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1.頭的前部,從額到下巴:圓~。洗~。
2.(~【好工具h(yuǎn)ao86.com】兒)某些物體的前部:門~兒。鞋~兒。
3.情面;面子:丟~。不要~。
4.(~兒)臉上的表情:笑~兒。把~一變。
名詞
(1) (形聲。從肉,僉(
)聲。古代表示人的整個面部用“面”?!澳槨弊衷谖簳x時期才出現(xiàn),只表示兩頰的上部,到了唐宋時期,口語中才用“臉”表示整個面部。本義:兩頰的上部)(2) 同本義
蛾眉與曼臉,見此空愁人?!獏蔷缎〈故帧?/p>
滿面黃沙滿鬢風(fēng),眉銷殘黛臉銷紅。——白居易《昭君怨》
頭圓筋骨緊,兩臉明且光?!拍痢抖寥占男≈栋⒁恕?/p>
(3) 又如:臉蛋(臉的兩旁部分);臉巴子(面頰);臉上(面頰之上)
(4) 臉面,人頭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頰、眼,且通常包括前額
臉波春傍窈娘堤?!拙右住短旖驑颉?/p>
你看你的臉…盡是血,我都不認(rèn)識你了?!茇独子辍?/p>
(5) 又如:臉腦(面孔);臉帕(洗臉巾);臉道(臉面,面容);臉龐(臉面形狀輪廓);臉譜;臉相;臉模子;臉貌。又指情面;面子
婆惜也不曾睡著,聽得 宋江罵時,扭過身回道:“你不羞這臉!”——《水滸全傳》
(6) 又如:沒臉見人;賞臉;丟盡了臉
(7) 指某些物體的前部
東西房全是敞臉的,是存車的所在。——老舍《駱駝祥子》
(8) 又如:鞋臉;城門臉;臉戲兒(鞋面子);臉殼子(方言。喻指虛偽的表面);門臉兒(城門附近的地方;商店的門面)
(9) 臉色;臉上的表情
誰知你轉(zhuǎn)背兒著他人也,又另是一樣臉?!濉?吳騫《扶風(fēng)傳信錄》
(10) 又如:急赤白臉(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哭喪著臉;涎著臉;繃臉
臉【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韻會》居奄切,音檢。《集韻》頰也。《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韱?!稄V韻》也?!洱R民要術(shù)》羹臛法,有臉?羹。
又《博雅》臉,也?!夺屛摹纺?,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音溓。義同。
臉字組詞造句
臉的方言集匯
◎ 粵語:li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