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2024二十四節(jié)氣表
跟著營養(yǎng)專家學養(yǎng)生:夏至怎么做到“均、堿、水”?
夏至??崾顏砹?,飲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單”來,否則很可能造成部分營養(yǎng)成分的不足和失衡,進而影響正常神經調節(jié)與免疫調節(jié)等生理機能,引發(fā)相關疾病。盛夏之際,除了講究飲食衛(wèi)生、預防腸道傳染病外,這“營養(yǎng)經”究竟該怎么念?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營養(yǎng)醫(yī)師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營養(yǎng)科科長胡雯,留德生化博士、加拿大營養(yǎng)屋公司董事長、著名營養(yǎng)學家陳耀明等專家表示:“念好‘均、堿、水’這三字訣就好辦了!”
均,營養(yǎng)攝入要均衡:
胡雯副秘書長表示,夏天炎熱,人體出汗多,水分和礦物質流失大,同時人體活動增加,對能量的需求也較冬天為多,因此應注意膳食營養(yǎng)攝入的兩個均衡:
一是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只要不偏食、不挑食,注意好飲食中葷素、粗精的搭配,使蛋白質,維生素b、e、c,碳水化合物,以及鈣、鎂、鋅等礦物質得到全面均衡的攝入,一般就能避免營養(yǎng)失衡。特別是可以多吃瓜果類應季蔬菜,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會比較好。同時,夏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膩。
二是進、出的均衡。夏季飲食的秘訣,同樣就是進、出平衡的原則,身體消耗多少熱量,就需要補充多少熱量,熱量不足會降低人體機能,而攝入過量則會造成脂肪堆積導致肥胖,對健康不利。同樣,夏季人體活動多,生理機能旺盛,消耗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也相應增多,這就需要了解自己缺乏哪些成分,進行針對性的飲食和營養(yǎng)添加劑補充。
堿,多進食堿性食物:
據(jù)陳耀明介紹,人體正常狀態(tài)下,機體的ph值應維持在7.3~7.4之間,即略呈堿性。機體ph值若較長時間低于7.3,就會形成酸性體質,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表現(xiàn)為機體不適、易疲倦、精神不振、體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人的機體健康就會遭到嚴重損害,從而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嚴重疾患。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夏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產生的酸性廢物較冬春季節(jié)為多,所以就特別需要注意一點:多進食堿性食物,以保證人體正常的弱堿性。這里的堿性食物不是指其本身酸堿度為堿性,而是在人體內分解代謝后呈堿性,例如水果含果酸,呈酸性,但進入人體分解后就呈堿性,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堿性食物。
堿性飲品包括新鮮蔬菜鮮榨汁,大部分水果鮮榨汁。堿性食品包括各種蔬菜和大部分水果。它們除了增高體內堿性,還供給各種營養(yǎng)素,包括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酶、抗氧化劑、纖維素等,非常值得夏季多多進食。而可樂和各色汽水、酒類、牛奶和各色奶制食品、含糖分的甜品、點心、肥肉、紅肉(如牛、羊、豬肉)等,大多屬于酸性食品,不宜過多食用。
水,補水要及時正確:
夏季氣溫高,人體汗液分泌旺盛,水分自然會流失比較大,因此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但是補充水分光及時還不夠,尚需注意“正確”二字。專家指出,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礦泉水是夏季補水的理想來源,除了補充組織細胞喪失的水分外,它還能夠給人體補充一些隨汗液排出而流失的無...
查看詳情>>與“跟著營養(yǎng)專家學養(yǎng)生:夏至怎么做到“均、堿、水”?”相關的文章
夏至養(yǎng)生不止食療,這樣運動才最好
夏天由于氣溫高、濕度大,給體育健身增加了困難。如何健身,是一個不太好解決的難題。究竟有那些運動適合于夏季養(yǎng)生呢?
提倡旅游
夏日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消夏避暑,根據(jù)此原則,夏季旅游的目的地應是海濱和山區(qū)。原因有二:
首先是二者的氣溫相對較低;海濱氣候又稱海洋氣候,夏日里內陸已是烈日炎炎,但海濱卻涼風習習。山地氣候的特點是氣溫較低,但晝夜溫差大。一般地說,氣溫的高低與海拔高度成反比。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約下降5℃~6℃。其次是海濱與山區(qū)的環(huán)境宜人:生活在海邊的人會感到風向在一晝夜里會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
尤其炎夏暑日,清涼的海風拂面而來,使人頓覺爽快,倦意全消。還有,寬廣松軟的沙灘,為人們進行日光浴和海水浴提供了天然場所。海濱氣候所具備的特有的綜合作用,可協(xié)調機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疾患都有一定防治作用。因此,夏季旅游最好去海濱休息10天左右,這樣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去山地旅游也有不少好處,一般地說,山地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較為有利的高度范圍是中、低山區(qū),即海拔高度在500~2000米左右的區(qū)域,它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山地氣候的療養(yǎng)效應和山地環(huán)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兩方面。
我國著名的山地氣候療養(yǎng)地有廬山、黃山、莫干山、雞公山、峨嵋山等,這些地區(qū)峰巒和山澗起伏,綠樹成蔭,山花爛漫,空氣格外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zhèn)定情緒,預防哮喘發(fā)作,還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山區(qū)壯闊的自然景觀、寧靜透明的天際或變幻無窮的云海,都令人心曠神怡。人們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條件作短期療養(yǎng),避暑、爬山、游覽和散步,通過這些活動,使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得到鍛煉。
游泳最好
夏季參加體育鍛煉,最好的項目莫過于游泳了。驕陽似火,熱風撲面,還是游泳最舒服,既鍛煉了身體,又可祛暑消夏。游泳對人們的好處很多。
首先,游泳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經過游泳鍛煉后,能夠充分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使體內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旺盛,對防治慢性氣管炎,改善肺氣腫有良效。其次,游泳能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游泳能大大增強心臟的功能,減少代謝廢物在血管壁上的沉著。
還有,游泳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高,工作后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不管是誰,皆會感到精神振奮,疲勞消失,周身輕快。尤其對中老年人來說,常參加游泳,可使脂肪類物質較好地代謝,避免脂肪在大網(wǎng)膜和皮下堆積形成肥胖病。
以上說明,游泳的確好處很多,但它也不是任何人皆可參加的運動,當你下水之前,務必作一次徹底的體格檢查。此外,游泳不應在飯后一小時內進行;游泳前還必須充分作好準備活動,以避免發(fā)生抽筋和感冒:在下水時,不要猛一下跳進水里,應先在水淺的地方用水洗洗臉、洗洗上肢、搓搓胸腹,使身體充分適應時,再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游泳后,若水在耳朵里不出來,可采用側頭低耳跳躍法;游泳后還必須用清潔的水徹底沖洗一下身體,將不潔的水沖去。為了預防眼病,最好滴一些眼藥水。
健身球
健身球,又叫保定鐵球。此運動能...
查看詳情>>與“夏至養(yǎng)生不止食療,這樣運動才最好”相關的文章
想要夏至過的好,你必須知道這幾個關鍵點
6月22日是夏至節(jié)氣,這個節(jié)氣上陽氣最旺,如何順應好天地自然之氣,來養(yǎng)我們的身體之氣呢?
夏至是“酷夏以至”的意思。俗話說,冬至一陽升,夏至一陰升。這兩個節(jié)氣都是陰陽轉換的階段,夏至白天最長,白天屬陽,夜晚屬陰。這代表夏至的陽氣最旺盛。
夏季養(yǎng)生,著眼于一個“長”字
夏至陽氣最旺,養(yǎng)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于“長”。
一、情志調養(yǎng):
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奔础靶撵o自然涼”。夏對應心,心臟對應喜悅,尤其在夏至這個夏陽極致的節(jié)氣,一定要保持快樂,精神養(yǎng)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郁。
二、起居調養(yǎng):
晚睡早起,避開烈日熾熱。每日溫水洗澡。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不宜夜晚露宿。
睡得香,壽而康
夏至節(jié)氣,最重要的養(yǎng)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中午11點-1點,晚上11點-1點,進入夏至,中午盡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就可培陽生陰。
晚上在11點之前休息,可以養(yǎng)陰生陽。在這個節(jié)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養(yǎng)方式。
睡前靜一靜,躺下揉一揉,醒來收一收
睡前泡泡腳聽聽音樂,使精神放松;身體放松了,心靜了,躺下來揉一揉小腹,直至發(fā)熱,可以使氣血更好地匯集于關元穴。
這樣身體就處于經脈通暢、百氣歸元、身心安適的狀態(tài);早晨醒來后不要急著起床,再揉一揉小腹,然后把雙手放在肚臍上做幾個腹式呼吸。
三、運動調養(yǎng):
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宜在水邊、公園、庭院等地,散步、慢跑、太極拳為好,不宜劇烈活動,汗泄太多易傷陰氣,也易損陽氣。
白天為動、為陽、為消耗;晚上為靜、為陰、屬修養(yǎng)。所以調養(yǎng)生息、保持好睡眠就從這個節(jié)氣開始。在節(jié)氣上熬一夜相當于平時熬三夜,而在這么重要的節(jié)氣上熬一天至少相當于一個禮拜。
防中風,找中沖
夏季防中風可以找穴位,手厥陰心包經上的中沖穴,就有蘇厥開竅、清心泄熱的功效,是為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內關穴,還能治小兒驚風、中暑、中風昏迷等。
人的五指對應五臟,《幼科推拿秘書》載:“大指屬脾土,脾氣同于口,聯(lián)絡于大指;食指屬肝木,肝氣通于目,聯(lián)絡于食指;中指屬于心火,心氣通于耳,聯(lián)絡于中指……”
中沖穴位于中指指尖上,掐按它,疏通經絡,調和陰陽,可以保護和輔佐心臟部分功能,心為君主之官,主血脈,因此,按摩它能夠調理氣血,氣血通暢了,才能各司其職,各守其位。
“玉帶”護腰保健康
暑熱之氣喜歡接近三種人:
一是本身火氣就很大的人,火上加火,炎熱攻心;
二是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高溫的人;
三是體濕之人,外在炎熱之氣蒸動內在濕氣,也容易中暑。
對于這三類人需要通經絡,通經絡的最好辦法是打通帶脈,帶脈在腰帶的位置,它比較特殊,其他經絡都是豎著走,唯獨它橫著繞腰走一圈,能起到收束整體經絡的作用。多推揉這條經絡,可以幫助通暢十二經,消除腸胃積熱。
“玉帶環(huán)腰起元術”:
雙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頂住肚臍用力向兩側推,推到腰的兩側時,手背與后腰的命門穴(肚臍跟后腰正對的位置)相對。
從命門穴開始,手背...
查看詳情>>與“想要夏至過的好,你必須知道這幾個關鍵點”相關的文章
夏至應該如何管理飲食起居?你不知道的節(jié)氣保養(yǎng)小知識
夏至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節(jié)氣,人體的津液消耗較多,消化功用相對較弱,人也很煩躁。因而,飲食應清淡可口,多吃清熱生津,避暑祛濕的食物。在飲食起居方面也有一些留心事項。
睡:早上睡好子午覺 ?
夏季的起居保養(yǎng),應該留心保護陽氣。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這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子午覺,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晚上11點至清晨1點是子時,這時陰氣最盛,也是 陽氣初生的時間;正午11點至1點是午時,是陽氣最勝,陰氣初生的時分。所以子、午兩時對人體尤其重要。應盡量堅持晚上至少有7小時的睡覺時間,并利用午休來補償夜晚睡覺的缺少。這關于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衣:淡色衣服,透氣吸汗為主?
在衣著方面,夏季的衣服顏色盡量以淡色為主,這樣才華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些質料更簡略吸汗,透氣性也更好。 行:恰當進行練習,留心消暑 夏季熾熱,組織室外工作和體育練習時,應避開酷日,加強防護。以散步、太極拳、廣播操為宜,不要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黃昏氣候較涼爽時,在公園、花園等空氣新鮮的地 方進行。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完畢后可適量補償?shù)}開水、綠豆湯等,切記不要喝許多冷飲,防止胃腸道痙攣。
食:喝粥補水,飲食清淡 ?
夏至到了,此刻人體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防止油膩、難消化的食物。《皇帝內經》記載:“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喝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yǎng)身體。在蔬 果方面,能夠多吃苦味蔬菜,因為它們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堿等,具有祛濕潤燥、清涼解暑、促進胃口、消除疲憊等多種成效。 夏至時節(jié),多數(shù)人會有全身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究其原因,首要是因為這一時節(jié)氣溫高,人體只能經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許多丟失,此刻若不及時補償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 削減,大腦會因此而供血缺少,從而形成頭痛頭暈。形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fā)生頭 痛頭暈。因此夏天一定要喝夠水哦!
空調少開?
最合適26℃ 夏天,人的氣血由內向外走,外面的氣血越來越旺盛,而里邊的陽氣就相對缺少了。所以這時候假如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就簡略患病。假如一定要開,溫度不行調太低,26℃為宜。別的,中 醫(yī)以為頭部是陽氣匯聚之地,所以晚上睡覺不行頭對窗戶或許頭對空調,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jié)痛苦、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害很嚴重。
與“夏至應該如何管理飲食起居?你不知道的節(jié)氣保養(yǎng)小知識”相關的文章
陽氣最旺的夏至,應該如何調養(yǎng)生息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jié)點,一般在公歷6月21-22日交節(jié)。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
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xiàn),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所以在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p>
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陽氣最旺,生要注意保護陽氣。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就是說,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不要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要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擁有濃厚的興趣。
太極圖上夏至所對應時間為一日的午時(11點~1點),此時陽中一點陰開始萌生,所以午時的小憩或靜坐有助于陰生陽降,心腎相交。雖然整個夏季都建議大家能盡量在午時小休片刻以養(yǎng)心,但在夏至當日的午時小憩更能與自然大道相應,達到更好的養(yǎng)心安神效用。
丙申年三之氣的特點是容易忽冷忽熱,而且常有突來暴雨降溫的現(xiàn)象,有些地方甚至出現(xiàn)冰雹。這是由于少陽三火疊加,又加上全年寒水之氣太過的原因。因此外界有寒,內里卻火盛,會讓人容易感受風寒卻又特別想吃生冷飲食來解體內的煩熱。
在吃一些涼菜、飲品或瓜果時佐加一些生姜、紫蘇或荊芥等辛溫散寒的食材,有助解表散寒,同時防止寒涼損傷里陽。因為夏至之后接著進入小、大暑,天氣才正式悶熱起來,但是外界溫度愈是高,養(yǎng)生就愈是要著重在體內看不見的那一面。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談到對夏季炎熱的保養(yǎng):“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strong>這就是所謂的心靜自然涼”,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
與“陽氣最旺的夏至,應該如何調養(yǎng)生息”相關的文章
如何平穩(wěn)度過夏至?只需要注意這幾點就可以了
夏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
那么,什么是夏至呢?
全面一點就是夏天來啦,科學一點的解釋就是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在夏至這一天里,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如黑龍江的漠河日常可達17小時以上。南半球正好相反,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我們常用“立竿見影”來形容做事情馬上見到效果,但是在夏至這一天的正午時分,立竿是見不到影子的。
夏至有什么樣的氣候特點呢?
暴風驟雨多,來去匆匆?!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便是用來形容夏至的詩句。
夏至有什么樣的習俗?
“冬至餃子夏至面”、“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根據(jù)宮廷生活資料記載,百姓夏至日要吃夏至面,意為嘗新、慶祝豐收。
古人夏至怎么過?
古人非常重視夏至,周代時有夏至日祭祀神靈的傳統(tǒng),希望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宋朝時,百官在夏至日會有三天假期。
歪果仁過夏至嗎?
國外也有夏至這樣的節(jié)氣。比如英國人在夏至日會聚集在hill(黑爾,一個巨石的陣)旁邊等待日出;在南美洲厄瓜多爾,當?shù)厝藭南闹恋奈缫归_始,連續(xù)跳15天。 而在波蘭,會放孔明燈迎接夏至。所以說,夏至也算得上是一個國際化的節(jié)日。
夏至要注意什么?
飲食以清泄暑熱為目的,宜清補。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yǎng),重在養(yǎng)心。
夏至三宜:
①飲食宜清淡
夏至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少吃油膩、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牛奶、豆制品、雞肉、瘦肉也可以多吃,不僅可以補充營養(yǎng),還可以達到強心的作用。
②起床宜早起
夏至后應盡量早起,到室外可以呼吸到清新空氣,也可以愉悅身心。夏至節(jié)氣進入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早起可以順應陽氣的充盛,有利于體內的氣血運行,對消除身體疲勞和恢復體力有很多好處。
③夏至宜針灸
俗話都說,冬病夏治。針對一些冬季易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骨關節(jié)疾病,夏至時節(jié)進行針灸治療,效果很好。另外,夏至節(jié)氣針灸還可以扶正固本,對提高免疫力和抵抗林也有很大的幫助。
夏至三忌:
①忌生冷
夏至時節(jié),晝長夜短,年紀大的長者和體虛的人,體內濕氣較重,不容易消化生冷食物,否則容易導致腹脹、吐瀉的癥狀發(fā)生,所以夏至后忌食用生冷食物。
②忌洗冷水澡
夏至天氣炎熱,很多人為了貪圖一時的涼快,喜歡用冷水沖澡,這樣極容易導致寒氣侵入體內,導致陽氣受損,所以夏至忌洗冷水。
③忌夜臥貪涼
夏至時節(jié),天氣即使再炎熱,夜晚睡覺也不能對著冷風吹,更不能光著身子睡覺,因為這樣更容易受涼,導致陽氣折損,嚴重時容易發(fā)生面癱、中風、關節(jié)疼痛,對身體損害巨大。
與“如何平穩(wěn)度過夏至?只需要注意這幾點就可以了”相關的文章
夏至養(yǎng)生應該注意些什么?各地夏至夏至民間吃什么食物
隨著春天的慢慢遠去,夏天已然悄悄來臨,夏至正是夏天炎熱天氣的預警,夏至過后,溫度一天比一天高,人的心情也越來越煩躁不安。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夏至養(yǎng)生呢?今天讓小編給大家仔細的介紹一下夏至養(yǎng)生必須要做好6個習慣以及不同地區(qū)夏至吃什么等!
夏至養(yǎng)生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由于夏季白晝較長,夜晚較短,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體質稍微比較弱的人,會經常感到肚子冰涼,不容易消化攝入的食物。而生菜和瓜類本應該是夏季的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tài),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梢砸姷降牟“Y如手足發(fā)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fā)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忌夜臥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yǎng)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fā)現(xiàn)這家臥室中的墻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長壽了。原來,中醫(y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因此,我們現(xiàn)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jié)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著之后扇風取涼,否則,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痹等病癥,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的養(yǎng)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yǎng)生要求。
飲食宜多吃“苦”
夏至后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yǎng)陽”,養(yǎng)陽重在“養(yǎng)心”。養(yǎng)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
夏至除了清淡飲食,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1、芹菜
芹菜性味甘苦,稍微有點寒,它不但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還具有平肝涼血的功效。經常的食用芹菜,能夠對牙痛、眼腫、咳嗽多痰的人祈禱較好的匡助療效。另外,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2、絲瓜絡
性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絲瓜絡清冷微寒。瓜肉鮮嫩。做湯或者炒肉均可。具備清熱化痰的作用。
3、萵筍
具備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
查看詳情>>與“夏至養(yǎng)生應該注意些什么?各地夏至夏至民間吃什么食物”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