鉢組詞
反饋鉢怎么組詞?一年級鉢字組詞有那些?
鉢組詞語共31個,其中鉢開頭的詞語9個,鉢結尾的詞語14個,在中間的詞語8個。
鉢字組詞: 鉢龍、 鉢那、 鉢吒、 鉢拏、 鉢盂、 鉢略、 鉢錢、 傳鉢袋、 優(yōu)鉢羅、 蒜鉢子、 顩鉢羅、 畢鉢羅、 三摩鉢提、 擊鉢催詩、 飯鉢、 納鉢、 佛鉢、 寶鉢、 石鉢、 乳鉢、 行鉢、 ... 這些鉢的組詞更適合中小學生,點擊查看解釋及造句等
鉢字開頭的組詞
1、鉢龍:缽中之龍。事本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僧涉》:“僧涉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龍。每旱,堅常使之呪龍。俄而龍便下鉢中,天輒大雨”。
2、鉢那:1.亦作"缽那"。2.錢。梵語的音譯。據(jù)說八十枚貝珠為一缽拏﹐十六缽拏為一迦利沙缽拏。
3、鉢吒:僧人用以裹身的獨幅氈。梵語的音譯。
4、鉢拏:亦作“缽那”。錢。梵語的音譯。據(jù)說八十枚貝珠為一缽拏,十六缽拏為一迦利沙缽拏?!洞髮毞e經·菩薩藏會·大自在天授記品》:“定應以此五百羯利沙鉢那,貿花散奉放光如來?!碧菩兑磺薪浺袅x》卷二一:“羯利沙鉢那,亦作迦利沙鉢拏,聲之轉也。鉢拏,此云銅錢,十六鉢拏為一迦利沙鉢拏?!?/p>
5、鉢盂:1.亦作"缽釪"。2.僧人的食器。亦指傳法之器。
6、鉢略:缽略指西突厥可汗沙缽略。因泛指塞外。
7、鉢錢:布施僧尼的錢財。宋蘇轍《楊惠之塑維摩像》詩:“真人遺意世莫識,時有游僧施鉢錢?!薄端问贰ぷ谑覀魅ゆ?zhèn)王竑》:“妻吳氏為比丘尼,賜惠浄法空太師,月給鉢錢百貫?!?/p>
8、鉢單:僧人的飯單,多用綢片或厚紙折合而成,齋食時用以放置、鋪墊缽盂。宋范成大《凈慈顯老為眾行化且示近所寫真戲題五絕就作畫贊》之二:“冒雪敲冰乞米迴,齋堂如海鉢單開?!?/p>
9、鉢特摩:紅蓮花。梵語padma的音譯。
鉢字中間的組詞
1、傳鉢袋: 猶傳衣缽。謂繼承祖業(yè)。宋陸游《示子聿》詩:“我死汝應傳鉢袋,勉持愚直報明時?!?/p>
2、優(yōu)鉢羅: 植物名。梵語。又譯為烏缽羅、漚缽羅、優(yōu)缽剌。即青蓮花。多產于天竺,其花香潔?!栋儆鹘洝へ毴俗鼬x鴦鳴喻》:“昔外國節(jié)法慶之日,一切婦女,盡持優(yōu)鉢羅華以為鬘飾?!碧漆瘏ⅰ秲?yōu)缽羅花歌》序:“參嘗讀佛經,聞有優(yōu)鉢羅花,目所未見。天寳景申歲……交河小吏有獻此花者,云得之於天山之南?!痹獜埧删谩墩酃鹆睢せ萆节w蒙泉小隱》曲:“白云外龐居士家,錦池中優(yōu)鉢羅花?!鼻逋跏慷G《香祖筆記》卷三:“癸未夏,得《陳子昂文集》十卷,猶是故物,然如優(yōu)鉢羅花,偶一見耳。”參閱《續(xù)一切經音義》卷一。
3、蒜鉢子:方言。大蒜的根。
4、顩鉢羅: 梵文Kambala的音譯。意為羊毛。
5、畢鉢羅: 菩提樹的別稱。又名思惟樹。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鉢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shù)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一本作“卑鉢羅”。
6、三摩鉢提:指禪定時,身心經由定的勢力所領受的平等安和之相。又作三摩缽底、三摩拔提、三摩跋提、三摩提,音譯為等至、正受或正定現(xiàn)前。
7、擊鉢催詩: 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常于夜間邀集才人學士飲酒賦詩,刻燭限時,規(guī)定燭燃一寸,詩成四韻。蕭文琰認為這并非難事,乃與丘令楷、江洪二人改為擊銅缽催詩,要求缽聲一止,詩即吟成。見《南史·王僧孺?zhèn)鳌?。后以“擊鉢催詩”指限時成詩,亦以喻詩才敏捷?!秲号⑿蹅鳌返谌呋兀骸捌卟桨瞬妫哂谐衫?,古人擊鉢催詩,我要擊鉢了?!币嗍∽鳌皳翥\”。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蠟梅》:“坐想明年吳與越,行酒賦詩聽擊鉢?!鼻遐w翼《自鳴鐘》詩:“投籤??志退?,擊鉢不怕催詩惡?!?/p>
8、衣鉢相傳: 1.中國禪宗初祖至五祖師徒間傳授道法,常付衣缽為信,故稱?!杜f唐書·方伎傳·神秀》:“昔后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2.泛指一般師徒間學藝上的繼承。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貢舉》:“和魯公凝,梁貞明三年薛廷珪下第十三人及第,后唐長興四年知貢舉,獨愛范魯公質程文,語范曰:‘君文合在第一,暫屈居第十三人;用傳老夫衣鉢?!瘯r以為榮。其后相繼為相。當時有贈詩者曰:‘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鉢盡相傳?!薄段拿餍∈贰返诹兀骸皩碚劇段拿餍∈贰返?,或者有取法諸公之處,薪火不絶,衣鉢相傳,怕不供諸君的長生祿位么?”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jié):“其所以衣鉢相傳,為希學之正統(tǒng)者,蓋有由也。”
鉢字結尾的組詞
1、飯鉢:盛飯的缽盂。元張憲《贈西僧》詩:“胡經函貝葉,飯鉢繫椰瓢?!?/p>
2、納鉢:亦作“納寶”。契丹語譯音。相當于漢語的“行在”。遼、金、元時國君的行營。元周伯琦《<扈從詩>前序》:“啟行至大口,留信宿,歷皇后店皁角,至龍虎臺,皆納鉢。猶漢言頓宿所也?!痹獥钤舒凇稙淳╇s詠》之一:“納寶盤營象輦來,畫簾氈暖九重開?!?/p>
3、佛鉢:相傳為佛陀所用的食缽。
4、寶鉢:稱僧人的缽盂的敬辭?!斗ㄔ分榱帧肪砦逡唬骸澳信娉謱氥\,滿中七寶,取無窮盡?!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講經文》:“六和持寶鉢,八敬捧金臺。”
5、石鉢:1.陶缽。僧人用的食器。
6、乳鉢:(1)研缽,臼。硬質材料制成,通常呈碗狀的小器皿,用杵在其中將物質搗碎或研磨
7、行鉢:僧侶游方時所帶的缽盂。亦借指人們出行時所攜的食具。
8、法鉢:僧尼用于化齋盛食的缽盂。
9、鐵鉢:僧徒的食器。用鐵制成,故稱。唐戴叔倫《贈行腳僧》詩:“木杯能渡水,鐵鉢肯降龍?!碧瓢拙右住队挝蛘嫠略姟罚骸爸两耔F鉢在,當?shù)资舟E穿?!?/p>
10、龍鉢:咒龍請雨之缽。典出《晉書·藝術傳·僧涉》:“﹝僧涉﹞能以祕祝下神龍,每旱,堅常使之呪龍請雨。俄而龍下鉢中,天輒大雨,堅及羣臣親就缽觀之。”唐李紳《鑒玄影堂》詩:“龍鉢已傾無法雨,虎牀猶在有悲風。”
11、齋鉢:即缽。僧尼的食器。宋蘇軾《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詩:“遣化何時取眾香,法筵齋鉢久凄涼?!?/p>
12、降龍鉢: 降伏毒龍的佛缽?!斗鸨拘屑洝ゅ热~三兄弟品》:“如來化迦葉三兄弟,至優(yōu)婁頻螺村,求一止息處,彼有一草堂,迦葉一弟子病下痢,穢草堂,故以恨擯出之,死為毒龍,在此草堂害人畜,迦葉欲伏之,祭祝火神,火神之力不及。如來住堂內,寂然入禪室。爾時,毒龍吐火焰逼如來,如來亦入火光三昧,身出大火,草堂熾燃,如大火聚。時毒龍見如來所坐處獨寂然無火,自至佛所,踴身入佛鉢中。”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神異下·涉公》:“涉公者,西域人也……以符堅建元十二年至長安,能以祕呪呪下神龍。每旱,堅常請之呪龍,俄而龍下鉢中,天輒大雨。堅及羣臣親就鉢中觀之,咸嘆其異?!焙笏煲浴敖谍堛\”泛指僧道的缽盂。宋陸游《寓天慶觀有林使君年八十七方燒丹云》詩:“故攜開士降龍鉢,來寄高人夢蝶牀。”
13、傳衣鉢: 謂傳授佛法。衣,袈裟;缽,食具。佛教禪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缽相傳,作為傳法的信證,六祖以后不再傳。后亦泛稱師徒傳授繼承?!端问贰し顿|傳》:“﹝質﹞舉進士時,和凝以翰林學士典貢部,覽質所試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數(shù)處之。貢闈中謂之‘傳衣鉢’?!彼我挕段飨獏舱Z》卷下引馮當世《贈彭器資詩》:“當時已自傳衣鉢,羞媿猶為食肉僧?!?/p>
14、優(yōu)曇鉢: 梵語的音譯。又譯為優(yōu)曇、優(yōu)曇華、優(yōu)曇缽羅、優(yōu)缽曇華、烏曇跋羅。即無花果樹。產印度,我國云南等地亦有生長。其花隱于花托內,一開即斂,不易看見。佛教以為優(yōu)曇缽開花是佛的瑞應,稱為祥瑞花。《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子良啟進沙門於殿戶前誦經,世祖為感,夢見優(yōu)曇鉢花?!彼紊J啦短m亭博議·臨摹》:“逸少筆跡如優(yōu)曇鉢花,近世罕見。”清高士奇《天祿識馀·優(yōu)曇缽》:“今廣東新興縣有優(yōu)曇鉢,似枇杷,無花而實,即所謂無花果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