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元朝有幾位皇帝

發(fā)布時間:2020-07-09
1、

元朝有幾位皇帝?元朝皇帝在歷史上不出名的原因是什么

元朝
元朝有幾位皇帝
元朝皇帝

元朝中統(tǒng)元年(西歷1259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宣布改大蒙古國國號為大元,并自稱為“大元皇帝”。嚴格意義上的元朝由此而開始。忽必烈稱元朝皇帝以后,追尊之前的蒙古歷代大汗為元朝皇帝,因此,又有歷史學(xué)者將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作為元朝歷史的開端。

嚴格意義上的元朝,從忽必烈稱大元皇帝開始,到元順帝逃亡漠北維持北元政權(quán)為止,前后累計將近百年。但是在這百年時間里,為后世所熟知的元朝皇帝,只有忽必烈和元順帝,至于像元武宗、元成宗、元文宗、元明宗等君王,都處于默默無聞狀態(tài),這其中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

認知誤區(qū)

事實上,元朝皇帝大多默默無聞,屬于公眾正常的認知現(xiàn)象。但如果認為唯獨元朝皇帝大多默默無聞,則等于陷入認知誤區(qū)。

在中國,夏商周三代姑且不算,從秦開始,到清朝為止,歷代王朝前后出現(xiàn)數(shù)百位皇帝,但是,被后世主流公眾所熟知的,只有幾十人。甚至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很多帝王自己連聽都沒聽過——比如漢順帝,比如東晉海西公,再比如唐順宗、遼圣宗等等。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王朝的皇帝,其主體部分,都是默默無聞的。

在位年限

而如果單以元朝歷史來探討為什么元朝帝王中,只有忽必烈和元順帝存在感較強,那么,在位年限算是重要原因。

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元順帝在位年限大致和忽必烈差不多。元朝九十多年時間里,此二人在位年限,占整個元朝的絕大部分時間,因此,忽必烈和元順帝的存在感較強。

忽必烈和元順帝之間的歷任元朝皇帝,大多在位不足四年便去世了(比如元文宗在位四年,元明宗在位半年,元寧宗在位不足兩個月),這些皇帝在位時間太短,導(dǎo)致其沒有存在感。

事跡方面

作為一個王朝,最受關(guān)注的君主有三種:即開國皇帝、亡國皇帝,以及在位期間做出過對后世影響巨大事件的君主(比如漢武帝)。

元朝存在期間,除了忽必烈和元順帝之外的元朝君主,并沒有做過對后世造成嚴重影響的事跡,因此不被后世銘記,也在情理之中。

文藝方面

當(dāng)然,一個皇帝在后世的知名度,還取決于民間文藝的傳播——比如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德皇帝和李鳳姐這類故事,就讓唐玄宗、正德皇帝在民間具備很高的知名度。

而關(guān)于元朝皇帝方面的文藝,歷來很少,因此這也是元朝皇帝沒有存在感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

查看詳情>>
2、

元朝有幾位皇帝?大部分人對忽必烈之后的皇帝都不熟悉

元朝
元朝有幾位皇帝
元朝皇帝

大家都知道元朝在我國古代歷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其是由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建立的,而且元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lǐng)域的統(tǒng)治政策對后世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相比于其他朝代,元朝的皇帝總給人以神秘感,有點默默無聞的樣子。就算是歷史學(xué)科的人,可能也僅僅對元朝初期(包括前身大蒙古國)的幾位皇帝比較了解,但是對元世祖忽必烈之后的皇帝十有八九都不知道。

第一位元太祖鐵木真(追封)。公元1189年,鐵木真被蒙古尼倫部擁戴為汗,隨后先后擊敗塔塔兒、乃蠻、克烈等部,統(tǒng)一了漠北。公元1206年在斡難河畔被蒙古各部推為蒙古大汗,尊號為成吉思汗,大蒙古國正式誕生。公元1227年,鐵木真在征伐西夏的時候病逝,時年66歲,在位22年,死后由第三子窩闊臺即位。

第二位元太宗窩闊臺(追封)。公元1127年鐵木真死后,命第四子托雷監(jiān)國,直到公元1229年耶律楚材以鐵木真遺詔召諸王畢會,請立窩闊臺,拖雷與諸王即奉窩闊臺即汗位。窩闊臺即位后與南宋聯(lián)合滅金 ,公元1241年窩闊臺中風(fēng)而死,時年56歲,在位13年,死后由長子貴由即位。

第三位元定宗貴由(追封)。公元1241年窩闊臺死后,遺詔立皇孫失烈門為嗣,皇后乃馬真氏不從,乃自稱制。公元1246年乃馬真氏會諸王、百官、立窩闊臺長子貴由為大汗。公元1248年貴由病逝(一說被刺殺),時年43歲,在位2年。貴由死后,汗位轉(zhuǎn)入鐵木真四子拖雷一系。

第四位元憲宗蒙哥(追封)。蒙哥是鐵木真之孫、拖雷長子。1248年貴由死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臨朝稱制。公元1251年,在忽里勒臺大會上蒙哥被擁立為大汗。公元1259年,蒙哥死于攻宋軍中,時年51歲,在位9年。死后由其弟忽必烈即位。

第五位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是拖雷第四子、蒙哥的弟弟。公元1259年蒙哥死后,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爭位斗爭,公元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至元八年(1271年),定國號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滅南宋,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時年80歲,在位34年。死后由孫子鐵木耳即位。

第六位元成宗鐵木耳。 鐵木耳是真金太子之子,真金早卒,被立為皇太孫,忽必烈死后即帝位。大德十一年(1307年)鐵木耳病逝, 時年43歲,在位14年。死后沒有子嗣,由其兄答剌麻八剌之子海山即位。

第七位元武宗海山。海山是答剌麻八剌之長子,元成宗鐵木耳死后無子,公元1307年由海山即位。公元1311年,海山駕崩,時年31歲,在位5年。按照兄終弟及的約定,死后由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

第八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愛育黎拔力八達也是答剌麻八剌之子,是元武宗海山的弟弟。海山死后,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公元1320年,愛育黎拔力八達病死,時年36歲,在位9年。死后未按照約定傳位給元武宗海山之子和世瓎,而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

第九位元英宗碩德八剌。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后,嫡子以皇太子嗣位。至治三年(1323年)...

查看詳情>>
3

元朝有幾位皇帝?國運不長元朝皇帝人數(shù)卻不少

元朝
元朝有幾位皇帝
元朝皇帝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疆域也達到了空前的廣闊,北至北冰洋沿岸,南到南海,西南至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面積曾一度達到1400多萬平方公里。明朝宋濂在主持編寫的《元史》時也不禁感慨:“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元朝雖然疆域面積大,但國運卻非常短,自元世祖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大都被明朝攻陷,元順帝北逃,元朝宣告覆滅,享國僅98年,忽必烈當(dāng)年從《易經(jīng)》中的“大哉乾元”這句話得到靈感,為自己的政權(quán)取名“元”,盼望可以永遠強勁、生生不息,他的愿望最終落空。

國運不長,元朝皇帝人數(shù)卻不少,先后歷經(jīng)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晉宗、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惠宗等十一位皇帝,平均算下來,就是不到十年換一位皇帝,然而事實不容平均,元朝除了開國皇帝忽必烈在位24年 (1271-1294年),最后一位皇帝元順帝在位35年(1333-1368年),其他9位皇帝在位時間,加起來竟不足40年,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實屬罕見。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元朝內(nèi)部的不團結(jié),以及元朝內(nèi)部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我們不妨盤點除忽必烈和元順帝之外,元朝其他皇帝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以及部分皇帝死亡的原因。

元朝第二位皇帝成宗鐵木耳,1295-1307年在位,共13年, 他是忽必烈的孫子,因為真金太子早逝,鐵木耳被立為皇太孫,然后繼承大統(tǒng),鐵木耳身體有很嚴重的問題,43歲便因病去世,而且沒有子嗣。

元朝第三位皇帝是武宗海山,1308-1311年在位,不到4年,他是元成宗鐵木耳的堂弟,鐵木耳死后,皇位爭奪激烈,為了報答弟弟將自己推上皇位之恩,他把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立為皇太子,武宗執(zhí)政后期和弟弟間的矛盾激化,31歲便去世,死因蹊蹺,之后由他弟弟接任皇位。

元朝第四位皇帝是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2-1320年在位,共9年,仁宗繼位時曾答應(yīng)將來把皇位還給武宗海山的兒子和世瓎,但他沒有兌現(xiàn)諾言,在自己36歲即將去世之時,下令將皇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元朝統(tǒng)治者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元朝第五位皇帝是英宗碩德八剌,1321-1323年在位,僅不到3年,因為自己的父親沒有遵守承諾,至治三年(1323年),在“南坡之變”中,權(quán)臣鐵木迭兒將其刺殺,元英宗去世時年僅20歲。

元朝第六位皇帝是晉宗也孫鐵木兒(元泰定帝),1324-1328年在位,僅5年,也孫鐵木兒和元英宗同輩,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碩德八剌被害后,皇位再次空懸,也孫鐵木兒憑借勢力被擁立為帝,實際上是自立為帝,但也僅做了5年皇帝,36歲便去世。

元朝第七位皇帝是天順帝阿剌吉八,1328年在位,僅1年,他是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長子,1328年在上都被擁立為帝,與此同時,元大都那邊也擁立了一位文宗圖帖睦爾,雙方進行對抗,天順帝阿剌吉八戰(zhàn)敗被殺。

元...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