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商朝著名的皇帝其實不止只有商紂王一位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共30帝,享國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時奴隸制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并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fā)面達(dá)到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湯 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湯領(lǐng)導(dǎo)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殘暴統(tǒng)治的同盟部族,運(yùn)用戰(zhàn)爭的武力手段,一舉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統(tǒng)治秩序。他的所作所為,客觀上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贊揚(yáng)。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沒有福分剛上位三年就早逝了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外丙的弟弟,本名子庸,湯第三子,商朝第三任國王,也死的早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太甲繼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伊尹連寫《肆命》、《祖后》等幾篇文章,教導(dǎo)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后前兩年,其作為還過得去,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fā)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guī)。伊尹雖百般規(guī)勸,他都聽不進(jìn)去,伊尹只好將他放逐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湯陵社區(qū)),讓他自己反省,自己攝政當(dāng)國,史稱“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zé),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今亳州市譙城區(qū)),還政于他。重新當(dāng)政的太甲能修德,諸侯都?xì)w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兒子。沃丁繼位時,仍以伊尹為相。沃丁在位期間,輔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將其葬于亳都附近。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單為卿士,即宰相。咎單也是商湯時老臣,他輔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節(jié)用寬民的政策,篤行湯法。并且寫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fā)揚(yáng)祖制,以德治商。沃丁在位29年去世,謚號昭王,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太庚在位期間,履行湯法,是商朝的一代名君。死后其子小甲繼位。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小甲在位時,商代以亳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繼立,商朝始衰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雍己在位期間定都于亳,他昏庸無能,荒廢政事,導(dǎo)致商朝衰落,各諸侯的勢力日趨膨脹,以致很多諸侯故意不來朝貢。雍己死后其弟太戊即位(但據(jù)甲骨文的記載太戊登基在雍己之前,太戊可能是雍己的兄長)。《太平御覽》和今本《竹書紀(jì)年》記載雍己在位12年,《資治通鑒外紀(jì)》及《通志》則說在位17年。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在位時期,勤政修德,治國撫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國政,各諸侯紛紛歸順,使商朝再度興盛。太戊與太甲、祖乙并稱三示(即三位有貢獻(xiàn)的君主)。太戊死后,廟號中宗 ,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亳城鄉(xiāng)劉次范村東側(cè))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鎮(zhèn)西南 )遭遇河決之害,遂將國都自亳西遷于囂(今鄭州滎陽一帶)商朝自此開始第一次遷都。當(dāng)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其中的蘭夷進(jìn)攻商朝,仲丁...
查看詳情>>與“商朝著名的皇帝其實不止只有商紂王一位”相關(guān)的文章
這些商朝的皇帝們,為什么他們的死法都是一樣的?
商哀王(前1587年—前1586年)
商哀王,又稱外丙,姓子名勝,商湯王第二子,商朝第二任帝王,在位2年,因病而亡。按照天子之位的傳承制度,應(yīng)該由商湯長子繼承,但因商湯長子太丁早于商湯而亡,故傳位于外丙,重要輔佐大臣伊尹。
商懿王(前1585年—前1582年)
商懿王,又稱中壬,姓子名庸,商湯王第三子,商朝第三任帝王,在位4年,因病而亡。商懿王繼承哥哥商哀王之位,重要輔佐大臣伊尹。
商太宗(前1581年—前1550年)
商太宗,又稱太甲,姓子名至,商湯王長子太丁之子,商朝第四任帝王,在位33年,因病而亡。太甲是由其叔叔傳位的,太甲時期重要的輔佐大臣伊尹。史上流傳此階段兩個歷史典故“伊尹放太甲”和“桐宮悔過”,說的是太甲即位后貪圖享樂,導(dǎo)致朝政荒廢,于是伊尹將太甲流放到商朝祖地悔過,自己親自攝政,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將權(quán)利交還給太甲。
商昭王(前1549年—前1530年)
商昭王,又稱沃丁,姓子名絢,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帝王,在位19年,因病而亡。沃丁初期,輔佐大臣依然是伊尹,伊尹死后,選用咎單為相,咎單仍然采用伊尹所定的國策。
商宣王(前1529年—前1505年)
商宣王,又稱太庚,姓子名辯,沃丁之弟,商朝第六任帝王,在位25年,因病而亡。
商敬王(前1504年—前1488年)
商敬王,又稱小甲,姓子名高,太庚之子,商朝第七任帝王,在位17年,因病而亡。
商元王(前1487年—前1476年)
商元王,又稱雍己,姓子名密,小甲之弟,商朝第八任帝王,在位12年,因病而亡。商元王時期,商朝開始衰落,周邊諸侯國不來朝貢。
商中宗(前1475年—前1419年)
商中宗,又稱太戊,姓子名伷,雍己之弟,商朝第九任帝王,在位57年,因病而亡。商中宗時期,重用賢臣伊陟、巫咸,各諸侯國紛紛歸順,使得商朝再度興盛。
商孝成王(前1418年—前1408年)
商孝成王,又稱仲丁,姓子名莊,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帝王,在位11年,因病而亡。商孝成王時期,將國都從亳遷到囂,商孝成王去世后,開始了夏朝政權(quán)的混亂爭奪時期,史稱“九世之亂”。
商思王(前1407年—前1398年)
商思王,又稱外壬,姓子名發(fā),仲丁之弟,商朝第十一任帝王,在位10年,因病而亡。太戊死后,他的弟弟們爭奪帝位,外壬從中搶的帝位后,卻向諸位兄弟妥協(xié),自此夏朝出現(xiàn)分裂狀態(tài),國力開始衰落。
商前平王(前1397年—前1389)
商前平王,又稱河亶甲,姓子名整,外壬之弟,商朝第十二任帝王,在位9年,因病而亡。河亶甲時期,進(jìn)行了第二次國都遷移,從囂遷到相。
商穆王(1388年—前1370年)
商穆王,又稱祖乙,姓子名滕,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帝王,在位19年,因病而亡。商穆王時期,選用賢能為相,商朝出現(xiàn)第三次興盛,這個時期,夏朝出現(xiàn)了三次遷都,從相遷移到耿,再遷移到邢,最后遷移到庇。
商桓王(前1369年—前1356年)
商桓王,又稱祖辛,姓子名旦,祖乙之子,商朝第十四任帝...
查看詳情>>與“這些商朝的皇帝們,為什么他們的死法都是一樣的?”相關(guān)的文章
商朝的皇帝列表都在這,其中著名的皇帝商紂王我們都認(rèn)識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后的一個王朝,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lǐng)商湯率諸侯國于鳴條之戰(zhàn)滅夏后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建立,因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建立的王朝稱為“商”,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所以商朝又稱為又稱殷商。
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經(jīng)歷17代31個國王,末代君王商紂王于牧野之戰(zhàn)被周武王擊敗而亡國。
1、商湯
商湯是商朝的建立者,前1600年—前1588年在位13年,帝嚳(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lǐng))之子契的14世孫,姓子,名履,又稱武湯、武王、天乙、成湯、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稱高祖乙。夏末時,帝桀為君,殘暴無道,國內(nèi)日趨動蕩不安,他見其形勢,便產(chǎn)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
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國葛國,接著不久,經(jīng)過11次的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家豕韋、顧、昆吾,之后再一舉滅夏,歷史上稱之為“鳴條之戰(zhàn)”。然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這樣,履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朝,定都于亳,建國后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guān)心民命。
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死后被謚為成湯。
2、太丁
太丁(生卒年不詳)亦稱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太子,商朝開國君主商湯之子,商朝太子,但其原名已佚,《史記》稱他尚未成為王就已去世,承襲其父武乙,他殺掉了周朝領(lǐng)袖季歷,使商朝和周族反目成仇,由于太丁的去世,后來太丁之弟外丙被立為王。
3、商哀王(外丙)子勝
外丙,姓子,名勝,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詳,湯第二子,湯病死后繼位,是為外丙元年,前1587年—前1586年在位2年,伊尹攝政。
外丙即位后三年卒,傳位其弟仲壬,一說外丙是商湯的弟弟,湯子太丁叔,商湯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湯而亡,遂繼為王,在位3年。
外丙本無繼承王位的資格,因湯長子太丁病歿,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繼承商王之位,在位僅3年便得病而亡,葬處不明。
4、商懿王(中壬)子庸
仲壬亦稱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商湯之子,外丙之弟,中國商朝的第三代君王,前1585年—前1582年在位4年,仲壬繼位后,由伊尹輔政,基本上遵守湯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對比較穩(wěn)定,國家日益強(qiáng)盛,仲壬《史記》稱他在位四年后去世,死后由之子太甲繼位,伊尹輔政。
5、商太宗(太甲)子至
商太宗太甲(生年不詳,一說前1557年去世),為商湯嫡長孫,外丙、中壬之侄。太丁子,姓子,名曰至,是商朝第四位國王(公元前1582-公元前1570),叔懿王仲壬病死后繼位,共在位12年,一說23年,病死,葬於歷城(今山東省濟(jì)南市),廟號太宗,謚號文王,死后傳位與沃丁。
太甲即位后,不遵湯法,暴虐亂德,伊尹將他放之于桐宮,自己攝政當(dāng)國,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zé),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還政于他,重新當(dāng)政的太甲能修德,諸侯都?xì)w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
6、商昭王(沃丁)子絢
沃丁,亦稱羌丁,姓子,名絢,是中國商朝的一...
查看詳情>>與“商朝的皇帝列表都在這,其中著名的皇帝商紂王我們都認(rèn)識”相關(guān)的文章
商朝這些著名的皇帝,這里面你都認(rèn)識誰?
1、天乙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稱王在位12年。
2、盤庚
盤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詳,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陽甲之弟,商朝第二十位君主。陽甲死后,盤庚繼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dāng)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史稱“盤庚遷殷”。盤庚遷殷后,整頓商朝的政治,發(fā)展經(jīng)濟(jì),使衰落的商朝出現(xiàn)復(fù)興的局面。盤庚病死后葬于殷。由于盤庚遵循商湯的德政,所以諸侯都來朝見盤庚。盤庚死后,葬于殷(今河南安陽),由其弟小辛繼承王位。小辛即位后,商朝再度衰敗。百姓思念盤庚德行,于是寫作《盤庚》三篇。
3、武丁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公元前1251年,商王小乙去世,武丁繼任商朝君主之位。武丁在位時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fā)展,史稱“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廟號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繼位。
4、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詳),子姓,名至。商湯嫡長孫,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繼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伊尹連寫《肆命》、《祖后》等幾篇文章,教導(dǎo)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后前兩年,其作為還過得去,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fā)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guī)。太甲在桐宮三年,悔過自責(zé),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今商丘谷熟鎮(zhèn)),還政于他。重新當(dāng)政的太甲能修德,諸侯都?xì)w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
5、帝辛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沫邑(今河南淇縣)人,中國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謚號紂,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繼位后,重視擴(kuò)張領(lǐng)土,發(fā)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kuò)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kuò)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zhàn)中,周武王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深知自己作惡多端難逃一死,便躲進(jìn)鹿臺,命人放火焚燒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6、中壬
仲壬(前1640年~前1580年)是商朝第三位君主,在位4年,享年60歲。《史記》稱他在位四年后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繼位。 ...
查看詳情>>與“商朝這些著名的皇帝,這里面你都認(rèn)識誰?”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