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白的代表作

發(fā)布時間:2020-07-22
1、

詩仙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是如何對悲情的情境,做出一幅別樣的描繪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說到中國的詩歌文化,我們理所當然的想到了盛唐,在那個富饒并且富有浪漫主義的時代,出了太多太多的有名的詩人,他們用自己的筆和墨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獨特而又美麗的盛唐,而說到盛唐的詩人。

我們理所當然想到了李白,也許只有李白,才能完美的體現出盛唐的盛世繁華,在他的筆下,一切都富有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能被后人稱為詩仙,他名不虛傳,一壺酒,一把劍,一紙筆墨,縱情在大好的河山里。

他用自己最為真摯的感情去感受了那個最為繁華的時代,也許,正是有他的存在,盛唐才更加增添了幾分浪漫,幾分美麗,幾分豪邁。李白的詩,正如他的人一樣,正如整個大唐一樣,是浪漫的,是豪邁的。

李白對于詩歌的描繪也達到了最為巔峰的境界,即使是在帶有傷感的氛圍下,在他的詩里,也能夠把一切變得浪漫,美好,富有情調。而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解讀一下這位浪漫詩人的一首離別詩。

看看唐朝這位最偉大的詩人,又是如何對悲情的情境,做出一幅別樣的描繪。不知大家對于《金陵酒肆留別》這首詩了不了解,這首詩歌堪稱詩仙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是李白在金陵漫游時和自己的友人離別所做的一首離別詩,開頭一句千古流傳,讓世人沉醉于其中。

此詩的篇幅不大,但是作者用他那如神的筆墨,離別的情境變得富有情調,更加的富有感染力。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這便是詩歌的全部內容,詩人在首句便寫道:風吹柳花滿店香。本來應該是一幅傷感愁人的畫面,但是。在詩人的筆下,卻是有了不一樣的渲染,一陣陣清風徐徐吹過,帶來陣陣柳花的香氣,而詩人和朋友此時在店里面。

完全沒有離別的情緒打擾,沉浸在一縷縷的香氣之中,原本傷感的情感在此時此刻仿佛變成了美好,豁達。而我們仿佛見到詩人和朋友沉醉在酒香和花香之中。僅僅只是開頭的七個字,作者就用他那驚人的筆墨,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讓世人跟著沉醉其中。

而下面,詩人接著寫道了: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是啊,李白那么大的名氣,人們得知他要遠行,自然都來相送,奈何不住人們種挽留和離別的情意,詩人此時此刻的心境可想而知。

也許這一別,又不知合適能夠相見,心中自然難免會有所傷感。最后一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更是述說了詩人對朋友們的情意,長江之水我們都知道有多長,但是,詩人和朋友的情意卻是抽象的,詩人用來與之對比。

更加突出了詩人和朋友們的情意無限綿長。本該是傷感的情境,李白卻是能夠用他鬼神一般的筆墨,繪出一幅別樣的畫面。


查看詳情>>
2

李白的題畫詩代表作《巫山枕障》賞析,三峽是李白心中的圣女地,不可褻瀆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李白,他和他的詩早已經成了大唐的代表,他的詩已經流傳一千多年,至今仍讓世人經驗;他的人更是讓后世無數男女老少為之神往。他一生起伏不定,波折不斷,但他總是用最浪漫的心態(tài)去面對,仿佛人間與他無關,而他只是從天上貶謫下來的一位仙人。

因著,有人贊美他是“謫仙人”。

謫仙人的眼中,即便是一瀑布,那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即便只是一一俠客,卻也能“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更兼“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不落窠臼,與眾不同。

即便只是一幅屏風上面的畫,在李白心中,那也美得令他如癡如醉。于是他提筆、一揮而就,寫下了一首《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畫高丘,白帝城邊樹色秋。

朝云夜入無行處,巴水橫天更不流。

所謂“枕障”,是指枕邊的屏障;漢晉隋唐時,常在坐榻或者床邊用屏風圍成一圈,上面多畫賢仁,勉勵提醒自己。巫山,在今天的四川巫山縣,是指境內群山。高丘是巫山之陽的一座山峰。白帝城,在四川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上,喜歡三國的朋友一定知道,劉備夷陵之戰(zhàn)后,就是在白帝城召見諸葛亮,并托孤。巴水,特指流經巫山下的江水。

大概意思是:床前的屏風上面,畫著的是巫山的高峰,白帝城邊的楓樹,到了秋天,楓葉就把整個山城染紅了。到了晚上,即使美人乘著早上的云朵來了,你也找不到她的蹤影,巴水連綿到天邊,可是卻不見它們在流。

小時候,你可能學過那首《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那首詩是直敘,只說出了畫上有山有水,有人有鳥,雖然寫出了畫的特點,卻沒有說出畫的美,美在哪。

但李白這首詩不然,這是一幅三峽山水的寫生,上面有巫山的高峰,有夔州白帝城的山色樹影,有巫山神女峰的朝云暮雨,有三峽中與天連為一體的巴水??梢哉f,四句話就把整幅畫勾勒出來了。

最妙的是,無論巫山飄忽的云影,還是巴山在三峽中奔涌的雄姿,它們最美的瞬間,都被永久地定格在了屏風的畫中。全詩最后兩句,還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畫的特點,那就是化動為靜,表現動在瞬間的永恒。

可以說,李白的題畫詩,準確地把握了繪畫特點。

李白曾三次經過三峽,他本就熱愛山水,三峽在他眼中是如圣母一般,孕育了他,所以他對三峽的印象一直都是美好的,哪怕只是一幅巫山的畫,在他眼里都是美妙的、永恒的。在今天所存的李白詩文中,至少有25篇,都是關于三峽的。

這些詩文中,或是贊美三峽的山水之美,或是寫他的理想和思鄉(xiāng)之情,或是歌頌巫山神女的戀愛故事,借以表達對男女愛情的贊美,或者嘆息先賢,借古喻今等,可見李白對三峽的情緣。

可以說,三峽是李白心中的圣女地,不可褻瀆。每當他感慨人生不順,理想難施展,便會以三峽來自我慰藉,這是別人無法給他的。


查看詳情>>
3、

讀李白的名篇,李白也有不自信的時候?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唐代詩人中,最耀眼的兩顆星,無疑就是李白和杜甫。

而李白給人的形象都是自信、豪邁,比如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比如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但是,李白也有不自信的時候,比如他去黃鶴樓玩,本想寫一首詩的,但是看見崔顥寫的詩,頓時不自信了,寫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嘆。之后游玩金陵鳳凰臺的時候,寫下了類似于《黃鶴樓》的詩。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首聯寫鳳凰山的傳說,南北朝時期,鳳凰山上曾經有鳳凰在這兒棲息,因此筑了鳳凰臺,觀看鳳凰??上КF在呢?鳳凰已經離開,只有江水還在那兒不停的流動。鳳凰在古代,是祥瑞的象征。可見鳳凰飛來是,這兒是多么的繁華?,F在鳳凰離開了,也預示著繁華不在,只剩下那永不停息的江水。

頷聯進一步從眼前景色點明繁華不在。三國的吳國和東晉都建都于金陵,那時候的金陵是最繁華的時候,可惜現在呢?吳國的吳宮已經長滿了野草,也幽靜的小路也被遮住了。東晉時代最耀眼的兩大家族王謝,那時候誕生了多少風流人物,如謝安、王羲之、王獻之等等,這些風流人物早已作古。這里從眼前的實景,吳宮荒廢,王孫貴族作古,進一步寫出了金陵的沒落,繁華一去不復返。

頸聯詩人沒有進一步懷古,而是從懷古中回到大自然的景色來,大霧彌漫,遠遠看西南方向的三山,若隱若現,仿佛坐落在青天外。白鷺洲,把長江水一分為二。這兩句寫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尾聯從大自然的景色回歸現實,詩人思考的問題比較長遠,最后兩句寓意著當今的皇帝被奸臣蒙蔽著,而自己報國無門,只能在這兒憂愁。體現出詩人郁郁不得志。

唐朝詩人李白,雖然是唐朝詩人中最耀眼的一顆星之一,他瀟灑、豪邁、自信。但是他也有不自信的時候,這首詩就是他不自信的表現。由于唐朝另一個詩人崔顥已在黃鶴樓題下千古名詩,使得李白無法超越,因此李白跑到了金陵鳳凰山,寫下了這首與《黃鶴樓》類似的詩。他還是擺脫不了崔顥詩的影子。

這是李白眾多詩中最不自信的詩,但它很美,仍是千古名詩。


查看詳情>>
4、

李白寫給杜甫的四首詩歌賞析,看兩個男人之間的友情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的最耀眼的詩人,也是今天大家爭相詠頌的兩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詞上的成就非常大,而且也是同一時期的人,因此人們更加期盼他們倆能擦出怎樣的火花來。杜甫給李白寫了13首詩,小編上篇文章有所體現;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4首詩,小編今天便和大家盤點下李白給杜甫寫的這4首詩。

-01-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 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開頭劈頭說來這里為了什么事,像是問別人,又像是自言自語,給人一種懸疑效果。第一聯偏向于自己的主觀情緒,第二聯偏向于自己周邊的環(huán)境。第三聯寫沒有心情去喝醉酒,唱歌也不能忘記憂愁。前三聯似乎都是寫自己的情況,和杜甫沒有什么關系,也沒有一個思字,讓人摸不著頭腦。直到第四聯迸發(fā)出一個思字,才知道前三聯都是為第四聯作渲染,使得思念更加真切。

再從頭回去看,就可以看出,我來這里就是思念杜甫你呀,即使周邊那么好的景色,但是我都沒有心情去喝醉酒,沒有心情唱歌,都是為了思念杜甫你呀!我思念你,就像這汶水,日日夜夜的跟隨著你南行。可見李白通過這種迸發(fā)式的思念,讓感情更加濃重。

-02-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唐 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詩人和杜甫有兩次同游,這首詩是李白第二次和杜甫同游后,再東石門分離時,李白臨時而作的一首詩。第一聯寫李白和杜甫同游時的情景,正如杜甫寫和李白同游的詩中所說:“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一起豪飲,出入同行,遍游魯郡。第二聯未離別,先寫愿望,希望可以再重逢,一起豪飲。杜甫思念李白的時候說了“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可見杜甫和李白都希望有重逢之日??梢娝麄兊挠亚橹睢9湃怂蛣e,都是用酒來送別的,李白這時無比感慨的對杜甫說,我們要分開了,就讓我們喝完手中的酒吧!可見李白戀戀不舍之情。

-03-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

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這首詩據說是李白寫個杜甫的送別詩,目前存疑,還沒有確定,不過和上一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對比,地點都是在魯郡,季節(jié)也是在秋天,而且時間也很接近。這首據說是746年所作,而上一首745年所作,也有說是746年所作的??梢?,李白和杜甫離別時,李白有可能寫了兩首送別杜甫的詩,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對杜甫的友情是多么深厚呀!一首詩表達還不夠,還另寫一首再來表達。

-04-

戲贈杜甫

唐 李白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據說這首詩作于746年,也是在齊魯相遇時所作。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李白嘲諷杜甫拘束遲緩,看不起杜甫所作。不過從李白寫個杜甫的詩和杜甫寫個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來,李白從...

查看詳情>>
5、

李白被輕視后寫下的詩《上李邕》,激勵了很多年輕人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評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無疑會穩(wěn)居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天真爛漫、傲岸不羈、熱情豪放,以超強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

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幾乎是個全能型人才,無論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體詩,都有經典詩作流傳于世,而且數量眾多。正如余光中稱贊李白所說的那樣:“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睂τ谶@樣一個天才型的詩人,人們除了贊嘆,應該更多的就是敬佩了吧。有一種成功叫大器晚成,他一生失意,晚年寫下一首宋詞,名垂青史

然而,即便是天賦才華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也和我們許多人一樣,遭遇歧視,受人質疑。人生漫長,年輕時,誰沒遭受過輕視?李白的一首《上李邕》分享給大家。這首詩可以看作是李白寫給全天下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依舊能夠激勵人心。全詩如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首詩的具體寫作時間,已不能可考。但是根據現有資料記載,大概應該作于李白年輕時期。當時,年輕的李白游學到了渝州。渝州的刺史正是李邕。在歷史上,李邕是一個頗具俠義之氣,且十分惜才的名士。他耿介剛直,能詩善文,性情豪爽,愛結交當時名士。

然而,不知何故,在見到李白之后,李邕卻面露不悅,甚至對其嚴厲指責,這讓李白很是不快。臨走之時,傲氣的李白十分不忿,就寫了這首《上李邕》留贈,誰知卻成為一首千古佳作,激勵了很多年輕人。

詞作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二聯為第一部分,用傳說中的大鵬鳥自比,寫出了自己豪情滿懷,直沖青云的壯志。在李白心中,即使沒有大風的幫助,他也能夠像大鵬鳥一樣騰云展翅,顛破蒼溟之水。所有的這些詞句都可以化為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狂”。

在詩作前兩聯中,傳說中的大鵬鳥與詩人融為一體,在萬里高空騰云展翅,縱情翱翔,其風采,其魅力,千百年來依舊不減。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李白的這種“狂”其實是一種人格的高度自信,極具魅力。而“大鵬鳥”由此也成了年輕人志向高遠的一種象征,激蕩人心。

詩作后兩聯是第二部分,是李白面對外人質疑與輕視的有力回答:我擁有遠大志向,可是在外人看來,我卻總是好說一些奇怪的言論。對他們而言,我的豪情壯志顯得那么可笑。在歷史上,連孔圣人都說過后生可畏。你們又怎么能夠輕視年輕人呢?

從詩中,我們可以想見年輕時的李白是多么年少輕狂,銳氣十足。在當時的歷史上,李邕也是一個飽受贊譽的社會名士,可是年輕的李白卻竟敢直呼其名,足見其大膽與輕狂。按理來說,性情爽直的李邕與李白應該是相見恨晚,一見如故才對。

可為什么李邕會瞧不上李白呢?其中原因,主要是與李白自身的性格有關。年輕時的李白輕狂張揚,喜...

查看詳情>>
6

李白寫給叔叔的一首詩歌,讀起來酣暢淋漓,暗含著十足的氣勢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唐代是一處繁華圣地,這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yè),自然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的樂土。李白,作為大唐一代詩仙,他的詩素來以豪邁、浪漫著稱,其詩風雄奇俊美,飄逸靈動,猶如天外飛仙,使人讀后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李白,一生都在追逐著心中的夢想:成為宰相或者帝王之師??墒侨松挠心敲炊嗳缫獾氖虑?,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的夢想就像長安城的城門關閉的聲音一樣,也發(fā)出了沉悶的聲響。既然不能出將入相,那么索性就做一個云游的詩人吧。

李白與酒為朋,豪氣萬千,在這幾年中,他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有一篇堪稱是李白寫過最酷的詩,也是他一生最經典的詩詞。詩中開篇就豪氣干云,霸氣外漏,最后14個字也成為了千古名句,人人都會背誦記憶,這首詩就是李白寫給叔叔李云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此詩寫于宣州,也就是李白離開京城后輾轉漂泊來到的地方。而題目中的“謝朓樓”是詩人謝朓擔任太守時蓋的一座樓宇。詩中開頭兩句很有意思,按道理來說,寫送別詩應該先交代時間、地點和人物,但是李白卻直抒胸臆,通過“棄我去者”和“亂我心者”這一對比,把內心的憤懣之情和盤托出,有一種先發(fā)奪人之感。開篇的兩句猶如破空的利劍,讀起來酣暢淋漓,暗含著十足的氣勢,可謂是霸氣外漏。

詩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詩人筆鋒一轉,寫出了眼前壯麗的景色。萬里長風吹送男歸的大雁,此情此景,恰好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一番。面對遼闊的自然景象,李白還是表現出了豪邁廣闊的胸襟,前一句還在苦悶,后一句卻打開心扉,想要痛飲盡興,這種豪放不羈,非李白莫屬。

詩中的五、六句,李白借著“蓬萊文章”夸贊李云的文章風格上清秀俊逸,同時后一句的“小謝”說自己的詩像謝朓寫的一樣,有著清新脫俗的風格。李白夸贊了對方,也夸贊了自己,從這點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位可愛的人。

接著李白的寫作情緒已經快到達到了頂峰,他舉著酒杯遙望天上皎潔的明月,思緒萬千,此時的李白,正想飛上天去,去摘下那一片星河。此時的李白,內心卻是隱痛的,他“欲上青天覽明月”,實則是想避開世俗這些不如意的瑣事煩事,而這種夸張的寫作手法,也讓李白情緒逐漸爆發(fā)而出。

前面情緒逐漸遞進和渲染,此時已經達到了高潮,于是李白大筆一揮,高唱出“抽刀斷水”和“舉杯消愁”的詩句。抽刀砍水,水還會奔流不止,舉杯喝酒,為的是消除苦悶,可是苦悶卻越來越多。李白此時的內心是何等的悲苦,何等的辛酸,這滿紙的淚水,李白沒有寫出來,但是我們卻已經淚濕衣襟。難道李白活得不瀟灑、不快樂嗎?我們心目中那個快樂的李大哥呢?

當李白吟唱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李白還是瀟灑的,他可以在人生不得意的時...

查看詳情>>
7、

李白的愛情詩歌《陌上贈美人》賞析,這位華車中的美人是什么人?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說起李白,我們想到的就是狂和浪漫。在他的筆下,名山大川是那么瑰麗雄奇,友情是那么濃烈感人,權貴們是那么渺小可笑,美酒是那么醇香甘甜。然而,很多人卻感覺,李白在感情方面的詩歌并不多,并沒有太多傳世佳作。其實,情感充沛的詩人,自然會關注愛情的主題,他的內心世界,一樣的騷動不安,正如這首《陌上贈美人》:

駿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車。

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

如果不說這首詩的作者,僅憑風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樂府詩。它確實也一度被認為是樂府收集的詩歌,但根據歷代名家的考證,還是納入為李白名下,并收錄于《全唐詩》中。這首詩又名《小放歌行》,說的是一個極其浪漫的故事。

全詩是以少年的第一人稱口吻所寫:我騎著高高的駿馬,信步踏在落花之上,我將手中的馬鞭,故意掠過那華美的車馬。車中的美人笑著撩起珠簾,玉指纖纖遙指遠方的紅樓,說那就是我的家。

要說這個畫面,實在是有些香艷。雖然沒有直面描寫少年,但高頭大馬,揮鞭揚威就已經帶來了驕狂的形象。雖然也沒有直面描寫美人,但能乘坐“五云車”,坐著“紅樓”,甚至連車簾都是“珠箔”,自然是絕色天香的佳人。

俊男美女相遇的環(huán)境,更是在作者漫不經心地筆觸之下,烘托得出奇的浪漫。駿馬和香車的道路上,是灑落一地的花朵,遠方的紅樓可以眺望,增添了無限風情。

此時,此景,此人,此情,很容易想象為一場美麗的邂逅。兩人的行為,又非常的輕佻。少年用馬鞭拂打車駕,顯然并不禮貌,而且很輕浮。然而,美人并非羅敷,她并沒有生氣,反而是報以熱烈的回應。她急切地掀開珠簾,甚至直接告訴少年家在何方。

如果按照封建衛(wèi)道士的觀念來看,這就是一首側艷之作,所以也有人否定詩中的少年是李白本人。但在小編看來,那就是李白在寫自己,即便不是親力親為,也是將自己化身為少年,寄托了浪漫的幻想。

萍蹤絮跡,邂逅相逢,一見鐘情,這在古代詩歌之中并不少見。在李白說在的唐朝,儒家思想雖然進一步傳播,但程朱理學還沒有誕生,男歡女愛并非不可接受,男女之情也并非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少在時代背景上,李白的行為,或者是幻想的行為,并非是驚人之舉。

而且,縱然是封建禮法約束下,李白本來不是循規(guī)蹈矩之人。他渴望天然純樸的愛情,也希望能夠邂逅一位佳偶。少年的輕狂,像極了豪放不羈的李白,他以獨特的魅力,征服了眼前的佳人。

當然,也有人說,這位華車中的美人,并非是良人,而是青樓女子。“紅樓”一詞,在有些詩集中,也直接寫成“青樓”。那這個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男子和女子便有可能是別樣的故事。不過,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文人雅士縱情聲色,本來也不會得到什么道德譴責,反而是一段風流雅事。即便如此,也不能抹殺這篇以俊逸之筆寫出的杰出作品。


查看詳情>>
8、

李白的思鄉(xiāng)詩《客中行》賞析,這首詩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李白的詩自成一派,而且文風獨特,一些經典的詩作,那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特別是早期的作品更是別具一格,這一時期詩人充滿熱情,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我們都知道李白是詩仙,一生嗜酒如命,許多的詩作中都帶著濃濃的酒味,讀他的作品即使是不會喝酒的人,那也會喜愛上酒。

酒對于文學家來說,那也是能夠帶來靈感,而李白又是一位極獨特的詩人,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他早年一首有趣的詩,也就是這首《客中行》,這也是李白年輕時期的作品,大概寫于742年到756年,當時他初到長安,正好有朋友請他喝酒,于是他描寫了自己喝酒時的心情,還有那種豪氣,當真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所以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有趣。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李白去往長安時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是很可惜,他最終并沒有實現,唐玄宗盡管很欣賞他的才華,但是并沒有給予他職位,只不過是讓他寫詩取悅自己和楊貴妃,這讓他很是氣憤,所以他在寫了幾首自己看了都想吐的馬屁詩之后,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開始過起了漂泊江湖的生活。而從這首《客中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李白,還是心有所屬,以為自己會實現人生理想,寫得很是有趣,不過又流露出了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之苦。

李白的思念詩是他作品中的精華,很多的作品都是別具一格,寫得極為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么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而這首詩又是不一樣,它盡管是描寫了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但也是一筆而過,并沒有深入地去描寫,那種悲痛的思念比其它的作品要淡一些,當然要論深情的話,也足以令我們感動。

第一二句便是重點在寫酒,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寫得也是極為有趣,“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蘭陵美酒甘醇醉人,還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人們只要喝一口便會醉,把那美酒盛在玉碗里,更是散發(fā)出琥珀色的光來,讓人看了就想要喝上一杯。這幾句描寫得極為唯美,同時也把酒的內涵描繪的淋漓盡致,這也正是李白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第三四句最是有趣,同時又營造出了一種淡淡的憂愁,“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只要主人能夠陪我一起喝上一杯,我就能夠開懷暢飲,喝它個一醉方休,管它這里是故鄉(xiāng),還是異地他鄉(xiāng),這些我都不去理會。最后這一句雖然寫得很灑脫,但是很顯然李白還是很傷感,骨子里自然而然地思念起了故鄉(xiāng),這也使得此詩更具有感染力,讓人立馬能夠感受到李白內心的憂愁。

李白寫酒帶著一種濃郁的芳香,而且他寫什么像什么,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這一點,特別是這首經典的《客中行》,不僅有著對于美酒細膩的描寫,同時也把自己的思鄉(xiāng)之苦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當真是讓人讀了笑中帶淚,一個人在外面無論生活得多么好,可是只要一想到了故鄉(xiāng),那自然而然就會悲傷,這也就是為什么讀李白的詩,總是會讓我們傷感的原因,那這首詩正是如此...

查看詳情>>
9、

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夜宿山寺》賞析,李白詩歌想象奇瑰的代表作品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他是大唐盛世的歌者,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他被“詩狂”賀知章呼為“謫仙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他的詩歌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他的浪漫情懷是華夏文明的贊歌。他就是李白,一個讓大詩人杜甫甘心成為他小迷弟的男人。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王之渙等七絕寫得很好,但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p>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這是大詩人杜甫對李白的評價,但這一點都不夸張。

李白的詩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營造出雄奇飄逸、瑰麗動人的意境,所以李白的詩往往富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其中《夜宿山寺》一詩曾入選小學課本,是李白詩歌想象奇瑰的代表作品。全詩20字,通篇運用夸張手法,將山寺之高、景勢之奇生動展現在讀者眼前。不著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千古絕唱。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現在一般認為,這首《夜宿山寺》是詩人在湖北省黃梅縣所作,寫的是黃梅縣蔡山峰頂山的江心寺。李白夜宿江心寺,發(fā)現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于是便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興大發(fā),遂寫下了這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边@兩句是寫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繪山寺的峻峭挺拔、高聳入云。樓當然不可能有百尺之高,“百尺”既是夸張又是虛數,極言山寺之高。同時著一“ 危 ”字領頭,倍顯醒目,再與“高”字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展現得淋漓盡致。次句更以極其夸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云霄:(站在樓上)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如此危樓,不但不引人心生膽怯,反而讓人倍加向往。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痹娙死^續(xù)層層遞進,站在這里,不僅能摘到星星,我甚至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安桓摇睂懗隽嗽娙艘古R高樓時的心理狀態(tài),從詩人“不敢”與“恐驚”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那么,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同時表達了詩人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詩歌至此,戛然而止。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寺活靈活現如在目前,我們彷佛真的可以“登高摘星辰,語驚天上人”,當真妙極。

縱觀整個大唐,縱觀整個詩歌歷史,除了李白,還有誰能寫出如此奇瑰、俊逸的佳作呢?

盡管后來的韓愈、孟郊、李賀,宋朝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時期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但都不復太白之雄奇。


查看詳情>>
10

李白一首寫青樓女子的詩《東山吟》,被后世道學家們罵作“心態(tài)不正”

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歌

自古才子多風流,尤其是詩詞才子。因古代作詩填詞后是需要歌女來唱的,所以詩人詞人也會更多接觸歌姬和青樓妓女。古代很多才子都是借此處處留情,傳下不少風流韻事,尤其是與私家歌姬和青樓女子的情事。

比如白居易與張尚書家歌姬盼盼互生情愫,大唐渣男與唐代四大才女中的薛濤、劉采春左右逢源;到宋代的時候,朝廷優(yōu)待文人,蓄養(yǎng)歌姬逛青樓之風大漲。

風流才子柳永,寧可“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雨霖鈴》、《蝶戀花》等名篇盡都是為青樓妓女而作;“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張先更甚,念過八十仍四處獵艷;就連一向嚴肅刻板的司馬光也常去青樓享受夜生活。

歌姬、舞姬、營妓、青樓妓女等等女子在古人的詩詞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就連我們認為一向瀟灑不羈的李白也不除外,不過不同的是,別的才子把妓女寫進詩詞贏得美名,李白把妓女寫進詩里卻備受譴責,被后人罵了一千年。

且先來欣賞李白的這首《東山吟》:

東山吟

唐·李白

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

白雞夢后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

酣來自作青海舞,秋風吹落紫綺冠。

彼亦一時,此亦一時,

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很多人印象中李白是那種“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瀟灑狂人,幾乎很少聽聞李白與女性接觸的故事。其實李白不僅好游好酒,而且還很愛狎妓嫖妓。

唐朝學者魏顥在《李翰林集序》就說李白“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跡類謝康樂,世號為李東山。駿馬美妾,所適二千石郊迎,飲數斗,醉則奴丹砂舞青海波”。

意思是說,李白經常乘駿馬攜美妓出游,而且?guī)У亩际钦殃柦鹆暌淮拿?,與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很像,因攜妓憑吊東山謝安墓而被世人稱為“李東山”。而這首《東山吟》就是李白攜妓在謝安墓前所作。攜妓倒也罷了,但詩中所寫內容實在有些不敬。

且看詩中起句“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謝安是東晉名相,也是唐宋士人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人物,入仕則御外敵安民生,功成則隱居東山,國若有難又東山再起。對于有政治理想的士人來說實在是完美的學習對象,所以李白杜甫乃至蘇東坡辛棄疾等等文人都很崇拜謝安,多次在詩詞中提及。

李白此刻在謝安墓前憑吊,聯想自己仕途坎坷,自然該是“悵然悲之”。但令人意外的是頭一句竟是先說“攜妓東土山”,攜妓憑吊在古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更大膽的是后兩句:“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李白竟然拿自己所攜帶的妓女與謝安陪葬的美妓相“比美”!我?guī)У拿兰嗣篮萌缁?,謝安的美妓早已成墓中枯骨。這兩句確實有些無禮,也正因此二句,李白被后人譴責“狎妓”、“心態(tài)不正”,被罵了一千年,直到近代思想解放才再沒人說過。

其實李白以“我妓”、“他妓”相比用意在別處。且看后兩句“白雞夢后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白雞夢代指謝安,謝安離世三百年,而今李白灑就與君痛飲。這才更像是憑吊祭奠古人的姿態(tài)。后兩句則說酒醉為謝安跳青海舞,亦為尋常憑吊。

結尾三句便開始抒發(fā)感慨,也就回到“攜妓比美”的真正用意:“彼亦一時,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