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史記》劉邦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1

《史記》中描寫劉邦心理與《紅樓夢》中描寫賈寶玉心理對比

《史記》劉邦
《紅樓夢》賈寶玉
漢高祖劉邦

史記.淮陰侯列傳》寫劉邦得知韓信被呂后蕭何設(shè)計擒殺后的反應(yīng)是:且喜且憐之。這不是表情。如果是表情,應(yīng)該寫:有喜色,轉(zhuǎn)有不忍之色。或者是:先點頭贊賞,接著搖頭嘆息。如果說出來,可能是:殺得好,哎,但也有點可惜。

實際上太史公不知道當(dāng)時劉邦的表情如何,他只不過揣測其心理而已,不恰當(dāng)?shù)卣f,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者說,是以史官之心度皇帝之腹。

著史按理不應(yīng)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他們怎么想只有天曉得,寫出來難免有虛構(gòu)之嫌。所以,《史記》的這種寫法并非實錄,乃是小說筆法。

接下來看小說筆法。

《紅樓夢》最后一回寫賈寶玉光著頭,赤著腳,披著大紅猩猩氈的斗篷,在雪地里向賈政倒身下拜,表情是:似喜似悲。這個表情很耐人尋味。不是帶淚的笑,也不是帶笑的淚。簡直沒有笑,也沒有淚。如果讓一個演員來演,他該怎么演呢?他該怎么扮演似乎是喜悅又似乎是悲傷的表情,恐怕是個難題。

寶玉為什么覺得喜悅呢?終于跟父親見了最后一面。

寶玉為什么覺得悲傷呢?跟父親最后一面即是別離。

這可以用人之常情來理解。

但寶玉已經(jīng)出家,不應(yīng)有俗人的心理感受。他的喜悅,應(yīng)是終于解脫塵緣,他的悲傷,應(yīng)是從來塵心未斷。

所以寶玉的出家并非那么決絕,他的心里有些不能舍棄、不能放下的東西。結(jié)合下文,就能明了寶玉的處境。賈政向?qū)氂駟栐?,寶玉剛準備回答,從后邊過來一僧一道,把寶玉夾著帶走了。這情景,仿佛劫匪綁架人質(zhì)一般。

寶玉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喜悅,還該是能與父親見面,他的悲傷,或者竟是身不由己?!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