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李商隱在這首《霜月》中,將最平凡不過的秋霜和秋月,寫出了難得一見的美感
李商隱的詩,一直以晦澀難懂和動人至深而著稱。讀他的詩,往往感覺云里霧里,但是卻總能被深深打動,最著名的就是那一首《錦瑟》。這讓后世讀者認(rèn)為李商隱應(yīng)該也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類似“莊生曉夢迷蝴蝶”詩句中的莊生。
其實不然!生于唐代的李商隱,其實也是一個有追求,有血有肉的人。簡言之,他也是凡人。李商隱的詩歌中,凡人一面也出彩,比如他的愛情詩,他的家庭詩,寫得都極為質(zhì)樸動情,他為孩子寫的《驕兒詩》和左思的《嬌女詩》堪稱古代子女詩雙璧。由于他浪漫的詩人氣質(zhì),很多凡人世界的事情,在他的筆下,都化為驚艷世人的詩文。
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霜月》中,李商隱將最平凡不過的秋霜和秋月,寫出了難得一見的美感。全詩筆調(diào)清麗,句句冷艷,似乎完全不食人間煙火,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這首詩之所以被認(rèn)為冷艷,乃是因為從題目到內(nèi)容,都是冷光凜凜。題目上是李商隱一貫的簡明風(fēng)格,題名《霜月》,霜天曉角,月色凄然,一股寒意襲來,令人不禁一陣寒噤。
所謂霜月,指的是深秋之月,這時候月如霜,霜伴月,最是亂人愁腸。李商隱沒有靜態(tài)地寫月色和寒霜,而是借助神話傳說。而神話的主人公,又是最冷艷的青女和素娥。
詩的首句不說秋天到了,而是說已經(jīng)開始聽到南飛的大雁聲,蟬鳴之聲卻沒了蹤跡。巍峨的高樓遠遠望去,水天相接,月亮彷佛鑲嵌在水天處的一顆皎潔明珠。青女和嫦娥還真是耐得住寒冷,居然在月霜之中,比比誰更美麗!
詩的前兩句先由聽覺入手,大雁南廢,雁聲陣陣,不見其景先聞其聲。而百尺樓高水天相接,則是秋天特有的景色,視覺上給人以沖擊。這兩句與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相同的意境,
然而后兩句中,詩風(fēng)陡然一變,詩人由眼前之景想到青女和嫦娥的傳說。神女在天宮,難道是因為不怕冷的緣故嗎?似乎還從來沒有人討論仙女怕不怕冷的問題呢!事實上,在這兩句中青女和嫦娥一個化身成月,一個化身成霜,這正是詩題中的《霜月》。為了將夜色中霜月的交相輝映描寫出來,詩人將它們借傳說形象化,令全詩充滿著別樣的美感。
縱觀全詩,詩人登上高樓,從征雁和秋蟬入手,寫出秋夜中水天相接,霜月相依的美景,這是一般人的讀法。但清代學(xué)者馮浩在《玉溪生詩集箋注》中卻表示,這是一首酒宴情詩,詩中后兩句青女素娥指的是在高樓上為才子們祝興的兩位歌女,對此不少學(xué)者表示不敢茍同,因為如果這樣一解,那全詩就越讀讀俗了。
與“李商隱在這首《霜月》中,將最平凡不過的秋霜和秋月,寫出了難得一見的美感”相關(guān)的文章
李商隱《霜月》這首愛情詩比較冷門,但不影響他的優(yōu)美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nóng)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李商隱給人一種非常憂傷的感覺。
李商隱可以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情詩寫得最好的一位,他的那些《無題》詩,充分地表達了他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寫照。每一首詩,那都是寫得纏綿悱惻,情意綿綿。也正是由于李商隱在文學(xué)上的造詣,他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可見他的才華,那是可以直追李白。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李商隱,尤其是他的那些情詩,每一首那都是唐詩里描寫愛情的典范之作,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他另一首,同樣也是寫得非常優(yōu)美的詩《霜月》,可能有一些朋友,沒有讀過這首詩,其實這首詩,它同樣的寫得非常的不錯。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如夢僅從詩文本看,這是一首描寫深秋月夜景色的詩,然后不做靜態(tài)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說明霜冷長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爭美競妍。詩以想象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艷絕俗。頗可說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眲倓傞_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這一開篇便是先寫景,以景代入,然后再交代了一個過程,詩人以這種層層遞進的方式,也使得這首詩,有另于其它的作品,更富感染力。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這后兩句,詩人以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來進一步渲染,使得這一整首詩,便令這首詩,顯得更加與眾不同,從這一點上來說,李商隱還真是盡得李白的真?zhèn)?,把一此寓言故事,以一種非常浪漫的手法表達出來,使得詩句更為飽滿,也更加的連貫,讀起來也就更加有滋味。
詩人的筆觸完全在空際點染盤旋,詩境如海市蜃樓,彈指即逝;詩的形象是幻想和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而構(gòu)成的完美的整體。從而令這一整首詩,無論是從意境,還是趣味性上,那都增加了藝術(shù)感染力。
李商隱本身就是一位非常非常浪漫的人,如果他不夠浪漫的話,那么他也不可能寫下那些優(yōu)美的愛情詩篇,從他的這首詩中,便是可以看得出來詩人極懂得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此極為纖細的美,也正是這一種美,使得這些詩句,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與“李商隱《霜月》這首愛情詩比較冷門,但不影響他的優(yōu)美”相關(guān)的文章
搜索更多內(nèi)容
推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