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探索發(fā)現滿城漢墓是怎么被挖掘出來的?
在中國考古史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西南1.5公里陵山上的滿城漢墓,公認是一個重量級的發(fā)現。
滿城漢墓,即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竇綰的墓葬,亦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山洞宮殿。其“以山為陵”的營建理念,將西漢王族的宮殿“搬運”到墓葬里,陸續(xù)發(fā)掘出土的一萬多萬件文物,特別是諸如“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信博山爐”“計時器銅漏壺”等重大發(fā)現,不但件件驚艷了世人,更原汁原味呈現了西漢王朝的生活百態(tài)??脊艃r值十分巨大。
而如此重大的發(fā)現,說起來,卻是來自1968年的一場意外。
一、意外一“炸”
以發(fā)掘滿城漢墓的親歷者,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qū)工程兵第六工區(qū)165團戰(zhàn)士賈漢德的回憶,1968年5月22日,他所在的機械連,奉命在滿城縣郊外的陵山上開鑿防空洞。當天帶隊的六班班長吳家高,發(fā)現距離山頂30米處右側,炸開了一個直徑20公分的小洞。好奇的吳家高試著砸了下,竟砸開了直徑一米多的大洞。吳家高沿著洞口順下去,驚見洞里面“放置著很多盆盆罐罐”。他沒有猶豫,出洞后就立刻報告了。
沉睡了兩千年的滿城漢墓,就隨著這意外的一炸,陸續(xù)呈現在世人面前。
幸運的是,從吳家高意外發(fā)現滿城漢墓起,經手此事的相關人員,都是十分負責:吳家高報告后,正執(zhí)行作業(yè)的部隊,果斷暫停了所有施工。河北省政府和北京軍區(qū),也分別迅速向中央做出報告。不久后,北京軍區(qū)與河北省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入洞穴,確認洞中吳家高看到的“盆盆罐罐”,正是漢代的陶壺陶罐漆器等物件,呈現在調查組眼前的,還有車輛馬具等物件,以及一個龐大的地下宮殿群。
調查組成員們興奮的確認:這個洞口,以及這些已發(fā)現的文物背后,藏著巨大的信息量——這很可能是一座漢代的巨型墓葬!
也正是這快速果斷的勘察與處置,令這被意外“炸”出來的滿城漢墓,基本完好的保護下來。
二、低調發(fā)掘
1968年6月22日,中國考古史上一次無比特殊的發(fā)掘:滿城漢墓的發(fā)掘開始了。比起許多被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的“考古發(fā)掘”來,滿城漢墓的發(fā)掘,卻是在十分“低調”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中國科學院、河北省文物管理處、解放軍工程兵組成考古發(fā)掘隊,全程的交通與安保都由河北省軍區(qū)負責。甚至為了安全與保密,考古隊的五卡車文物,都是由駐軍起初裝箱,送到考古所。
正是在這低調的過程里,考古隊一次次經歷了震撼的發(fā)現:整個墓室長51.7米,最寬37.5米,最高6.8米,如宮殿一樣分成六個部分,儼然一座王族宮室。其后室中間位置的漢白玉石門,需要按動石槽上的機關才可打開。后室除了有鎧甲武器等文物外,更有以金絲連綴玉片制成的“金縷玉衣”。這個常見諸于典籍甚至古人詩詞的漢代奢侈品,以往只在其他墓葬,出土過散亂殘片。這一次,卻是歷史上第一次,出土了兩千年前的“完整款”。
以考古隊成員鄭紹宗的回憶說,當這件完整的“金縷玉衣”,清晰呈現在大家眼前時,整個考古隊都“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只這一件衣服,在中國考古史上,就已有石破天驚般的意義。
也在經...
查看詳情>>與“探索發(fā)現滿城漢墓是怎么被挖掘出來的?”相關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