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jiàn)〔haO86.com蛤蜊〕(ɡé·lí)
名詞
蛤蜊 。如:蜊黃(海石上生長(zhǎng)的貝類(lèi))
蜊【申集中】【蟲(chóng)部】 康熙筆畫(huà):13畫(huà),部外筆畫(huà):7畫(huà)
《唐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额?lèi)篇》蛤蜊,蟲(chóng)名。海蚌也?!侗静荨飞鷸|南海中,白殻紫脣,大二三寸者,閩、浙以其肉充海錯(cuò)。《南史·王融傳》不知許事,且食蛤蜊。亦作犂。《蜀志·郤正傳註》引《淮南子》:盧傲俯而視之,方卷龜殻而食合棃。
又作?。《王充·論衡》食精身輕,故能神仙。若士者食合?之肉,無(wú)精輕之驗(yàn),安能縱體而升。
蜊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lei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li2 [客英字典] li5 [臺(tái)灣四縣腔] li2 [客語(yǔ)拼音字匯] la2 li1 [寶安腔] li2 | li1
◎ 潮州話:li6
蜊字組詞造句
蜊的字源演變
蜊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