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昭君出塞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1、

昭君出塞觀后感推薦十一篇

昭君出塞觀后感

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讓我們受益匪淺,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我們的感觸。觀后感是直觀感受和深刻思考的結合,寫好一篇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體驗。那么,寫好一篇作品名觀后感有哪些技巧呢?在眾多閱讀資料中,編輯挑選出了一篇標題為《優(yōu)秀影視作品之觀后感撰寫技巧》的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耐心閱讀本文!

昭君出塞觀后感【篇1】

這幾天在家看了一部歷史題材劇《昭君出塞》??匆徊亢玫碾娨晞【拖窬袷芰艘淮蜗炊Y。頗有收獲!

西漢中葉,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連年內(nèi)亂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漢關系又一次面臨著歷史的抉擇。匈奴杰出的首領呼韓邪單于,為了匈奴的統(tǒng)一,審時度勢,決意與漢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權勢的顓渠閼氏蠱惑,冥頑不化,堅持與漢朝為敵,兄弟倆不得不分道揚鑣。與此同時,漢朝內(nèi)部圍繞著皇權的斗爭,在胡漢關系上,也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一時間天下動蕩,危機四伏。在邊關長大的王昭君雖然才貌出眾,見識過人,但是她卻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不得不以后庭待詔的身份進入宮禁森嚴的皇宮。在宮中她不為富貴榮華所打動,潔身自好,深得眾人欣賞。

在陰謀篡位的淮陽王、張博的策動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漢,大軍勢如破竹,漢廷一片驚慌。呼韓邪見狀決意發(fā)兵阻止戰(zhàn)爭?;搓柾醭没鸫蚪伲瑴蕚淅飸夂?,奪取皇位。與呼韓邪、呼屠吾斯爭奪匈奴大權的屠耆也蠢蠢欲動,暗中奪取王庭。

呼屠吾斯為了救顓渠閼氏,失去了優(yōu)勢,戰(zhàn)爭越打越苦,最后夫婦二人兵敗而死。

邊患平定,為確保胡漢長治久安,呼韓邪決議與漢朝和親。元帝下詔后宮,征尋愿隨單于出塞者。昭君不愿終生禁錮宮中,決議自愿請行隨公主遠嫁匈奴。呼韓邪入漢,與昭君一見鐘情,共同的理想志愿使呼韓邪與昭君走到了一起。

屠耆欲阻止胡漢和好,假借呼韓邪之名侵襲漢朝邊塞,消息傳來,朝野大嘩,幸而被及時揭破真像,這才平息了事態(tài)。被指定和親的平都公主不愿遠嫁匈奴,以死相威脅。呼韓邪向元帝表示愿意迎娶一位普通漢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屎笸跽秊榱俗陨淼睦妗⒁布泳o活動,想送昭君出塞和親。一直暗戀昭君的王莽為使昭君獲得幸福,不計私利勸說元帝,而畫師毛延壽更是把王昭君出塞當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淚痣,種種機緣,促使元帝決定讓昭君出塞和親。

未央宮,昭君上殿,艷驚四眾,元帝大為后悔。張博借機鼓動元帝以漢俗為名留昭君在宮中,呼韓邪欲攜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義勸阻了呼韓邪。

淮陽王向元帝建議瞞天過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為阻止元帝妄為,王莽隨王政君來到甘泉宮,陳說利害,說動太后出面阻止。太后將昭君收為義女,經(jīng)過一番斗智斗勇,呼韓邪和昭君終于辭別親人,離開長安。

途中遇到屠耆的襲擊,為救昭君,表哥趙遂重傷而死,眾人為其立了青冢。而一直對昭君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則一直追隨昭君來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

回到王庭后,為確保匈奴的長久太平,呼韓邪帶人馬西征屠耆。殷如墨借機騙昭君離開王庭,...

查看詳情>>
2、

昭君出塞后,為何內(nèi)心里急迫的想要回歸自己的國家?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后為何想要回國

王嬙王昭君,聞名于世的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其中昭君出塞,是王嬙最令人佩服的地方。自請和親,維護漢匈關系穩(wěn)定近半個世紀。

人們對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應當都有所了解,但是王昭君出塞之后到底過的怎么樣,就很少知道了吧。

王昭君出塞抵達匈奴,嫁給呼韓邪單于。兩人之間的婚姻還算可以,王昭君還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了一個兒子伊督智牙師,后來被封為右日逐王。

按照正常情況下,王昭君應該就會與呼韓邪單于過一輩子,呼韓邪單于去世之后,她就要依靠自己的兒子。但王昭君出嫁三年,呼韓邪單于就去世了。

呼韓邪單于去世之后,雕陶莫皋繼承單于之位。依照匈奴的規(guī)定和習俗,上一輩單于的妻子會被下一位單于繼承,所以王昭君也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

這樣的習俗違背漢族禮制,王昭君一時間不能接受。加之思念故土,因此就給漢成帝遞去一封書信,請求回歸故土。

《王嬙報漢元帝書》:

“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涉,移于賤工,南望漢關徒增愴結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憐之?!?/p>

漢成帝看完信之后,遣使者遞去消息,敕令王昭君“從胡俗”。王昭君無可奈何,只能嫁給雕陶莫皋,也就是新上任的復株累單于。

年輕的復株累單于對王昭君十分憐愛,兩人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先后生兩女,長女“云”,次女“當”,都嫁給了匈奴貴族。

復株累單于去世之后,此時已經(jīng)不再被婚姻關系牽絆的王昭君,開始漸漸參與到匈奴的政治生活中。她傳播中原文化,為匈奴和漢廷之間的友好關系,做出重大貢獻。

王昭君的兄弟被漢朝封為侯爵,曾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而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來到長安,甚至還曾入宮伺候過太皇太后。

本來一切都挺好,但是后來卻出了一個“王莽”。王莽后來奪取西漢政權,以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登基稱帝,建國“新”。

王莽上位之后,匈奴單于認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發(fā)動戰(zhàn)爭,邊疆烽火驟起,禍亂無窮。

眼見著自己一手創(chuàng)造的和平,因此而毀去,王昭君幽怨凄清,最終抱憾而終,死后葬在大黑河南岸。

不過有《怨詞》言: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也許遠沒有宣傳的那般美好。她內(nèi)心里急迫的想要回歸自己的國家,可惜身負兩朝和平使命,最終只能在匈奴過完自己的一生。

查看詳情>>
3、

昭君出塞到達匈奴后,竟然前前后后總共嫁給了三個人

昭君出塞
昭君總共嫁給了三個人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這四人素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現(xiàn)今,這八個字也成為了對一個女子容貌的極高贊揚和認可。

而每個別稱背后都有一個小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這四大美女,可以說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極其之高。

按照古人的排序方法可知,單論容貌而言,西施第一,王昭君第二,貂蟬第三,楊玉環(huán)第四,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四人的容貌是不相上下的,想想也是,中國古代那么多女子,只有這四個人入選了四大美女之列,那容貌肯定是沒話說。

拋開她們的絕世容顏不論,單說她們的生平,卻完美詮釋了為何古代越美麗的女子,生平卻又坎坷,縱觀這四大美女的生平和結局都讓人唏噓不已,而這四人中王昭君卻又是最讓后人敬佩的。

既然說到了王昭君,就不得不說昭君出塞的故事。

我們對于昭君出塞印象,不少人只是停留在,昭君在夕陽西下,義無反顧遠嫁匈奴的身影,很少人關注昭君出塞后的生活以及這件事在當時究竟有何影響。

昭君出塞,在歷史上飽受美譽,那么這件事究竟成就的是王昭君自己,還是成就了整個西漢王朝?

昭君出塞是自請還是帝命?

漢宣帝死后,漢元帝即位,匈奴首領呼韓邪朝覲漢朝,并且自請為婿,得到了漢元帝的同意,他決定挑選一個宮女賜給呼韓邪,而挑來挑去的結果就是王昭君。

那么王昭君為何會從眾多宮女中脫穎而出呢?不少人認為她自請,而這一版本的出處是《后漢書·南匈奴傳》,記載為: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什么意思呢,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王昭君入漢元帝的后宮很多年,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寵幸,久而久之就很郁悶,當她聽說,漢元帝要選擇一個宮女出塞時,就立即自薦,從而遠嫁匈奴。

但是細細想想又有所不妥,因為這件事在古代是很嚴肅的一件事,自請也得經(jīng)過漢元帝審查一番才行,但是《后漢書·南匈奴傳》中,又這樣記載: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

這是說,王昭君被許配給呼韓邪之后,辭行的時候,漢元帝見到了要出塞的昭君,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子擁有著絕世的容貌,就想自己留著,但是已經(jīng)許配給匈奴了,為了不失信于人,就放棄了這一想法。

而在《漢書》的記載中,我們也沒有看到昭君自請的字眼,而是只是記載了漢元帝把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所以究竟是昭君自請還是帝命,這件事在《史書》中的記載并不統(tǒng)一,各位看官只有自決。

昭君出塞之后生活美滿?

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怎么樣呢,其實并不好,以我們現(xiàn)在眼光來看,還很慘,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之后頭幾年的生活還算可以,但是呼韓邪單于娶了昭君沒幾年就去世了。

呼韓邪單于去世之后,他的長子復株累單于承襲呼韓邪之位,按照當時匈奴的習俗,老單于死后,他的后宮就由新單于繼承,也就是說根據(jù)當時的習俗,王昭君只能再嫁給復株累單于。

作為一個中原女子,對于這一習俗,自然是接受不了,于是她就請求漢室讓自...

查看詳情>>
4

王昭君出塞換來的和平最后被王莽破壞,昭君最后的結局怎么樣?

昭君出塞
昭君最后的結局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后宮,王昭君被選入宮。從全國各地挑選入宮的美女數(shù)以千計,皇帝不可能見到每一位,只能通過畫師的畫像來挑選臨幸對象,因此入宮的美女會千方百計巴結畫師,讓他們把自己畫的漂亮些。但驕傲的王昭君沒有這樣做,于是在深宮中一等就是五年。適逢匈奴單于呼韓邪向大漢請求和親,征召和親宮女,不愿做白首宮女的她毅然應征。

“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后漢書.南匈奴傳》)漢元帝也是第一次見到王昭君絕美的容顏,御人無數(shù)的皇帝第一時間也無法掩飾自己的震驚,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但迎親使者已到,現(xiàn)在說什么也晚了,只能目送王昭君的身影越來越遠。據(jù)傳漢元帝將王昭君像與其本人反復對比,越想越氣,找到了為王昭君畫像的毛延壽,將其處死,自己不久后也因此郁郁而終...而王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使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幾十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并奉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史書上認為,王昭君是自愿出塞,但她亦有艾怨的情緒。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坐在馬車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了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王昭君手彈琵琶,吟出一首“怨詞”:“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p>

正如蔡邕操刀的《怨詞》寫的那樣,“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何其悲愴也!王昭君與呼韓邪僅僅生活了三年,留下一子,呼韓邪就嗚呼了,于是她上疏漢成帝,要求回家!漢成帝的回復異常冰冷,《后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道:“成帝赦令從胡俗。”也就是讓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的兒子。聽到這種回答,王昭君沒辦法,只得含羞忍辱改嫁呼韓邪長子雕陶莫皋,共同生活十一載,生了兩個女兒。

十一年后,雕陶莫皋死后,王昭君又得從胡俗嫁給呼韓邪的孫子,這時的王昭君回想自己年輕時不甘做白首宮女的驕傲,再看今日自己正經(jīng)歷的“從胡俗、嫁三代”這樣在中國聞所未聞的駭人遭遇,一再被迫做著傳統(tǒng)漢文化中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同時自己苦心經(jīng)營幾十年的漢匈和平也因王莽的篡漢毀于一旦,最終在痛苦和折磨之下郁郁而終(有人說其是自殺身亡)。

查看詳情>>
5、

昭君出塞這件事,到底是昭君主動出嫁還是被動出嫁的?

昭君出塞
昭君是主動還是被動出嫁的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四人中排名第二,人們常用落雁比喻她的美貌。落雁有一個小典故。昭君被選中與匈奴和親。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昭君開始了她的和親之路。王昭君知道此行不會再有回家的一天,心里感到很憂傷。

昭君在馬上彈起了離別之曲。這時,空中的大雁聽到了這樣悲苦的曲子,回過頭來看。發(fā)現(xiàn)了昭君絕世的美貌后,大雁被震驚的忘記扇動自己的翅膀,飛落到了地上。昭君落雁的名聲開始流傳開來。

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是一個和平使者。王昭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百姓家,后來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宮。那時皇帝已經(jīng)四十多歲,身體羸弱。匈奴來漢要求取大漢公主。真正的大漢公主自然不愿意嫁到苦寒之地。入宮數(shù)年的昭君眼見得不到皇帝的寵愛,自請遠嫁。昭君被賜下了公主的身份遠嫁匈奴。單于在離開京城前與皇帝拜別,皇帝見到了美麗的昭君,心里有些后悔。

昭君在到達匈奴后就被封為了王妃,她與丈夫一起生活了三年,育有一子。按照匈奴的規(guī)矩,兒子可以娶后母。新任的匈奴首領早就看上了后娘的美貌,想要娶昭君為妃。昭君上書大漢皇帝要求回家,但遭到了拒絕,要求她遵照匈奴的規(guī)矩。昭君與新任單于生活了十余年,兩人生了兩個女兒。

昭君在出塞后,大漢與匈奴停了五十年的戰(zhàn)火,這都是昭君的功勞。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的故事一直被人歌頌,光是有關于她的詩作就有無數(shù)篇。

王昭君出塞是為漢朝的“假公主”,當時漢朝與匈奴雙方關系已經(jīng)較好,加之匈奴王韓邪單于來中原,欲與漢和親來維持雙方和平局面。但是當時呂后只有一個女兒,且呂后心疼女兒遠嫁塞外,便想著挑一個宗親的女兒去和親。但是當時皇上想著宗親的女兒假冒公主怕被韓邪單于發(fā)現(xiàn),于是想著當時廣納的宮女很多是未曾謀面的,因此便想著從里面挑一個宮女送給韓邪單于。

于是后宮便傳開了這個消息,很多人因要遠嫁塞外而放棄這個出宮機會,而王昭君不想老死宮中,便主動提出要去。其中還有一個小傳說是,皇帝想著從當時畫像中選一個不是很美的宮女送給韓邪單于,于是選中了王昭君畫像,因為當時王昭君與當時為皇帝后宮選妃作畫的毛延壽有矛盾,于是他便不想她好,將她畫的不真實,沒有表現(xiàn)絕美的容顏。

于是便發(fā)生了在朝廷上漢元帝看見容貌絕佳的王昭君要遠嫁塞外,當下心痛不已,在她出嫁后便殺了當時的畫師毛延壽。且說韓邪單于看見猶如天仙下凡的王昭君更是心動不已,因此還向漢元帝發(fā)誓絕不侵犯中原,只要他在就會保證雙方友好相處。

王昭君出塞和親使得匈奴和漢朝雙方達成了數(shù)十年的友好關系,也為中原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只是一代美人最后消逝于塞外不免令人感人惋惜。

王昭君和親

王昭君和親在當時的漢匈朝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王昭君和親的那一年,皇帝甚至改元為景寧,意思是給邊境帶來和平和安寧。在漢書中,王昭君在和親前被稱為王嬙,和親后被稱為昭君。古代男子20歲以后才取字,為了表示尊重,都是稱字不稱名。雖然昭君不是男子,但依舊可以推斷出昭君和親那年正好二十歲。

在一些藝術作品中,王昭君和親時一直手...

查看詳情>>
6、

王安石的詩《明妃曲二首》和歐陽修寫昭君出塞的詩,你更喜歡誰的?

明妃曲二首
歐陽修
王安石的詩

王安石、歐陽修都是北宋時期優(yōu)秀的文學家。雖然,在歐陽修面前,王安石是一個晚輩后生,但是歐陽修對后輩其實非常豁達,王安石和歐陽修兩人的關系可以說是非常密切。歐陽修早年非常贊賞王安石的才華,寫下《贈王介甫》送給王安石,王安石也寫下《奉酬永叔見贈》回復歐陽修的贊賞。

王昭君和西施、貂蟬、楊貴妃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原先是漢元帝當時的一個普通宮女,據(jù)說,漢元帝當時選妃,是看畫師毛延壽所畫的,后宮所有宮女的畫像。但是王昭君并不愿意賄賂毛延壽,于是,毛延壽并沒有將王昭君按照她本來的樣子在畫上呈現(xiàn)出來,漢元帝也因此沒有將王昭君選入后宮。

后來,南匈奴首領呼韓邪來到長安,想要做大漢的女婿,讓大漢和匈奴結為姻親。漢元帝并不想要將貌美的人嫁給呼韓邪,于是就將畫像上并不美麗的宮女王昭君召來,有意讓她嫁去匈奴。

讓漢元帝吃驚的是,王昭君其實是個實打實的美人,但是命令已下,漢元帝也沒辦法再將王昭君留在身邊,只能忍痛將美人王昭君送去匈奴,之后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三年之后,呼韓邪突然去世,王昭君本來要按照胡人的傳統(tǒng),嫁給雕陶莫皋,也就是呼韓邪和他前妻的孩子。王昭君上書給漢元帝,表示想要回大漢,漢元帝當時正沉迷在男歡女愛之中,讓王昭君就按照胡人習俗嫁給雕陶莫皋。幸運的是,嫁給雕陶莫皋的王昭君,深受雕陶莫皋的憐愛,之后的生活也算是完滿。王安石在知道了昭君出塞的事情之后,為她寫了詩《明妃曲二首》:

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其中的明妃就是王昭君。其中,“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焙汀皾h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眱删渲?,王安石感嘆了王昭君孤獨一人遠嫁匈奴的悲慘,同時也直接表現(xiàn)了對漢元帝的不滿。

王安石的這首詩一經(jīng)傳播,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人都作過關于昭君出塞的詩,大多數(shù)都是直接表達對王昭君的同情之類,唯獨王安石的這首詩直接抨擊了漢元帝的做法,借詩抒發(fā)知音尤其重要的感情。

當時的王安石還沒有做宰相,滿腔抱負,卻唯獨沒有施展的地方,這首詩也是表現(xiàn)了王安石不得志、郁郁寡歡的情緒。

很多人在看完王安石所作的《明妃曲》之后,紛紛站出來寫詩力挺王安石。 歐陽修也是其中一個。

歐陽修寫下《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夸。...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