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大秦帝國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

秦朝滅亡原來是一件小事滋生出來的,最終害了大秦帝國

秦朝
秦朝怎么滅亡的
秦朝滅亡
秦朝滅亡的原因

自古及今,關于“秦朝滅亡的原因”人們有過許多論述。說到秦朝滅亡的原因,人們都認為是那么幾條。但是,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各家卻不盡相同。

兩千多年來,賈誼的“暴秦”(仁義不施)說,一直被認為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綜觀《過秦論》,他先是對秦國興盛和秦滅六國的諸多原因進行了一番鋪陳。這實際上是肯定了秦國的政治法律、經濟和軍事制度。爾后又對秦朝滅亡的原因進行了一番鋪陳。這些陳述,的確有些道理,但是,這些并不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更不會是“仁義不施”造成的。秦國的強大并不是“仁政”帶來的,奈何說亡國了,就說其沒有施行“仁政”呢?

“暴秦”說主要有以下一些觀點。

1、“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边@是加強思想統(tǒng)治的措施,更不會成為亡國的理由。實際上,秦始皇在位時,天下無事。全國軍隊的主力都在加強邊防。

2、嚴刑峻法。秦是一個法制國家,理應這樣,不會導致國家的滅亡。

3、春秋、戰(zhàn)國以來,社會發(fā)展的慣性和六國的反秦勢力的存在。但是,秦始皇在位時,國家無事。

4、大澤鄉(xiāng)起義點燃了秦末農民戰(zhàn)爭的導火索。但是,如果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有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就會鎮(zhèn)壓農民起義。

5、大興土木,繁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沒有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沒有減輕刑罰。建國初期,國家久經戰(zhàn)亂,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要恢復生產,發(fā)展生產,重建家園,老百姓辛苦一點,是正常的,對破壞社會治安和生產秩序的人狠一點,是應當的。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不比西漢初年和當今中國,社會已經基本安定,國家已經基本強盛,你可以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事實上,“文景之治”是出現在西漢建國之后的若干年。而在建國后的最初幾十年,統(tǒng)治者根本不可能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對內,統(tǒng)治者要清除叛亂等不穩(wěn)定因素,對外,要抵抗匈奴的入侵。在清除不穩(wěn)定因素方面,秦始皇遠遠不如劉邦來得徹底。秦始皇不是有效地打擊匈奴,而是修筑長城。而長城形同虛設。對六國的政治軍事統(tǒng)治并不徹底,留下了許多隱患。對待六國貴族,秦始皇太仁慈,沒有進行殘酷鎮(zhèn)壓。任用了六國的許多舊官吏。他們表面上歸順了,實際上時刻都在伺機卷土重來。

既然這些都不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那是什么呢?

秦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趙高亂政,一是郡縣制。這兩個因素合在一起導致了秦朝的迅速滅亡。

秦始皇在位時,天下太平,還經常到全國各地巡視。去世前,身體好好的,他沒有把繼承人當回事。這就給了趙高之流篡權以可乘之機。秦始皇去世后,趙高實際上掌握了秦帝國的最高領導權。秦二世不過是傀儡,李斯不過是幫兇。

趙高掌權后,野心勃發(fā)。為了掃清弄權道路上的障礙,他大開殺戒。他玩弄權術,誅殺了蒙恬兄弟和李斯等朝廷重臣,誅殺了扶蘇等皇族的國家棟梁之才。這就導致了秦帝國人才的大量流失,也使得皇族人互相傾軋。后來,秦二世也被趙高殺害了。最后,他不得不請出子嬰代替秦二世。而這時,天下已經亂了。子嬰雖然鏟除了趙高一黨,...

查看詳情>>
2

秦朝滅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因素的累積葬送了大秦帝國

秦朝怎么滅亡的
秦朝滅亡
秦朝滅亡的原因

秦朝的滅亡的原因有哪些?秦朝的滅亡:縱觀中國歷史,秦朝,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zhàn)國時代后期的秦國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帝國。然而,為什么這么大的帝國在短短15年內就滅絕了?有什么秘密我們不知道?

根據各種記錄,我們大致得出了導致秦朝滅亡的幾個因素:

1.在秦國實行法治100多年后,法治逐漸僵化。首先,《陳勝歷史記錄家族》記載,陳勝·吳廣推遲了辯護期,該法令過期后被切斷,因此陳勝·吳廣反對。然而,大雨應該是免除或減少責任的一個非常有力的理由,但是陳勝和吳廣不認為有這種可能性。中國學者寧翰林曾指出,秦朝刑法的缺失在于它沒有區(qū)分情節(jié),只要刑法規(guī)定的后果出現,就會受到懲罰。秦滅六國后,國家面臨的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2.曾經在某個角落運作良好的系統(tǒng)無法在全國開花結果。我們可以從陳勝吳廣的邊防軍那里看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家領土狹小,人們來回守衛(wèi)邊境的路程很短,守衛(wèi)邊境的時間也不長。但是秦朝以后,這個國家太大了,這個系統(tǒng)會有問題。在漢代,他們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允許人們用金錢來守衛(wèi)邊境(要求人們守衛(wèi)邊境300元被稱為“郭庚”,自己守衛(wèi)邊境被稱為“耿健”

3.秦朝官員的執(zhí)法太粗糙。秦國是一個農耕和戰(zhàn)斗的國家,獎勵軍事成就。軍事管制制度本應在統(tǒng)一后盡快結束。

但現已無限期延長。秦朝的地方官員大多是士兵。他們缺乏適當的執(zhí)法質量,經常采用粗暴的方法。例如,護送陳勝和吳廣的兩名指揮官,“吳廣對司令官的仇恨”和“魏國的鞭笞范圍很廣”。也正因為如此,陳勝起義后,“各縣的苦秦官員都懲罰他們的官員,并殺死他們以回應陳涉?!熬瓦B一些秦朝官員也表示,他們想順從起義,打倒秦朝(如吳壽玲),而人民仍然不原諒他們。

4.秦政府的失敗和地方力量的缺乏。起義后,陳勝·吳廣只是一群亡命之徒,但起義后,有數百人。

他可以“攻擊大澤鄉(xiāng),接受并攻擊齊國”。在齊國之下,他命令已經離開軍隊的鸚哥往齊國以東跑。對矛、矛、苦、哲和譙的攻擊正在進行中。排隊?!斑@表明了秦政府的失敗和當地力量的缺乏。

5.從陳勝和吳廣呼吁扶蘇和項燕的角度來看(盡管前者的父親摧毀了后者的國家),很明顯,人們只討厭那些官員和暴君,對秦朝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感。

6 .秦朝的徭役太過嚴重,并且伴隨著種族歧視。經過一點觀察,我們發(fā)現劉邦、項羽和英布在秦朝末期都很兇猛,他們幾乎都是關東人,幾乎都曾在關中服過徭役。

就秦始皇陵邊上的民工瓦當的挖掘而言,幾乎所有記錄在案的土著地方都是關東地區(qū)的縣和縣。秦朝修筑了一條筆直的道路,以消滅匈奴和百越。所需的糧食大部分來自關東地區(qū)。我記得有一次探險和發(fā)現說,秦朝用來鎮(zhèn)壓匈奴的糧食供應來自蒂奇,糧食車隊必須穿越太行山兩次,3次度過黃河,每65.5石糧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達前線。由此可見對關東經濟的掠奪到了什么程度。

綜合上述原因,秦王朝因而只存在了15年就走向了最終的滅亡。


查看詳情>>
3、

秦王子嬰只統(tǒng)治大秦帝國的短短46天,最后卻因投降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子嬰
秦王子嬰

大家公認秦歷經二世而亡,但好多人卻不知道秦還有第三位帝王"子嬰",但其稱號卻只能稱“秦王”。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國的第三任統(tǒng)治者,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子嬰被項羽所殺,“秦諸公子宗族”也被斬草除根,全部誅殺。由此,子嬰成為了毀掉大秦帝國的替罪羊,尤其是他投降義軍導致宗族被滅一事頗受后世指責。那么,子嬰乃何許人也?在他統(tǒng)治大秦帝國的短短46天,他為奄奄一息的大秦帝國做了哪些茍延殘喘的為政舉措?他投降義軍究竟是不是明智之舉?

一、身世之謎

關于子嬰其人,最先出現在《史記·蒙恬列傳》中。秦二世即位后,與趙高狼狽為奸,先后殺死自己所有的兄長姐妹,又將蒙恬囚禁于陽周,日夜密謀,羅織罪名,欲害死蒙恬。面對腥風血雨的政治氣候,這時,子嬰出現了,他不顧生命危險,毅然進諫,勸說秦二世不可誅殺蒙恬。子嬰說:“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同時對秦二世曉之以理:“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jié)行之人……臣竊以為不可?!彪m然秦二世最終沒有聽從子嬰的建議,但這段情節(jié)足以說明,在當時的朝廷中,子嬰肯定是一位德高望重、才能出眾、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否則,惹惱了殺人魔王秦二世,弄不好就會有殺身之禍。那么,子嬰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的身世為什么成為千古之謎?

這一切都與司馬遷的《史記》前后矛盾的記載有關?!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記載道,趙高逼死秦二世之后,“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而《史記·李斯列傳》中卻說,趙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璽?!边@里就出現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子嬰為秦二世兄長的兒子;另一種是子嬰為秦始皇的弟弟。同樣出自《史記》,究竟哪種記載屬實?司馬遷寫《史記》時,大秦帝國滅亡已一百年了,這是司馬遷的筆誤,還是當時的司馬遷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所以索性將兩種說法都寫進去,任后人考證?對此,歷代歷史學家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二、誅殺趙高

秦二世被逼自殺后,趙高剛開始想趁機篡位?!妒酚洝だ钏沽袀鳌酚涊d道,趙高“引璽而佩之,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只好宣布立子嬰為帝。《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說,趙高“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王璽?!贝藭r,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子嬰顯示出了果斷睿智的政治才能,幾年來,趙高殘害忠良、卑鄙無恥的一舉一動子嬰都了如指掌,他決定趁此機會為國鋤奸,殺掉趙高。為此,子嬰與家人精心策劃,只等趙高上鉤。

五日后,趙高幾次派人請子嬰到宗廟接受玉璽,子嬰都以身體有病為借口,拒絕前往。這下趙高著急了,親自到齋宮去請子嬰,見到子嬰,趙高問:“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早已做好一切準備的子嬰見時機來到,一聲令下,心腹韓談手起刀落,殺死趙高,子嬰隨后下令將趙高三族全部誅滅。對此,后世史臣贊嘆道,子嬰“于戶牖之間,竟誅猾臣,為君討賊”,其謀略可見一斑。

三、身死國滅

子嬰誅滅趙高后,劉邦的義軍已經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子...

查看詳情>>
4、

秦二世胡亥用三年時間就能把大秦帝國給敗完,他真的沒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秦二世胡亥
胡亥

自秦國建國以來,歷代秦君都是勵精圖治,希望不斷的強大秦國。尤其是自秦穆公以來,滅掉周邊很多諸侯國,不斷地開疆辟土,為秦國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后來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進行大變革,是秦國逐漸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強國。秦惠文王繼位后,再次加強秦國實力,兼并巴、蜀兩國。正是秦國歷代君主的共同努力,為秦始皇滅六國打下了基礎,使得秦始皇在短短十年內就橫掃六國,建立了統(tǒng)一的大秦帝國。

按照秦始皇的理想,秦朝應該可以傳至千秋萬代,但是不幸的是,秦始皇一死,秦朝的命運就發(fā)生了轉折。原本打算讓扶蘇繼位,最終卻被昏庸無能的胡亥篡奪皇位,把偌大的一個大秦帝國搞得搖搖欲墜。居然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徹底敗光了大秦的家業(yè)??纯春ナ侨绾蝿?chuàng)造奇跡,如何把家業(yè)揮霍一空的!

一、兄弟姐妹一個不留,全部誅殺

由于胡亥的皇位來路不正,是非法篡奪而來,因此心中有鬼,生怕皇位不穩(wěn),被兄弟姐妹造成威脅。于是先設計除掉原本坐上皇位的扶蘇,逼他自盡。可是這還不夠,胡亥作為最小的公子,在他前面的兄弟十分的多,為了徹底的解除威脅,胡亥先后將18個兄弟和10個姐妹處死。即使是那些十分老實低調的兄弟姐妹,胡亥也不放過,總是會想盡辦法給他們羅織罪名將其處死。

二、大肆殘害朝臣

首當其沖被殺害的就是蒙恬和蒙毅兩兄弟,這二人原本都會國之棟梁,一個能武,一個能文,都是秦始皇時期十分重用的人才,可是胡亥在趙高的攛掇下,竟然全都將他們殺死。除此之外還不夠,就連朝中重臣馮去疾、馮劫、李斯等人都被先后殘害。而要知道當年秦始皇都是靠這些文武骨干才得以征服六國,實現統(tǒng)一的??墒且坏胶ナ掷?,不僅將他們清除出了核心政治機構,而且還將其全部殺害。試想一下,如此瘋狂的迫害良臣,毫無理由的誅殺重臣,只能是導致眾叛親離,國家元氣大傷。這是極其昏庸愚蠢的表現,完全是毀滅性的的行為,如此這般折騰,大秦豈有不亡之理?

三、加重賦稅苛政

只會貪圖自身享樂的胡亥,自然不會管百姓的死活。因此他繼位之后,不僅沒有讓百姓輕松,反倒加重了負擔。除了繼續(xù)增加民夫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之外,他還不斷的增加賦稅,同時征調來的勞役還必須常年無償勞作。像這種毫無人性的舉措,怎么會不導致官逼民反呢?因此,很快各地就起義不斷反對暴秦。而被趙高忽悠得只喜歡聽好話的胡亥,當有人告訴他各地到處起義不斷,希望派兵平定的時候,他居然根本不相信,還要處罰他。以至于最后導致朝堂無人敢說真話,即使天下到處叛亂,也只敢輕描淡寫地說是小股“盜賊”作亂罷了。試想一下,一個帝王昏庸到了如此田地,這個王朝還能支撐多久?

最終劉邦、項羽接連戰(zhàn)勝秦軍各路人馬,一路逼近京都,最終趙高為了保命,拿胡亥開刀以討好義軍,就這樣胡亥就稀里糊涂的被趙高所殺。從他繼位到秦朝滅亡,只花了短短3年時間。秦國經過這么代君主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帝國,居然就這樣被胡亥給敗光了,可是以他這種昏庸的程度來說,3年敗掉一個秦帝國,說實話這速度已經...

查看詳情>>
5、

中華四大王朝因它而滅,拿破侖和希特勒也重蹈覆轍

《三國演義》
商朝
大秦帝國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盡手段,終于把司馬懿成功困在上方谷,一把火正要燒個痛快,卻不想突降暴雨,直接澆滅了諸葛亮和蜀國的運勢。

諸葛孔明對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一、中華四強的煩憂

中華文明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王朝則從商朝開始。商朝建立了分封制的雛形,有了文字,擁有精湛的青銅工藝,雄踞中原。

但是,這么一個強大的早期王國,卻被來自陜西的周部落聯軍輕易擊敗。其中牧野之戰(zhàn)更是出現軍隊陣前嘩變的奇事。

短暫的秦帝國開啟了中華帝國時代,中央集權制度初步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漢帝國,達到了第一次文明鼎盛。

經歷了光武中興的東漢,也曾生機勃勃,但是卻在農民起義的黃巾軍打擊下,逐漸被拖垮,進入了三國時代。

同樣的故事還要在唐帝國后期,以及明帝國后期在此上演。

唐末黃巢起兵威逼長安,明末李自成率軍長驅直入北京,泱泱帝國卻幾無還手之力,直接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為什么呢?

為什么經濟繁榮、軍力強盛的帝國,卻在農民軍這樣的烏合之眾面前不堪一擊?

若是把理由歸結于農民軍驍勇善戰(zhàn),則無法解釋,在帝國覆滅以后,往往一個區(qū)域的諸侯就有能力撲滅農民軍。

二、拿破侖和希特勒的覆轍

1812年,打遍歐洲無敵手的法國皇帝拿破侖,帶領50萬大軍進攻俄國,并攻下了莫斯科。

1941年,同樣打遍歐洲無敵手的德國元首希特勒,集結550萬大軍向蘇聯進攻,到9月底,旨在攻占莫斯科的“臺風計劃”已經在勝利的前夜。

然鵝......

拿破侖帶著潰退的法國軍隊一路向西,回到巴黎不久以后就被迫下臺。此后二次復辟留下了著名的“滑鐵盧戰(zhàn)役”作為段子,然后被囚禁死去。

希特勒看著潰退的德國軍隊也是一路向西,他選擇不按照拿破侖的劇本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直接在“狼穴”指揮部自殺。

這個早年就成功躲過西征蒙古大軍屠戮的地區(qū),為什么這么有戰(zhàn)斗力?

三、天有不測風云

歷史的改變有很多原因,“天氣”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隨著科技的發(fā)達,已經可以對歷史天氣進行考證。結果發(fā)現,歷史上最重大的改朝換代,往往都因為天氣的深度參與。

氣象學家竺可楨在研究中國氣象史后,發(fā)現歷史上曾有四次“小冰河期”,分別是商末周初、漢末三國、唐末五代和明朝中后期。這一研究結果和南北方方志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文獻記載的氣象現象相符。

“小冰河時期”整個中國氣溫持續(xù)低迷,夏季屢現旱澇,冬季奇寒無比,就連福建、廣東等地也遭暴雪侵襲。

旱、澇、蝗等災害從根本上破壞農業(yè)生產,緊隨其后的瘟疫動搖了災民的生存根本,而災民逃離災區(qū)無形中擴大了疫區(qū)的范圍,并且形成了武裝暴動的基礎兵源“流民”。

特別是大災以后的瘟疫,在醫(yī)學手段匱乏的古代,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據史書記載,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鼠疫席卷陜、晉、冀等三省,三年間造成千萬人死亡,北京“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崇禎末年4月,李自成圍攻北京時,明朝帝都已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根本沒有軍事抵抗能力。

地球另一邊的歐洲,拿破侖...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