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西周王朝為什么說沒就沒,西周滅亡跟周武王脫不了干系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擊敗商紂王,在朝歌建立祭室,開啟了西周歷史。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中國歷史數(shù)十個王朝更迭,幾乎沒有一個能享國300年,歸根結(jié)底在于封建社會中不可避免的“土地兼?zhèn)洹薄?/p>
可是,西周時期人少地多,不存在“土地兼?zhèn)洹钡默F(xiàn)象,為什么持續(xù)276年的王朝說沒就沒?其中原因有許多,但是這三位周天子功不可沒。
第一位周天子是周厲王,在位期間干了許多人神共憤的事情。
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侵吞“國人”的利益,比如霸占山林和湖泊。
那個時期,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打獵和捕魚也“國人”的主要收入之一。周厲王的做法,無疑是傷害了“國人”的利益,導致時政不穩(wěn)。
(國人的說法與野人對立,一句話可以區(qū)分,國人是居住在城池以及附近的人,野人則是遠離城池的人。)
面對“國人”的憤怒,周厲王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派人監(jiān)視“國人”,誰敢在背后妄加議論,必定重罪處死。
于是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熟人們見面都不敢打招呼,只能用眼神相互交流。
《國語》記載,“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p>
一時間,竟然真的唬到了“國人”,周厲王還因此沾沾自喜。
大臣召穆公認為,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事情總有堵不住的一天,到時候的危害會更加大。但是,周厲王對召穆公的進言充耳不聞。
俗話說,任何事都有底線,“國人”的忍耐也是如此。三年之后,“國人”不約而同起來反叛,周厲王被迫從鎬京逃到彘地。
《國語》記載,“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于彘?!?/p>
周厲王流亡后,朝政由召穆公和周定公主持,史上稱為“共和行政”,十四年后,周厲王去世,太子稱為周宣王。
周厲王對西周最大的傷害,就是被“國人”趕出鎬京,最后流亡而死,導致周天子的在諸侯和國人的心中威嚴盡失。
第二位周天子是周宣王,他是周厲王之子,在位初期能夠采納大臣們的意見,整頓朝政,西周王朝一時間有中興之象。
但是在執(zhí)政晚期,周宣王熱衷兵事,連年發(fā)動戰(zhàn)爭卻全部失利,導致周王室的軍隊損失慘重。
西周初期,周王室擁有“西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等軍隊,其軍力遠遠強過其他諸侯國,這也是周天子能號令諸侯的軍事保證。
然而,周宣王的軍事失敗,導致周王室的軍隊實力大大衰弱,無形之中失去了號令諸侯的能力。
第三位周天子是周幽王,他是周宣王之子,原本就是一位昏庸之君,而且還寵愛一位叫褒姒的美女。
褒姒雖然人美,但不愛笑,周幽王想盡辦法希望博得她一笑,卻始終不成。
后來有位大臣建議“點烽火”,沒想到褒姒真的笑了,這讓周幽王很有成就感,于是“點烽火”的游戲一發(fā)不可收拾,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
后來,犬戎真的來攻,周幽王點烽火求救時,卻再也沒有諸侯趕來。于是,西周滅亡了。
自秦漢以來,幾乎所有的王朝都活不過300年,主要原因來自“土地兼并”。
隨著時間推移,自耕農(nóng)越來越少,佃農(nóng)越來越多,這樣導致地方豪紳的勢力越來越強,朝廷的收入越來越少。
到時機成熟,哪怕一點星火,就會引來王朝更迭。唯有宋朝例...
查看詳情>>與“西周王朝為什么說沒就沒,西周滅亡跟周武王脫不了干系”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