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橘Hao86.com子樹常綠喬林;果實長卵圓形;果皮紅黃色;肉多汁甜;果皮及種子和樹葉都可做藥;也指橘樹的果實:無核密~。
名詞
(形聲。 從木, 矞(
)聲。 本義: 橘樹。果實也稱“橘”) 同本義 幾種球形或近球形的熱帶或亞熱帶產(chǎn)的果實之一, 實際上是漿果, 有微紅黃色的革質(zhì)芳香果皮,含有許多油腺, 廣泛應(yīng)用在糖果、 點心、 蜜餞和烹調(diào)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C橘【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居聿切《集韻》《韻會》訣律切《正韻》厥筆切,鈞入聲?!墩f文》果出江南,樹碧而冬生?!稌び碡暋窊P(yáng)州厥包橘柚錫貢?!对]》小曰橘,大曰柚?!稜栄乓怼方蠣?wèi)橘,江北爲(wèi)枳。《史記·貨殖傳》蜀漢江陵千樹橘,其人與千戸侯等?!断尻栍洝分^之木奴。李衡于龍陽洲種橘千株,敕兒曰:吾有木奴千頭,不責(zé)汝衣食。《宋·韓彥直·橘譜》橘品十有四種。
又《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謂之月陽。
說文解字
橘【卷六】【木部】
果。出江南。從木矞聲。居聿切
說文解字注
(橘)橘果。出江南。禹貢。荊州厥苞橘柚??脊び浽?。橘踰淮而北爲(wèi)枳。屈原賦曰。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許言出江南者、卽考工、屈賦所云也。王逸注云。言橘受天命。生於江南。從木。矞聲。居聿切。十五部。
橘的方言集匯
◎ 粵語:gwat1
◎ 客家話:[梅縣腔] git7 [沙頭角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寶安腔] git7 [東莞腔] git7 [陸豐腔] git7 [客語拼音字匯] gid5 [海陸豐腔] git7 [臺灣四縣腔] gi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