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送別詩名句

發(fā)布時間:2020-07-31
1、

唐朝的一首送別詩,一首詩不足以表達心中的不舍,于是在寫一首

著名的送別詩
送別詩名句
送別詩有哪些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唐朝的一首送別詩,詩人一首詩不足以表達心中的不舍,于是在寫一首。

唐詩宋詞之所以在我國文學(xué)界的地位如此之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只需要用簡短的語言,就能生動地描繪一個意蘊深遠的情景、就能表達詩人內(nèi)心當時復(fù)雜的心情與情感、就能道盡在文字本后所蘊含的那無窮無盡的意味。

在之前的很多詩詞中,小赫赫最喜歡用“寥寥數(shù)語”、“短短七個字”等來展示詩詞的這一魅力。比如王維的那首經(jīng)典的田園詩《田園樂七首·其六》中就只用了幾個字即勾勒出了一派盎然恬靜的田園生活: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李清照在她的《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中也用那寥寥的一筆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與不舍: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里就不再贅述,很多讀者想必比小赫赫更了解詩詞的這一特點。

今天為大家?guī)淼囊皇自娋褪浅鲎杂谧栽偂拔逖蚤L城”的劉長卿之手。他用短短四句話20個字充分展現(xiàn)了詩詞在表達方面的特點,使得漢字的底蘊更加深厚。

這一首唐詩是《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劉長卿與張旭一樣,同時唐朝著名詩人,他們都見證了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而劉長卿更是歷經(jīng)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的一生坎坷不順,詩詞也以山水詩為主,主要描寫的是當時在安史之亂前后唐朝興衰的對比,將自己內(nèi)心的憤懣與無奈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而這首詩時劉長卿詩文中比較罕見的一首送別詩,從題目中的“重送”就能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之所以叫“重送”是因為在這之前劉長卿曾經(jīng)作過一首題目一樣的送別詩,只不過當時的那首詩時五言律詩而已。

亂軍交白刃,一騎出黃塵。

漢節(jié)同歸闕,江帆共逐臣。

猿愁歧路晚,梅作異方春。

知己酂侯在,應(yīng)憐脫粟人。

重送并不是送了兩次,而是寫一首送別詩無法表達此刻劉長卿對友人裴郎中的不舍,遂有了今天的這首《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這兩人是一起被貶至鄂州(今湖北武昌)的,但是此時的裴郎中卻再次遭到貶謫。曾經(jīng)在一起同甘共苦的朋友就要離自己而去,此地空余一個只能思念朋友的人在這里,兩人的情深意切也隨著那詩中的孤舟而漸行漸遠,讀后真真地令人痛惜與傷感。

首句

黃昏時分,兩岸的猿聲已經(jīng)逐漸悲涼了起來,面對著日沉暮色還有這蒼茫無盡的江水,在江邊送人的人們已經(jīng)逐漸散去,而我還在此處不肯離去,遠遠地望著那飄在江水上的船,它為何不能將我的思念一起帶走呢,而是自顧自地流著?

前兩句突顯漢字與唐詩的特點,簡短但足以說明問題——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可謂是不能夠在清楚了。

時間:暮(黃昏);地點:江頭;事件:客散(送行)

但是,開頭這短短的七個字不僅交代了以上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整首詩的基調(diào)描繪了出來——暗淡的、悲涼的(猿啼:猿猴陣陣悲鳴,更讓這個淡色的離別場景平添了幾分冷色調(diào)),這樣的意境與基調(diào)為后文的感情迸發(fā)奠定了基礎(chǔ)??芍^沒有一個字是多余的,也沒有一個字是可替換的。...

查看詳情>>
2、

王之渙的一首送別詩,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

著名的送別詩
送別詩名句
送別詩有哪些

今天小編要說王之渙的一首送別詩,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唐朝的詩人流傳下來的作品其實并不多,一部《全唐詩》也只不過區(qū)區(qū)四萬九千多首,要知道宋朝的陸游一個人就寫了三萬多首,另外的乾隆皇帝更多足足有四萬多首。不過數(shù)量并不代表什么,優(yōu)秀的詩人哪怕只有一首詩流傳于世,那同樣是名垂青史,讓后人能夠記住;譬如崔郊只有一首《贈去婢》,但是同樣在唐朝詩壇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再譬如南宋詩人志南也只有一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流傳于世,可是他們的成就也是值得肯定。

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并不在于作品的數(shù)量,而是作品的質(zhì)量,這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還有一位唐朝詩人,他一生也只六首詩流傳于世,那就是盛唐詩人王之渙,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大部分的讀者都不會陌生,他的一首《登鸛雀樓》,可謂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王之渙雖然只有六首詩,但是每一首都是經(jīng)典,除了《登鸛雀樓》之外,另一首五言絕句《送別》,那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用詞講究,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凄美,每一句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愁,這樣的作品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nèi)ゼ毤毱纷x,而詩人也正是把骨子里的悲痛之苦,還有送別時的無奈,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憂愁。

《送別》

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古人與朋友之間那份深厚的友誼,其實也最是令人感動,彼此之間真誠相待,從而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所以當另一位要離開時,他們就會依依不舍,于是會寫詩贈送給對方,無非是給對方留個念想。再說古代不像我們今天,交通和科技都很發(fā)達,我們現(xiàn)在出門已經(jīng)是用小時來計算,可是古人不一樣,他們出門是用年,或者是用月來計算,往往離開了之后,那么就再難相見。

王之渙,字季凌,今天山西人氏,盛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自成一派,寫得也是很有韻味,在這首《送別》一詩中,他正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骨子里的憂愁,還有送別之時的無奈,開篇的兩句,那就寫得很是傷感,“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保猴L(fēng)之中那遠處一排一排的楊柳在風(fēng)中左右搖曳,沿著那護城河兩岸呈現(xiàn)出一片綠色。這兩句是著重點是突出時間和地點,同時也營造出了一種凄美之感。

最后兩句又是直抒胸臆,沒有任何的過渡,但是卻寫得很深刻,讓這一首送別詩更具有感染力,“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保罱鼘捙收燮饋聿⒉皇呛芊奖?,可能是要分別的人太多了。古人在送別時也喜歡折下柳枝贈送對方,這也是一種習(xí)俗,而詩人正是有感而發(fā),于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下了這么一首送別之作,每一句都感人肺腑,還充滿了無限的憂愁。

王之渙的作品盡管并不是很多,可是每一首都是經(jīng)典,寫得也很細膩,在這首《送別》中,他正是以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來描寫,從而讓這首詩顯得無比傷感,字里行間也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這樣的作品其實是最能夠打動我們。唐詩里面這一類型的題材也很多,不過這首詩寫得更為簡練,也更具有感染力,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字字憂愁,每一句都有一種...

查看詳情>>
3

經(jīng)典的送別詩詞句有哪些?古人的分別有那么詩情畫意

著名的送別詩
送別詩名句
送別詩有哪些

經(jīng)典的送別詩詞句有哪些?古人的分別有那么詩情畫意。

詩詞之所以能夠感染人,也正因為它用語言見證了人類情感的共通性。

人的一生中有過無數(shù)次的送別,在每一次“珍重,再見”之后,總是期待著下一次再見。也許是轉(zhuǎn)頭的瞬間,也許是舉手搖別的那一刻,剎那間,所有的情感達到高潮,并隨著眼淚迸發(fā)出來。即便不舍,也只能隨他而去,我們始終阻止不了離別的到來,唯一能做的,便是好好說一句“再見”!

在唐詩中,送別詩占了很大的比例。不是說唐朝的人常常分別,而是唐朝的詩人在把握分別的情緒時,拿捏得十分到位!流傳下來的送別詩,都是抓住了千古送別中感人的共性細節(jié),然后用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呈現(xiàn)出來。所以每一首經(jīng)典的送別詩,都是那樣的扣人心弦,讀起來總有淡淡的憂傷。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唐·白居易《南浦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最后分手,才是迎來送別的高潮。

分手后,離人雖已登舟而去,可他依舊頻頻回過頭來相看。離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的“腸一斷”,涌起陣陣酸楚。此時此地,離人心中用言語難以表達的千種離愁、萬般情思,都從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來,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詩人最后勸慰離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頭了。其實詩人他并不是真要離人趕快離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雙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內(nèi)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了。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唐·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分手脫相贈”,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語淺情深。

千金之劍,分手脫贈,這里不僅是強調(diào)寶劍本身的價值,而且有身無長物的意味。這樣的贈品,將是無比珍貴,就如詩人對友人的感情般,不可等閑視之。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這句詩,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蕩開。詩人設(shè)想:分別之后,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

這一思想,不僅道出了彼此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而且給友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即使相隔千里,我們的心意還是相通的,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

這句詩看似只寫行者,未寫送者,卻不知友人離去的背影,是詩人久久佇立,目送著友人漸行漸遠的結(jié)局??梢韵胂蟮?,此時詩人目光中的依依不舍,該是有多么深邃!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唐·李白《送友人》

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而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

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詩人希望友人到達洛陽以后,那里的親友如果問起詩人的情況,就這樣告訴他們:他的一顆心,仍然像一塊純潔清明的冰盛在玉壺中。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于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

查看詳情>>
4

著名的送別詩有哪些?前兩首課本里有,后一首你絕對想不到

著名的送別詩
送別詩名句
送別詩有哪些

著名的送別詩有哪些?前兩首課本里有,后一首你絕對想不到。

詩詞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一直以來,不僅向我們講述著先人們的生活,更向我們述說著先人們的心緒。而就在這數(shù)無可數(shù)的詩詞樂章之中,有一種詩詞,一直以來寄托著詩人眷戀不舍的深情,也炙烤著讀者的內(nèi)心。這就是——送別詩。

從小到大,我們學(xué)了很多的送別詩。

膾炙人口的有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這四句簡單直白的詩,不僅展現(xiàn)出了汪倫的熱情,李白的真摯,汪李二人之間友誼的深厚,更為我們刻畫了一幅生動活潑的送別圖:將走之際,老朋友突然出現(xiàn)在身后。雖無所雕飾,卻感人至深。

除李白的《贈汪倫》之外,高適的《別董大》也一直為后人所稱道。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和《贈汪倫》不同,《別董大》的關(guān)注點不只是送的人和別的人的友誼之深。

在這首詩里,詩人沒有直說自己和董大的友情如何,有多么多么深厚,而是說,從此一別,你要奔赴更好的前程,不要對未來太過憂慮,你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兩句,通過寫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來間接傾述兩人之間友誼之深。正是因為是至交好友,知音知己,所以才能吐露出如此真摯的祝福。

《贈汪倫》和《別董大》分別從送者和別者兩個角度來講述了兩段有關(guān)送別的故事,傾述了兩種送別之情。

《贈汪倫》一詩中,李白是被送者,汪倫是送者。詩是以被送之人的角度來寫的,詩人李白看到前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汪倫,感佩送別之人的深情始有此作。

而《別董大》一詩則是以送別者的角度來寫的,詩人高適是送者,友人董大則是被送者。詩人看到即將遠行的友人,心頭既有戀戀不舍之情,又有對友人的祝福與撫慰。

而在“詩中之詩”的“詩三百”中,亦有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別詩。

燕燕

國風(fēng)邶風(fēng)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這首《燕燕》頗有緣故。多數(shù)解詩人認為這是莊姜送別衛(wèi)桓公之生母戴媯之作。

詩以燕子起興,通過燕子的“差池其羽”“頡之頏之”“上下其音”,既寫出了被送者的漸行漸遠,更突出了送別者眷眷難分的惜別之情。就像燕子盤旋在空中,送者與被送者依依傷別的場面好像就這樣刻畫于我們眼前。

末章送別者寫被送者的性格溫柔,為人和順,善良謹慎,通過回憶友人的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使不舍之情被烘托的更加熾熱。

難怪王士禛會認為,此詩“為萬古送別之祖”。由此也可見,此詩對后世的影響之深。


查看詳情>>
5、

唐朝的那些送別詩,這兩首你都學(xué)過

著名的送別詩
送別詩名句
送別詩有哪些

唐詩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是一個極具藝術(shù)美,格律美,韻律美的文學(xué)體裁,早在我們從上學(xué)開始,就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接觸了很多的唐詩,那么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唐朝的那些送別詩,這兩首你都學(xué)過,一起來看一下吧。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出自大家都很熟悉,才華橫溢,冠絕古今的唐代被人稱之為詩仙的大詩人李白。當時的李白雖然在詩壇上負有盛名,但在朝堂之上卻不受重用,最后受人排擠以致丟了官職。郁悶的李白眼看著曾經(jīng)到手的理想就這樣在自己面前灰飛煙滅,只好收拾一下心情繼續(xù)自己從事一生的“驢友”生涯,再次開始窮游全國各地。

這首詩作于李白乘船離去,汪倫為他送行之時。關(guān)于這首詩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當時的汪倫仰慕李白已久,但又苦于沒有什么認識的機會。而李白一生酷愛飲酒,喜好游歷,于是汪倫給李白寄去一封信,信上稱他那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李白看后欣然前往,但去了之后并沒見到汪倫所說的這些。心生奇怪。汪倫告訴李白“十里桃花”是十里外的桃花渡口,“萬家酒樓”是萬氏開的一家酒樓,為了能見自己偶像一面,萬般無奈才出此下策。

李白聽后卻并沒有生氣,反而豪爽大度的哈哈大笑,后來又留在汪倫處與汪倫飲酒游歷,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在李白離開的當天,汪倫借口沒有上船去送李白,李白心中疑慮,也不免有些傷感。就在船即將離岸的時候,忽然傳來了當?shù)剜诹恋拿窀杪暎慌排诺拇迕窬奂诎哆?,踏著拍子,唱著民歌為李白送行。李白為汪倫的苦心所感動,于是寫下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出自在少年時期就極負盛名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王勃自幼聰敏好學(xué),六歲便能作文章,文筆流暢,語言優(yōu)美,在當?shù)乇环Q為“神童”。十六歲便進入沛王府做官,人生得意。

王勃在沛王府擔任修撰時,他的朋友杜少府即將離開長安到蜀州赴任。王勃在離別之際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王勃通過運用作詩的“工對”中的“地名對”,點名了送別之地以及友人將要到達的地方。也通過第一句描寫長安的城池樓閣被遼闊的三秦大地所拱衛(wèi),表現(xiàn)出了長安城的氣勢雄偉。“五津”即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五津泛指“蜀川”。詩人用“風(fēng)煙”,“望”等字眼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接起來。

詩人想要通過“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二句來告訴友人:你即將離去,但我和你一樣悲傷,我們都是一群寄居外地,遙望故鄉(xiāng)的異鄉(xiāng)人”。來讓友人的心情能夠有所好轉(zhuǎn)。第一句已隱隱有離別的悲傷情緒,但詩人通過第二句將這離別之情更加重了一層,讀來無比溫婉凄惻。

雖然離別不去難過很難,但詩人還是想要老友不要因此而傷心頹唐,所以一反前兩句的憂傷凄惻的語調(diào),用“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豪邁的千古名句來告訴友人:...

查看詳情>>
6、

岑參的送別詩,在送行的同時,吟唱出詠雪的千古名句

岑參最著名的詩
岑參代表作
岑參的詩

在冬天,最常見的一種景物就是雪,尤其是在北方。而提到雪,則讓人莫名地生出興奮的感覺。在小孩子的眼中,下雪代表著打雪仗,堆雪人等一系列的有趣活動。在莊稼人的眼里,瑞雪兆豐年,下雪往往代表著豐收。而在讀書人的眼里,雪這個晶瑩剔透的小精靈則代表了更多的名人佳句。

譬如說被譽為“詠絮才女”的謝道韞,又或是那句膾炙人口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而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在送行的同時,吟唱出詠雪的千古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在詩歌開頭就直接點題,描寫了北地邊關(guān)的風(fēng)雪。詩人首先是借助聽覺,描繪出風(fēng)雪交加的場面。而八月本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在邊塞胡人居住的地方卻已經(jīng)大雪漫天了,這就暗示了塞外苦寒,為后文埋下伏筆。

其次,詩人通過視覺,展現(xiàn)出飛雪勝花的美景。借助顏色上的互通,混淆了風(fēng)的特性,把飛雪比喻成綻放的梨花,在嚴寒之中注入了一絲春意,用浪漫的筆觸為讀者繪制了一幅充滿壯麗之美的畫卷。

冰天雪地之中,沒有人可以長時間地呆在屋外,于是詩人馬上描繪了室內(nèi)的情況,即“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本d綿的飛雪打濕了簾幕,在寒氣的侵襲下連狐皮大衣都無法帶來溫暖。而弓箭也因風(fēng)雪而無法打開,鑌鐵打造的戰(zhàn)衣又怎么能穿在身上呢!

一般的風(fēng)雪僅僅是在室外逞兇,而在邊塞,就連室內(nèi)都留下了冰雪肆虐過的痕跡。詩人先用“狐裘不暖”寫出了在風(fēng)雪中普通人的苦惱,又借“角弓難控”和“鐵衣難著”刻畫出邊塞將士們的艱辛和痛苦。這兩句詩既是遞進關(guān)系,又彼此形成對比,使雪的寒冷呼之欲出,令世人對邊塞風(fēng)雪的威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詩雖然名為白雪歌,卻終究是一首送別詩,所以詩人在寫完風(fēng)雪之后,開始描寫灑淚離別的場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黲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痹跈跅U上凝結(jié)著一根根冰柱,天上也是陰云密布,而此時中軍大帳響起了幽怨的樂聲,原來是即將遠行的人喝下了離別的美酒。

歷來送別的場景中,出鏡率最高的就是柳枝和流水,因為這兩樣景物代表了離別和傷感。而本詩的作者卻一反常態(tài),把離別的場景設(shè)定在一個冰雪的世界里。這是因為八月的塞北柳枝已枯,流水已凝,所以詩人因地制宜描繪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送別會。而“愁云黲淡萬里凝”一句,不僅寫景,還借景抒情。用“愁”字點出離別時的內(nèi)心感受,“萬里”則代表了長途跋涉的艱辛。

酒已飲,人將行,于是詩人把目光放到迢迢萬里的離別路上,“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被冰雪凍住的旌旗下,在...

查看詳情>>
7、

王維的經(jīng)典送別詩《山中送別》,流傳千年的名句,萬人傳誦

王維的古詩
王維的詩
王維的送別詩

中國的歷史是戰(zhàn)火硝煙下的文明進步,中國的歷史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民族大義。出身于書香門第的王維有著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自從開始識字后,他就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開始學(xué)習(xí)詩詞歌賦。但好景不長,王維的父親在他九歲時就去世了。此后,在母親的努力和親戚的幫助下,王維一家艱難度日。

王維是悲哀的,以文人的身份,以胸懷大義的氣節(jié),在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長大。現(xiàn)實的殘酷讓他暫時放下了筆墨,微博的力量讓他屈服于安祿山的威脅,接受了違背民族大義的偽帖。幸運的是,安史之亂沒有讓唐朝陷入真正的危機,長安光復(fù)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灑脫的日子。

但世事就是這么無常,王維在經(jīng)歷了官場升遷、詩壇進步之后又迎來了中年喪偶、老年失去獨子的凄涼歷程。一生富貴榮華富貴,到了晚年連身邊的人都要一個人送走。不過,對于講究子孫香火的古人來說。王維最大的痛苦不是因為孤獨的晚年,而是死后無法面對祖先。

王維是幸運的,這種幸運來自于他自身的努力,來自于他在詩詞歌賦方面的天賦。與他同期出生的李白,還在糾結(jié)用什么樣的文字更能表達這首詩的意境。王維在京城早有名氣。王維對后代詩人的威脅不在于他的才華,而在于他對詩歌的終身鉆研。

王維的詩自然而富有靈性。《山中送別》中的送別詩寫道:“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背蔀榱鱾髑甑拿?,綿延千年,萬人傳誦,卻無人能出其右?;乜催@首詩,我們自然看到了王維與朋友離別的情景。全文不允許情感的描寫,卻無端戳中了讀者的淚點。王維用幾個數(shù)字為我們構(gòu)建了一幅精彩的畫面,世間萬物都在為它們的友誼而哭泣。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詩歌素養(yǎng)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

他的弟弟王進這樣評價他的一生:吾兄文慈立身,閑暇之余,始終保持剛正不阿,持孤守貞,身居重地,不忘清靜,真見其輩,許以風(fēng)雅,晚年米嘉入道,虛室端坐,自以為無生,在享受筆耕之樂時,不廢筆耕。他們中的一些人讓他的筆休息。滄桑的老人早已看淡了所有的一切,所有的災(zāi)難都只是上天的捉弄。既然避之不及,我就接受,與天為敵。

不知不覺中,晚年的王維開始學(xué)禪。他遠離塵世的喧囂,搬到了一個很少有人居住的地方。王維的一生是驚喜與恐懼的一生,是喜劇與悲劇的一生。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