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雍正繼位

發(fā)布時間:2020-07-10
1、

康熙能放心的讓雍正繼位有這五個原因,其中這個原因最重要

康熙讓雍正繼位有五個原因
雍正繼位

康熙皇帝在執(zhí)政后期,皇子們爭儲的事情搞得他焦頭爛額。

康熙十四年時,康熙帝立年僅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太子。但是胤礽長大后,變得驕縱跋扈,結黨營私,這使康熙帝對他非常不滿。

康熙四十二年時,康熙帝殺了功臣索額圖,就是因為索額圖是太子黨中的重要人物。

從此,康熙帝和太子的關系就更加惡化了。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為由,宣布廢除了太子胤礽。

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了眾多阿哥都對皇位開始覬覦,于是爾虞我詐的爭儲斗爭便開始了。

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四阿哥胤禛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胤禛之所以能夠勝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胤禛懂得韜光養(yǎng)晦。他自稱自己是“天下第一閑人”。與其他皇子激烈爭儲形成反差。

這一態(tài)度使阿哥們放松了警惕,都不把他當作競爭對手。

二、胤禛還跟其他皇子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表面上是支持胤礽復立的。

這進一步掩蓋了自己想當太子的用心,即使當不上太子,這一步也能讓他以后明哲保身。

三、胤禛也在偷偷地營建自己的勢力集團,他與年羹堯、隆科多等朝廷重臣交往密切。

這些人既能在康熙那里給自己說上好話,也能為日后所用。

四、胤禛只在康熙帝面前表現(xiàn)誠意和孝道,不表現(xiàn)野心。分內的事就做得好好的,分外的事,堅決不做,于是贏得了康熙帝的好感。

這時康熙帝對那些勾心斗角的皇子們真是煩透了。

以上這些原因,為胤禛成為儲君奠定了基礎。但這些原因,其他阿哥們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

胤禛能繼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其他的阿哥們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那就是胤禛生了一個好兒子,弘歷。

弘歷天資聰穎,五歲開始就學,能做到過目不忘。

弘歷十歲時,康熙帝第一次在胤禛的王府見到這個小孫子,疼愛的不得了。

于是康熙帝下令將弘歷養(yǎng)育在宮中,并且親自給弘歷授課,還帶上弘歷巡幸熱河避暑山莊。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病榻上召見大學士馬齊時還說:“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可以看出,康熙帝對弘歷的喜愛,是使胤禛獲得儲位的又一重要原因。對于這個原因,其他阿哥們實在是沒辦法做到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胤禛繼位后,便一直把弘歷作為心目中的儲君。

后來弘歷也順利繼位。

查看詳情>>
2、

康熙駕崩前三天派雍正代自己祭天,原來康熙早就想好了讓雍正繼位

康熙早就想好了讓雍正繼位
雍正繼位

雍正皇帝的即位之謎一直困擾著后世清史研究者,雍正皇帝究竟是如何即位的?是否真像民間傳言中說的那樣是害死康熙之后偽造詔書篡位的呢?其實一切還要從康熙晚年那場腥風血雨的奪嫡之爭說起,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08年的夏天,康熙第一次罷黜了太子胤礽,胤礽被廢,讓眾皇子看到了希望,個個為了太子之位費盡心機。

在這場奪嫡之爭中,阿哥們紛紛結黨,互相碾壓,大阿哥胤禔對皇位垂涎三尺,三阿哥胤祉看似不問政事,只是一味的埋頭著書,但實際上也暗中為自己造勢,以不結黨之名博取康熙的好感,而其中力量最大的當屬八爺黨和四爺黨,八爺黨在朝堂上遍插黨羽,聲勢最大,而四子胤禛雖然表面不結黨,但是卻培養(yǎng)了年羹堯和胤祥等能臣干吏,頗具實力。

令眾皇子意外的是太子黨后來死灰復燃,在康熙的親自支持下重新被擁立,可惜胤礽非常不爭氣,僅僅兩年之后又再次被廢,而奪嫡之爭也進入了白熱化,胤禩處心積慮想要得到皇位,但是卻被康熙訓斥,而胤禛則因為韜光養(yǎng)晦、善于理政被康熙看中。成為了康熙心目中的繼承人。

其實康熙皇帝一直在培養(yǎng)鍛煉胤禛,對胤禛寄予厚望,康熙晚年一系列舉動證明康熙皇帝確實有意將皇位傳給胤禛,康熙六十年,也就是公元的1721年,這一年雍正皇帝44歲,也是康熙登基六十周年大慶,此時的胤禛被康熙皇帝安排代替自己去盛京祭告祖陵,這年冬至,又被康熙派往南郊代自己祭天,第二年冬至康熙皇帝又派胤禛代自己祭天,而這次康熙皇帝已經是病入膏肓了,三天之后就去世了,大家都知道古代只有天子才有祭天的權力,歷代君王對祭天這種大事都是非常重視的,在臨終之前將如此重大的使命交付胤禛,就是瞎子也看出是什么意思了。

史料記載,在康熙臨終之前,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三次召見胤禛,最后一次召見之后,康熙就駕崩了。因此后世便有傳言說是雍正皇帝害死了康熙皇帝,最終篡改遺詔繼承皇位,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想暗害皇帝根本沒這么簡單,而偽造遺詔更是難上加難,實際上雍正皇帝并沒有篡位,康熙也確實是病死的,只不過雍正上臺之后打擊政敵的手段太過嚴厲,所以才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滿,因此這些人才誣陷雍正皇帝篡位,沒想到傳了二百多年還是真真假假,讓世人難以辨別,最終讓雍正皇帝背了兩百多年的滾滾罵名!

查看詳情>>
3

從這幾點疑點里或許能找到雍正繼位可能是不正當?shù)?/p>

雍正繼位
雍正繼位可能是不正當?shù)?/a>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康熙皇帝駕崩的第七天,雍正皇帝下令將康熙傳位遺詔公布天下,宣布明年為雍正元年。隨即,關于雍正皇帝繼位合法性的議論,鋪天蓋地的涌來。雍正七年,雍正皇帝趁著“曾靜案”的契機,編纂《大義覺迷錄》,用以“自證清白”。

但是,在諸多清朝官方文獻記錄,和《大義覺迷錄》中,有著對于雍正皇帝繼位過程的諸多疑問,而就是這些疑問讓雍正皇帝刻意“自證”的行為,更顯欲蓋彌彰。

本文依據(jù)清朝官方記載文獻為論證藍本,從文獻縫隙中尋找蛛絲馬跡,對雍正皇帝的“繼位合法性”問題,一探究竟。

疑點一:康熙皇帝駕崩當日的時間漏洞

關于康熙皇帝臨終時的情形,我們先來看下官方記載:

1、《清史稿·本紀八·圣祖本紀三》記載:

十一月戊子,上不豫,還駐申昜春園。以貝子胤祹、輔國公吳爾占為滿洲都統(tǒng)。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漸,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

2、《清實錄》中的《康熙朝實錄》和《雍正朝實錄》記載是一致的,我們以《清實錄·世宗實錄·卷之一》記載為例:

至是月戊子。圣躬不豫。因回駐暢春園。庚寅。以冬至屆期。將大祀于南郊。命上恭代行禮。至甲午、丑刻。圣祖疾大漸。遣官馳召上于齋所。且令速至。是日、上問安、進見五次戌刻。圣祖賓天。

我們再來看下,雍正皇帝用以“自證清白”的《大義覺迷錄》中,對于康熙皇帝臨終之際的記載:

《大義覺迷錄》記載:

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時皇考圣躬不予,靜攝于暢春園,朕請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應于齋所虔誠齋戒,朕遵旨于齋所至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齋所。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癥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其夜戌時龍馭上賓,朕哀慟號呼,實不欲生。

根據(jù)清朝官方文獻的記載,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一點到三點之間,病危。當時,皇四子胤禛正在天壇齋所,康熙皇帝以“癥候日增之故”向當時在場的隆科多和諸位皇子宣布了傳位遺詔。

同時康熙皇帝下令將于天壇齋所的皇四子胤禛召回。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在十三日凌晨一點到三點之間,下達了召回皇四子胤禛的命令。

我們再來看下皇四子胤禛是什么時候到達的暢春園清溪書屋?

《清實錄·圣祖實錄·卷三百》記載:

皇四子胤禎聞召馳至。巳刻。趨進寢宮。上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禎三次進見問安。戌刻。上崩于寢宮。

也就是說,皇四子胤禛是在十三日上午的“巳刻”,也就是上午九點多才趕到暢春園。

從天壇到暢春園的直線距離僅有16公里,就算是繞路也只有20公里左右。在如此緊張的關鍵時刻,皇四子胤禛在如此短的距離中,就是用了長達8個小時的時間“聞召馳至”的?

這明顯是一個巨大的漏洞,這八個小時里面,皇四子胤禛干嘛去了?

疑點二:康熙皇帝駕崩之前,為何如此安排皇四子胤禛

按照《清史稿》、《清實錄》、《康熙朝起居注》和《大義覺迷錄》對于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感到身體不適返回暢春園之后的記載是一致的,大體為:

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

查看詳情>>
4

雍正繼位時為何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原來是清朝制度的原因

清朝
雍正繼位
雍正繼位為什么會這么順利

到清朝的皇帝們,具有極強的代表性的便是康熙。除了他的眾多功績之外,他的在位時間同樣讓人覺得驚訝。從八歲登上皇座,總統(tǒng)治時長高達六十年,這已經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跡。從他的軍事能力和治國能力來說,絕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帝??傮w來說他的貢獻巨大,不僅是奠定了大清的統(tǒng)治,同時也讓它的版圖與根基更為牢固。無論是在位時間和功績,還是他的后代數(shù)量,都足以讓其他皇帝羨慕。

康熙是一個生育能力極強的皇帝,據(jù)說在去世時已經有二十四位成年的皇子,并且個個都不是平庸的人。這不得不佩服他的基因,佩服他的教導能力。對于前期來說,大皇子和二皇子可謂是爭得頭破血流,畢竟他們兩個的確是有坐到那個位置的能力??上蓚€人都失敗了,便在皇位的爭逐中被淘汰,也可以說是兩敗俱傷,只能夠退下序幕。

一:康熙后期,四位皇子競爭激烈

而到后期,也就是康熙晚年時期,皇位的候選人差不多是有四位皇子。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四皇子和八皇子之外,三皇子和十四同樣有這個能力,而當時的確也是這四個人在進行著競爭。不過誰最后能夠成為皇帝,誰是最佳的候選人,康熙肯定也是比我們旁觀者更加糾結。畢竟這是他創(chuàng)下的江山和輝煌,自然也是希望可以延續(xù)下去,不希望會毀在自己后代的手中。但皇子也不完美,這四位都有不同的優(yōu)缺點。

眾所周知,最后他選擇了四皇子。其實在很多人眼中,對四皇子都是極為肯定的,并且還肯定了他的兒子。當時說這的話不是別人,而是方苞。其實即便是再為肯定,如果康熙心中不是如此認同和肯定,那么他也不會做出最后的選擇。由此可見,雍正成為統(tǒng)治者的合理性是可以肯定的,并不像有些人所傳的。但也有很多后人產生疑問,若最后坐上皇位的不是他,那么他會不會進行造反?其實從總體的歷史來分析的話,造反的可能性并不大。

二:滿清制度,不會允許造反的出現(xiàn)

滿清和漢人的統(tǒng)治制度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說滿清靠著造反獲得權利的可能性不大。而這個渠道,早已經被廢除和杜絕了。雖說雍正有不少得力之人,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跟隨者,比如說年羹堯和怡親王等人。但是他們三個對奪位的幫助不大,因此他并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成功,因此他不一定會敢于去冒險。畢竟雍正不是一般人,他可以說是當時最為優(yōu)秀的皇帝人選,怎么可能看不透這些事情呢?

拿年羹堯來說,他是赫赫有名的大將軍,但他并不是旗主。不僅如此,他平時都不在宮內,并且是一個漢人。雖說他的權利和能力都很大,但那是在雍正在位期間,在這之前并不算是驚人。而怡親王,在晚期的時候已經沒有什么權利,并且身體出現(xiàn)問題。就算是他想要幫助,恐怕也是心有力而氣不足。再者來說,他不可能傻到拿江山作為賭注,怎么說也是會顧全大局的。

而隆科多就更不可能了,他和很多皇子關系都不錯,可以說是一個八面玲瓏和左右搖擺的人。如果說等到局勢一變,恐怕第一個背叛雍正的就是他。而聰明的雍正,怎么可能憑借著單槍匹馬的力量去造反呢?對于滿清的權貴來說,他們從來都是支持和認可皇帝的選擇,不會去支持造反的...

查看詳情>>
5、

康熙遺詔的具體內容是什么?雍正繼位其實并不是謠言所說的那樣

康熙
康熙遺詔
雍正

康熙皇帝作為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政績受到廣泛贊譽。然而,康熙晚年昏庸,他在皇位繼承人選上猶豫不決,最終釀成了“九子奪嫡”的慘劇。歷史上的“九子奪嫡”事件,遠比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要慘烈。

按照序齒算,康熙有24個皇子,參與奪嫡的人的9個皇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最終,四阿哥胤禛成為贏家,是為雍正皇帝。

長久以來,后人對胤禛繼位充滿指責,出現(xiàn)各種陰謀論。尤其當雍正暴斃而亡,更是增添了人們的懷疑,很多歷史學家都朝雍正身上潑臟水,“弒父篡位”、“修改詔書”則成為雍正身上揮之不去的標簽。筆者雍正奪嫡之路是典型的“扮豬吃虎”,這是一種高智商情商的體現(xiàn),更是超乎常人的隱忍。

在質疑胤禛繼位非法的猜測中,“年羹堯改詔說”頗有市場。說的是康熙駕崩后,年羹堯在看到詔書后,發(fā)現(xiàn)上面寫著“傳位皇十四子”,結果他改成了“傳位皇于四子” 。這種看似有可能,實則是造謠。

2013年,康熙遺詔在遼寧省檔案館新館得以曝光。這份遺詔是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寫了同一內容。遺詔中我們清晰地看到這樣的描述,“雍親王皇四子胤,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strong>

消息傳出后,無數(shù)清史專家實地查看后,認為這份詔書可以證明雍正是合法繼位的。專家表示,清朝詔書滿文中的“于”和“十”是完全不同兩個字,根本不可能造假。而清朝漢文詔書中的“于”都是繁體字,而且“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遠,根本無法更改。

在中國臺灣中研院史語所保存著康熙六十一年的滿文《上諭檔冊》,其中一件寫著這樣的話語,“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諸阿哥等奏:恭閱尚書隆科多撰書《遺詔》。奉旨:是。著交內務府、翰林院會同撰寫?!?/p>

諸位皇子奪嫡之初,胤禛便采取了低調的態(tài)度,不但不熱衷,甚至不摻和。胤禛對自己的優(yōu)勢劣勢非常了解,論嫡庶,不如胤礽;論長幼,不如胤禔;論學識,不如胤祉;論人望,不如胤禩。既然如此,還不如坐山觀虎斗,也許能漁翁得利。

歷史告訴我們,康熙對胤禔“不爭皇位”的態(tài)度非常欣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惟四阿哥、朕親撫育。幼年時、微覺喜怒不定。至其能體朕意、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誠孝?!敝链?,雍正繼位水落石出,他的繼位程序是合法的,不存在改詔篡位可能。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