事情的原由 (2)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內容 (3)〈方〉職業(yè);工作
14、事理:(1)事情的道理
15、事項:(1)事情的項目
16、事權:(1)處理事情的職權
17、事體:(1)〈方〉事情 (2)事情的體統(tǒng)
18、事望:名聲,聲望。
19、事養(yǎng):侍奉供養(yǎng)。
20、事條:猶條例,法規(guī)。
21、事本:1.從事根本之業(yè)。本,指耕戰(zhàn)。2.事情的根由。3.猶根本大事。
22、事術:處事用的心術﹑手段。
23、事實:(1)事情的真實情況
24、事蹟:(1)過去做過的較重要的事情
25、事序:事情的條理﹑秩序。
26、事隙:猶言工作的間隙。
27、事狀:1.事實情況。2.猶行狀。3.指訴狀所陳之事。
28、事書:古代諸侯給天子的奏事之書。
29、事任:1.猶言承擔職務。2.猶事情,情況。3.職務;職責。
30、事宦:仕宦,指做官。
31、事主:(1)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2)事情的主謀 (3)辦理婚喪喜事的人家
32、事產:家產,產業(yè)。
33、事化:1.治道教化。2.世事變化。
34、事前:(1)事情發(fā)生之前,也指事情處理、了結之前
35、事蹤:猶事跡。
36、事業(yè):(1)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guī)模和系統(tǒng)的對社會發(fā)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2)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單位 (3)個人的成就
37、事功:(1)事業(yè)和功績
38、事戎:從事戰(zhàn)爭。
39、事干:1.謂事已辦完。2.辦事的才干。
40、事務:(1)指具體的事情 (2)行政雜務;總務
41、事先:事情發(fā)生之前;事先。
42、事端:(1)原泛指事情或事情的開端,現(xiàn)指事故或糾紛
43、事行:1.事跡。2.行為;品行。3.行事,做事。4.指社會倫理關系。
44、事統(tǒng):事務。多指政事﹑軍務。
45、事緒:1.事情的條理。2.指紛繁的事務。
46、事對:用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故實,構成對偶句的修辭方法。
47、事因:事情的原委﹑因由。
48、事智:運用智慧。
49、事驗:猶證據。
50、事形:1.指文章中事物的鋪陳。2.猶情況,情勢。
51、事典:治事的規(guī)章。專門輯集有關禮制事件的類書。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別于語典。
52、事職:1.指周時冬官的具體職責。2.職務;職責。3.履行職務。
53、事須:謂情勢應該如此,理應如此?!豆盼脑贰げ芄宸蛉伺c楊太尉夫人袁氏書》:"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計﹐事須敬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雜說》:"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秣飼牛畜﹐事須肥健。"唐劉禹錫《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詩之二:"只恐重重世緣在﹐事須三度副蒼生。"一說"事須"為唐宋習用語。
54、事況:事情;情況。
55、事機:1.古代軍事術語。指在戰(zhàn)爭中用來損害敵方的計謀。2.行事的時機。3.猶機要;機密。
56、事役:1.勞役。2.政務;公務。3.指戰(zhàn)事。
57、事慮:對事情的想法。
58、事制:謂政事的制度﹑法度。
59、事酒:古指"三酒"中冬釀春成的新酒。
60、事濟:1.事業(yè)完成;事情辦成功。2.猶事情。
61、事為:1.指工藝技術。2.作為,行為。
62、事畜:"仰事俯畜"的省略語。謂侍奉父母,養(yǎng)育妻兒,維持一家生計。
63、事守:指應當遵守的法度。
64、事力:1.用力。2.指使用武力。3.供役使的人,仆役。4.能力;力量。5.實力;武力。
65、事用:1.使用;應用。2.猶干練。
66、事義:指文章的思想內容。 事理;情理。 謂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義。 指典故的意義。
67、事要:1.指權柄。2.事情的要領﹑要旨。3.重要的事情。
68、事際:時會;情勢。
69、事數(shù):1.佛家語。指一切事物的名相。2.指用以推測人事吉兇的一種術數(shù)。
70、事態(tài):(1)事情的狀態(tài);局勢
71、事質:猶形質。
72、事修:1.治理。
73、事目:1.名目;事項。2.摘要;事情的概況。
74、事類:1.事情的類似性;同類之事。2.指文章中引用古事故實以類比事理。
75、事務:(1)指具體的事情 (2)行政雜務;總務
76、事家:指供食用的動物內臟。
77、事會:1.機遇;時機。2.指事情的變化。3.事情或問題的關鍵。
78、事證:物證,證據。
79、事幾:1.事情,事體。2.同"事機"。3.事情的苗頭﹑朕兆。
80、事指:行事的宗旨。
81、事節(jié):1.行事得當。2.政事精簡。3.事實情節(jié);事宜。
82、事人:1.事奉人;服侍人。2.奉承人;討好人。3.謂充任下屬。4.嫁人。
83、事始:事情的開端。
84、事象:事物的形象。 事情,現(xiàn)象。
85、事事:(1)做事 (2)各種事情;每件事
86、事權:(1)處理事情的職權
87、事寄:猶言職權范圍。
88、事居:事奉活著的人,多指事奉新君。
89、事契:猶情誼。
90、事苗:事由,因由。
91、事大:指小國侍奉大國。
92、事後:事情發(fā)生或處理﹑了結以后。
93、事外:1.指塵世之外。2.猶局外。3.對外進行戰(zhàn)爭。
94、事意:1.事情的意義。2.用意;意圖。3.猶事情,事務。
95、事上:事奉尊長。
96、事色:情況,形勢。
97、事別:猶言送別。
98、事分:職分;名分;身分。
99、事績:業(yè)績,重大的成就。
100、事過:猶過失。
事字中間的組詞
1、奏事官:1.地方上派遣入朝奏事的官員。2.在朝廷接遞奏章的官員。
2、給事中:(1)官名。秦漢為加官,晉以后為正官。明代給事中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并監(jiān)察六部,糾彈官吏 (2)又
3、百事通:(1)對什么事都愛指手劃腳的人,好象什么事都懂
4、敘事詩:(1)詩歌的一種,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又不采取戲劇形式,包括史詩、民謠和韻文傳奇故事
5、和事佬:見“和事老”。
6、決事比:漢代的判例匯編。當時凡判案無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可以比附近似的條文,上報皇帝定案。這種判例匯編后再奏請皇帝批準,稱為《決事比》,即具有法律效力,可作為以后判案的根據。
7、萬事通:(1)無所不知的人(含譏諷意)
8、問事簾:1.古時官吏往往坐在簾子內問案,這簾子叫做"問事簾"。
9、七事件:指人體的頭、胸、腹和四肢。七件物品。
10、董事會:(1)公司的全體董事出席的會 (2)有資格主管一個組織的一般事務的理事、經理或代表的機構
11、給事郎:官名。隋改給事中為給事郎。
12、人事物:禮物。
13、當事人:(1)履行(涉及理智、良心和自由意志的)行動或行為的人;對其言行負責任的人
14、當事者:1.當權的人。2.身當其事的人。
15、斷事官:1.官職名。北齊僧職有斷事沙門﹐掌斷處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元至正初設斷事官一員﹐后增至八員﹐隸樞密院﹐掌管裁決軍府刑政獄訟的事務。明初太祖置行樞密院﹐尋改置大都督府﹐下設有斷事官﹐總治五軍刑獄﹐后廢除。參閱宋贊寧《僧史略.雜任職員》﹑《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職官志五》。
16、故事詩:敘事詩的一種。故事性比一般敘事詩強,規(guī)模比史詩小,取材廣泛。
17、敍事詩:1.詩歌的一種。以敘述歷史或當代的事件為內容的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我國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
18、從事衫:指軍服。
19、辦事員:1.?負有一定責任的公務人員。 2.?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職別,在科員以下。 3.?受雇(如在一個企業(yè)辦公室)保存記錄或賬目,或多少執(zhí)行些辦公室的例行任務的雇員。
20、不事事:不理事務。
21、了事癡:猶言辦事迷。指醉心政事。語出《晉書?傅咸傳》:“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癡,復為快耳!”宋·楊萬里《冬暖》詩:“暫閑何似長閑好,無事非關了事癡。”
22、理事會:1.?為協(xié)商、征求意見或討論問題而召開的會議。 2.?經選舉或任命構成或咨詢機構或擁有一定權利的組織。
23、辦事處:(1)政府處理事務的一個部門或行政單位 (2)辦理某種業(yè)務或提供服務的地方
24、大事記:(1)以時間先后為序記載重大事件的書籍或表格等材料
25、訪事員:即訪事人。
26、執(zhí)事人:主管具體事務者;仆役。
27、論事文:1.議論文。
28、沒事哏:猶言無端兇狠;過分兇狠。
29、敘事文:(1)一種文體,用于描述某一事件、故事的經過或細節(jié),它通常按時間先后順序展開,而且常有有關人物的描寫
30、訪事人:舊指通訊社或報館派往各地采訪新聞的人。
31、記事珠:1.傳說能幫助記憶的珠子。
32、用事奴:猶管家。
33、記事冊:1.記錄史事的冊籍。今稱隨事記錄備忘的筆記。
34、行事官:執(zhí)行事務的官。
35、了事環(huán):武將馬鞍上擱兵器的銅鐵環(huán)。
36、七事子:見“七事兒”。
37、問事杖:刑杖。
38、刑事犯:(1)因觸犯刑法,有刑事責任的罪犯
39、親事官:唐代官名,在政府部門中干辦具體事務。
40、傳事板:即云版。舊時官署和權貴之家都以擊云板為報事集眾的信號。
41、兩事家:猶言對頭,敵人。
42、政事堂:唐宋時宰相的總辦公處。唐初始有此名,設在門下省,后遷到中書省。開元十一年 公元 年 改稱中書門下,因宰相名義上即為中書門下省長官之故。下設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北宋就中書內省設政事堂,簡稱中書,與樞密院分掌政﹑軍,號稱'二府'。元豐改制后,遂以尚書省的都堂為宰相辦公所在,因也稱都堂為政事堂。
43、沒事狠:猶言無端兇狠;過分兇狠。
44、沒事兒:(1)有空閑 (2)沒關系 (3)沒什么
45、月事布:1.即月經布。
46、炊事員:指在軍隊、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集體各單位食堂,飯店,招待所做飯燒菜的工作人員。在集體單位中擔任炊事的人。。
47、干事人:1.干練而有辦事才能的人。2.指辦事人員。
48、公事人:指犯人。
49、日事錢:見“日食錢”。
50、公事房:舊時指辦理公家事務的處所。
51、沒事村:同“沒2事哏”。
52、卿事寮:指周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吏,見于令尊﹑令彝銘文。在周王及其師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卿士。他們經常在王的左右,青銅器銘文中簡稱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協(xié)助周王執(zhí)掌政務。
53、和事草:蔥的別名。
54、故事片:[gùshipiāner]:故事片兒〈名〉義同“故事片piàn”。[gùshipiàn]:〈名〉表演故事的影片。
55、七事兒:亦作“七事子”。亦作“七事家”。亦作:七事子七事家
56、議事堂:古代商議軍國大事的殿堂。
57、沒事人:謂置身局外的人。
58、省事三:藕的別名。
59、通事官:官名。清置。掌翻譯等事。
60、無事處:沒有辦法。
61、職事官:執(zhí)掌具體政務的官吏。
62、紀事體:是指以歷史事件為主的史書體例。
63、國事犯:即政治犯。
64、言事官:1.指諫官。
65、知事僧:寺院中掌管事務的僧人。
66、職事僧:1.寺院中分管各項職務的僧人。
67、捉事人:舊指捕役或緝訪的人。
68、無事忙:(1)不干正事,但又忙亂
69、本事人:舊時使女之一種。
70、近事男:[梵文﹑巴利文up?saka,俗語uv?saa]即居士。指在家奉佛受五戒的男子。
71、小事件:小裝飾品。
72、一事中:宋時科舉,對某一部分合格之應試者,予以待補資格,謂之“一事中”。
73、領事館:一國派駐在別國某城市或某地區(qū)的領事代表機關。根據不同情況,可分別設總領事館、領事館、副領事館、領事代辦處等。
74、近事女:[巴利文up?sik?,俗語uv?sia]指在家奉佛的受五戒的女子。近事,謂親近三寶,奉事如來之意。
75、七事家:見“七事兒”。
76、軍事家: 軍事家,具有對軍事活動實施正確指引或是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按此定義可以將軍事家分為兩類:戰(zhàn)略軍事家和戰(zhàn)術軍事家。一般被稱為軍事家者多為軍隊最高統(tǒng)帥或高級將領?;\統(tǒng)的概括,戰(zhàn)略家、戰(zhàn)術家和軍事理論家都可稱為軍事家。
77、董事長: 由董事會或常務董事會選舉產生的公司法定代表人。
78、故事核: 故事中的核心情節(jié)或細節(jié)。
79、肇事者:直接引發(fā)事故的人。
80、歹事頭:指不好招惹的人。
81、蒞事者:(1)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82、花事了: 指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結束,比喻愛情的凋零。
83、理事長: 通常是指一個“人民團體”或“非營利組織”(Non-ProfitOrganization,NPO)的“協(xié)會”名義或實質上的領導者。
84、記事兒:指小孩兒對事物已經有記憶的能力:二十年前我跟媽媽到過上海,那時還不~,所以毫無印象。
85、三事戒: 身凈戒,言凈戒,意凈戒,
86、話事人:話事人實為粵語用詞,'話事'是“決定”的意思,“話事人”即是“可以決定的人”。
87、無事哏:猶言無端耍威風。
88、監(jiān)事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四節(jié)的規(guī)定,監(jiān)事會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的監(jiān)事以及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的監(jiān)事組成的,對公司的業(yè)務活動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的法定必設和常設機構。
89、外事處:外事處就是從事外事工作的部門,主管外事工作。
90、搞事棍: 非常能干。
91、托事條: 委托他人幫忙辦理某事時寫的條據。
92、無事狠:1.見"無事哏"。
93、四事行:
94、新事物:(1)背離既定教條或實際的事物;與現(xiàn)存形式不同的事物
95、鄭事道: 莆田人、宋元祐六年進士。
96、破事兒: 不愿管又非得管的,不愿做又非得做的煩心、討厭、不情愿、反感的事。
97、諸事不宜: “宜:諸事不宜”:是指這一天沒有特別合適做的事。不吉不兇。平。“忌:諸事不宜”:是指這一天做事犯忌。兇。
98、民事主體: 是指根據法律規(guī)定,能夠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能夠充當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99、西安事變:(1)亦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為逼蔣聯(lián)共抗日而拘捕蔣介石,實行的一次“兵諫”
100、軍事體育:有關軍事知識和技能的體育運動,如跳傘運動、航空模型運動、摩托車運動等。
事字結尾的組詞
1、從事:(1)干某項事業(yè) (2)處理;處置 (3)辦事;辦理事務 (4)官職名
2、故事:1.?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2.?掌故,典故。 3.?舊事,先例。 4.?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jié)、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5.?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xiàn)主題的情節(jié),故事梗概。
3、軍事:(1)與軍隊或戰(zhàn)爭有關的事情
4、閑事:(1)跟己無關的事 (2)無關緊要的事
5、許事:1.這樣的事情。
6、诇事:刺探情況。
7、軼事:(1)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事跡
8、處事:1.辦事。2.六書之一。即指事。
9、管事:(1)受雇管理家事或庶務的人。地位比一般仆人為高
10、僉事:1.職官名。專司判斷官事的官。金時置按察司僉事,明代時都督、都指揮、按察、宣慰、宣撫等司均置僉事官。民國初年時,中央各部局亦設有僉事,位在參事之下,主事之上,現(xiàn)已廢除。 2.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級官員。魯迅《墳·從胡須說到牙齒》:“我曾經是教育部的僉事,因為‘區(qū)區(qū)’,所以還不入鞠躬或頓首之列的。”
11、喪事:(1)指人死后殮葬、哀悼等事情
12、心事:(1)心里盤算、思慮的事(多指感到為難的)
13、肇事:(1)引起事端;鬧事
14、辦事:(1)處理公務 (2)做事 (3)因公逗留,出差
15、對事:1.猶對質。2.合適;相稱。
16、恨事:(1)令人感到遺憾的事
17、春事:春耕之事。春色;春意。指男女歡愛。特指花事。
18、橫事:(1)意外的事故或災禍
19、諳事:熟悉事理﹔懂事。
20、爛事:方言。猶言麻煩事或弄糟了的事。
21、遜事:1.猶慎事。2.辭職。
22、執(zhí)事:(1)從事工作;主管其事 (2)有職守之人;官員 (3)差事;工作 (4)基督教會的低級圣職人員 (5)擔任工作、職務,特指舉行典禮時擔任專職的人 (6)先生,兄臺——舊時的書信中用以稱對方,表示對人的敬稱,不直指其人之意 (7)舊指儀仗 (8)指在左右侍從的人
23、諂事:逢迎侍奉。
24、懂事:(1)了解別人的意圖或明白事理的
25、蠢事:(1)愚蠢的事
26、釋事:指佛事。
27、冬事:冬季的大事。古指冬祭﹑處決犯人等。
28、美事:好事。
29、詫事:令人驚詫的事﹐怪事。
30、蕆事:謂事情辦理完成。
31、篡事:篡奪之事。
32、闖事:1.惹起事端。
33、共事:(1)一同工作 (2)共同生活,特指夫妻共同生活
34、苦事:(1)指繁重費力的事情
35、人事:(1)指人世間的事 (2)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配、獎懲等工作 (3)人情事理 (4)人的意識的對象 (5)人力能做到的事 (6)饋贈的禮物
36、受事:(1)語法上指動作的對象,即動作所及于的人或事物 (2)接受職事或職務
37、贅事:1.多馀的事。
38、部事:1.所屬的事情。
39、崇事:1.尊奉敬事。2.重視,致力于。
40、瑣事:(1)繁雜零碎的事
41、礙事:(1)指使人不方便,或妨礙人
42、吉事:吉祥之事。古指祭祀﹑冠禮﹑婚嫁等。
43、訖事:完事﹔竣工。
44、成事:(1)辦好某事 (2)已成之事
45、個事:1.這事。2.猶一事。
46、盥事:古代灌祭禮儀。
47、涉事:謂接物處事。
48、做事:(1)擔任有固定的職務;工作 (2)從事某種工作或處理某項事情
49、白事:(1)喪事
50、恒事:通常的事。 日常用品。
51、釀事:制造事端。
52、往事:(1)從前的事情
53、后事:(1)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多見于章回小說) (2)喪事 (3)生前未盡之事
54、壞事:(1)使事情辦糟;辦不好事情
55、評事:(1)評議事情
56、重事:重大的事。
57、黨事:黨錮之事。
58、宮事:1.古代指婦女在家庭中承擔的事務,如女工﹑養(yǎng)蠶及其他室內勞作等。2.謂太子宮中的有關事宜。
59、貢事:1.獻納財物之事。
60、媚事:謂以諂媚事人。
61、年事:年歲,年紀。指過農歷新年的事務。
62、參事:1.參核其事;參與其事。 2.官名;職務名。
63、同事:(1)共事的人。后指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
64、兵事:(1)戰(zhàn)事;戰(zhàn)爭
65、利事:指有利可圖的事。 指軍事裝備。
66、私事:(1)私人的事情 (2)隱私的事
67、犯事:(1)犯罪;犯法
68、給事:1.處事;辦理事務。2.供職。3.引申為侍奉。4.官名。給事中的省稱。
69、了事:辦妥事情;使事情得到結束。明白事理;精明能干。
70、情事:情況;現(xiàn)象:詳細詢問家鄉(xiāng)的~。
71、物事:事情。東西,物品。蔑稱他人。猶家伙。
72、整事:治事。
73、動事:1.謂治理經國大業(yè)。2.指日常應用器具。
74、感事:1.受外界事物的觸動。2.因事興感。
75、捏事:假造事端。
76、去事:1.往事。2.離職。
77、錯事:1.處理事務。錯﹐通"措"。
78、來事:(1)〈方〉也作來事兒。處事 (2)〈方〉行;可以 (3)將來的事情
79、隸事:以故事相隸屬。謂引用典故。
80、誅事:對行為或所做的事加以譴責。
81、耐事:謂以忍讓處事。 指經得起得失﹑榮辱等人事之變。
82、巧事:(1)湊巧的事
83、省事:(1)減少事務;精簡手續(xù) (2)不費事;便利
84、避事:謂逃避職事。
85、行事:(1)辦事;做事 (2)行為
86、後事:(1)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多見于章回小說) (2)喪事 (3)生前未盡之事
87、厘事:舊指帝王祈?;蚨\雨的祭祀?!稘h書.文帝紀》所謂"祠官祝厘"者即指此。宋以后多由道士行之。
88、拏事:管事,掌權。
89、干事:(1)辦事
90、慘事:慘痛的事情。
91、蠱事:1.猶故事。指舊日的典章制度等。
92、繢事:1.繪畫之事。
93、近事:1.淺鄙之事。2.近日之事,過去不久的事情。
94、竣事:了事;完事。
95、男事:古指成年男子應盡的職責。如種田﹑服徭役等。
96、百事:各種事務;事事。
97、稷事:1.播種五谷的事﹐農事。
98、解事:(1)懂事
99、怕事:(1)害怕招惹是非
100、伯事:1.霸業(yè)。伯,通"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