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十四節(jié)氣表

立夏有什么忌諱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1、

立夏習俗:忌坐門檻的說法,你聽過嗎?

立夏忌坐門檻
立夏有什么忌諱
立夏的習俗

“二十四節(jié)氣歌”關(guān)于夏季的一句“夏滿芒夏兩暑連”,概括的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大暑之后,便立秋了。

在步入夏季的時候,云南民俗關(guān)注的是厭祟避蛇。清乾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巳屬蛇有關(guān)聯(lián),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巳。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紅既濟之義。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人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qū)邪。舊時五月有門懸皂莢風俗,皂莢狀若刀形,稱為“懸刀”,相傳可以嚇跑鬼怪。

清光緒年間云南《騰越州志》也說:“立夏日,插皂角枝、紅花于戶以厭勝,圍灰墻腳以避蛇?!鼻宕独笋房h略志》記云南大理一帶風俗:“立夏,插白楊于門,以灰灑房屋周圍,名日‘灰城’,以避虺毒?!庇兴煌?,門前插白楊。

“四月八,毛蟲瞎”,這是立夏前后福建一些地方傳唱的民諺。1919年《政和縣志》記:“人家每戶書‘四月八,毛蟲瞎’六字逢門張貼,以禁毛焰蟲?!遍T扇貼上這樣的字條,以求避蟲害。

在步人夏季的時候,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民俗關(guān)注的是怎樣度夏。清光緒八年《嘉定縣志》:“夏至日,稱人,云不疰夏,戒坐戶檻?!别嫦?,似可理解為暑期綜合癥。清代《浪跡續(xù)談》:“杭人謂自立夏多疾者為疰夏”;舊時江蘇《吳縣志》:“俗以人夏眠食不服日疰”。夏季炎熱,有些人不能適應(yīng)氣候,吃不好,睡不好,一到暑季人就瘦下來,北方有“苦夏”或“枯夏”。

之說,南方稱此為疰夏。

在浙江,清代雍正年間《青田縣志》說:“立夏日,各做面粢、稻餅,取其堅韌礪齒,謂之‘拄夏’。忌坐門限,言能令人腳骨f酸軟。”夏至這天,吃些硬餅,象征磨礪牙齒,以期在整個夏季里保持正常的消化能力,不厭食。同日,也是為了有一個愉快的夏季,切勿坐在門檻上。

忌坐門檻之說流傳很廣。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限,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闭f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20世紀30年代《寧國縣志》:“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限,則一年精神不振?!?strong>確實令人不敢坐——此日坐門檻,全年萎靡。

疰使人瘦。夏季第一天稱體重,其意義在于,既然已經(jīng)注意到了天熱使人瘦的問題,人就不會減肥增瘦了。這是民俗事項中常見的思維方式。

在江蘇,20世紀30年代《吳縣志》說:

立夏日……是日取去歲撐門炭烹茶以飲,茶葉則索諸左右鄰,謂之“七家茶”;又,天雖寒必著紗衣,并戒坐門檻,以免疰夏。

只為遠避那個“疰”,立夏當天,除屁股勿挨門檻之外,即使氣溫還不高,也要穿上夏裝,取一種象征意義;除夕夜倚在門前的“炭將軍”或日“撐門炭”,也被賦予“以免疰夏”的功用,用它煮水烹茶——茶葉是向鄰居討要的,人們說可以為整個夏季消解暑氣...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