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陸游晚年寫的古詩《讀杜詩》賞析,作者寫杜甫想要表達什么?
《讀杜詩》
城南杜五少不羈,意輕造物呼作兒。一門酣法到孫子,熟視嚴武名挺之。
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萬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筆墨,生民清廟非唐詩。
向令天開太宗業(yè),馬周遇合非公誰?后世但作詩人看,使我撫幾空嗟咨!
這首詩是陸游71歲時于山陰所作。陸游的一生,憂國憂民,反對女真貴族的民族壓迫,為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不息,因而屢遭只求偏安的南宋小朝延的貶礎(chǔ)。在他晚年的最后20年中,基本上是被迫在山陰故居度過的。但是他報國的壯志始終不渝。這首詩就是詩人以詠杜甫來明已志的抒懷之作。
詩人以奔放不羈的筆調(diào),首先勾勒出杜審言和杜甫祖孫二人豪放不羈的形象:“城南杜五少不羈,意輕造物呼作兒。一門酣法到孫子,熟視嚴武名挺之。”開頭兩句,從杜審言年少豪放,寫到病將死時的表現(xiàn):他對前去間候的詩人宋之問等說:“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新唐書·杜審言傳》)競輕蔑地直呼大自然為小兒!這充分表現(xiàn)出他的一生狂放不羈的氣概。
“一門”二句是說審言的脾氣傳給了孫子杜甫。杜甫曾在成都入西川節(jié)度使嚴武幕府供職,結(jié)廬于浣花里,“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猬蕩,無拘檢”。即使嚴武去拜訪他,也“有時不冠”。有一次曾酒醉臥在嚴武的床上,眼瞪嚴武,直呼其父名道:“嚴挺之乃有此兒!”可謂傲慢之極!詩人將這些“詩外之事,盡入詩中”,“看似奔放,實則謹嚴”,不僅傳神地揭示出杜氏家傳的坦蕩不羈的風貌,而且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杜甫氣宇非凡的氣氛。
以上四句詩,主要是以典型的事例來刻畫杜甫的形象,從側(cè)面描述杜甫的氣度。接著,詩人從正面議論杜甫的胸襟、才華和遭遇:“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萬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筆墨,生民清廟非唐詩?!薄翱辞倍涫菢O贊杜甫胸次的恢宏和痛惜其匡濟之才的不得施展。
杜甫曾以稷、契自許,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希望朝廷能消除地方割據(jù)勢力和種種弊政。然而政局日趨昏暗,“開元全盛日”已一去不復返了。杜甫困頓窮愁,濟世安民的政治理想,絲毫不能施展。這兩句詩就是以“千萬不一施”的現(xiàn)實與“隘宇宙”的“胸次”作對比,為其“壯志未酬”而深深地惋惜、慨嘆。
“空回”二句是盛贊杜詩的高度成就。杜甫滿腔的壯志宏圖無從展示,便徒將英雄氣概傾注于“筆墨”之中。這正是陸游所說的“悲憤積于中而無言,始發(fā)為詩。激于不能自已,故其詩為百代法”(《渭南文集·澹齋居士詩序》)。杜詩繼承了《詩經(jīng)》言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其境界之宏偉高遠,決非一般的唐詩可比。這二句是對杜詩深廣的思想內(nèi)容和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作了最集中的概括。
最后四句詩,詩人通過假設(shè)來進一步稱贊杜甫的政治才干,感慨于后世對杜甫評價的失偏。“向令”二句,是說杜甫假使生能逢時,當時的帝王能復興唐太宗的事業(yè),那末必然也能像唐太宗重用馬周那樣受到選拔了。
據(jù)《舊唐書》和《新唐書》的《馬周傳》所載,馬周條陳政事得失,皆合旨意,且“馬周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可損益”。陸游以馬周設(shè)喻,可見其對杜甫政治才干之推崇。...
查看詳情>>與“陸游晚年寫的古詩《讀杜詩》賞析,作者寫杜甫想要表達什么?”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寫貓的詩有哪些?宋代陸游養(yǎng)貓的心里路程地怎樣的
還記得小時候?qū)W過的陸游那首特別有名的“鐵馬冰河入夢來”嗎?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我們都熟悉,此時的陸游已經(jīng)68歲高齡了。躺在寒冷的山村中,心里想的卻是報效國家。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前面還有四句,也就是這首詩的《其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一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貍奴”是誰?姬妾?書童?丫鬟?都不是,“貍奴”是一只貓。貍奴是古人對貓的昵稱。
把這其一、其二八句連起來,就知道陸游當天的狀態(tài):外頭天氣不好,陸游窩在家里,裹著毯子、烤著火、擼著貓,然后睡了一覺,做了一個鐵馬冰河、收復失地的愛國夢。
原來如此。
簡直不要太愜意,這種鬼天氣,我們才不出門呢!
所以說,十一月四日這天晚上,陸游真正做到了愛國愛貓兩不誤!
陸游養(yǎng)貓,一開始只是為了收拾老鼠。他喜好藏書,家里就是個書窩,“吾室之內(nèi),俯仰四顧無非書者”。
但老鼠一直來搗亂,把他的書咬得一片狼藉,他專門寫過一首《鼠敗書》,來控訴老鼠的“罪行”:
食簞與果籩,攘取初不責。
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冊。
“你們偷食物和果脯也就算了,竟然敢大膽地出來糟蹋我的書??次也火B(yǎng)一只貓,端了你們的老窩?!?/p>
由此,陸游便養(yǎng)了一只小貓,由于小貓擅長抓老鼠,還給它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小於菟,意思是小老虎。
他有一首詩,就是專門夸小於菟的,夸它憨態(tài)可愛,夸它機靈能干:
鹽裹聘貍奴,??磻蜃?。
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
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在陸游的詩作中,有名有姓的貓有三只,除了小於菟,還有兩只分別叫雪兒、粉鼻。
“雪兒”像老虎但會爬樹,像馬卻比馬還桀驁。每天只知道捉老鼠,卻不貪圖吃小魚。
惹得陸游由衷感嘆:你是我前生的小書童吧,來這山村里伴我終老。
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
但知空鼠穴,無意為魚餐。
薄荷時時醉,氍毹夜夜溫。
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
——《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 》
“粉鼻”也很勇猛,曾連夜與老鼠“廝殺”,浴血奮戰(zhàn),保護家里的糧食。
連夕貍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
問渠何似朱門里,日飽魚餐睡錦茵?
——《贈粉鼻》
陸游是作為一個文人在養(yǎng)貓。
養(yǎng)著養(yǎng)著,就養(yǎng)出了感情,養(yǎng)出了樂趣。
瞧這些小貓咪,不僅能捉老鼠,保護他的藏書,還長得可愛,暖暖的,“貍奴氈軟夜相親”、“夜長暖足有貍奴”,陸游心里可高興了!
一高興,就為貓咪寫詩。
陸游一生寫詩無數(shù),為小貓咪寫下的詩句,高達十二首,在詩人中堪稱佼佼者。單單以《贈貓》為名的詩,就寫了三首。
其中一首講述了自己生活清苦,卻“連累”了小貓咪:
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有了貓,陸游的內(nèi)心非常歡喜,但轉(zhuǎn)眼他又開始不好意思。因為家里清貧,對貓的賞賜也很少,既沒有暖和的氈墊也沒有好吃的魚。一個活脫脫的貓奴躍然紙上。
還有一首《贈貓》,則像是老陸吐槽自家貓咪的一條“朋友圈”:
執(zhí)...
查看詳情>>與“陸游寫貓的詩有哪些?宋代陸游養(yǎng)貓的心里路程地怎樣的”相關(guān)的文章
宋代陸游的古詩詞《記夢》賞析,寫作背景是什么?
《記夢》
夢里都忘困晚途,縱橫草疏論遷都。
不知盡挽銀河水,洗得平生習氣無?
這首詩是陸游在乾道七年(1171)任夔州通判時所作。夔州通判是很閑散的官,但他念念不忘國事,而以上書遷都托之以夢境,并且自豪地宣稱:自己議論國事的豪放習氣至老不衰。詩先從夢境入手,述說夢中忘卻了自己晚年的困頓,猶似當年之意氣亢烈,上疏朝廷,重新提出遷都建康、收復失地的主張??v橫,形容詩人上書議論遷都時慷慨激昂,奮筆疾書之狀。
前此七八年,陸游曾在鎮(zhèn)江通判任上,上疏朝廷,寫出《上二府論都邑子》這篇犀利明快、見解深刻的文章。南宋時關(guān)于建都問題歷來有兩個主張:主戰(zhàn)派主張建都建康,作為收復中原失地的根基;主和派主張建都臨安,作好和約破裂后再行逃亡的打算。
陸游以收復為大計,在《到子》中說:“某竊謂及今當與之約:建康、臨安皆系駐踏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臨安?!闭J為朝廷應該以建康為建都之本,以造就“不拔之基”。在這首《記夢》詩里,詩人又重提遷都建康,堅持收復中原的根本意見。所謂“晚途”,實際上是詩人夸大之詞。詩人此時才47歲。
因為不能實現(xiàn)其抗敵的夙愿,詩人覺得偃蹇困頓,抑郁不得志,所以聲稱“困晚途”。這兩句,不僅揭示出詩人的一貫政治主張,而且還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那種滿腔報國熱血的豪放“習氣”。
“不知”兩句,以反站語氣,極度夸張的意象,來表現(xiàn)詩人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至死不衰的精神。朝野上下,茍且偷安的“和議”之聲到處充斥,而陸游等愛國志士殺敵報國、收復中原的風愿,亦為世俗所不解,因此被視為“狂放”。但他決不改變抗敵報國的初表,反而向主和派挑戰(zhàn):不知道挽盡銀河之水,能不能洗去我平生的“習氣”。
以如此奇壯的想象,來表示自己“狂習”不可除,實際上是宣告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可動搖。這首詩題為《記夢》,其實未必真是記述夢中情景,而主要是借夢言志,借夢抒情。趙翼對陸游紀夢一類詩有這樣的評價:即如紀夢詩,核計全集,共九十九首。
人生安得有如許夢:此必有詩無題,遂托之于夢耳。趙翼認為紀夢詩猶如無題詩一樣,是詩人將許多感懷“托之于夢”。這道破了陸游大部分紀夢詩的“天機”。然而,既然是寫“夢”,就有別于寫實,應當有其獨特之處。陸游紀夢詩的特出之處就是那種鮮明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
詩人將在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理想和愿望,付之于夢境,并且極力發(fā)揮奇特的藝術(shù)想象力,寫出了雄奇幻化的境界。夢中有戰(zhàn)斗的場面:“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庇惺諒褪У睾蟮膲延^:“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笨梢哉f,詩人在夢中寄托了滿腔的愛國熱憂!
作為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豪邁俊爽,極見氣勢。后兩句以問話作結(jié),更是騰空作勢,陡然振起,顯得剛健挺拔,意氣高揚。
與“宋代陸游的古詩詞《記夢》賞析,寫作背景是什么?”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的古詩詞有些什么?這八首你都知道幾首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1、《沁園春·孤鶴歸飛》
宋代:陸游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2、《南鄉(xiāng)子·歸夢寄吳檣》
宋代:陸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xiāng)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
3、《木蘭花·立春日作》
宋代:陸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云,愁抵瞿塘關(guān)上草。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4、《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
宋代:陸游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v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5、《清商怨·葭萌驛作》
宋代:陸游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
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省。夢破南樓,綠云堆一枕。
6、《水調(diào)歌頭·多景樓》
宋代:陸游
江左占形勝,最數(shù)古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緲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露沾草,風落木,歲方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不見襄陽登覽,磨滅游人無數(shù),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7、《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宋代:陸游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guān)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8、《破陣子》
宋代:陸游
仕至千鐘良易,年過七十常稀。眼底榮華元是夢,身后聲名不自知。營營端為誰。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繭紙題詩。幽谷云蘿朝采藥,靜院軒窗夕對棋。不歸真?zhèn)€癡。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
與“陸游的古詩詞有些什么?這八首你都知道幾首”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寫的古詩有哪些?陸游詩中的素食思想
南宋詩人陸游(1125 ~
1209),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寶章閣待制。亦文亦武,著述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世。陸游為虔誠佛教徒,一生多喜近禪僧,宿僧寺,吃齋飯,游歷名山古剎。他的詩詞文章中,將佛教的緣起性空之理,中道不二之趣,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可謂順手拈來,皆成妙諦。
時在雙桂堂傳戒,間讀陸游詩詞,見詩中多贊美素食,并以長齋素食自豪。因而集諸素食詩,略加疏理,以明放翁的佛教素食之緣。綜觀放翁食素,一是多病之軀,忌食甘美;二是與禪僧游,受佛教影響,以素食為美;三是退居鄉(xiāng)里,以田園情趣自娛。在一首《素飯》中,我們可以看到食素之初的放翁,不以山珍海味為喜,留戀于色彩斑斕的素食生活,品味人生,具有幾分超然與灑脫:
放翁年來不肉食,盤箸未免猶豪奢。
松桂軟炊玉粒飯,醯醬自調(diào)銀色茄。
時招林下二三子,氣壓城中千百家。
緩步橫摩五經(jīng)笥,風爐更試茶山茶。
剛剛放棄肉食近一年的放翁,還非常講究美食家注重的色、香、味、形、器。選用潔凈如玉、顆粒飽滿的上好大米,以山上松枝桂木慢慢烹飪,香氣四溢。將鮮嫩的茄子蒸熟后,調(diào)入精醋醬油,茄子晶瑩剔透,呈銀白色,十分誘人。美食之美,不可獨享,邀約同道中二三人,在綠水青山之畔,一起品嘗。這種出塵美境,勝卻人間無間風情。吃飽喝足后,信步摩挲裝著五經(jīng)的方形竹器,不為無事讀書之樂,更待風爐新茶之美。放翁食素,倒也食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中國為素食發(fā)源地之一,而當代素食文化已盛行歐美,近年反哺中華,成為一大時代潮流。素食又有仿葷、天然之分,所謂仿葷素食,即要求從色、香、味、形同葷腥之屬,而以面筋豆腐為料;天然素食不添加色素調(diào)料,以自然綠色食菜為主。葷食者喜仿葷素食,素食者喜天然食菜。而放翁所食,為純正綠色食品,有利于身體健康。放翁在《菜羹》中就有素食健康的思想:
青菘綠韭古嘉蔬,莼絲菰白名三吳。
臺心短黃奉天廚,熊蹯駝峰美不如。
老農(nóng)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供家賴此不外取,袯襫寧辭走煙雨。
雞豚下箸不可常,況復妄想太官羊。
地爐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嘗。
青菘即青翠的白菜,綠韭即翠綠的韭菜,莼絲即滑潤的莼菜,菰白即清脆的茭白,這些美味可口的蔬菜,多為蘇州、常州、湖州等三吳之地的特產(chǎn)。苔菜和矮黃恰似天仙食用的美味佳肴,不知比世間人喜愛的熊掌、駝峰之類的美到哪里去了。自己新手辟一片幽園,種上自己喜愛之物,自給自足,供自家享用即可,不再辛苦為素食奔波(袯襫,指穿著蓑衣出外勞碌的情形)。自己勞動生產(chǎn)出來的菜,經(jīng)過爐火烹制,其香四溢,妙不可言。他在另一首《鋤菜》詩中寫道:
江吳霜雪薄,終歲富嘉蔬。
菘韭常相續(xù),萵蔓亦有余。
說明三吳之地的蔬菜之美,足以自養(yǎng)而娛人。放翁認為,葷腥之物不能常吃,多吃則有損身體健康。太宮羊即太廟里祭祀用的羊,指多食肥胖甘厚,就更不利于身心健康了。當然他也說“家貧闕粱肉,身病忌鼀魚”,(《鋤...
查看詳情>>與“陸游寫的古詩有哪些?陸游詩中的素食思想”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的最豪邁的名詩五首賞析,你都讀過幾首?
陸游,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
以下是陸游最負盛名,最豪邁的詩歌。
一:《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白話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怨氣如山!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guān)捷報頻傳。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渾厚,頷聯(lián)“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
二:《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白話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guān)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九泉之下的父親!
《示兒》是陸游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也是他病危臨終前寫下的絕筆,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了詩人一生的心愿,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
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白話譯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xiāng)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這首詩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世人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四;《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白話譯文: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xiàn)統(tǒng)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駕親征收復失落的河山。諸葛孔明的傳世之作《出師表》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是挑燈細細品讀吧。
《病起書懷》載于《劍南詩稿》,此詩貫穿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了中華子民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百姓與國家的血肉關(guān)系。
“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傳世警句,是詩人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也是歷代愛...
查看詳情>>陸游寫的詩有哪些?古詩《雪夜感舊》賞析
南宋,寧宗慶元三年,山陰,冬夜,大雪。一位古稀老人,靠坐桌旁,手捻須髯、思緒萬千,蠟油燈燭忽明忽暗,老人清瘦而又皴皺的面容上,鐫刻著歲月的迷惘與的歷史滄桑。略作沉思,老人鋪紙、蘸墨,奮筆疾書:
《雪夜感舊》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
亂山古驛經(jīng)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
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
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shù)行。這位古稀老人,就是我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這一年陸游七十三歲,已罷歸賦閑山陰八年,沒有俸祿,每日里種地、讀書,過著食不果腹。
“老去饑羸惟恃粥”──喝粥度日的生活;有時候無米下鍋──“貸米東村待不回,缽盂過午未曾開”斷米斷糧;有時候借不到米“處窮上策更誰如,日晏猶眠為腹虛”──干脆睡大覺。即使這樣,詩人仍然念念不忘“國家四紀失中原”的遺憾,不忘“一寸丹心惟報國”的初心,更沒有忘記“王師北定中原日”決心,但就是“不見王師出散關(guān)”而遺恨終生!
晚年的陸游,常常懷念自己戍邊南鄭的軍旅生活,懷念從軍南鄭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在從軍南鄭僅僅8個多月的時間,是詩人一生最為得意、最為快樂、最為精彩、最為輝煌、最為難忘的,是詩人“生的高潮、詩的高潮”。在心為志、發(fā)而為詩,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詩人直接描寫或回憶南鄭戍邊、生活的詩詞有300多首,《雪夜感舊》便是其中之一。
句首“江月亭前樺燭香”:
江月亭:從陸游的《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復來招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飲江月館》和《上巳小飲,追憶乾道中嘗以是日病酒留三泉江月亭凄然有感》這兩首詩可知,江月亭是大安軍三泉縣一個名叫“江月館”的小酒館(也可能是客棧)。這個斷定,在陸游的另一首詩中可以得到印證:《夢行益昌道中有賦》云“龍門閣畔千尋壁,江月亭前十里堤”,作者從詩詞創(chuàng)作的角度,將“龍門閣”和“江月亭”聯(lián)用,以達到工整對仗的目的。同時《夢》詩中“龍門閣畔千尋壁,江月亭前十里堤”和《雪》詩中“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兼有異曲同工之妙。
樺燭:用樺樹皮做的燈燭。陸游在《下元日五更詣天慶觀寶林寺》詩中有“擁裘假寐籃輿穩(wěn),夾道吹煙樺炬香”的句子,另具《本草綱目》記載“樺木似山桃,皮堪為燭”。古時貧寒人家,買不起油和蠟,就點燃樹枝或樹皮照明,由于樺樹木質(zhì)堅硬,樺樹皮常常被用作燈燭。
句二“龍門閣上馱聲長”:
龍門閣:乾道八年(1172)春,陸游在前往南鄭的途中,經(jīng)過了綿谷,在那里他游覽了“龍洞閣”,寫下了《風雨中過龍洞閣》一詩,對于“龍洞閣”錢仲聯(lián)先生在《劍南詩稿校注》中是這樣注釋的:“龍門閣參見龍洞閣注”、“龍洞閣,在綿谷縣”、“龍門洞,在四川保寧府綿谷縣北,有三洞,自朝天程入谷十五里有石洞及第二第三洞,有水自第三洞發(fā)源,貫通二洞,水流出下合嘉陵江”。由此可見,陸游筆下的“龍門閣”、“龍門洞”、“龍洞閣”均為同一地方,即綿谷縣龍門洞。
馱聲:運送物資的牲畜發(fā)出的聲音。
句三“亂山古驛經(jīng)三折”:
亂山:這里指山勢險峻,道路崎嶇。
古驛:年...
查看詳情>>與“陸游寫的詩有哪些?古詩《雪夜感舊》賞析”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的一首古詩《書憤》描寫的諸葛亮,還有哪些寫蜀相的詩呢?
一、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是老杜在定居成都草堂后,第二年年游覽武侯祠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這首詩借游覽古跡,表達了作者對蜀漢賢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朝廷、忠心報國的歌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詩中既有尊蜀正統(tǒng)的觀念,又有才困時危的感慨,字里行間寄托著感物思人的憂國情懷。
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zhuǎn),自然緊湊。前兩聯(lián)記行寫景,因時局動亂而對所游的古跡發(fā)出感概萬千的落寞感;后兩聯(lián)議論古賢人事,詩風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尋找到瞻仰再到回顧前賢史聞,從感嘆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而陡生萬丈豪邁,幾度轉(zhuǎn)折。該詩所懷者大,所感者深,雄渾悲壯,自哀哀國,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的文字藝術(shù)力量。
首聯(lián)自問自答,表現(xiàn)了作者對諸葛亮,智慧和功勛的景仰之情。頷聯(lián)一個自字,一個空字,平仄對調(diào),輸出了作者在動蕩時局的背景下,空對古跡美影而悵然若失,報國無門,空恨無賢佐君的傷感,此乃良辰美景奈何天也。雖然說當時成都頗為安定,但老杜遠思家國故都長安,仍是乃心未已。頸聯(lián)轉(zhuǎn)述諸葛孔明一生的豐功偉績,兩句概括他一生所為,高度凝練。尾聯(lián)乃千古名句,感慟了多少有雄心的志士才人,也包括垂淚的老杜!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上,自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敘議結(jié)合,令人心境波瀾起伏,澎湃不已;詩章結(jié)構(gòu)上起承轉(zhuǎn)合,煉字琢句,音調(diào)和宛的語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嘆,余味不絕。杜詩里所謂的“沉郁頓挫”,在《蜀相》一詩中完全的展示開來。
后世之人拜老杜為詩圣,之所以出現(xiàn)千家注釋杜詩者,蓋因老杜除詩藝精湛,更是緣其德高,不愧其字“子美”哉?,F(xiàn)錄部分后世名家注評《蜀相》一詩的精華,凡讀是詩者,不可不讀前人所評如下:
《苕溪漁隱叢話》:苕溪漁隱曰:半山老人《題雙廟詩》云:“北風吹樹急,西日照窗涼?!奔氃斘吨渫幸馍钸h,非止詠廟中景物而已……此深得老杜句法。如老杜題蜀相廟詩云:“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亦自別托意在其中矣。
《瀛奎律髓》:子美流落劍南,拳拳于武侯不忘。其《詠懷古跡》,于武侯云:“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奔按嗽?,皆善頌孔明者。
《唐詩品匯》:劉云:全首如此一字一淚矣。又云:千年遺下此語,使人意傷。
《唐詩援》:起語蕭散悲涼,便堪下淚。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王安石曰:三、四止詠武侯廟,而托意在其中。董益曰:次聯(lián)只用一“自”字與“空”字,有無限感愴之意。吳山民曰:次句紀地。三、四紀祠之冷落,“天下計”見其雄略,“老臣心”見其苦衷。結(jié)語逗漏宋人議論。
《杜臆》:此與“諸葛大名”一首意正相發(fā)……蓋不止為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無命者,皆括于此,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唐七律雋》:悲涼慷慨,吊古深情,淋淳于楮墨之間。胡元瑞謂結(jié)句濫觴宋人,淺視之矣。
《杜詩解》:三、四,碧草春色,黃鸝...
查看詳情>>與“陸游的一首古詩《書憤》描寫的諸葛亮,還有哪些寫蜀相的詩呢?”相關(guān)的文章
陸游最好的七首詩詞鑒賞,從詩中了解陸游是怎樣的人
陸游是我國宋朝時著名的詩人,他也是留下傳世詩作最多的詩人。陸游生于兩宋之交,他一生都主張收復中原,卻一生也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因為是主戰(zhàn)派,他的人生也十分坎坷。
今天,我們從陸游的詩中來了解陸游的為人處事吧!
關(guān)心國家命運
《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陸游是一個愛國詩人,他關(guān)心國家命運,此時的陸游已被免官,卻依然是“位卑未敢忘國憂”。什么時候,都心懷國家,這樣的人格,值得所有人學習。
不迷信書本,勇于實踐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是陸游寫給兒子的詩,詩中闡述了一個道理,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而這又何嘗不是陸游學習的方法呢。
坎坷人生,不改初心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梅花,孤獨開放,風雨亦無懼。梅花落下后,零落成塵土,那芳香卻依然不改,久久留香。
這是陸游托物言志詩,他亦像那梅花一樣,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依然銘記初心,不改芳香本色。
為了國家,勇敢無畏
《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jié)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陸游生活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時代。陸游年輕時就立下了報國志向,但無由請纓。他在年將五十時獲得供職抗金前線的機會,親自投身到火熱的軍旅生活中去,大大激發(fā)了心中蓄積已久的報國熱忱。
于是他借金錯刀來述懷言志,抒發(fā)了誓死抗金、“中國”必勝的壯烈情懷?!俺m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表現(xiàn)了陸游為國家而戰(zhàn)斗的超凡勇氣。
人生坎坷,淡然應對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寫下這首詩里,陸游已經(jīng)六十二歲了,恢復中原壯志未滅,可現(xiàn)實卻讓他心灰意冷。在這滿目繁華的京城中,我該何去何從?罷了罷了,還是回到家鄉(xiāng),漁樵耕讀,淡然過一生吧。
生活遭受不平,命運遭受不公,壯志難酬,有些事情無法改變,還是讓自己過得快樂一些吧!
相信希望,樂觀生活
《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被投降派彈劾罷歸故里,心中當然憤憤不平。對照詐偽的官場,于家鄉(xiāng)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chǎn)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詩人雖貌似閑適,卻未能忘情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
赤子之心,永生不滅
《示兒》...
查看詳情>>陸游的詩句大全賞析,這些千古佳句你知道幾句?
陸游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陽人。生于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親友間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zhèn)江、隆興通判。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后官至寶章閣待制。陸游的詩語言平易曉暢,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
1、三軍甲馬不知數(shù),但見動地銀山來。
出自宋·陸游《出塞曲》。甲,指代穿著盔甲的將士。甲馬,即指人馬。但,只。銀山,指軍隊盔甲、刀槍光亮閃閃如銀山。詩句描寫軍隊的威武氣勢,乃詩人想象中的馳騁塞外殺敵的雄壯場面。“甲馬不知數(shù)”、“動地銀山來”,都是夸張的說法,意在強調(diào)宋軍隊的強大。
2、千里曜戈甲,萬灶宿貔貅。
出自宋·陸游《水調(diào)歌頭》。曜,日光,此指照耀。戈,平頭戟,此指泛指武器。甲,盔甲。貔貅,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千里、萬灶,都是虛指,是夸張,指軍隊人數(shù)多。戈甲之光照耀千里,宿營吃飯需要萬灶供食。此以夸張修辭法寫軍隊千軍萬馬的宏大規(guī)模。
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出自宋·陸游《書憤》。樓船,指高大的戰(zhàn)船。瓜洲渡,在今江蘇揚州南,運河流入長江之處,是宋時重要的軍事要津。鐵馬,指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此二句乃是寫南宋對金兩次重要的戰(zhàn)役。二句之妙在于不用一個動詞、虛詞、助詞,全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并置成句,以“蒙太奇”式的電影手法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南宋對金作戰(zhàn)大捷的經(jīng)過、方式、地點,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4、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出自宋·陸游《春日雜興》。野老,指沒有身份地位的普通老農(nóng)。此言自己雖然現(xiàn)在是個沒有任何官職的鄉(xiāng)野老人,不在其位,難謀其政,但是看到路邊有流離失所的民眾,仍然心生救助之心。表現(xiàn)了一個正直的封建士大夫不憂己窮而憂民苦的闊大胸襟。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句描寫行船過程中所見山水曲折、柳暗花明的景象。后世人們引用此句,多是比喻處于某種困境中的人又突然有了新的希望,或是某種事情在遭遇阻滯后又有了新的進展。
6、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出自南宋·陸游《書憤》。《出師表》這篇文章真是舉世聞名,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力率三軍企圖恢復漢室北定中原!
7、功名本是無憑事,不及寒江日兩潮
出自南宋·陸游《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大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 。人生在世功名利祿都是虛幻不可靠的,都不及那寒江的漲潮和退潮有規(guī)律。
8、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
出自陸游《太息》。我平生的意志如鐵石般堅硬,就是要將家庭置之腦后,一心建功報國。
9、鐵騎無聲望似水。
出自宋·陸游《夜游宮》。鐵騎,指帶甲的騎兵部隊。似水,像流動的水??柞r明的騎兵隊伍行軍悄無聲息,遠遠望去就像一股流動之水緩緩流去。詩句描寫軍隊紀律的嚴明與人數(shù)的眾多。
10、心如老馬雖知路,身似鳴蛙不屬官。
出自宋·陸游《自述》...
查看詳情>>與“陸游的詩句大全賞析,這些千古佳句你知道幾句?”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