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好工具h(yuǎn)ao86.com)奪??;多指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地位):~位|~奪。
動詞
(1) (形聲。從竹,算聲。本義:非法地奪取)
(2) 同本義
自關(guān)而西, 秦晉之間,凡取物而逆謂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財,見篡于盜?!醢彩对^》
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邌ⅰ稌╇u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強(qiáng)力奪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奪取);篡事(篡奪之事)
(4) 特指臣子奪取君位
及王莽篡位, 歆為國師?!稘h書·劉歆傳》
(5) 又如:篡臣(篡奪君權(quán)之臣);篡殺(弒君而奪其位);篡弒(猶篡殺);篡絕(篡奪君位而絕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如:篡易
篡【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集韻》《韻會》《正韻》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稜栄拧め屧b》篡,取也?!对]》篡者,奪取也。《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zhí)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蹲謴⊙a(bǔ)》《揚(yáng)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從艸,不從。
說文解字
篡【卷九】【厶部】
屰而奪取曰篡。從厶算聲。初官切
說文解字注
(篡)屰而奪取曰篡。奪當(dāng)作敓。奪者、手持隹失之也。引伸爲(wèi)凡遺失之偁。今吳語云奪落是也。敓者、彊取也。今字奪行敓廢。但許造說文時。畫然分別。書中不應(yīng)自相剌謬。凡讀許書當(dāng)先校正、有如此者。屰而敓者、下取上也。從厶。姦謀也。算聲。初宦切。十四部。
篡的方言集匯
◎ 粵語:saan3
◎ 客家話:[海陸豐腔] con5 chon1 [陸豐腔] chon5 [臺灣四縣腔] con5 con1 [寶安腔] con3 con5 [客英字典] con5 [客語拼音字匯] con3 sa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