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這場內亂的過程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這次戰(zhàn)爭的命名并不是用年號或者是地點,而是用叛亂者的姓氏。安史之亂發(fā)起的叛亂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用了安祿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來組成了“安史之亂”。
從“安史之亂”的名稱就可以知道,這次的戰(zhàn)爭的發(fā)起者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不過“安史之亂”還是有一個使用年號作為名稱的戰(zhàn)爭稱呼,那就是“天寶之亂”,因為這次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年間。不過比起“天寶之亂”還是“安史之亂”這一個稱呼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安史之亂的發(fā)起者安祿山和史思明,在后來,安祿山將他占據的地盤變成了一個獨立于大唐的國家。這就是“大燕”。安祿山自稱“大燕”的皇帝,不會再聽從李隆基的命令了。不過“大燕”在大唐的眼里也不過就是一個在玩過家家的小孩吧。
雖然這個小孩給了大唐不少的打擊,不過最后還是大唐勝利地平定的這次的叛亂。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這次叛亂的發(fā)起者,大唐是不會留下他們的。所以他們?yōu)檫@次的叛亂付出了應該付出的代價。
安祿山和史思明會發(fā)起叛亂,就是看到大唐當時的皇帝——李隆基的昏庸。專寵楊貴妃,使得李隆基不理朝政,國家混亂。最后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沒有的到這個江山,也是逼得李隆基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楊貴妃。
安史之亂全過程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往簡單了說就是一場戰(zhàn)爭罷了。
在755年時,安祿山就開始蠢蠢欲動。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祿山叛亂的這一個消息。在幾經猶豫之后,他決定任命安西的節(jié)度使封常清再同時去管理范陽、平盧的節(jié)度使,以此作為對這次叛亂防守的前期準備,還任命了皇六子榮王李琬作為元帥,當時的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作為副元帥東征。
在唐玄宗做了這些準備之后,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到了一些阻礙,不過因為楊國忠沒什么本事,使得安祿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當時東京的留守李憕還有御史中丞盧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祿山殺了。河南的尹達奚珣沒什么骨氣就投降了安祿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為有人投降了,有些喪失判斷。聽信了監(jiān)軍宦官的誣告,用“失律喪師”這樣的罪名處斬了封常清、高仙芝這兩位堅守這的大將。
在天寶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并改國號為元圣武。此時大燕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很快就打入了長安。
唐玄宗看到是這樣的局勢,就馬上選擇了逃離長安,逃到了馬嵬坡這一個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餓又累,不愿意再戰(zhàn)斗了,于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就請求唐玄宗殺了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這幾個禍亂朝政的人。楊國忠其實已經被士兵們亂刀砍死了,唐玄宗看這樣的情況就打算為楊貴妃求情,不過士兵們不買賬,最后玄宗還是賜死了楊貴妃。這是士兵們斗志高昂,馬上就進行了反擊。很快就結束了這次叛亂。
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亂作為唐朝歷史上一大戰(zhàn)爭事件,史書中都有記載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得知,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爆發(fā)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四點,一是經濟矛盾,二是階級矛盾,三...
查看詳情>>與“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這場內亂的過程是怎樣的”相關的文章
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
安史之亂這場戰(zhàn)爭給唐朝的人民造成的巨大的打擊,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這場戰(zhàn)爭無疑與楊玉環(huán)有關聯,至少可以說是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借口圖謀不軌。簡單來說,就是由于楊玉環(huán)與安祿山私通最后才會造成這場戰(zhàn)爭的。那楊貴妃與安祿山究竟有沒有私通,她們的艷史是怎么來的?
《新唐書·則天武皇后楊貴妃傳》有載:“祿山反,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贝笠馐钦f安祿山造反,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而且公開指出楊貴妃及幾個姐姐的罪惡。但翻閱新舊唐書,實難找出楊玉環(huán)與安祿山有曖昧關系的任何記載或暗示,倒是《新唐書》中有說:玄宗寵信安祿山,命他與楊家諸姨結為兄弟,,而安祿山“母事妃”(拜楊貴妃為干娘),每次朝見天子,楊家人必定設宴招待。這里的“楊家人”應該不包括楊玉環(huán),她可是大唐“皇家之人”。
無論是《開元天寶遺事》、《楊太真外傳》、《祿山事跡》等野史稗記,還是《唐史演義》、《梧桐雨》等小說雜劇,我們都能看到對“楊安戀”的大肆渲染,有的說得活靈活現,幾近當今的某些“寫真集”,著實讓人難辨真假。其中便有“貴妃三日洗祿兒”的趣聞,說楊玉環(huán)為干兒子安祿山三天洗身?!跋慈笔枪糯囊粋€習俗,在嬰兒出生后的第三日,便舉行沐浴儀式,召集親友為嬰兒祝吉,也稱“三朝洗兒”,意在“洗污免難、祈祥圖吉”。楊玉環(huán)在禁宮中為比她大二十幾歲的安祿山洗澡,似乎讓人感覺有些啼笑皆非!
其實史書上關于楊貴妃與安祿山的八卦并沒有任何記載,甚至連一點點暗示都沒有,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的說法純屬民間八卦。所以說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是因為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這個說法并不成立。
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fā)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并,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yè),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夸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偟膩碚f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
查看詳情>>與“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相關的文章
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這場大內亂就是唐玄宗的腐朽所導致的
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唐朝有一段著名的宮廷舞蹈----《霓裳羽衣舞》,傳說是當時唐朝皇帝李玄宗所作,然后由他的愛妃楊玉環(huán)為他起舞,他們整日紙醉金迷,沉迷于富麗的華清宮,過著奢靡的生活,沉醉于歌舞之中,然而在這一片欣欣向榮的盛世的背后,卻潛伏著一場巨大的危機,那就是安史之亂。
在唐玄宗前期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治理國家,歷精圖治讓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可惜到了天寶年間,玄宗無心梳理朝政,整日與酒為歡,愛妃陪伴,逐漸有了驕侈之心,有了那句從此君王不早朝。
很多人都認為是楊貴妃的紅顏禍水,導致了君王沉溺其中,于是楊貴妃在后人看來成了禍國殃民的替罪羊,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安史之亂的爆發(fā)雖然與楊貴妃有著關系,但是更多的原因不在于此,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起因不僅僅只有單方面的因素,它一定在背后隱患更多的危機。
在開元時期,唐玄宗的治理讓社會的經濟發(fā)展繁榮富強,從此有了開元盛世的美譽。因為封建時期土地快速兼并,又導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土地都被有權有勢的人占去了,也就是之前的制度被破壞掉,經濟也開始惡性循環(huán),到后期這種經濟是完全的洗攏了國家的政策,導致經濟發(fā)展極為不平衡,讓種田農民失去了土地,農民也承擔不起賦役,落魄地成為了流民。
除此之外唐朝的統治者自身的腐敗奢靡,到了開元末年,唐玄宗已無心打理朝政,而貴妃也是家世傾天下,肆意揮霍,不僅自己奢侈無度,她還開支自己親姐妹的生活,為她工作的人數不勝數,專門請來的工匠為她刺繡的人就達七百多人,再加上額外的胭脂粉錢,金銀首飾等可想而知花費是有多么的大,而這些都來自于百姓,顯然增加了百姓的負擔,促使了社會的矛盾。
但這并不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那個時候統治階級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唐玄宗后期的時候,有一個人把持朝政已達十九年,那就是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
他培養(yǎng)黨羽,并且排斥反對他的人,他當宰相的時候,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向玄宗提議用胡人,但是胡人一向善于用武力解決問題,不懂得思考,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長期的坐在宰相的位置,但是這樣的做法也同時引起了胡人的不滿,所以后來胡人出身的安祿山自然很不滿這個當朝宰相,于是和他明爭暗斗,進一步促發(fā)了安祿山的叛變。
又到后來,楊國忠繼他上臺,也就是楊貴妃的兄長,這個人嫉妒那些有才干有才能的人,并且驕縱蠻橫,正是這些奸臣當道才讓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后來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為了爭權奪利,也促進了安史之亂進一步的爆發(f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民族的矛盾也對這次變亂深有影響,唐朝雖然開放兼并,但是始終是以大漢文化為基礎,所以不免對于外來文化有一定的排斥和歧視。
玄宗時期就屢次攻打契丹部落,但是他卻沒有防備,仍然寵信胡將安祿山,而安祿山這邊的心思卻是排斥漢人提拔自己的大將,因此在叛亂爆發(fā)時,便是這些少數民族的將士為主體,也就是說他們用唐人的錢財養(yǎng)了一批胡人的將士,自然當他們羽翼豐滿時必然勢起。
但更主觀的原因還是...
查看詳情>>與“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這場大內亂就是唐玄宗的腐朽所導致的”相關的文章
歷史上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難道是唐玄宗對在邊境的安祿山一無所知嗎?
大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范陽、平盧、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于范陽起兵反抗朝廷,戰(zhàn)火之下,不足月余,繁盛中原便成人間煉獄,強極一時的大唐盛世也因此被終結。后人在感慨戰(zhàn)爭殘酷之時也時常會反思歷史上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高居廟堂的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對安祿山在邊境上所為一無所知嗎?
真實的朝堂政治爭論遠比人們想象中更為復雜,即便后期逐漸昏聵的唐玄宗也絕非一個雙耳閉塞的無能之輩,“安史之亂”爆發(fā)前的唐廷和邊境節(jié)度使之間關系之微妙更是遠超史書所載。
一、契丹之變
要分析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叛亂發(fā)生之前的全國政治動態(tài)就極為關鍵。
天寶十一年八月,安祿山率領河東軍五萬余人征伐契丹,然而就在突襲契丹牙帳之時遭遇大雨,在奚人的夾攻下遭致慘敗,全軍盡沒,連安祿山本人身中數箭跌入坑中,在其子安慶緒的拼死保護下才得以逃脫。
遭到慘敗的安祿山極其惱怒,便擅作主張起邊軍二十萬再次征伐契丹以血前仇,得知前線失利的唐玄宗也表示支持這次行動方案,甚至命朔方節(jié)度使阿布思率軍一同出擊,唐廷便這般落入安祿山的陰謀之中。
原來阿布思也是一個蕃族將領,但長期于安祿山不合,而安祿山此時以復仇契丹為機要求唐廷命阿布思遣軍援助。而阿布思深知安祿山陰有私謀,但又為唐玄宗所信任,爭辯不得無奈之下只能叛變逃入漠北。聽聞朔方節(jié)度使叛變后的消息,安祿山大喜過望立即停下大軍步伐,轉而將兵峰指向阿布思,這位杰出的九姓突厥首領便這般被逼入絕境。
安祿山因此得以兼并了驍勇善戰(zhàn)的朔方軍,實力大增,在邊境之處更加嬌縱妄為。對于他的如此行徑,朝堂之上皇太子李亨以及時任宰相楊國忠均是洞若觀火,認為安祿山陰謀獲得邊鎮(zhèn)大權,實為有不臣之心,建言將其詔令回朝以驗虛實。
然而安祿山雖然一直瞧不起楊國忠,但也知道此時尚不能于朝廷抗衡,便在唐玄宗的征召下竟于天寶十三年正月迅速回朝,打了楊國忠等人一個措手不及。安祿山覲見玄宗之時,痛哭流涕,以蕃族忠心自居,打消了唐玄宗的疑惑,因而得地安全返回駐地。此后將近一年的時間內,只要有人再提安祿山蓄意謀反,唐玄宗便從不信任,甚至將告密之人送往邊塞以示對安祿山的信任,安祿山在這段寶貴的時間內積極為起兵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二、玄宗見疑
然而此時雖已至晚年的唐玄宗并非昏聵至極,無能之輩楊國忠對安祿山謀逆之心也有察覺,便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向玄宗進言安祿山有不臣之心。許多人對唐玄宗始終相信安祿山以及唐廷軍力部屬“外重內輕”的戰(zhàn)略有著較大的誤解,筆者卻認為軍事戰(zhàn)略在當時并無不妥,且唐玄宗并非完全信任安祿山。
唐玄宗前期經過開元之治,國力空前強大,且國內安穩(wěn)太平,但四周強敵在側,因此唐廷逐漸將軍事重心外移以對抗四周少數民族政權的襲擾?;谶@樣的國際形勢,唐玄宗便做出了“外重內輕”的軍事部署安排,最終在天寶年間設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和劍南九鎮(zhèn)節(jié)度使,軍鎮(zhèn)精銳多達五十余萬。
其中高仙芝、封常清分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總軍力五萬;安...
查看詳情>>與“歷史上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難道是唐玄宗對在邊境的安祿山一無所知嗎?”相關的文章
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竟然是“人滿為患”這個道理引起的
一場安史之亂,讓之后的大唐茍延殘喘,連長安都被洗劫一空。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那么安史之亂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過去很多后人都把安史之亂的罪過歸于唐玄宗“李隆基”,認為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后期沉迷享樂,不思朝政,寵信楊貴妃,重用奸臣,尤其是最后的兩位宰相,一個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一個是不學無術的楊國忠,他們排斥忠良、敗壞朝政、禍國殃民。官制的腐敗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再加上楊國忠任宰相期間,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動輒發(fā)兵攻打邊境少數民族,尤其是多次出兵南邵,均慘敗而回,加重百姓負擔,損耗國力,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fā)生!
但是安史之亂真是因為李隆基而造成的嗎?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馬爾薩斯人口論”是導致安史之亂的根源
在分析安史之亂為什么發(fā)生之前,得先了解一個概念:“馬爾薩斯人口論”!這個概念是以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為名提出的一個觀點,他認為人口增長是以幾何倍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源僅僅是以算數級別增長的,那么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yè)發(fā)展水平!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人口越來越多,但人們生存需要的資源卻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自然會導致人均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少,人們就會越來越貧窮,最終引發(fā)戰(zhàn)爭,如一戰(zhàn)、二戰(zhàn),通過銳減人口來進行資源的再分配!而中國古代同樣適用于這種情況!
縱觀中國古代,但凡超過200年以上的王朝都是通過戰(zhàn)爭創(chuàng)建的,而非通過宮廷政變、陰謀篡位!無論是西漢也好、唐宋明清也罷,都是國祚200年以上的王朝,全部是經歷過空前慘烈的統一戰(zhàn)爭而建立的。而王朝的興衰同樣符合“馬爾薩斯人口論”。因為古代戰(zhàn)爭對人口的損失非常的大,由于土地荒蕪導致的饑荒、戰(zhàn)爭殺傷導致的瘟疫都令人口銳減,幾十年的混戰(zhàn)下來,人口都能銳減七八成。根據古代史人口變動的特點和7次人口大衰減時的信息顯示,中國古代人口變動最大的一次就是東漢末年,由5700萬人口直接銳減到1660萬,下降比例高達70%!曹操曾寫過一首詩,說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由此可見戰(zhàn)爭對人口的損失得多大!
然而當亂世結束,國家統一,新朝初立之時,這就變成了一個開局很好的現狀,這個時候土地資源非常充沛,因為人口銳減,等國家統一之后,剩下來的人會發(fā)現土地多到耕種不完,所以當王朝統一之后休養(yǎng)生息幾年,一般都會迎來盛世,比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仁宣之治等,說白了這都是戰(zhàn)爭之后帶來的紅利,老百姓不愁沒有土地耕作,地多人少,所以百姓們不愁吃喝,自然就盛世了,但可惜這樣的日子并不長久!
古代人口是重要的資源,所以并不提倡計劃生育,提倡的都是多子多福,所以安定下來的古人沒有什么生存威脅,就會一門心思的造人,古代盛世的人口也就呈幾何倍數的增長,所以經過貞觀之治的唐朝,其人口就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增長起來了。據“中國古代人口記錄”顯示,大唐天寶14年,安史之亂發(fā)...
查看詳情>>與“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竟然是“人滿為患”這個道理引起的”相關的文章
這才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別再說是唐玄宗沉迷女色了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歷史事件,“安史之亂”。這個詞你肯定聽過,那么鼎盛的唐朝,就是因為安祿山突然造反,整個唐朝就不行了。
但是你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王朝,遇到類似的大動亂,一般都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比如漢代的黃巾之亂,清朝的太平天國。國力不行了嘛,各種矛盾積累久了嘛,一場病來了,扛不住很正常。
但安史之亂不一樣。它是一個特例,它爆發(fā)在唐朝最鼎盛的時期,那是開元盛世啊。如果沒有這場大亂,那唐玄宗在歷史上的地位,可能就超過唐太宗了。奇怪,在一個朝代最強盛的時候,為什么也會出現這種病來如山倒的情況?
過去的解釋,要么是說唐玄宗沉迷女色,年老昏庸,這當然沒有什么解釋力。要么就說,這是因為唐玄宗對安祿山掉以輕心。這對不對呢?要知道,皇帝這種職業(yè),是孤家寡人,整天最擔心的就是被奪權,是職業(yè)疑心家。何況唐玄宗這種一輩子英明神武,一手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的皇帝,他怎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什么人會對他造成威脅,皇帝會本能做出反應。這件事仍然很奇怪。
如果再早上個100年,就是唐代開國的初年,這種事根本就不會發(fā)生。為什么?因為從漢代滅亡之后,所有的皇帝都知道,自己最大的風險在哪里,當然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幾百年,無數血的教訓放在那里,皇帝又不傻,當然就搞出了一套防范像安祿山這樣將領的手段。到了南北朝的后期,北方朝廷的兵制叫府兵制,這套制度,已經能夠很好地防范將領擁兵自重了。
大概說一下府兵制。就是,上百個軍府分散在全國各地。這些當兵的人,平時務農,也不用交稅,自己養(yǎng)活自己。一旦要打仗,那就從周圍的軍府中抽調兵力,仗打完了呢,你們這群府兵再打道回府,等待下一次的征召。這樣一來作戰(zhàn)的士兵都是臨時抽調的,你邊境軍隊的指揮官想擁兵自重也沒有機會。士兵和將領是基本分離的嘛。
我們熟悉的花木蘭的故事,就是這種典型的府兵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边@就是朝廷從軍府當中臨時調兵啊。
但是到了唐玄宗時代,這一招就不好使了,為啥?因為開疆拓土攤子鋪大了。你想,軍府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建的,你起碼得有足夠的耕地,能讓這幫府兵自己耕種養(yǎng)活自己啊。所以很多邊境地帶,比如草原,高原地區(qū),那是建不起軍府的,那要是打仗了,就只能從內地的軍府調人,而且你還不能調太久,也不能調太勤,因為府兵都是自己養(yǎng)活自己,你調的太久,那家里的田就荒了,你調的太勤呢,府兵自己就出不起一來一回的路費了。
所以到了唐玄宗的時候,整個兵制就變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就是朝廷出錢來征兵。府兵用不起,我養(yǎng)職業(yè)軍人總行了吧?國家專門劃出一片區(qū)域在邊境養(yǎng)兵,按時發(fā)軍餉。中央給軍餉太麻煩,那就派個地方領導,叫節(jié)度使,一面掌管軍隊,一面在當地籌措軍餉。
這個制度一出來之后,軍隊的人數增加了,而且是職業(yè)軍人,訓練時間也提高了,邊關的戰(zhàn)斗力提高的那不是一星半點。你站在唐玄宗當時的眼光,這是個了不得的制度創(chuàng)新。他在長安當皇帝,得到的全部反饋...
查看詳情>>與“這才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別再說是唐玄宗沉迷女色了”相關的文章
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你知道嗎?原因就在于唐玄宗廢除了這個制度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一生可以用前明后昏來概括,在位前期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使盛唐走向了巔峰,而在位后期又一手釀成了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一蹶不起直到亡國,唐朝可謂是“成也玄宗,敗也玄宗”。
那么唐玄宗為什么會一手釀成使唐朝由盛轉衰甚至一蹶不起的安史之亂呢,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你知道嗎?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唐朝開國以后繼續(xù)沿用這一制度,在唐高祖李淵時期可謂是一波三折,幾次變動。到了唐太宗貞觀十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對府兵制度進行了整頓完善,并且大致定格了府兵制度,將“統軍府”改稱為“折沖都府”,別將改稱為果毅都尉,軍府也就稱為“折沖府”了。折沖府一般根據軍府的所在地“各自為名”。
而府兵一般是由均田戶選拔充任的,關于均田戶的情況前面文章中宋安之具體說過,大概意思就是唐王朝按人口給農民分配土地,一小部分土地在耕作到六十歲之歸其所有,大部分土地則在農民死后由官府收回再行分配。
府兵往往是“于六戶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選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調”。也就是說府兵本人可以享受免納租庸調的待遇,當然府兵的家屬還是“不免征徭”的。
府兵是每三年挑選一次,稱之為“揀點”。“揀點之法,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
從這里可以看出府兵制度就相當于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度,當然這個是有爭議的,并沒有蓋棺定論為這就是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度,大家注意一下。
唐朝的府兵不只是要服兵役,而且還需要自備很多武器用具,如果自備不足的話,按照《疏議》來看:“謂隨身七事及火幕行具細小之物,臨軍征討,有所闕乏,一事不充,即杖一百”。由此可見當時府兵的負擔很重,但好在初唐時期因為國家百廢待興,世家大族兼并土地并不嚴重,所以府兵往往通過均田令可以分到足夠的田地,經濟上有所保證,再加上優(yōu)質的武器裝備,所以發(fā)揮出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
唐朝還有其他兵種,諸如召募兵和州鎮(zhèn)兵等,但府兵是初唐的主要武力支柱所在。
說完府兵制度,接下來宋安之再來說說唐朝是如何利用府兵制度鞏固統治的。
在初唐時期,唐朝的的主要武力支柱在于府兵,而府兵制度則是按照“內重外輕”來進行設置折沖府的,因為折沖府的不時變動,在唐太宗貞觀十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差不多一個世紀之中,根據《唐六典》和《通典》來看,唐朝多則有638府,少則有574府。而唐朝統治的中心地帶關內道就集中了261府,有時候甚至是273府,兵力有二十幾萬之多,占據府兵總數將近一半,這樣對于當時唐朝鞏固政權和加強中央集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且唐王朝對于調兵權也很是謹慎,將兵權牢牢控制于中央朝廷,府兵的調遣必須要有皇帝的敕書和兵部下達的府契,由州刺史和折沖都尉共同檢查無誤以后才可以發(fā)兵,除此以外地方官員和中央的十二衛(wèi)都無權調遣軍隊。
遇有重大戰(zhàn)事之時,軍隊由各地折沖府抽調而成,朝廷再派大將前去統領出征,戰(zhàn)爭結束以后,府兵各回自己的折沖府,而大將回...
查看詳情>>與“安史之亂爆發(fā)主要原因你知道嗎?原因就在于唐玄宗廢除了這個制度”相關的文章
帶你仔細分析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正是這些原因安祿山才敢起兵
帶你仔細分析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
唐朝,自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起,繼有高宗“永徽之治”和武則天之“貞觀遺風”,至玄宗朝前期的“開元盛世”,王朝國力臻至鼎盛,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繁華盛景。
正當所有人都沉醉在盛世恩澤而茫然不知危機已近之時,一起震驚海內的藩鎮(zhèn)叛亂猶如晴天霹靂突然于王城穹頂炸響,隨著洛陽和長安雙都失陷,唐明皇倉惶遁走,大唐王朝一夜之間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
這其藩鎮(zhèn)叛亂,堪稱唐王朝立國276年間最大的一次劫難,史稱“安史之亂”或“天寶之亂”。
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嶺——安史之亂
“十一月,甲子,祿山發(fā)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于范陽?!薄顿Y治通鑒.唐紀三十三》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同時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大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外族之兵,加上本部兵馬近20萬人之眾,以“憂國之?!?、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由在范陽猝然起兵。
已沉浸在唐初盛世達百余年的大唐軍民,對戰(zhàn)爭的記憶早已模糊淡忘。聽說安史兵起,一時間震驚呆愕、不知所措,以至于叛軍所經之地皆望風瓦解,或降或逃或死者不計其數,叛軍進兵之態(tài)勢如破竹,迅速控制整個河北之地。令人哭笑不得又極具諷刺的是,當地方告急文書奏報朝廷之時,醉生夢死的唐玄宗盡以為這些不過是安祿山政敵編造的讒言,置之不理。
安史叛軍趁勢一路西進,于同年十二月(起兵一個月后)順利攻下東都洛陽,震驚朝野。就在叛軍急攻潼關而不得之時,退守潼關堅壁不出的大將高仙芝、封常清又因宦官監(jiān)軍讒言被唐玄宗以“失律喪師”之罪斬首示眾。緊接著唐玄宗在楊國忠的蠱惑之下連續(xù)遣使催促接替二人鎮(zhèn)守潼關的老將哥舒翰速戰(zhàn),被逼無奈的哥舒翰撫膺慟哭,只好率軍出關尋戰(zhàn),結果自然是羊入虎口、人地兩失。至此,潼關天險告破,長安城門戶大開,不幾日,大唐都城長安宣告陷落,叛軍之勢達到鼎盛。
就在長安陷落之前的一個黎明,張皇失措的唐玄宗攜皇子、皇孫和后宮妃子、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以及近侍一干人等從延秋門向南出逃。行至馬嵬坡,六軍將士在陳玄禮等人的率領下發(fā)動了兵變,殺死楊國忠父子等人,并逼迫唐明皇下令縊殺楊貴妃,史稱“馬嵬坡之變”。
此次兵變之后,眾將順勢擁立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并尊李隆基為上皇。唐肅宗上位后重用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和河東節(jié)度使李光弼率領唐軍抗擊叛軍,收復了部分河山。此后隨著叛軍內部的持續(xù)內亂,叛軍勢力日漸衰微,終而于唐代宗寶應二年(公元763年)宣告兵敗。至此,歷時七年又二個月的“安史之亂”得以平息。
然而,“安史之亂”對唐王朝和當時社會所造成的破壞是觸目驚心的,堪稱一次空前浩劫。據《舊唐書·郭子儀傳》所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查看詳情>>與“帶你仔細分析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正是這些原因安祿山才敢起兵”相關的文章
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嗎?其實錯不在楊貴妃
公元712年,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登基為帝,也就是唐玄宗,他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的場景,但也在他的治理下,發(fā)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讓唐朝極速走向了衰弱,以至于100多年后唐朝滅亡了。
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嗎?
大家肯定一致認為罪魁禍首是楊貴妃,這當然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錯不在楊貴妃,在于唐玄宗自己。晚年的李隆基過著極度奢靡的生活,開始沉醉于后宮生活,寵幸奸臣。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排除異己,大權獨攬,導致朝綱混亂,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重用安祿山,讓他的實力一步步壯大。而李隆基被楊玉環(huán)迷的神魂顛倒,費盡心機的討好楊貴妃,將朝政拋諸腦后。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是描述的李隆基知道楊貴妃喜歡荔枝,便專門開辟一條貢道用來運荔枝,以此討好楊貴妃的場景。李林甫之后,李隆基讓楊玉環(huán)的哥哥楊國忠做了宰相,此人比李林甫有過之而不及,在他的專權下,唐朝的政治更加不堪。統治階級的腐敗必然就會導致各種矛盾升級,百姓的生活負擔不斷加重,這也是動亂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節(jié)度使的權力過大,擁兵自重,嚴重威脅中央的統治。節(jié)度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都督,是唐朝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唐太宗時期,唐朝對外多為主動出擊,打敗了周邊許多勢力,讓唐朝的版圖不斷擴大。唐太宗之后,唐朝便由攻轉守,唐朝的邊防就需要很多的駐軍。以前朝廷都是采用府兵制來擴充軍隊,但是府兵制短期內是無法組織出大量的軍隊,于是唐玄宗便采用募兵制來代替府兵制,也就是用招募的形式來擴充兵源,各個節(jié)度使有權自行就地募兵。這種制度在短期內確實可以招募到很多兵士,但是兵源來歷確錯綜復雜,而且這也導致了招募來的兵士只會忠于節(jié)度使,這讓節(jié)度使有了軍權,不僅如此,節(jié)度使后面還有了地方的財政大權,權力十分巨大?!鞍彩分畞y”中叛變的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權傾一方的節(jié)度使,甚至身兼三地的節(jié)度使,手下擁有大量軍隊,擁兵自重。
第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矛盾的升級。“五胡亂華”后,大量胡人進入中原,但是胡人和漢人的矛盾一直存在。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他們掌權成為一方諸侯之后,必然會生出異心,想要自立為王。而胡人能夠成為軍隊領導者,還是宰相李林甫提出來的,正是在他的主政下,胡人開始做大,手握重兵。
就這樣,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的盛世極速墜落,人口銳減,社會動蕩,百姓苦不堪言。雖然最終叛亂被鎮(zhèn)壓了,但是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卻形成了,最終為唐朝埋下了覆滅的種子。在這場叛亂中,唐朝的邊境吐蕃趁勢作亂,西域和河西走廊盡失,唐朝內憂外患的局面徹底形成。
查看詳情>>與“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嗎?其實錯不在楊貴妃”相關的文章
關于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可以說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是必然的
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向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安史之亂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但具體而言,不那么眾所周知的是,安史之亂的爆發(fā)與均田制的瓦解密切相關。
均田制,是由北魏到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歸農民所有,部分土地在農民死后還給官府。
如果僅僅作為一個詞條而言,想必我們都曾在中學時學過“均田制”,而本篇文章重點要談的是,為什么說北魏時期均田制的成功是歷史的特例?為什么均田制從它誕生的時候,就決定它一定會走向瓦解?均田制的崩潰又是如何影響安史之亂的?
耕者難有其田
均田制作為北魏時期實行的一種制度,它的成功是一種歷史的特例。
中國歷史上,農民一直有一個夢想,叫“耕者有其田”,但實際上,在大多數歷史時間段里,“耕者有其田”只是一個烏托邦般的理想而已,貧富差距、土地兼并才是常態(tài)。均田制在北魏時期能夠出現并且成功,是由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造成的。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曾表示,北魏均田制之所以能夠成功,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國家掌握了改革的資源。戰(zhàn)亂年代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國家掌握了大量的無主拋荒田,與此同時,由于當時中原蕭條,千里無煙,出現了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國家掌握了那些無主的田地,然后用均田制來分配給農民。
第二,唐長孺先生指出,實行均田制對于當時大小地主的既得利益并沒有多大損害,他們可以通過奴婢及耕牛授田,保持廣占土地。北魏均田制規(guī)定,奴婢、耕牛都可以參與均田,一戶人家擁有奴婢和牛(一般最多限四頭),就說明其生產力強,生產能力強,就可以多獲得一些土地。我們可以想見,什么樣的人擁有更多的奴婢和耕牛?毫無疑問,就是地主。所以地主在這場改革當中,他們的既得利益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
改革和革命不一樣,革命是損害一個階級的利益,滿足另一個階級的需求;而改革要盡可能地實現多方面的共贏。所以北魏政府的這種舉措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它保證了廣大地主階級對于這場改革沒有太大的抵觸情緒。
第三,掌握政權的拓跋貴族和中原土地很少有關系。北魏是由原來代國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他們原本的經濟基礎在山西的北部代京(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大同一帶,在那里他們擁有大片的牧場和耕地,所以均田制的推行與他們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換句話說,拓跋貴族不反對改革,原因是他們的既得利益原本就不在中原這一代。
這告訴我們改革成功的第三個要素就是絕對地不能引發(fā)執(zhí)行者隊伍的抵觸。也就是說改革需要“干部隊伍”,而這個干部隊伍對改革自身不能有抵觸的情緒??偨Y起來我們可以發(fā)現,歷史上成功的改革幾乎都有這樣的共同的特點,這是一個具有普世性的基本的原理。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均田制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是因為北魏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均田制在馮太后的主持之下,設計合理,張弛有度,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的成功就體現在北魏即便滅亡了,均田制仍然被后續(xù)的王朝所繼承。一直到唐朝,均田制...
查看詳情>>與“關于安史之亂發(fā)生的原因,可以說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是必然的”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