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dāndàn

注音:ㄉㄢ,ㄉㄢˋ

筆順讀寫:撇、豎、撇、橫撇/橫鉤、橫、撇、撇、點(diǎn)、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

儋的筆順
部首:
筆畫數(shù): 15
結(jié)構(gòu): 左右
繁簡(jiǎn)對(duì)應(yīng):
五筆: WQDY
五行:
部外筆畫: 13
統(tǒng)一碼: 510B
倉(cāng)頡: ONCR
鄭碼: NROS
四角: 27261
電碼: 0317
區(qū)位: 5757
筆順編號(hào): 323513344111251
姓名學(xué):
英語翻譯: a small jar; to bear a burden; a load of two
異體字: 擔(dān)
  • 基本解釋

  • 詳細(x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儋縣〕地名,在中國(guó)海南省。

1. 古同“擔(dān)”,負(fù)荷。

名詞

(1) 古州名 。漢置儋耳郡,唐改為儋州。民國(guó)設(shè)縣。舊治所在今海南省儋縣西北

(2) 儋縣 ,在海南省的西北部。人口71萬(1991年)

(3) 另見dàn

量詞

(1) 成擔(dān)貨物的計(jì)量單位

儋石不儲(chǔ),饑寒交至?!獣x· 陶潛《勸農(nóng)》

(2) 另見dān

儋【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都甘切《正韻》都監(jiān)切,??音擔(dān)。負(fù)荷也。

儋耳,郡名?!肚皾h·武帝紀(jì)應(yīng)劭註》儋耳者,大耳種也。其渠率耳垂肩三寸。唐立儋州,後爲(wèi)昌化郡。今儋州屬?gòu)V東瓊州府。

姓。周大夫儋翩。

人名。司馬遷疑太史儋卽老耼。

罃也?!稉P(yáng)子·方言》齊之東北,海岱之閒,罃謂之儋?!妒酚洝へ浿硞鳌窛{千儋。《註》一儋,兩罃也?!肚皾h·蒯通傳》守儋石之祿?!稉P(yáng)雄傳》家無儋石之儲(chǔ)?!对]》儋平聲?!锻ㄑ拧窛h書一石爲(wèi)石,再石爲(wèi)儋,言人儋之也。通作擔(dān)。別作??。

說文解字

儋【卷八】【人部】

何也。從人詹聲。都甘切

說文解字注

(儋)何也。儋俗作擔(dān)。古書或假檐爲(wèi)之。疑又擔(dān)之誤耳。韋昭齊語注曰。背曰負(fù)。肩曰儋。任、抱也。何、揭也。按統(tǒng)言之則以肩以手以背以首皆得云儋也。從人。詹聲。都甘切。八部。

儋的方言集匯

◎ 粵語:daam1
◎ 客家話:[臺(tái)灣四縣腔] zam1 dam5 [客英字典] dam5 [海陸豐腔] zham1 dam5
◎ 潮州話:多噯1(擔(dān))

儋的字源演變