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詳細解讀杜牧《赤壁》,帶你看看杜牧眼中的赤壁之戰(zhàn)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先說題目吧,《赤壁》當然就是赤壁之戰(zhàn)的發(fā)生地,也是中國最有名的古戰(zhàn)場之一。可是這個地方,究竟在哪里呢?歷史上至少有六種方法。比方說蘇東坡那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寫的就是湖北黃岡的赤壁;那杜牧這首《赤壁》一般認為寫的是湖北武昌西南的赤壁;而在湖北咸寧還有一個蒲圻縣,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稱赤壁市,也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赤壁。這當然是出自于中國人愛重歷史,愛慕英雄的民族心理,本來也無可厚非,何況無論詩人無論寫的是哪個赤壁,立足點都是赤壁之戰(zhàn),而不是赤壁具體的地理位置。
那赤壁之戰(zhàn)又是怎么回事呢?赤壁之戰(zhàn)可是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一件大事。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孫劉聯(lián)軍在這兒大破曹兵,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梢哉f沒有赤壁之戰(zhàn),就沒有三國的歷史。而且呢,赤壁之戰(zhàn)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guī)模江河作戰(zhàn)。這意味著什么呀?這意味著整個長江流域軍事政治力量的崛起呀。這還不夠,赤壁之戰(zhàn)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戰(zhàn)役開始之前,曹操不還下了一封神氣活現(xiàn)的戰(zhàn)書嗎?上面赫然寫著“”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雖然事實上,曹操的水軍只有二十多萬,但是跟孫劉聯(lián)軍的五萬人相比,還是相當嚇人的一個數(shù)字??墒悄?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卻是孫劉大勝、曹操大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僅憑這一點,就能撥動好多人的心弦,所以說“赤壁懷古”也是懷古詩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做這個題目的人很多,但是呢,最成功的不過兩首,一首就是杜牧的這個《赤壁》,另外一首則是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但是從時間上來講,杜牧是唐朝人哪,蘇軾是宋朝人,所以要說赤壁懷古詩的第一篇成功之作,就應該算是杜牧的《赤壁》,那這首詩好在哪兒呢?先看前兩句: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咱們現(xiàn)在講古代兵器呀,都喜歡說“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瓣蹦?,是中國特有的兵器,是戈和矛的統(tǒng)一體嘛,能刺能鉤,從周朝一直到魏晉時期都非常流行,到隋唐以后才慢慢退出戰(zhàn)爭舞臺。那杜牧是一個兵家呀,他好古,更喜歡軍事遺跡。所以當他在長江的沙洲上,看到一截還沒有完全腐蝕掉的斷戟的時候,他就馬上撿起來,細細把玩。這枝斷戟是什么時候的戟呢?他又磨又洗,把鐵銹磨掉,終于認出來了,這可不是一般的斷戟,這就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啊。所以你看這兩句詩看著簡單,但是背后的感情可不簡單。什么感情呢?首先詩人到了長江邊上不撿貝殼,而是撿起斷戟,就已經(jīng)有一股英雄氣撲面而來了吧。那其次,斷戟從漢末三國穿越到晚唐,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六百多年,戟還在這兒。戟的主人呢?或者說當年赤壁鏖戰(zhàn)的那些英雄們呢?他們都曾叱咤風云哪,如今卻還不如一截斷戟,斷戟還能存留在沙土之中,而英雄卻早已渺無痕跡。這其實就是明朝楊慎所說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物是人非,詩人怎么可能不感慨萬千呢。那詩人感慨的到底是什么呢?看下...
查看詳情>>與“詳細解讀杜牧《赤壁》,帶你看看杜牧眼中的赤壁之戰(zhàn)”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