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傻;愚笨。
(2)(形)極度迷戀某人或某種事物。
(3)(形)〈(hao86.com好工具)方〉由于某種事物影響變傻了的;精神失常。
形容詞
(1) (形聲。從疒(
),疑聲。本義:不聰慧;遲鈍)(2) 同本義
癡,不慧也。字俗作癡?!墩f文》
(3) 又如:癡啞(癡呆喑啞);癡呆呆(傻乎乎)
(4) 瘋癲,癲狂
此人素有癡名?!睹魇贰ずH饌鳌?/p>
(5) 持久不止 。如:癡雨(久雨。指天氣久不放晴,長(zhǎng)年陰雨)
(6) 天真的昵稱 。如:癡孩子;癡小(年少無知)
(7) 佛教語。貪、瞋、癡“三毒”之一。梵語
,也譯作“無明”。謂愚昧無知,不明如實(shí)之事理。如:癡定(枯坐無慧);癡箭(害人害己的邪念)動(dòng)詞
(1) 發(fā)呆
那邊哭的自己傷心,卻不道這邊聽的早已癡倒了?!都t樓夢(mèng)》
(2) 入迷 。如:癡魂(癡情);癡兒女(沉迷于愛情的男女)
名詞
顛狂病
今子獨(dú)壞形貌,蒙恥辱,為狂癡,光曜晻而不宣?!稘h書》
癡【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丑之切《集韻》抽知切,音螭。癡疵,病也。一曰不廉?!墩滞ā匪装V字。
又《集韻》超之切,音遲。癡?,不達(dá)之貌。(癡)《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超之切,音鴟?!墩f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漢·韋賢傳》今子獨(dú)壞容貌,蒙恥辱,爲(wèi)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夺釢h·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yán)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稌x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wèi)癡。
又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jì)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又《顏氏家訓(xùn)》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hào)爲(wèi)詅癡符。
說文解字
癡【卷七】【疒部】
不慧也。從疒疑聲。丑之切文一百二重七
說文解字注
(癡)不慧也。心部曰?;壅?、獧也。犬部曰。獧者、急也。癡者、遅鈍之意。故與慧正相反。此非疾病也。而亦疾病之類也。故以是終焉。從。疑聲。丑之切。一部。
癡的方言集匯
◎ 粵語:ci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chi1 [客語拼音字匯] ci1 [臺(tái)灣四縣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梅縣腔] chii1 chi1 [寶安腔] ci1
◎ 潮州話:ci1
癡為謎底的謎語
癡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