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政變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1、

真實太平公主歷史結局是怎樣的 一生曾經(jīng)參與了三次政變

唐朝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真實太平公主歷史結局

一提到太平公主很多人都會想到平胸的美女。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一位太平公主不僅不平胸,在當時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那么這一有權有勢的太平公主又是誰的女兒?歷史上的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呢?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以及我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愛女。因為武則天就這么一個女兒,因此從小就深受武則天的寵愛,唐高宗李治更是不用說,視太平公主為心肝寶貝,只要她想要什么,李治都會盡量的滿足她。因此太平公主可謂是唐朝最為受寵的公主。

因為深受父母的寵愛,太平公主的哥哥們也對其呵護有加,也因此,太平公主從小就驕橫放縱,長大后更是兇狠毒辣,其做事的性格和武則天如出一轍,因此在其成年后權傾一時,被稱為“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

太平公主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個和母親一樣權傾朝野的人,她野心勃勃地覬覦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并且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登上御座,君臨天下。在當時,太平公主為了控制朝廷極力的培養(yǎng)自己的心腹,就連當時的丞相都是她一首栽培的。

延和元年李隆基登基后深知太平公主對其帝位的威脅,于是想方設法的想要整治自己的姑姑。于是在先天二年也就是713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fā)制人,先后誘殺了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心腹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

太平公主見自己大勢已去,于是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當時她的哥哥李旦出面想要保其周全,但是李隆基拒絕了,最終太平公主還是被李隆基賜死在家中。

唐朝最受寵的公主太平公主因為自己的勢力影響到皇帝的帝位,又因為自己擁有做皇帝的野心,最終不得不被李隆基連根拔起。如果當時太平公主能夠安安分分的做公主又或者說能夠一心一意的輔助李隆基的話,也許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媚娘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在生前極受父母兄長的疼愛,因為她是最小的大家都讓著她,特別是武則天更加疼愛自己的這個小女兒。然后這個生于帝王之家受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公主最終還是被賜死了。那么太平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太平公主因為受很多人的寵愛從小就驕橫放縱,長大后就變得兇狠毒辣,并且野心勃勃,想要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做皇帝,因此覬覦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雖然太平公主也是非常聰明之人,也曾縱橫捭闔得意于一時,但是她終未能承傳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書上留下一點點痕跡而已。無法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君臨天下。

太平公主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她一生曾經(jīng)參與了三次大的政治斗爭,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嚴重。她參與的第一次政治斗爭是張柬之等起兵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而參與的第二次政治斗爭是李隆基發(fā)兵誅殺韋后。而第三次也是她一生中最為關鍵的一次就是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政治斗爭。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政治斗爭的結局相信大家都早已知道結局,最后當然是太平公主不敵李隆基,而李唐的江山最終還是回歸到男人的手中。太平公主篡位失敗后被唐玄宗李隆基發(fā)兵擒獲,并賜死于家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李隆基的政權終于穩(wěn)定下來,并且開啟了開元之治,李...

查看詳情>>
2、

在位八年的明代宗是個好皇帝嗎 當他病重之后就發(fā)生了政變

明代宗是個好皇帝嗎
明朝
朱祁鈺是明君還是昏君

在位八年的明代宗是個好皇帝嗎

朱祁鈺在位八年其實干了不少事任用賢臣,整治吏治,改變了明英宗時期的一些頹廢之氣。不過他如今當了皇帝自然希望皇位能夠延續(xù)下去。所以他想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日后好繼承皇位。因為他是臨危受命當上皇帝,所以太子還是他哥哥的兒子朱見深。明朝信奉正統(tǒng)雖然朱祁鈺當了皇帝,等他百年之后皇位還是應該歸還朱祁鎮(zhèn)一脈。

明代宗可不這么想,所以他著手廢朱見深。但是大臣們都不同意,朱祁鈺多次試探,但是在大臣們心中太子始終朱見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朱祁鈺開始賄賂朝臣,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在景泰三年廢掉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本以為目的達到結果朱見濟第二年就夭折來的。

朱見濟的死對朱祁鈺來講是莫大的打擊,但是朱祁鈺還年輕再生個兒子也沒有什么問題,所以一直沒有再次立儲。過了幾年到了景泰八年初,朱祁鈺突然病重。朱祁鈺的這次生病再次把立儲的事情拉到前臺,大臣們紛紛讓他重新立朱見深為太子。而此時石亨,徐有貞等人看到明代宗病重開始為自己謀求后路,他們想到了此時在南宮的朱祁鎮(zhèn),一場政變即將發(fā)生。

正月十六日宮里傳出消息說朱祁鈺病好了,大臣們開始準備第二天早朝提議上明代宗立朱見深為太子的事情。結果在晚上石亨,徐有貞等人帶著軍隊到南宮接出朱祁鎮(zhèn),在第二天早朝大臣上朝前擁護朱祁鎮(zhèn)復位。當朱祁鈺聽到朱祁鎮(zhèn)重新登上皇位之后還說了幾句好。

朱祁鎮(zhèn)再次上位之后,處置于謙等一批大臣。把朱祁鈺廢為郕王,死去的朱見濟廢為郕王世子,而且把朱祁鈺軟禁起來。沒過多久朱祁鎮(zhèn)就告訴大臣朱祁鈺已經(jīng)好了,之后朱祁鈺就離奇死亡。而朱祁鈺死去之后也沒有被朱祁鎮(zhèn)葬入皇陵,明代宗也就成了三個沒有進入皇陵的皇帝之一。朱祁鈺的皇位還是朱見深繼位之后恢復的,但是依然沒有進入皇陵,真是悲劇的一位皇帝。

查看詳情>>
3

趙高指鹿為馬:為政變作準備,秦二世死前最后的日子

趙高指鹿為馬
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是言馬以阿順趙高?;蜓月?,高因陰中的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從這段記敘中能夠看得很清晰,趙高指鹿為馬的意圖是打聽群臣的情緒的??墒牵@打聽群臣僅僅指鹿為馬的一個意圖,還不是首要意圖。趙高指鹿為馬心懷叵測,那就是,調(diào)秦二世脫離宮廷,進而殺之,政變奪權。

《史記·李斯列傳》中說"李斯已死,二世所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之輒決于高。高自知權重,乃獻鹿,謂之馬。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馬也'。二世驚,自以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從這段記敘能夠看出,趙高是想把二世的腦筋弄模糊了,讓他"自以為惑",然后鉆入趙高等人事前設好的圈套。

《史記·李斯列傳》接下來說,占卦的人卻對二世說:"你如今呈現(xiàn)了連馬和鹿都分辯不清的缺點,是由于祭祀的時分沒有好好齋戒。"這樣,二世就上了當,脫離了皇宮,進入上林苑從頭齋戒。上林苑正本就是"國家公園",二世這個人是忍不住引誘的,沒有好好地齋戒,他每日玩耍射獵。一天,有個行人是被二世誤射而死。其實,這個人是"趙高教其女婿咸陽令其閻樂劾不知何人賊殺人移上林"的。趙高馬上說:"皇帝平白無故殺了一個沒有罪行的人,上天會生氣的,必定會有災禍來臨,應該躲得再遠點一些。"二世相信了他趙高的話,就給騙到了離咸陽更遠的望夷宮去"躲災"了。望夷宮遠離了二世的衛(wèi)兵,滿是趙高安置的人馬。到了望夷宮,"留三日,趙高詐詔衛(wèi)兵,令士皆的素服持兵內(nèi)鄉(xiāng),入告二世曰:'山東群盜兵大至!'二世上觀而見之,驚駭,高即因劫令自殺。引璽而佩之,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秦二世胡亥就這樣渾渾噩噩地死了,趙高等人就這樣發(fā)起了政變。

指鹿為馬事在"八月己亥",據(jù)《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記:"八月,趙高殺二世",看來,從指鹿為馬到趙高殺胡亥發(fā)起政變,是發(fā)生在一個月之內(nèi)的接連事情??梢?,趙高指鹿為馬的首要意圖是為了把二世引誘出宮,然后殺掉,為發(fā)起政變做準備。

從《史記·李斯列傳》所記來看,趙高想要群臣都依從他的意圖并沒有真實到達,順著他指鹿為馬的僅僅一小部分人,而大多數(shù)人在趙高政變的時分"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由于這樣,使得趙高殺二世取而代之的意圖不能達到目的,只好"召始皇弟,...

查看詳情>>
4、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政變的背后是導演趙高!

秦始皇
秦始皇怎么死的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東巡途中。或許秦始皇注定是一名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樣引起了后人的爭議。目前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于疾病,一說死于非命。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關于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于《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遭人行刺,身后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后,又發(fā)現(xiàn)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xiàn)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備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jiān)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毙胚€未發(fā)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廣宗附近)。

  據(jù)《史記》記載,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zhì)較弱。他為人又剛愎自用,事無巨細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并發(fā),促使他在途中病發(fā)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認為他死于癲癇。癲癇發(fā)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后數(shù)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癥,時常患著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后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后來由于政務繁重,引發(fā)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癥。后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癰病發(fā)作,后腦殼撞在青銅冰鑒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于昏迷狀態(tài);當車趕到沙丘后第二天,趙高、李斯發(fā)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fā)現(xiàn)了可疑之處。趙高是一名宦官。他的父母都是秦國的罪人,他的父親受秦宮刑,母親是一名官奴婢。趙母在秦宮中生下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而為奴。后來秦始皇聽說趙高身強力壯,懂點“獄法”,提拔他為中車府令。趙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種種表現(xiàn),使人不得不懷疑秦始皇的死與趙高有關。這次出游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后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fā)誓要滅掉蒙氏一族。趙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時遣走蒙毅,也為自己后來計謀的...

查看詳情>>
5

羽林軍,歷代大唐發(fā)生政變的決定性因素

大唐歷史
大唐政變
大唐羽林軍嗎

羽林軍,是我國古代最為著名并且歷史悠久的皇帝禁軍,始創(chuàng)于西漢武帝時期。羽林,取其“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義。

唐高祖時期,大唐開始創(chuàng)設屯駐于宮城以北,以保衛(wèi)皇帝和皇家為主要職責的皇帝私兵,即“北衙禁軍”,與國家軍隊“南衙府兵”相對,隨后經(jīng)過唐太宗唐高宗兩朝的不斷演變,最終將“北衙禁軍”中獨立出來的精銳,命名為“左右羽林軍”。

羽林軍皇帝私人衛(wèi)隊的性質(zhì),決定了其既是保障皇室和宮廷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又是皇帝和他的內(nèi)廷發(fā)揮權力的保障,進而掌控帝國的核心,這兩項職能導致決定了羽林軍的立場在宮廷政變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為決定政變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下面列舉幾個典型事例。

唐太宗李世民在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之前,先向唐高祖李淵誣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淫亂后宮,于是高祖?zhèn)髁钫{(diào)查,建成和元吉兄弟二人慌忙進宮解釋,結果在玄武門遭到李世民等人的襲擊,被當場擊殺。

玄武門乃是大唐的國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即是高祖李淵的皇宮,負責守衛(wèi)這里的是北衙禁軍,指揮官是常何,他原本是太子的親信,建成和元吉未帶兵將,孤身前往,便是出于對他的信任。殊不知,常何早已悄悄的倒向了李世民,事先將禁軍撤走,讓李世民從容部署埋伏,這,才是“玄武門之變”能成功的關鍵中的關鍵。

公元705年,即神龍元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伙同崔玄暐、敬暉、等人,率領500名已經(jīng)被說服的羽林軍,進入東宮,連哄帶騙軟硬兼施,將中宗李顯帶出東宮,然后率軍進入玄武門,將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二人當場擊殺,隨后迫使武則天退位,還政與中宗,天下再次回到李氏家族手中。

武則天實際上統(tǒng)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之久,對朝政的掌控已經(jīng)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可一旦羽林軍改變立場,垮臺只在瞬息之間。

唐中宗李顯懦弱昏庸無能,朝政長期把持在淫蕩的韋皇后和她的面首武三思手中,這兩人處心積慮想把安樂公主立為皇儲,從而實現(xiàn)繼續(xù)掌權并最終篡奪皇權的目的。

感受到致命威脅的皇太子李重俊,在公元707年秋,率領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麾下的300余名羽林軍發(fā)動政變,首先攻入武三思的府邸,將他和兒子武崇訓及十余名黨羽一起殺死,然后向皇宮進發(fā)??墒堑玫较⒌闹凶诶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婕妤一起爬上玄武門門樓躲避,同時派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領羽林飛騎一百多人在門樓之下戒備,將叛軍擋在外面。

假如李重俊和李多祚果斷發(fā)動攻擊的話,或許還有幾分勝算,可惜的是,兩人猶豫不定錯失良機,結果,中宗在城門樓上沖著羽林軍一通喊話,不住的封官許愿,結果羽林軍竟然倒戈相向,當即將李多祚斬殺,余黨潰散逃去,政變宣告失敗,羽林軍的立場再次決定了叛亂者的命運。

公元710年,中宗李顯被韋皇后母女合謀毒殺,然后把他碩果僅存、年僅15歲的兒子李重茂扶上皇位,韋皇后希望通過這樣的安排,能跟武則天一樣臨朝稱制,最終君臨天下。

未來的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密謀之后,成功的爭取到了駐守玄武門的羽林軍的支持,發(fā)...

查看詳情>>
6、

元朝末年元順帝皇后答納失里血腥政變,結局凄慘

元順帝皇后
元順帝皇后答納失里
血腥政變

皇后答納失里端坐在宮殿之上,一動不動。

大殿之外一片嘈雜之聲,丞相伯顏帶領著大群的士兵,正在四處搜尋,他們要找的人正是皇后的弟弟塔剌海。在此之前,皇后的另一個兄弟唐其勢剛剛被害,他在宮中被人捉住,一路拖到外面,他的雙手死死抓住大殿的門框,不肯放手,最終還是被拖出去處死。

此時是元順帝至元元年的六月三十日,皇后答納失里坐在那里,肥大的袍襟垂落下去,微微抖動。答納失里知道,伯顏很快就會帶人到這里來搜查,她不想讓他們注意到自己的袍襟,所以伸手輕輕撫弄一下,努力讓它停止顫動,結果卻是徒勞。袍襟依然在不停地抖動,這種抖動她無法制止,因為那袍襟的下面躲藏著一個人。

答納失里是燕鐵木兒的女兒,至順四年八月被元順帝立為皇后,她也是元順帝的第一位皇后。

燕鐵木兒,欽察氏,早年曾經(jīng)在元武宗身邊做侍衛(wèi),深得信任。元武宗即位以后任命他為正奉大夫、同知宣徽院事。

燕鐵木兒大權在握,元武宗死后擁立元文宗,這期間兩位皇位繼承人的暴亡都有他謀劃的痕跡。元文宗死后,十三歲的妥歡帖睦爾選立為皇帝,燕鐵木兒帶著儀仗隊到良鄉(xiāng)迎接,這期間燕鐵木兒突然病死。

一直以來,燕鐵木兒生活奢靡,放肆無忌。他舉辦一次宴會,最多的時候會殺掉十三匹馬。他娶了泰定皇帝的遺孀為夫人,前前后后一共娶了四十位皇室的女兒。遇到不滿意的新娘,婚禮之后幾天就把人家退回娘家。自己的身邊究竟有多少女人,燕鐵木兒自己都搞不清楚。

最夸張的一次,說起來十分可笑。趙世延的府中舉行宴會,男女雜坐,名為“鴛鴦會”。從名目上可以想見,這是那種大膽放縱的聚會。燕鐵木兒當然也參加了,席間,他注意到角落里坐著的一位美婦人,感覺不錯,打算宴會之后把她帶回府里去,于是問:“這女子是誰?”

左右的親信告訴他:“太師,您不認識她了?她就是太師府里的?!?/p>

荒淫的生活最終要了燕鐵木兒的命,致使他血尿而死。燕鐵木兒死后,妥歡帖睦爾即位,就是元順帝。燕鐵木兒的弟弟撒敦做了左丞相,兒子唐其勢做了御史大夫,女兒答納失里被冊立為皇后。

撒敦死后,唐其勢做了左丞相。此時朝中大權掌握在秦王、右丞相伯顏的手中,這讓唐其勢非常不滿,很狂妄地說:“天下本來是我家的天下,伯顏有什么資格在我之上?”

撒敦的弟弟答里和唐其勢往來密切,再聯(lián)絡晃火帖木兒等人,伺機而動,要除去伯顏。伯顏的一方也有所察覺,做好了準備。

六月三十日這一天,唐其勢安排大量的伏兵在京城的東郊,自己和弟弟塔剌海率領一些勇士闖入宮中。結果伯顏和完者帖木兒、定住、闊里吉思等人率兵俘獲唐其勢,隨即將他處死。唐其勢的弟弟塔剌海匆匆奔進宮中,向姐姐答納失里求救。

時間緊迫,外面追兵正在趕來,慌亂之中,皇后答納失里把弟弟推到自己的座位下面躲起來,然后拉開自己寬大的衣擺,把他完全罩住。如此低級的掩飾,可以看出當時的情況何等危急。

可惜,塔剌海到底沒有逃過這一場劫難,伯顏的人闖進來,從皇后的衣擺下面把他拖出去,當場殺死,他的鮮血噴濺了皇后的一身。


查看詳情>>
7

人各有志,李淵未必是被迫退位

李世民發(fā)動政變
李淵退位

“玄武門政變”過后的第二天,李淵便主動退位,把皇位讓給了李世民。

說起來,李淵是沒有必要把皇位交給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說,李世民敢發(fā)動政變,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殺他。因為李世民想要的是當太子,想要的是兵權。而在“玄武門政變”發(fā)生后,尉遲敬德就沖進宮來,以保護李淵為名,向李淵要兵權。當時李淵不但把兵權交給了李世民,而且還把太子之位交給了李世民。對于李世民來說,他無非想的是兵權和太子之位。而李淵已經(jīng)給他了,他自然就沒有什么不滿意的了。

再說了,李世民其實是一個相當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從“貞觀之治”中,李世民的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他為了團結絕大多數(shù)人,消除“玄武門政變”對他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不但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黨羽沒有進一步追究,而且還盡量聽取大家的意見。尤其是對魏征。盡管魏征多次不給他留情面,指責他身上存在的缺點。但是,他都沒有處罰魏征,而且還對魏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一方面固然表明李世民有寬廣的胸懷,另一方面也表明,李世民是在刻意地在天下人面前,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既然李世民是非常在乎自己形象的人,因而他絕對不可能殺李淵。畢竟在古代,無論是采用什么方式“殺”父親,都叫做“弒君弒父”,這在禮教社會里,是第一等的大罪。誰愿意輕易頂著這樣的大罪呢?再說了,有了兵權,李世民就有恃無恐。而有了太子之位,皇位遲早都是自己的。所以,李世民也沒有必要做出那樣極端的事情了。

由此可見,李淵似乎是沒有必要主動退位的。

但實際上,李淵第二天就宣布讓位。而李淵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顯然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那么,為什么李淵要在第二天就宣布退位呢?他有什么不得不退的理由呢?

一、李淵無法善后。

李淵不退位,也沒有關系。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李淵無法解決的。就是如何對“玄武門政變”進行善后的問題。

這個事件,李淵是不能不處理的,是必須要給一個說法的。如果李淵認為,這件事是李世民殘殺自己的兄弟,做得不對。那么,李淵就必須處理李世民。

但問題是,李世民手中有兵權,身后還有一大幫人,他處理得了李世民嗎?顯然是辦不到的。

如果李淵給出的意見是李建成、李元吉不對,是他們謀反,李世民這樣做,是主持正義。對于李淵這個父親來說,他是不忍心發(fā)布這樣的結論的。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們的那些兒子們,都已經(jīng)被殘忍殺害了?,F(xiàn)在再把污水潑到他們身上,認為他們是謀反。李淵良心上怎么過得去!而且,就算李淵昧著良心做出這樣的結論,他也無法面對天下人對他的指指點點。

所以,李淵干脆把皇位讓出來,讓李世民自己去解決。不管李世民如何解決,別人就算要指責,也都會指責他李世民,不會指責李淵了。

二、李世民的手下要奪位。

李淵如果不讓出皇位,就算李世民不急著當皇帝,李世民的手下也是會反復逼迫李世民奪位的。如果李世民不同意,他們說不定還會鋌而走險,自己干,讓李世民默認。總之,李淵如果當皇帝,他將一直處在危險之中。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在李世民的...

查看詳情>>

搜索更多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