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伯牙絕弦

發(fā)布時間:2020-08-13
1、

《伯牙絕弦》讀后感匯總14篇

《伯牙絕弦》讀后感

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讀書是我們的興趣愛好,讀好書則是我們的做人指南,當(dāng)我們閱讀完作品后,一起討論時會變得更加自信。有哪些撰寫作品讀后感的竅門呢?如果您需要“《伯牙絕弦》讀后感”相關(guān)的推薦請查看下面的內(nèi)容。

《伯牙絕弦》讀后感【篇1】

昨天,我們學(xué)了一篇課文——《伯牙絕弦》。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于聽琴,鐘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個知音。鐘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為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壞了琴,折斷了弦,終身不再鼓琴了。

我很了解他的這種心情,因為我也想找到我自己的知音,我的手風(fēng)琴已經(jīng)練到八級了,可是還是沒有遇到我的知音,我好傷心呀。

俞伯牙學(xué)琴時還有一個小故事呢,這個故事是這樣講得:俞伯牙和他的師傅學(xué)琴,可是他鼓得音準(zhǔn)了,卻沒有感情。他的師傅就把他帶到一座島上,讓他感受大自然。十幾天后他的師傅來接他,他不但鼓得有感情了還做出了《高山流水》這首曲子。后人就用“高山流水”這首曲子來比喻知音難覓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讀懂了干什么都要重情重義,還懂了知音難覓——尋找知音真困難呀!

《伯牙絕弦》讀后感【篇2】

學(xué)習(xí)了《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為失去了知音,就放棄了他的藝術(shù)生涯,失去信心,從此精神一蹶不振,決不彈琴。我覺得他應(yīng)該繼續(xù)彈親繼續(xù)尋找知音,雖然這樣,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貴的,他是一個對朋友誠心誠意的人。

知音是默契。因理解而默契。每個人在人生旅途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 的心路歷程。不一定有相同的經(jīng)歷,但應(yīng)該有心心相印或同病相憐的情感共鳴。是因理解自己而彼此理解。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知音是信任。是你可以暢所欲言傾訴心聲的朋友。是那種淋漓盡致的傾訴,你的喜悅會掛在他(她)的眉梢;你的憂傷會籠罩在他(她)的心頭。

課文主要講述了伯牙很擅長彈琴,琴藝很高超,而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你彈的琴聲好象泰山一樣巍峨?!辈佬睦锵氲胶恿?,鐘子期說:“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惜的江河?!辈浪氲?。鐘子期一定會知道,子期死后,伯牙很悲痛,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了,于是把心愛的琴摔碎了,終生不彈琴!

《伯牙絕弦》讀后感【篇3】

琴斷心斷,心琴本為一體,伯牙子期也本為一體,若分開其中一方,必定無法再彈.如果在生活中沒有一個能真正理解自己、體貼自己的知音,那么在這世上會很難過.正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我如果有像子期一樣的朋友相伴,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他這個知音.當(dāng)然,如果換做我的知音失去了,我當(dāng)然也會心碎,從此隱居山林,再也不想觸碰與知音有關(guān)的東西.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八單元主要是讓我們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讀了這組課文,讓我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和啟迪也讓我們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也應(yīng)正了海頓說的那名話:“藝術(shù)的真正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是一種...

查看詳情>>
2、

伯牙絕弦原文翻譯及原文加注釋

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翻譯及原文
翻譯及原文加注釋

漫長的學(xué)習(xí)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xiàn)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為了幫助更多人學(xué)習(xí)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伯牙絕弦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譯文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 無論伯牙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zhǔn)確地說出他心中所想的。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rèn)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絕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注譯

絕 :斷絕

善 :擅長,善于。

鼓 :彈。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語氣詞,表示感嘆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語氣詞,相當(dāng)于“啊”。

若 :像~~一樣。

洋洋 :廣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謂 :認(rèn)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乃 :就?! ?fù):再,又。

弦:在這里讀作“閑”的音。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叭簟?,好像。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如癡如醉,擊節(jié)稱妙):“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鐘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教學(xué)時,可通過反復(fù)吟誦,體會鐘子期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時欣喜若狂的心情。讀了這個句子,我們對“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

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zhǔn)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鐘子期能真正聽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鐘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這才是知音啊!

③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破琴”,把琴摔碎?!爸簟保斫庾约盒囊?、有共同語言的人。這里指伯牙把鐘子期當(dāng)做他的知音?!皬?fù)”,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鐘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鐘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黯然神傷,毅然決然地“破琴絕弦”,這是何等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朋友間的深情厚誼令人動容。千百年來,“知音”典故不但在華夏大地傳為美談,而且名揚海外。

(2)對詞語的理解。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

查看詳情>>
3、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合集8篇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

怎么才能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感言呢?當(dāng)我們見證非常撼動人心靈的時刻時。感言可以傳達(dá)我們的真情實感,讓心靈得到撫慰,感言可以傳達(dá)我們的真情實感,讓心靈得到撫慰。希望這份"伯牙絕弦讀后感悟"能夠讓您對相關(guān)問題有更清晰的認(rèn)識,我們提供的模板僅供參考您可以根據(jù)需要自行修改!

伯牙絕弦讀后感悟 篇1

近幾天,我們學(xué)***篇文言文《伯牙絕弦》,我的感觸頗深。

著名的**大師俞伯牙擅長彈鋼琴,但沒人能聽懂。沒有人能理解他創(chuàng)作的深刻內(nèi)涵。在眾多欣賞者的面前,他聽到的只是表面的夸獎與贊揚,他為此感到很寂寞,很苦惱。于是他就來到了飛瀉的瀑布、茂密的樹木面前宣泄自己的孤寂。

他輕輕地?fù)崦傧?,面對面前巍峨的群山和呼嘯的瀑布,靈感瞬間就來了。他創(chuàng)作了一首優(yōu)美的**——山水。就在這時,樵夫鐘子期上山打柴歸來,正悠哉游哉地走在山間小路上,隱隱約約聽到了琴聲,不禁放慢了腳步,細(xì)細(xì)聆聽著,他覺得這琴聲真是天籟之音,便贊嘆道: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庇旨涌炝四_步,急于想看看是哪位高人奏出了這神奇的樂曲。

俞伯牙的琴藝多嫻熟,鐘子期在**演奏方面多有造詣!終于兩個素昧平生的人相見了。真是相見恨晚。

一個忘我地彈奏著,一個如癡如醉地傾聽著,忘記了一天的疲倦,甚至忘記了身上擔(dān)柴的沉重……伯牙一曲終了,鐘子期擊節(jié)稱快:“妙極了!如同巍峨的泰山矗立在眼前,仿佛有滔滔大河從此地涌過!

”伯牙喜出望外,于是和子期促膝談心,他們越說越高興,直到天色將晚,這對志同道合的知音約定二年后再來此地相見,這才依依惜別。

光陰荏苒,轉(zhuǎn)瞬間過了兩年。可是對伯牙而言卻是度日如年,在宮廷中,還是那幫紙醉金迷的庸碌之徒,讓他厭倦。但那時候,我沒有問子期的具體住址,只能把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

終于,兩年的預(yù)約到了。一大早,他興奮地趕去赴約。但他焦急地等了一天,也沒看到紅顏知己的身影,他真的活了一年,坐立不安。直到傍晚時分,才從小路上起來一個身影,伯牙急急地迎上前去,卻原來不是子期,他焦急地打探子期的消息,可是聽到了卻是噩耗:

子期已經(jīng)不幸去世了!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好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經(jīng)過多方打聽,伯牙終于找到了兒子的永陵,一層黃土,陰陽相隔,再也看不到了!伯牙淚如泉涌,心都要碎了。眼前是兩年前子期和他暢談**的情景,而今,斯人已去,歡樂難再……我這**還有誰能夠真正聽得懂呢?

他撫摸著自己心愛的古琴,泣不成聲。忽然,伯牙站起身,口中念念有詞:“子期啊,沒有你,我活在這世間,也只能是行尸走肉了。

讓我們共同的愛古琴代替我和你一起去!”說完,舉起這把如同伯牙第二條生命的古琴,重重地摔了下去,琴應(yīng)聲粉身碎骨!

我真的為伯牙寧愿破琴絕弦來報答子期的知遇之情而感動,這個俞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就是后來人們感嘆的知音難覓。讀完之后,我覺得眼中有晶瑩的淚花。是啊,就讓我們吟誦著這千古佳話,為中華民族感天動地的友情而高歌吧!

伯牙,你所做的一切...

查看詳情>>
4、

《伯牙絕弦》讀后感十二篇

《伯牙絕弦》讀后感

筆者創(chuàng)作這份“《伯牙絕弦》讀后感”時充分考慮了您的喜好和口味,因此所寫之作成為了我們真心的伙伴。發(fā)布讀后感,可與他人分享我們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如何寫出更好的讀后感?對于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我們由衷地表示感謝,希望能夠多多分享,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這篇作品!

《伯牙絕弦》讀后感 篇1

琴斷心斷,心琴本為一體,伯牙子期也本為一體,若分開其中一方,必定無法再彈.如果在生活中沒有一個能真正理解自己、體貼自己的知音,那么在這世上會很難過.正所謂“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我如果有像子期一樣的朋友相伴,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他這個知音.當(dāng)然,如果換做我的知音失去了,我當(dāng)然也會心碎,從此隱居山林,再也不想觸碰與知音有關(guān)的東西.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八單元主要是讓我們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讀了這組課文,讓我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和啟迪也讓我們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也應(yīng)正了海頓說的那名話:“藝術(shù)的真正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伯牙想到什么、彈到什么,子期都能答出來,而且子期等到伯牙彈完一首曲子,他就真心的夸贊或鼓勵他.伯牙琴技出神入化,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只有子期能真正聽懂他琴里的故事和情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樣心心相通.伯牙與子期的交友真情成了千古典范.通過讀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知音難求.純真友誼的基礎(chǔ)是理解,一句話“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

學(xué)習(xí)了《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為失去了知音,就放棄了他的藝術(shù)生涯,失去信心,從此精神一蹶不振,決不彈琴.我覺得他應(yīng)該繼續(xù)彈親繼續(xù)尋找知音,雖然這樣,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貴的,他是一個對朋友誠心誠意的人.

課文主要講述了伯牙很擅長彈琴,琴藝很高超,而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你彈的琴聲好象泰山一樣巍峨.”伯牙心里想到河流,鐘子期說:“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惜的江河.”伯牙所想的.鐘子期一定會知道,子期死后,伯牙很悲痛,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了,于是把心愛的琴摔碎了,終生不彈琴!

《伯牙絕弦》讀后感 篇2

自從學(xué)過《伯牙絕弦》一文之后,我心中便有一絲惋惜久久無法散去。因為知音的逝去,伯牙就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再也不用他那雙妙手奏出天上仙音,真是個重情重義的音樂家!

本文記敘了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之間的故事: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欣賞,即使兩人并沒有相識多久,但是卻像相處多年的老友一般。鐘子期雖是一介樵夫,但伯牙琴聲中的遠(yuǎn)大抱負(fù),他都能聽出來。只可惜來年相約之時,鐘子期已經(jīng)歸于九泉。伯牙悲憤不已,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斷琴絕弦。

一首絕妙的曲子,只要有一位名家演奏一次,便能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脫穎而出,流傳千古。伯牙這位當(dāng)時的音樂大家,只因一介山野樵夫的逝去,便將自己的第二生命——琴摔得稀爛!讓...

查看詳情>>
5、

伯牙絕弦的故事是真的嗎?兩人是如何成為知音的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俞伯牙與鐘子期是春秋戰(zhàn)國人士,通過資料記載得知,俞伯牙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一生最愛彈琴。歷代史書資料關(guān)于俞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國人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湯問》篇。列御寇在這篇文章中,不僅提到了俞伯牙的簡介,還提到了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勸學(xué)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書中寫到“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

由此可見,俞伯牙的琴藝非常高超。話說,俞伯牙自幼聰慧靈敏,并且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的老師是當(dāng)時名氣頗大的琴師成連。和俞伯牙相比,史書對鐘子期的簡介少之又少。只知鐘子期和俞伯牙一樣,是楚國人。以今天的地名來說,鐘子期是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俞伯牙與鐘子期能遇見,得益于俞伯牙出使楚國一事。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中秋節(jié)那天,俞伯牙坐船來到了漢江口。

由于風(fēng)浪很大,俞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風(fēng)浪的平息。晚上,云開月出,景色十分美麗迷人。俞伯牙望著頭上的明月,不禁琴興大發(fā),便席地而坐專心致志的彈起琴來。優(yōu)美的琴聲,剛好讓鐘子期聽見了。鐘子期沉醉在俞伯牙的琴聲中難以自拔。隨后,俞伯牙又為鐘子期演奏了《高山》和《流水》兩首曲子,兩人隨即結(jié)為知音。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fēng)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這首詩歌講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一書,作者旨在通過這則故事,告知世人好友難尋的道理。話說,俞伯牙遇到樵夫鐘子期之后,俞伯牙將鐘子期視為知音。畢竟,鐘子期能聽得懂自己用琴聲表達(dá)的心意。

俞伯牙演奏結(jié)束后,便和鐘子期談天論地,把酒言歡。兩人越聊越投機,互相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于是,俞伯牙和鐘子期拜為兄弟,并且約定每年的中秋節(jié)都要來此相會。和鐘子期灑淚而別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約定來到了漢陽江口。俞伯牙等了很久,依然沒有見到鐘子期的影子。于是,俞伯牙席地而坐,希望通過自己的琴聲能召喚來這位知音。俞伯牙彈了很久,依然不見人來。到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過路的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這位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在不久之前因身染重病而去世了。

臨終前,鐘子期留下遺言,讓后人把墳?zāi)剐拊诮叄鹊矫磕臧嗽率逑鄷r,都可以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了。聽了老人的一席話,俞伯牙萬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來到了鐘子期的墳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凄楚的琴聲演繹了一曲《高山流水》。彈完,俞伯牙挑斷了琴弦,并長嘆一聲,把自己心愛的瑤琴摔在了青石上,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那么我彈琴還能給誰聽呢?”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講述的就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在古代文學(xué)典故中,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被奉為知音難覓的典范。胡說,俞伯牙酷愛練琴,為了成為聲名顯赫的琴師,俞伯牙曾拜成連為師,跟隨他學(xué)習(xí)彈琴技巧。學(xué)習(xí)了三年,俞伯牙的琴...

查看詳情>>
6

如何理解伯牙絕弦的行為?為何伯牙終生不再碰琴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伯牙絕弦》,講的是伯牙和鍾子期以琴曲相知相識的故事。伯牙和子期這兩個人可以說是鼎鼎有名,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世很多詩人都在詩中用此典故,表達(dá)對友人的懷念或?qū)χ綦y覓的慨嘆。迄至當(dāng)代,表現(xiàn)二人友情的古曲《高山流水》被刻在一張銅質(zhì)光盤上,跟許多民族的經(jīng)典曲目一道,隨著宇宙飛船飛向了太空,更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對知音故事的褒揚。

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訛傳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

鐘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鐘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dān)、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與子期的故事

伯牙、子期的故事在典籍中分別見于《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列子》《新序》及《說苑》中,情節(jié)大同小異,區(qū)別只在細(xì)節(jié)。統(tǒng)編教材選用的是《呂氏春秋》的版本,出自《本味》篇。我們先來看看這篇課文吧: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伯牙是古代一位善長彈奏古琴的藝術(shù)家,據(jù)說當(dāng)年跟成連先生學(xué)琴,成連對他說:“吾能傳曲,不能移情?!币馑际牵偾膹椬嗍羌妓嚺c情感的融合,我能傳給你曲子和彈奏技藝,但不能將我參悟的情感轉(zhuǎn)移給你。于是帶他去東海之濱,讓他自行體悟。伯牙“聞海水汩沒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觸景生情,悟出了彈琴的奧秘。這樣一位彈琴高手,必然如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那樣孤獨,蓋因“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也”。因此,當(dāng)他遇到善聽的鍾子期,該是一件怎樣的幸事。

伯牙剛開始彈奏,心中充滿著對高聳、莊嚴(yán)的泰山的向往,鍾子期就能第一時間送上贊美:“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碑?dāng)伯牙心中充滿對浩浩蕩蕩的長江的贊頌,鍾子期也立刻會意:“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笨梢娮悠谥坡牶投诵囊庵嗤?。

鐘子期之死

故事的結(jié)局,無論是《呂氏春秋》還是《警世通言》,記載的都是鐘子期先于俞伯牙而死。然而,比較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是俞伯牙先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公元前354年,楚國參與了戰(zhàn)國時期最熱血的一段故事圍魏救趙,同年,俞伯牙去世,從此之后,對于鐘子期來說,再也沒有人彈七弦琴彈得這么好聽了。

子期去世了,伯牙自然是悲痛欲絕,伯牙做出一件令世人意想不到的舉動:摔破古琴,剪斷琴弦,從此終身不再彈琴。因為他覺得世間已經(jīng)沒有一個人足以讓他為之彈奏了。

伯牙絕弦終生不再碰琴

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那些敏感的讀者也許要為生命的無常和美好事物之易逝而嘆息,但更多的讀者會為二人的友情所感動,生發(fā)出對真摯友情的渴慕。古往今來,交友無非幾個因由:或以利相交,或以勢相交,或以心相交。以利相交者,“利盡則...

查看詳情>>
7、

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易譜,世上知音難覓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古語有“高山流水”一詞,出自《列子》及《呂氏春秋》。其意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詠贊山水之詞,其實真正用意是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難覓的意思。我們可以深入解析一下,為什么一個“高山流水”之詞,卻不關(guān)乎山水,而關(guān)乎知己。

《呂氏春秋》中有記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名為俞伯牙的樂師,在晉國為官。俞伯牙自小研習(xí)音律,琴技精湛,聲名在外。俞伯牙琴技雖已聞名天下,但是一直追求精益求精,總感覺自己彈奏的曲子缺少靈魂,相當(dāng)于處在一個瓶頸期,距離登峰造極還有很大的差距。

俞伯牙的恩師成連知道后,讓他前去東海蓬萊山仙境求學(xué),多與大自然接觸,看高山巍峨壯闊,大海洶涌澎湃,走過天涯海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生命和人間冷暖。伯牙尊師命前往蓬萊,走遍山川大河,觀四季更替,風(fēng)云變幻,碧浪磅礴,鳥獸嘶鳴。在大自然生命的奇妙之中頓悟,彈琴音隨意轉(zhuǎn),終悟得大自然的樂章與琴音融合一體,琴技更加爐火純青。

后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修樂譜,夜間乘船游覽而下,于漢陽江口遇驟雨,風(fēng)起云涌,江水大漲,遂停于江邊。雨過天晴之后,風(fēng)平浪靜,月色皎皎,杜鵑夜啼,伯牙對著清風(fēng)明月有感,思緒萬千,對著江水取琴彈奏。伯牙專心彈奏,琴音繞耳,曲尤未終,漸入佳境之際,琴弦斷裂,后發(fā)現(xiàn)有一樵夫立于岸邊,聽著琴音沉醉不已。俞伯牙本是晉國上大夫,又是樂師,是名流風(fēng)雅之士,見樵夫,心生不喜。彈琴之人最忌諱弦斷,被一鄉(xiāng)野之人打斷自己彈奏的性質(zhì),很是不悅。但見樵夫談吐不凡,態(tài)度不卑不亢,知自己一葉障目了。當(dāng)即請樵夫移駕上船,對坐彈琴。俞伯牙琴音高亢,樵夫便道:“峨峨兮若泰山(此調(diào)仿若雄偉而莊重的高山!)” 暗指伯牙意在高山。俞伯牙彈奏曲調(diào)變得悠遠(yuǎn)綿長時,樵夫又說:“洋洋兮若江河(如綿延不斷的長江流水般源遠(yuǎn)流長!)”,知曉他志在流水,幾句話便闡盡伯牙心中的憂結(jié)與志向。

俞伯牙一曲終罷,驚嘆不已:“先生當(dāng)真無愧為知音啊!”自己苦心鉆研琴技,雖已悟得與自然相融合,被世人稱贊登峰造極。但是以往以情入琴聲,并無人知曉心意,無人可說,而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鄉(xiāng)野樵夫居然聽懂他了的琴音,并與之共鳴。遂問于樵夫,曰名為鐘徽,字子期。相邀對坐,與之舉杯暢飲相談甚歡,相見恨晚,當(dāng)即結(jié)拜兄弟。而后伯牙即興彈奏樂曲,不管伯牙彈的是何曲子,鐘子期都能道出伯牙的所想及彈奏的心境。

伯牙琴藝高超,子期對音樂有著很高的鑒賞能力。伯牙彈琴入情于樂曲中,用琴聲表達(dá)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鐘子期對琴音的理解正好與他產(chǎn)生了共鳴。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漢陽江口,知音對坐一夜開懷暢飲。惺惺相惜的二人就此約定,來年中秋再于此地相會,不醉不歸,后各自揮淚拜別。

來年期至,俞伯牙如約而至漢陽江口,卻未曾見到鐘子期赴一年之約,呼喊知音許久未得回音,獨自坐于江邊,彈琴相候。后來輾轉(zhuǎn)跟一老翁打聽,知悉...

查看詳情>>
8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你了解多少?音樂不分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伯牙,又作伯雅,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上大夫,著名的音樂家、琴師。

《琴操》記載,伯牙跟隨成連先生學(xué)琴,歷經(jīng)三年,琴藝取得了長足進(jìn)展。然而伯牙雖然琴藝精進(jìn)了,卻還沒有達(dá)到“移情”①的境界。老師成連便對他說:“在音樂的表情達(dá)意方面,你還是有所欠缺。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理解。他現(xiàn)住在東海的蓬萊仙島上,我?guī)闳グ菀娝^續(xù)深造,你看好嗎?”伯牙聞聽大喜,連連稱善!

兩人充分準(zhǔn)備后,便乘船往東海進(jìn)發(fā)。一天,船行至東海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此處靜候,我去接方子春先生,不久就會回來?!闭f完便劃船離開了??墒沁^了十多天,成連也沒回來,伯牙心中十分煩悶。他抬頭望向大海,但見大海波濤洶涌,海風(fēng)凜冽;回望島內(nèi),山林幽暗,晚歸的鳥兒發(fā)出陣陣悲鳴。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道:“這是成連先生在教我“移情”啊!”于是由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首琴曲《水仙操》。從此,伯牙的琴藝更為精進(jìn)。原來,老師成連是讓伯牙以自然為師,在大自然中親身感受,這樣既陶冶了性情,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shù)的本質(zhì)。后來,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師,人人都夸贊他的琴藝高超,連荀子都贊嘆:“伯牙鼓琴,六馬仰秣?,鳥獸猶感之,況于人乎!”但伯牙卻覺得真正能聽懂他琴曲的人卻不多。

直到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游玩。傍晚,行到一座高山旁時,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雨,伯牙便泊船江邊,以避風(fēng)雨。這時,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遠(yuǎn)處巍峨的高山和朦朧的江面,不禁觸景生情,撫琴一曲。

正彈到盡興時,突然聽到岸邊有人贊嘆道:“美妙啊,多么巍峨的高山!”伯牙心中一動,遂曲調(diào)一轉(zhuǎn),又彈奏了一曲《流水》。不一會兒,又聽到外面稱贊道:“美妙啊,多么浩蕩的江水!”伯牙真是又佩服又激動,出得船來,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位打柴人。兩人互通了姓名,打柴人說他叫子期。

伯牙的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琴曲與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兩人心意相通,結(jié)為莫逆。臨別,伯牙與子期約定,待自己周游完畢,要前往家中去拜訪他。一年之后,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jīng)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后將自己的琴砸碎于子期墓前,這便是“伯牙碎琴謝知音”的故事。相傳,從此之后,伯牙再也沒有彈過琴、奏過曲。

在前文中,成連先生讓伯牙以自然為師“移情”的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筆者也偶遇過。記得那是在2000年初,余自鎮(zhèn)江坐輪渡過江之揚州。當(dāng)船行至江心處,看到天水一色,無盡長江滾滾東逝。那江水雖然平靜舒緩地向前流淌,但卻充滿了一種內(nèi)在的無法遏制的力量,這種流淌仿佛可以帶走世間的時光與滄桑。剎那間,頓感個人渺小,仿佛滄海一粟;頓感人生短暫,仿佛彈指揮間。此后,再彈如“流水”、“瀟湘水云”之類的琴曲,便感到言之有物了。

今天,伯牙借景移情的學(xué)琴技巧只為專業(yè)人士知曉,而讓人們津津樂道、...

查看詳情>>
9、

俞伯牙和鐘子期,在社會不同階級的兩人,卻在音樂上有著共鳴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春期時期,有一個叫伯牙的人,他從小就酷愛音樂,跟隨他的老師成連學(xué)琴,不到三年,琴藝大長。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幾分情感和意境,不能引起聽者的共鳴。為了精進(jìn)伯牙的琴藝,有一天,成連先生要帶伯牙去東海尋找老師,讓他提點伯牙,伯牙大喜。于是師徒兩人備了充足的干糧,駕船出發(fā)。

到了東海蓬萊山后,成連先生對伯牙說:"你留在這里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yuǎn)離。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涌,回首望島內(nèi),山林一片寂靜。伯牙不禁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浩瀚的大海、澎湃的濤聲、蔥郁的山林、不時的鳥鳴都成為了他曲中的景色,伯牙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激情,一氣呵成,譜寫成了一曲《高山流水》。

經(jīng)過東海的游歷,伯牙終于成為了天下最出色的琴師。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rèn)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知音難尋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船駛到漢陽江口。遇風(fēng)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fēng)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

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dāng)他完全沉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xì)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dān)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xì)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dāng)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dá)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dāng)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dá)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所表達(dá)的已經(jīng)終于有人懂了!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激動地問打柴人的名字。打柴人說"鐘子期"。兩人喝起酒來,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

查看詳情>>
10、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是怎樣的?知己難尋,弦斷有誰聽

伯牙子期
伯牙絕弦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

伯牙子期知音之交。伯牙子期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

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訛傳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

鐘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鐘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qū)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dān)、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jìn)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fēng)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

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dāng)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fù)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的故事卻世世代代上演著.

世上如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實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嘆曰"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岳飛無眠之夜也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蘇軾自比孤鴻,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州冷"句子.賈島卻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樣的難得呢.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無論紅顏還是藍(lán)顏"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們永遠(yuǎn)的思求.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