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黃皓最后的下場

發(fā)布時間:2020-08-03
1、

三國里黃皓最后的下場是什么?他最后竟然用這種方法逃過一劫

三國
黃皓怎么死的
黃皓最后的下場

章武三年(223年)五月,17歲的劉禪正式即皇帝位,由于劉備向諸葛亮和李嚴托孤,所以劉禪當時雖名為皇帝,但實際并不用為國家的事太操心,他主要的事就是在后宮中安樂地享受生活,這就給善于阿諛獻媚的宦官黃皓提供了發(fā)揮特長的機會,由于劉禪為人特別忠厚寬仁,所以他和黃皓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甚至很多時候他都離不開黃皓。

當然開始時,攝于諸葛亮、蔣琬、費祎、董允等人的匡正,黃皓為劉禪出主意的事,僅限于有關(guān)劉禪自身興趣愛好或者是宮中的一些事。但到后期,延熙九年(246年),董允病死,陳祗接替了他侍中的位置,開始與黃皓一內(nèi)一外,互相配合謀取蜀漢的中樞大權(quán),這使黃皓開始有機會干預朝廷的軍政大事。延熙十四年(251年),尚書令呂乂去世,陳祗接任尚書令(宰相)并加鎮(zhèn)軍將軍,名義上陳祗雖然還在大將軍姜維之下,但實際上,朝廷上的大權(quán)已經(jīng)完全被陳祗與黃浩把持,姜維多率兵在外,對朝中的事話語權(quán)并不多。但陳祗對姜維的軍事行動多數(shù)都持支持的態(tài)度,這一點與黃皓有所不同,所以倒也沒什么大的閃失。

景耀元年(258年),鎮(zhèn)軍將軍陳祗病死。多年來,黃皓由于與陳祗共同決定了很多蜀漢的軍國大事,使他對權(quán)力產(chǎn)生了欲望,所以他煽動后主劉禪加封他的官職,由黃門令一躍升為中常侍、奉車都尉,開啟了他獨自大膽操弄威權(quán)的時代。當時,很多蜀漢中央的大臣都紛紛依附于黃皓,《晉書》記載,有個叫羅憲的大臣,不愿結(jié)交黃皓,遭致黃皓的憎恨,將其由中央官員貶到地方當巴東太守。另據(jù)《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記載,劉禪的弟弟劉永由于看不慣黃皓擅權(quán),黃皓便常向劉禪密告劉永的壞話,令劉禪“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馀年”。

景耀二年(259年),劉禪任命樊建擔任尚書令,并令其與董厥、諸葛瞻統(tǒng)領(lǐng)朝政,而姜維繼續(xù)在外率兵征戰(zhàn),無暇顧及朝廷中的事。樊建雖然不像陳祗那樣與黃皓來往,但其與董厥、諸葛瞻也未能壓制黃皓,勸諫劉禪的錯誤,導致黃皓繼續(xù)干預蜀漢的軍國大事。

威懾姜維,迫其居外

姜維雖然常年率兵在外屯兵或征戰(zhàn),但對黃皓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也很不滿,后期他認為黃皓作得確實過分,于是在景耀五年(262年),專門向后主劉禪奏上了一本,請后主劉禪處死亂政的黃皓。當時已經(jīng)獨掌朝政的劉禪,根本不舍得殺死這個這個陪伴了他三十多年之久,為其帶來無限快樂的近臣黃皓,所以他明確回復姜維“不同意”,并解釋說,“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意思就是說黃皓這么一個小人物,以往董允也常惱恨他,我也常惱恨他,大將軍你就別和他一般見識了。為安撫姜維,劉禪還特命黃皓向姜維謝罪求饒。

姜維對后主劉禪這種處理結(jié)果很無奈,他眼見黃皓這些年在朝廷中已經(jīng)培植了很多勢力,羽翼已經(jīng)豐滿,所以他恐怕自己留在朝廷,沒準什么時候就遭到黃皓的陷害,那豈不壞事?于是姜維又向劉禪奏請到沓中屯田練兵,以此躲避黃皓可能對自己的陷害,嚇得姜維很少敢回成都逗留。

國破被押,結(jié)局無載

景...

查看詳情>>
2

三國時期宦官黃皓最后的下場怎樣?諸葛亮為什么不殺死他呢

三國
黃皓怎么死的
黃皓最后的下場

在動蕩年代戰(zhàn)亂時期想要有一番成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個平民百姓,他在的輔佐之下才建立起了蜀漢,雖然根基不穩(wěn),但他也不希望很快就滅亡。諸葛亮拼盡全力,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才穩(wěn)固了蜀國的基業(yè),但在他去世國很快就滅亡了,造成這種局面的正是幼主身邊的宦官黃皓,這人為非作歹,諂媚事主,不過最后也沒有好下場。

在中國史上,宦官專權(quán)導致國家淪喪的并不只有黃皓一人。在漢代也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事情,特別是末年,由于過分聽信宦官的話,使國家陷入了混亂之中。蜀漢時期的也是由于寵任黃皓,造成國家政局動蕩不穩(wěn),父親劉備辛苦一生建立的國家就在兒子手上被毀滅了。

為什么這些皇帝喜歡太監(jiān)?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顧慮。皇帝之所以相信太監(jiān),是因為當時皇權(quán)受到威脅,外戚權(quán)勢很大,所以他們想培養(yǎng)一批能夠制約外戚權(quán)利的人,太監(jiān)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同時,太監(jiān)與大臣和外戚都不同,即使統(tǒng)治和反對的權(quán)力也是依靠皇帝的權(quán)力,也很少有篡奪的可能,不會對皇帝的地位造成威脅,所以皇帝敢于給予他們足夠的權(quán)力。

除了利用太監(jiān)來制衡官吏外,還有一個因素是太監(jiān)和皇帝之間的關(guān)系密切。劉備為了打天下忙忙碌碌,常常親身領(lǐng)兵外出,很少有和劉禪交流的機會。劉禪作為一國儲君又不能隨便外出,終日只有和身旁的太監(jiān)作伴,長時間接觸下來,雙方的關(guān)系自然更加親近,相比于那些朝中大臣來說,劉禪肯定是更相信一直在自己身邊的黃皓。黃皓很早的時候就跟在劉禪身旁,經(jīng)歷了很多謀士和將軍,可他不但沒有被殺掉反而取得更多的權(quán)勢,最終為蜀漢招致了亡國之禍。諸葛亮和他的繼任者都是忠誠而正直的,他們?yōu)槭裁床粴⑺肋@個給國家?guī)頌碾y的太監(jiān)?

諸葛亮肯定有能力殺了黃皓,但他卻一直沒有這么做,這是由于他根本不想殺。第一,在他那個時候黃皓還是一個小太監(jiān),對諸葛亮來說構(gòu)不成任何威脅。諸葛亮一天忙著操勞蜀漢的基業(yè)大事,哪有時間去管劉禪身旁的太監(jiān)這樣一個小角色。而且這個時候的黃皓既沒有權(quán)勢也沒有作惡,根本不會對蜀漢造成任何威脅。第二點是諸葛亮盡管位高權(quán)重,劉禪很是敬服他,但他們畢竟是君臣關(guān)系,諸葛亮不可能沒有任何緣由就把天子身邊的太監(jiān)給殺掉,這也不是諸葛亮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黃皓在諸葛亮輔佐幼主的時候不敢非分之想,辦事也是嚴謹安分,后來別的謀士接任后他也是如此,所以他才能活了下來。當董允掌權(quán)的時候,黃皓就逐步有了一部分勢力,董允這人很正直,經(jīng)常對劉禪好言相勸,所以黃皓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但董允去世以后,黃皓的地位慢慢就越來越高了,最后他也開始伸手去管朝中的事情。

后來黃皓權(quán)勢越來越大,就開始在朝中肆意妄為,經(jīng)常排擠當朝一些有作為的將軍和大臣。對此意見很大,他很多次向劉禪上奏折請求殺了黃皓。但劉禪卻不聽他的意見,他對姜維說黃皓只不過是一個小人,讓他不要過于在意。姜維是的降將,不是蜀國本地的將軍,盡管諸葛亮很賞識他的才干,但他連年交戰(zhàn)并沒有取得較大的勝利,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對他并不滿意。黃皓作為劉禪身旁的紅人,也...

查看詳情>>
3、

蜀漢宦官黃皓怎么死的?他也是歷史上最臭名遠揚的宦官

三國
黃皓怎么死的
黃皓最后的下場

黃皓對于是蜀漢而言,是滅國奸臣,其雖官階卑微,權(quán)利有限,但仍能玩弄權(quán)術(shù),攪得蜀漢朝政混沌不堪,實屬歷史上又一宦官亂政的典型范例。

蜀漢后主劉禪即位后,有蜀漢四相之一之稱的董允去世,陳祗取代其侍中的職位,成為了后主的寵臣,手握重權(quán)。陳祗支持姜維的北伐,但因為逐漸與宦官黃皓交好,使得黃皓開始干預政事。陳祗死后黃皓操弄權(quán)柄,導致蜀漢覆國。

董允在世時,黃皓雖玩弄權(quán)術(shù),趁姜維大將軍征戰(zhàn)在外,竊弄機柄,董允常正色匡主,多次斥責黃皓。董允去世后,黃皓與陳祗交好,并開始干預政事。陳祗死后,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蜀人無不追思允。

黃皓,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即使他并不像秦代太監(jiān)趙高一樣有著大權(quán)力,但還是能把蜀漢給滅亡掉。如果他有一天權(quán)力像趙高一樣大,那就更為可怕。你想他并沒多大權(quán)力都把國給滅了,他如果有權(quán)力了,那這蜀漢還能維持得到幾年,劉禪能做的了四十年的皇帝嗎?他和趙高,李輔國,童貫,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安德海,崔玉貴等十人,是歷史上最臭名遠揚的宦官。

蜀漢宦官黃皓怎么死的?

黃皓,蜀漢宦官,生性狡詐圓滑,蠱惑后主劉禪肆意享樂,得到后主的信任,任其專秉朝政,朝堂之下則陪同后主花天酒地,加劇后主的昏庸無能。

而且黃皓此人城府極深,為摒除其反對勢力,暗中禍害良臣,因其與大將軍姜維極為不和,故而暗中勾結(jié)魏國,將前線的軍情私自扣留下來,并進獻讒言,蠱惑后主賜死大將軍,雖然此事最終敗露,但卻導致姜維與后主之間滋生嫌隙,令忠良心寒。蜀漢大廈在黃皓此等白蟻手中遇見衰弱。景耀六年,蜀漢滅亡,鄧艾看不慣其為人,命人殺之,不料黃皓賄賂其左右,逃過一劫。之后跟隨亡主劉禪,遷至洛陽,最終落入司馬昭的手中,將其凌遲處死。

歷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當?shù)?,禍國殃民,其罪行令人發(fā)指,或橫征暴斂,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偷奸?;莺χ伊加诓涣x,或當權(quán)干政,視國庫民脂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敗壞朝綱,禍害忠良,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是他們的共同本質(zhì),而結(jié)局是民怨鼎沸,國力日衰,最終鬧得是國將不國,前有趙高指鹿為馬,秦三年而亡,后有和珅盜國斂財,清大廈將傾。這些奸臣無不是巨貪大腐,無不是千古罪人,實在應(yīng)引今人為鑒,今人不勝哀之,而后人哀之矣。

黃皓 諸葛亮

諸葛亮生卒年為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掌握蜀漢興衰命運,劉備臨終的托孤的重臣,而黃皓在諸葛亮掌權(quán)時期仍為無名小輩,其勢力也遠為達到禍亂朝綱的地步。

諸葛亮去世后,蜀漢丞相的職務(wù)便由董允擔任,而史料記載黃皓是在董允去世后,才得陳祗重用,在朝堂上陷害忠良,蒙蔽圣聽,犯下種種罪行。因此很多關(guān)于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的諸葛亮為何對黃皓的所作所為視若罔聞,不加以定罪處理的疑問不攻自破,這類問題就像是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將不在一個歷史階段的人物進行比較,令人啼笑皆非。

雖然諸葛亮與黃皓之間并未有正面沖突,但根據(jù)《三國演義》中情節(jié)安排中,諸葛亮的確在其掌政期間對...

查看詳情>>
4、

三國宦官黃皓最后的下場是什么?演義和正史描述的各不相同

三國
黃皓怎么死的
黃皓最后的下場

三國后期,蜀漢宦官黃皓欺上瞞下,禍國殃民,導致蜀漢國力江河日下,岌岌可危。公元263年,鄧艾另辟蹊徑,偷渡陰平,繞過姜維鎮(zhèn)守的劍閣,越過七百里原始森林,來到蜀漢腹地,陷江油,戰(zhàn)綿竹,消滅諸葛瞻御林軍,直達成都城下。

此時的蜀漢朝堂亂作一團,有人說要投奔盟友東吳,有人說遷都南中,還有人要與成都共存亡。最后還是投降派譙周出馬,一一反駁以上眾人的建議,認為沒有到它國流亡的天子,也沒有借助少數(shù)民族勢力的皇帝,至于魚死網(wǎng)破,那更加不可取,為今之計,只有開城投降鄧艾,方為上策。

后主劉禪聽了譙周的一番話之后,茅塞頓開,下定了決心,準備綁縛自己,開城歸降。雖然經(jīng)過第五子北地王劉諶的血諫,劉禪也沒有改變開城投降的決定。三國宦官黃皓最后的下場是什么?

三國演義中黃皓結(jié)局

在北地王劉諶死后,后主劉禪率領(lǐng)太子諸王,及六十個大臣,“面縛輿櫬”,從北門出去十里,向鄧艾獻上降書順表。鄧艾扶起后主劉禪,親自為其解開繩子,焚燒棺槨,一同進入成都城。從這兒看,鄧艾對劉禪非常友好,已經(jīng)寬恕了劉禪。

艾拜來到成都城后,為穩(wěn)定蜀漢形勢,效仿東漢鄧禹,便宜行事,封后主劉禪為驃騎將軍,其余文武大臣,也各有賞賜。他還令劉禪派人給姜維下旨,讓其放下武器投降,對于陰險狡詐的黃皓,不會留情,準備斬之。這下把黃皓給嚇著了,他驚慌失措,擔憂自己的腦袋搬家。

黃皓冷靜思索之后,逐漸放下心來,認為不管是誰,都經(jīng)受不住金錢的誘惑,堅信“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錢辦不到的事情。金錢對于黃皓來說,就是一堆數(shù)字而已,多年的搜刮不是吹的。因此,黃皓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金銀珠寶來賄賂鄧艾的左右親信,得到了赦免。自是漢亡。這時,黃皓逃過了一劫,保住了項上人頭。

然而,黃皓逃得了初一,沒逃得十五。后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后,本應(yīng)該告一段落。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聽從劉禪圣旨投降鐘會的姜維其實是假投降。他歸順鐘會,和其聊得非常投機,同時離間鐘會和鄧艾的關(guān)系,進行“曲線救國”。

一山不容二虎,鐘會和鄧艾本來就互看不順眼,加上姜維的添油加醋,很快便火并了。這場動亂,最后姜維、鐘會、鄧艾都死了。司馬昭為徹底解決蜀漢問題,于是將劉禪及原蜀漢大臣都遷往洛陽,目的是將劉禪等人管控起來,嚴密監(jiān)視,杜絕再次出現(xiàn)姜維作亂之類的變故。

為此,司馬昭還對劉禪進行了多次試探,如演奏蜀樂等。幸好劉禪繼承了乃父劉備的表演天賦,通過“此間樂,不思蜀”,成功騙過司馬昭,消除了猜忌,保全了自己及家人、原蜀漢文武大臣。

我們不得不承認,劉禪在亡國后,做出的應(yīng)對策略是最明智的。然而,跟隨劉禪來到洛陽的宦官黃皓,這次沒有躲過“十五”,被司馬昭以禍國殃民的罪名凌遲處死。(昭因黃皓蠹國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遲處死)。

以上是三國演義中宦官黃皓的結(jié)局,躲過了初一(鄧艾),沒躲過十五(司馬昭),最后身首異處。估計黃皓來到洛陽,正做著享受未來美好生活的美夢,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大刀。

正史上黃皓結(jié)局

而在正史上,...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